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秦牧一直盯着拜鲁图琥几万从军不放,生怕放走一个,这实际上是自己往自己设定的套里钻。

    红娘子一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让秦牧豁然开朗,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如果把目标从几万人马转到一个人身上,只锁定拜鲁图琥一个人,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尤其是现在,拜鲁图琥分兵四出攻城掠地,扫荡兰州外围州县,更给擒贼先擒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要擒住贼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派精锐骑兵,直接奔袭兰州,沿途要经过天定、金县,或是临洮;

    不管走哪条线路,现在都有拜鲁图虎的人马,就算能迅速击败这些拦路的敌军,也势必会打草惊蛇,再想出其不意的直捣黄龙擒杀拜鲁图琥根本不可能。

    第二天五更时分,秦牧御驾再次起程,而且是一路向西急驰,沿途不再作停留。

    越往西地势越高,远峰莽莽苍苍,渭水奔流不息,烟村古树,黄土桑榆,飞禽走兽随处可见。

    两千铁骑奔腾而过,卷起黄尘漫天,这是古之丝绸之路,大秦鼓励边贸,路上本应是商队驼铃钉当才对,但现今河西战火正烈,往来的商队少了很多;

    沿途供打尖的酒家茶肆,有的甚至看到不一个客人。掌柜小二无精打采地坐在店门前晒太阳,见大队兵马飞驰而过。才探头探脑,前后张望。

    或许是这阵子见多了西去的兵马。掌柜和小二倒也不惊讶,见铮铮铁骑没有停下的意思。又无趣的坐回去晒太阳。

    一路西驰的过程中,秦牧便在马背上,与司马安等人边走边思,集思广益,力求一举击杀拜鲁图琥。

    拜鲁图琥只有两子,长子达延鄂齐尔,次子哈尔巴拉。但无论是长子还是次子,都不过二十来岁。

    如果能一举击杀拜鲁图琥,其二子威望远远不足以统御整个青藏。甚至连和硕特本部人马都可能出现分裂。

    一个形同散沙的青藏,便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到时慢慢分化拉拢,就不难瓦解整个青藏的敌对势力。

    中午在一处驿站稍作休息时,秦牧又将各个随驾大臣招集过来。

    “各位,这一上午,各位都想出什么计策来没有?”

    李式连忙拿来地图摊开,然后安静地退立一旁。

    司马安直接点着地图说道:“陛下,你看这里。”

    司马安一点。秦牧不禁脱口道:“积石关!”

    “正是,积石雄关,重岩叠嶂,遮蔽天日。乃甘青之门户,明洪武取河州设二十四关,积石为第一关。”

    秦牧明白司马安的意思。他沉吟着,心里思索着此举的可行性。

    旁边的喻上猷说道:“只是积石关地险天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通过淡何容易,况且现在河州已被敌人攻取。”

    司马安说道:“若河州未被敌人所取,此策反而难以施行。”

    秦牧听了不禁频频点头道:“不错,正因为河州已经被敌军攻取,积石关已成敌后,防守可能变得松懈,反而有机可趁。”

    积石关自古便是唐蕃古道要隘,过了积石关,一路往西,经化隆,青海湖南面的海南,是进入青藏的捷径。

    但另一方面,如果能顺利通过积石关,往北有小道经官亭、甘沟,通往湟水与大通河交汇处的西大通河堡(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河堡位于西宁和兰州之间。

    也就是说,只要能派一支精锐之师,卡在大通河堡,就能卡死拜鲁图琥退回青藏的归路。

    此举成败的关系,就在于能不能迅速袭取积石关。

    积石关是危绝天下的雄关,隋唐时期,在这里生发过无数次血战,关下可以说是尸骨堆积如山。

    而但凡称得上天下险关的地方,往往不只是指它的关城有多少坚固,通常还会连着一条窄小险峻的峡谷,积石关也是如此。

    积石关的西端,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这是一条长近50里的峡谷,黄河从峡谷中奔腾而过,两岸山势峭拔,绝壁千仞,如刀削斧劈;危石险峰,横出天际,大有将崩欲倾之势。

    这样的地形,哪怕你有飞机大炮,也难以轰开。一但被敌人事先发现,你凭先进的装备攻得下关城,也难以通过这些数十里长的险峻峡谷。

    顾君恩想了想说道:“陛下,如果人马不多,要绕过河州,到达积石关不难,此策值得一试。”

