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的人家。”

    “可是,有些百姓依靠打柴补贴家用,如果以后不能打柴。对这一部分百姓总是不小的影响。”

    “是有一定有影响,不过朝令夕改更不可取,禁伐令虽然是关上了这些百姓的一扇门,但再会他们另开一扇门就是,不一定非要靠打柴,才能补贴家用。”

    这次朝廷的禁令,其实并非全面禁止伐木,而是禁止滥砍滥伐,比如一片树林,你不能一定砍光。要分批砍伐,砍一株要补植三株,将这一点纳入地方官的政绩考核之中。

    实际上,以上这些都是治标之策,真正起作用的是增加木材税率,用税收来调节人们对木材的消费取向。

    柴草也是一样,入城的柴草加税之后,城里的百姓的消费成本就会增加,而一但有更实惠的蜂窝煤供应。城里的百姓就不会再购买柴草,没有买卖,也就没有砍伐了。

    在古代,税收往往是比较单一。而且终其一朝很少改变,这其实是不可取的。

    在后世,税收的作用绝不光是维持国家的收入这么简单,它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通过税收来引导消费,配合政策的调控。

    说白了,就是想扶植那个产业。就给它减税。反之就给它增税。灵活的税收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往往比任何禁令都有效。

    李香君往秦牧怀里钻了钻,仰起精致的花靥问道:“陛下准备给百姓另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

    “朕看了一下,西北多年的战乱,使很多地方荒芜一片,农田水利也荒废了,这两年就暂时修水利吧,分段包干下去,这样对来年耕种有利,普通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工钱补贴家用,长久之策还是发展民生,鼓励工商,这样百姓在农闲时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就不用非得靠打柴补贴家用了。”

    “陛下英明。”

    “呵呵,有多英明?”秦牧抱着她娇小玲珑的身子,就象抱着一只波斯猫。旁边是李知茵胸前一对柔软的梨儿压着手臂,温香动人。

    “陛下的英明岂能用多少来形容。”李香君婉转郎膝上,笑靥如花,幽香袭人。

    秦牧轻轻扯开她的心字罗衣,低头在她怀里厮磨着,她一对莲房如倒扣的玉碗,仅堪盈握,软玉酥香,秦牧隔着白色的中衣含住峰顶那小小的凸颗,含糊地说道:“朕在诸位美人身边,只想做个昏君。”

    “陛下”李香君一声宛转的轻呼,带着一丝丝的颤音,芬芳的脸上酡红如醉。

    回到长安城后,秦牧立即招集众臣,布置趁冬闲修水利的事宜,与前朝征劳役不同,大秦已经取消劳役,修水利是要给劳力工钱的,虽然不多,但总够普通百姓补贴一下家用了。

    而受秦牧指使的司马凯,则立即上一份有关无罪假定的奏章,洋洋洒洒上千言,对有罪假定的害处大加鞑伐,对无罪假定的好处详加说明。

    秦牧更绝,立即下旨将这份奏疏刊在朝廷的邸报上。

    司马凯受秦牧鼓励后,倒是豁出去了。首辅司马安却暗暗叫苦,好了,这回儿子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但生米已煮成熟饭,除了私下狠狠地批了一顿儿子,他也无法可想。

    之前有关无罪假定的议论风潮,虽然一浪高过一浪,但那都是民间行为,现在司马凯这份奏疏一上,那就不同了,这相对于正式把这件事提到了朝廷的层面上,该怎么办,朝廷要有一个态度才行了。

    连续三天的常朝上,大臣们唇枪舌剑,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秦牧高高在上,静静地听着,自己很少发言。

    然而听到最后,秦牧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味,反对无罪假定的大臣,真正担心的似乎并不是会导致破案率下降,这和他原先的预估有些不同。