    当然值得一试,就算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秦牧当即命人传旨给秦佐明,命他立即绕行袭取积石关。

    秦佐明一千人马不但装备精良,而且是先来西北,养精蓄锐已久,正合适用作快速奔袭。

    旨意传出了,秦牧却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秦佐明身上,毕竟此举太过行奇弄险,只要一着不慎,便难以成功。

    所以,还得另想预备方案才行。

    又急得一日,在甘谷县以西的十里铺,秦牧一行终于追上了高一功等率领的35000大军,原本是40000的,为了确保西京无忧,惠登相率5000人马留在了秦州。

    35000人马中,有两万是骑兵,绵延十余里,见首不见尾,正拼命赶路,漫漫黄尘飞扬半空,猎猎旌旗遮满路,忽见御驾到来,三万多大军顿时欢呼如潮,一时士气大涨。

    他们是从南京幕山前,从阅兵仪式上直接开赴到战场来的,当时天子在阅兵仪式上当众宣布要御驾亲征,但后来迟迟不见御驾到来,士兵们难免有些闲言碎语。

    此刻见天子果然是金口玉言,真的御驾亲征了,大伙精气神一下都上来了。他们刚刚在在秦州休整过,也足以保证这支刚刚横扫中原的大军生龙活虎的。

    夜晚宿营时,秦牧把高一功、李九、郝摇旗、刘芳亮、赵坚、韩刚、东方盛等武将也招集来,再次召开战前会议。

    高一功首先提议道:“陛下,臣觉得可采取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办法,首先以我军主力迅速推进,争取将那日松围困于临洮城下,拜鲁图琥若派兵来援,一来我军可围点打援,二来可预留部分精锐,待敌军主力被吸引到临洮之后,再从天定一线迅速突进,与兰州城中的兵马合击拜鲁图琥。”

    高一功此策算不上奇谋,但很高的可实施性。秦牧当即问道:“高将军,如何能保证我援军到达临洮时,那日松不会立即撤走?”

    高一功早有腹案,立即答道:“陛下,要想麻痹那日松并不难,首先是用添油术,大军分批到达,不至于一下子就把那日松吓走。接着诈败,也就是先到的兵马,诈败一两场,让那日松觉得我军就算多来些,也无须畏惧,臣料想,如此应该有机会困住那日松了。”

    秦牧不置可否地转头问其他人道:“诸位,觉得高将军此计可行否?”

    李九抢先说道:“陛下,臣觉得可行,且臣知道有小径可包抄到洮河关,只要占据洮河关,便可北据拜鲁图琥援军,南锁那日松兵马。”

    秦牧心中灵醒过来,突然记起,李九这家伙就是陇右洮州人,这一带可不就是他的老家嘛。他满怀希望地问道:“李九,你知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绕到兰州以西的捷径,好截断敌人回归青藏?”

    李九当然知道皇帝要干什么,他肯定地答道:“陛下,除了积石关,再没有什么捷径可绕往兰州以西,不过臣觉得,走积石关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还不如按高将军此策,围点打援,声东击西。”

    秦牧心中有点失望,但没有表露出来,他当即拍板道:“既然如此,高一功听旨。”

    “臣在。”

    “朕命你率三千骑兵,今夜五更出发,快速驰援临洮府,以你之计施为。”

    “臣领旨。”

    ***************************

    PS:求推荐票,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794章 漠北奇兵(求推荐票)

    ***

    在这个时候,一场围城战,打几个月很正常,甚至围攻一两年才破城的也不足为奇。

    当初阎应元凭一城百姓守江阴,在十几万敌军的围攻之下,就守了两个多月。

    历史上,因围城的时间太长,逼得城中守军只能吃人肉的现象屡见不鲜。

    临洮府治狄道城被围也有一个多月了,城下已是尸积如山,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伍青峰两千守军,拼得只剩下八百。

    幸好陇右边陲,民风剽悍,习武成风,城中青壮为了守住城池,保住家人,前后有八千多人投入守城战。

    正副主将伍青峰、宋百韬身先士卒,知州盛怀德、同知李伯村竭力配合,城中百姓为其所感,便是老弱妇孺,也帮着烧水运石,捡箭抬伤。

    举城之民,都投入了这场生死保卫战中去,那日松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但却一次又一次被城中军民击退,狄道城下终日血腥弥漫,杀声震天。

    随着时间日久,城中别说武器了,就连粮草也告急了,城头已是摇摇欲坠,随时有可能失守

    当然,整个西北边境,秦军也不全是在苦守,我们把视线从临洮府的硝烟移开,一路向北掠过陇右、凉州、贺兰山,掠过漠南、瀚海,来到漠北。

    没错,就是这里:狼居胥山。

    这是一座汉人听了到就热血沸腾的山峰,它代表着一座不朽的丰碑,那汉家的铁蹄。如雷的呐喊,曾在这里震碎敌胆。

    时光回到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元狩四年,大将霍去病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执虏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并封狼居胥山以祭天。从此之后,狼居胥山就成了汉人一个不解情结,

    这是一座蒙古人听到就想匍匐膜拜的山峰,它代表着一个黄金家族的崛起,猎猎的狼旗,一泄万里的“黄祸”,从这里启源,曾席卷整个欧亚大陆。

    按《山经》所述这里的每条山脉延绵不绝。一直深入沙漠瀚海北面,气势磅礴,风俗粗犷,性格硬朗。

    按此龙脉走势,此地应是北出华夏的兑龙山脉和东奔华夏的震龙山脉的交尾之处,同时具备两条龙脉的血性和冲动,一旦有真龙出,注定要完成惊天动地的伟业。

    果然,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无数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蒙古人称之为不儿罕山、圣山。传说成吉思汗就秘密葬在这里。

    这是一个说不清的地方,它代表着汉人封狼居胥的无上荣耀。也代表着蒙古人最神圣的地方。

    今天,一面篆体秦字大旗,一路高歌猛进。横扫呼伦贝尔大草原,渡斡难河。势如破竹,一路杀到狼胥山下。

    山上巍巍积雪映照着秋日的阳光。云蒸霞蔚,绚丽的光芒腾耀天宇。

    山下滔滔的斡难河流向东北,水色深沉,如同一条黑龙盘踞于浩瀚的草原上。

    斡难河边,五千黑衣玄甲的秦军,战马声嘶,咆哮如潮,其疾如风,劫掠如火,追杀着溃逃向狼居胥山的札萨克图部兵马。

    札萨克图汗诺尔布没有想到,在他率领大军入侵漠南的时候,蒙轲会不顾漠南之乱,同样派五千铁骑杀入漠北。

    螯拜一把厚重的大刀,牛万川一双金锏,皆有万夫不挡之勇,追上的敌军往往被爆头或被拦腰斩成两截,如此凶悍的杀人方式,让溃不成军的敌人望之丧胆,惊走逃避唯恐不及。

    五千秦军中,除了五百装备了六八式步枪的士兵骤而不散之外,其他的全分开成两百人一队,挥舞着刀枪,飞驰杀掠,浩瀚的草原上,一队队黑甲秦军呼啸而过,纵横交错;

    一个个帐蓬被飞旋而去的套马索拉倒,躲在帐蓬里的老弱妇孺发出阵阵尖叫。

    纵横驰骋的秦军如网而进,快如疾风,惊得满地牛羊乱窜;

    那些骑在马背的蒙古青壮,左冲右突,无论逃向哪边,皆有秦军驰杀而来,刀光如练,杀气盈空,让他们逃无可逃。

    诺尔布长子沙喇,率六千人马在在斡难河下游防备有可能杀回漠北车臣汗,突然接报螯拜五千兵马杀入漠北,于是匆匆率军赶回不儿罕山。

    六千大军奔驰了两日,赶到不儿罕山下时,看到的正是这一幕,留在不儿罕山下的族人,在秦军冲杀下,奔走哀嚎,哭声遍野。

    留守的三千兵马,被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看着满地狼藉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的牧场,沙喇睚眦欲裂,六千札萨克图大军更是嗷嗷直叫,如狼啸月。

    浩瀚的草原上,沉闷的角号声再次响遏天际,天地一派肃杀!

    螯拜和牛万川身上血迹未干,跨下战马再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不停地仰首长嘶着。

    这次与螯拜一起深入漠北,一路高歌猛进,螯拜对草原作战极为熟悉,前几天牛万川不明所以,摘了朵野花入在嘴里乱嚼,还是螯拜救了他,并告诉他那是狼毒花,可至人非命。

    牛万川意识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多,对螯拜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他抖了抖金锏上的血滴,问螯拜道:“瓜尔佳将军,这应该是札萨克图部留在漠北的最后兵力了吧?”