    朝会再一次散去,秦牧负着手,一边徒步走回后廷一边思索,大臣们真正担心的是什么,找不到证结所在,就没法对症下药啊。

    这样冬季,后廷的亭台楼阁有些清潇,几个体态婀娜多姿的宫女,正在池边斗草,不时传来一串清婉的笑声。

    这皇宫里的女子,没有美与丑之分,只有美与更美的差别,放眼望去,总是赏心悦目。

    秦牧负手停在画廊上,隔着一丛芭蕉树,静静地看着那几个玩斗草的宫女,若是放在后世的大街上,这些少女穿着靓丽的短裙逛街,每一个的美丽都足以引来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而现在,她们就是普通的宫女,自己可以予取予夺,甚至她们自己也期待着自己的临幸,历代的皇帝无不是这样,看到哪个宫女合意,一时冲动直接便上去推倒是很平常的事。

    其实不只是在皇宫里,在高官显贵之家的后院,也无不是如此。权力和等级在这里彰显无遗。

    秦牧突然有些明悟,朝堂上反对无罪假定的官员,真正担心的是什么了。

    他们实际上不太担心实行无罪假定会带来破案率的下降,他们担心的是此举可能会打破上下尊卑的旧有次序。

    自古以为,中国社会就是以上下尊卑来划分,以纲理伦常来维持一种平衡。

    具体到公堂上,官绅士人不用下跪,官员也不能随意动刑,这是一种特权。

    而变通百姓是没有这种特权的,只要到公堂上,你首先就得跪下,官员可以随意用刑。身份等级,尊卑次序在公堂上最是明显。

    一但实施无罪假定,官员对普通百姓也不能随意动刑了,这其实相当于变相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等级,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了本来只有士绅才能享受的待遇。

    或许,这才是官员们真正反对无罪假定的内在原因。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该如此下药呢?

    这真是个难题啊!

    ********************************(未完待续……)

第857章 仁者爱人

    ***

    秦牧一番思索下来,渐渐意识到,实际上士绅阶层已经在享受着无罪假定的种种权益。而现在实行的有罪假定,其实针对的只是下层民众。

    你可以说它不公平,但这是在尊卑等级、伦理纲常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要打破这一点,恐怕不容易啊!

    大秦的军方有自己独立的军事法庭,这次要推动的无罪假定对军方没有任何影响,换而言之,对军队有强大掌控力的秦牧,要在地方上强硬推行无罪假是没有人能抵制的。

    但这么做的结果,恐怕换来的将是阳奉阴违,最终推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就象朱元璋反贪一样,各种酷刑用尽,结果折腾了多年,效果却差强人意。

    秦牧想去想来,感觉终究还是得从儒家的“仁”字下手,把这个“仁”字大旗树起来,作为无罪假定的思想支点。

    御书房里,秦牧沾了墨,在纸笺上写下一个“仁”字,然后若有所思地端详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伦理学说的根本。

    秦牧一边思索,一边再提笔写下:

    仁者爱人。

    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

    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仁”是一种发自家庭而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

    “仁”体现的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

    秦牧的思维有些散乱,他试图用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无罪假定”的理论基础。来淡化上下尊卑,阶层等级在其中的影响,但说起来容易做时难,写来写去让他有点头大,看来这个还得交给专业人士操刀才行啊。

    在一旁侍墨的徐若诗穿着一袭金丝孔雀翎大袖宫装,纤细修长的玉指捏着墨条轻轻磨着,在黑色的墨长的映衬下,让她的玉指更是显得晶莹剔透。

    挽起的袖口露出一节白腻的玉腕,一只赤金环珠九转玲珑手镯轻轻的晃动着。

    她看了秦牧写的东西后,心中有些诧异。他见过秦牧写的有关各个学科的东西,有关儒家的这反而是第一次。

    跟在秦牧身边的时间长了,她也隐隐觉察到,皇帝的的治国理念似乎是以儒为皮,以法为骨。儒这张皮已经够厚了,所以皇帝很少去强调,相反,各种法规的完善却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秦牧的一举一动,通常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徐若诗不禁暗暗猜测起皇帝写这个的用意来,一抹淡若远山的娥眉不禁微微蹙了起来。

    她人美如诗,身材绰约,自然流露着一种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的气质。那凝眸思索的美态着实是让人一见倾心。

    秦牧放下笔时。刚好看到她这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随口问道:“若诗,在想什么呢?”