    牛万川说话间不觉舔了舔嘴唇,望着远处沙喇的六千大军,就象望着一桌美味的盛宴,草原上的秋风猎猎地吹指着他的戎装,戎装浸血,风吹不起。

    螯拜横刀于马背上,答道:“应该差不多都在这了。就算还有一些,也不足为患了。”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已经击败了三千敌,在落雁岭全歼五百,在白羊滩杀溃百八,在四松岭俘虏四百。杀到狼居胥山,又击溃三千。加上沙喇这六千,那就是一万多敌军了。

    诺尔布南征,留在漠北的兵马大概也就一万多。

    牛万川望着这最后的盛宴,贪心说道:“瓜尔佳将军,不如这伙敌军就交给我吧。”

    螯拜当即摇头说道:“牛将军万不可轻敌,沙喇之名我早有耳闻,颇为善战。再则就算击败了沙喇,漠北牧民分散广阔,远到北海以北,西至乌梁海以西,东北达大兴安岭北麓,横跨一两千里。

    漠北的冬天来得早,咱们没有多少时间了,必须尽快歼灭沙喇,收拢牧民,一来防止他们闻风西迁,二来防止诺尔布接报后回师,真要那样,咱们可就白忙活这么久了。”

    牛万川一想也对,总不能光打仗,还得抢马牛羊啊。

    于是他便不再坚持,转而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本将正面突击,瓜尔佳将军从侧面抱抄,一举击溃沙喇吧。”

    螯拜还是摇头道:“沙喇肯定已经知道你的步枪威力,你正面突击,要下马射击,对方一定会绕过正面,还是由本将正面突击,你从侧翼瞅准时机,一举杀进去吧,只要你能迅速击溃敌人一翼,敌人必定全军皆溃。”

    “好好好,都依你,行了吧。”牛万川有点不耐烦了。

    不耐烦的还有两人身后的数千人马,杀入漠北以来,一路势如破竹,让他们士气高涨,鹰视狼顾,睥睨四方。

    五千大军中,有两千多是科尔沁部众,他们同样是打小长在马背上,骑射功夫一点不比敌人差,只不过是换上了一身秦军的战袍而已。

    杀气腾腾的螯拜缓缓举起战刀,身边的士兵顿时吹响长长的角号,呜!呜!呜

    狼居胥山下,秋风疾掠,草色枯黄,四野杀气弥漫过来,笼罩苍穹,一派肃杀。

    对面的敌人,先一步冲出,如磅礴的洪流倾泄到草原上,浪浪翻涌,如雪的战刀,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气摧山岳

    ***************************

    PS:求推荐票,求订阅!还有,今天圣诞节,祝大家节日快乐,码字快的话,今天会加更一章,给大家过节加料

    (未完待续……)

第795章 斡难河之战

    ***

    狼居胥山下,战云翻涌,战刀凛冽,铁蹄如狂潮席卷过浩瀚的草原,令百草尽折,风云色变。

    蒙古人自幼长在马背上,风俗狙犷,性格硬朗,冲锋陷阵疾如飙至,劲如山压,气势磅礴。千军呐喊如浪起潮伏,战刀前指长弓劲烈。

    沙喇非常清楚秦军新式步枪的威力,但他无可退避。

    斡难河两岸,水草丰茂,如今札萨克图部大部分牧民驻牧于此,他仅剩的六千人马若再退避,无数族人及牛羊将成为秦军的猎物。

    出于谨慎,他先派一千骑兵发动冲锋,千夫长博尔忽一马当先,长弓在手,战刀飞扬,身后千骑四蹄疾奔,怒目圆睁,咆哮如雷:

    “啊啦!”

    “啊啦!”

    “啊啦!”

    螯拜一身秦将装束,已经看不出女真人的模样,但作为曾经的满洲第一勇士,那魁梧的身躯,暴起的肌肉,厚重的战刀,处处透着劲烈的力量,霸气逼人。

    他没有任何犹豫,除了牛万川五百枪兵之外,麾下数千铁骑随着呜呜的角号声一起喷涌而出,快若闪电,从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