    “啊,陛下臣妾在想过两日该是要放年假了吧。”

    “呵呵。是吗?你想这个干嘛?”秦牧也不点破她,伸手轻轻一搂,让她坐到膝上来。御书房里暖融融的。徐若诗穿得不多,那六幅宫裙下,两瓣臀儿柔软而温暖。

    “陛下天天如此忙碌,臣妾看着心疼,臣妾在想,等放了年假,陛下便可以轻闲几日了。”

    徐若诗这话倒是由衷而发,她跟在秦牧身边这么长时间,虽然晚上他也有翻云覆雨的行为,甚至一龙四凤的“荒唐事”也常有。但是白天他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甚至连出猎,都别有目的,四处走访民情。

    “若诗不担心,朕没事。”

    “陛下勤政爱民,这是好事。可天下事这么多,再怎么忙也忙不完,陛下若是不适当休息,让臣妾如何不担心。”

    “若诗一番好意,着实暖心。对了,前两日朕接到消息,你哥哥把朕交给他的差使办得很不错,朕甚为高兴,说吧,您想要什么赏赐。”

    秦牧搂着她纤弱的柳腰轻抚着,美人在怀轻抚一下本是正常,不过这雍容华贵的美人脐眼处特别敏感,不经意间竟已是玉颜嫣红,粉嫩含春。

    她靠在秦牧怀里,轻轻厮磨着他的脸颊,轻声说道:“家兄能为陛下效力,那是他的福气,臣妾岂敢要什么赏赐,只是不知陛下让家兄去办什么差使,能跟臣妾说吗?”

    秦牧见她娇躯婉转,鼻息有些烫热,不禁微微一笑:“这事倒也不是什么秘密,朕让他去和英国人联系,沟通东西方因战事受阻的海上贸易。你兄长没有让朕失望,做得很不错。”

    这次徐永顺成功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勾搭上了,大秦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印度洋,双方在锡兰一个海港交易,使战争对商贸的影响大大降低。

    由于航线远了很多,大秦的海商对航速更快的飞剪船需求大增,又一进步拉动了大秦的造船业,如今各大造船厂的订单都排得满满的,造船业对大秦的税赋贡献与日俱增。

    而海上贸易的兴盛,对国内的工商业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现在令秦牧头疼的反而是人口的问题。

    手工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劳力,而现在大秦的民众,却几乎都分到了田地,象西北很多地方因为人口的缺乏,甚至连原来的田地都耕种不完,出现了大面积的丢荒现象。

    这种情况下,蓬勃兴起的手工业,很难招到足够的人手加大生产规模。官方现在管得很严,不准私自输入南洋的男性劳力。不过对年轻的女性却没有加以限制。

    现在大秦的很多作坊里,本来应该由男人来做的工种,现在多数是由南洋来的女子在做,东南沿海每天都有一船船的、从吕宋、瓜哇等地运来的女子,一上岸就被手工业主抢购一空,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恐怕南洋诸岛上,就鲜见年轻的女子了。

    这对控制南洋土著人口的增长倒是有很大的帮助。

    国库还能因此财源滚滚,在南洋诸岛,军方将一个年轻的女子以俘虏的名言卖给商人,价格已经高达十龙币;

    商人把这些女子运回国内后,可以得价十三到十五龙币。若不是军方也在运人,估计这个价格还会不断上升。

    而这一切的源头,还得看徐永顺与英国人的交易成不成功,要不然东西方贸易一中断,对国内的工商业影响很大,南洋的女人也就没这么值钱了。

    现在全世界都在搞奴隶贸易,大秦也只是在与国际接轨而已。

    徐若诗不知道这些,她听到皇帝在夸自己的兄长,心中欢喜,眸光盈盈,美若仙子的容颜透着一种任君采摘的浓情,鼓鼓的胸前轻轻地起伏着。

    秦牧一颗一颗地解开她的扣子,露出里面玉白色交领中衣,一缕醉人的幽香从中衣里透出来,他伸手到旁边的掐丝珐琅手炉上暖了暖,才轻轻探进她的中衣里,握住一团酥香莹软,轻揉把玩。

    徐若诗轻喃一声,主动送上那娇嫩的樱唇来任他品尝,娇躯婉转,如杨柳轻风,被秦牧握着的一团莹软变幻不定,让她浑身酥软,雍容的姿态中平添了几分令人心动的娇媚。

    “陛下”她含糊不清地轻呼着,欲说还休,欲拒还迎,最是让人**。

    室内的温度在不断攀升,暗香浮动,秦牧将她抱到御桌上,顺手撩起那六幅宫裙(未完待续……)

第858章 新的产业

    ***

    放年假了,各级官员多迎来了近一个月的长假,而秦牧也决定好好休息几日,什么也不想,让自己的神经舒缓一下。

    长安城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街上百戏开锣,秦腔铿锵有力,直上云霄。

    御花园里,园林殿阁宁静安详,太液池边的梅花开了,与雪争白,随风送香。

    秦牧斜卧在池边的以翠薇殿里,殿中地砖下通有地热,秦牧只穿一件玄色阔袖袍子,仍感觉到暖洋洋的。

    旁边的攀枝莲花薰香炉上,一缕香烟袅袅飘着。

    黑漆纹葵轩窗下,董小宛头戴凤尾金步摇,脚穿白绫袜,盘坐在琴台前,玉指轻抹慢捻,琴声清澈,温暖,直抵人心灵深处。

    站在琴台边的李香君,裙拖六幅湘江水,鬓抹巫山一段云,一枝玉箫于唇边,一缕箫声与琴声交织和应着,相互倾诉,但又永远不会重合;

    琴与箫,动与静,温婉与低沉,交相错出,就像两个恋人,相互爱慕,相互惦记,却是一个江南,一个塞北。山水万重,烟雨千声,隔着岁月的风尘,心灵相通,却只能遥遥地相望。几许情深,丝丝缠绵。

    秦牧斜躺着,细细地去用心聆听,心中不禁感叹,难怪二人能名闻千载,靠的绝不光是她们的倾城的容貌。

    美丽的女人很多,美丽而又充满才情的便不多了。

    两人合奏的曲子,有种浪漫和温馨的感觉,但同时也包含着浓浓的幽怨和相思,使人感慨万千:可爱而可哀的岁月,就这样的流逝,不着痕迹,天空没有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千江月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还给世界一派清明和寂寞,心酸眼亮那一刻,也许会有片刻的彻悟。

    曲终之后,董小宛见秦牧闲着眼睛,呼吸细长,以为他睡着了。

    董小宛吸上月白色乳烟缎攒珠绣鞋,拿来一张毯子轻轻盖到他身上。动作轻柔,生怕惊醒他。

    看着秦牧一对舒展开的剑眉,董小宛莫名有些心疼。

    她和李香君等人。谁不是满身才艺,但秦牧身为皇帝,终年劳心劳力,根本没有几日清闲好好欣赏。

    他的时光伴随着着无数的军政大事,烟没在积如山的奏章里,二十来年的年纪,五陵少年正是清溪白马,悠游于水榭歌台的年纪,他却只能终日为国事劳心伤神

    董小宛忍不住轻轻一叹。伸手轻轻抚动毯子边沿,让它更烫贴一些。

    “姐姐”李香君轻轻叫了一声,欲说还休,大概她也猜到了董小宛心中的感受了。

    俩人走到轩窗前。对着窗外横斜的梅花,一池清水,李香君回头看了秦牧一眼,才轻声说道:“我听说姐姐刚见到陛下时。有些不愉快”

    “妹妹为什么突然说这些?”董小宛初见秦牧时,他的冷漠强横的态度,让她感觉象遇到了强盗一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

    “我只是有些感慨,我刚遇到他时,感觉他象个书呆子”李香君突然意识说这些有点不适合,便转而说道,“我猜现在姐姐最大的心愿,应该是给陛下生个一男半女吧。”

    “香君妹妹你不是吗。”

    娇小玲珑的李香君依着董小宛,幽幽地说道:“姐姐,我找太医把过脉,太医说我的身体很好,陛下他龙精虎壮的,可你说咱们怎么就怀不上孩子呢?”

    说到这,董小宛也不禁叹了一声:“这大概是命吧。”

    宫里的女人,现在再得宠,若是没有一男半女,终究避免不了晚景凄凉。

    卞玉京后来入宫的,都生了一位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