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日本暗流汹涌,大有变天的的感觉。对德川幕府而言,形势可谓是急转直下,酒井忠胜等人开始荒神了;

    各藩国的军队拒不听令,搜集不来,前线的几万大军又刚刚吃了败仗,士兵低迷,谣言四起。

    保科正之惊乱之下,提出要把阿部忠秋请回来收拾残局,酒井忠胜和松平信纲等人哪里肯啊。

    如果这个时候把阿部忠秋请回来,岂不等于是承认自己很无能。一有事只能靠阿部保忠?

    就算是死,酒井忠胜和松平信纲也不可能同意在这个时候把阿部忠秋请回来。

    当然了,他们可不想真死,那怎么办?眼前的危局总得尽快解决啊。

    酒井忠胜、松平信纲,松平乘寿三人紧急商议之后,达成一至,决定由酒井忠胜出面,找伤势稍为稳定了一些的秦国大使韦正道求助。

    ***

    大秦,南京。

    资政殿五日一次的常朝上,先是兵部上报海如风打败莫卧儿王朝大军。并请求朝廷把那些淘汰下来的二手武器转卖奥特萨等国,远洋舰队夺取了锡兰高朗步港,但荷兰人的战舰一直避而不战的事实。

    海军大都督狄中行出班道:“陛下,印度的情况复杂,远洋舰队毕竟兵力有限,如果荷兰人一直避而不战,很可能对我大秦的海上商路造成巨大的威胁,臣建议,再调南海舰队一半战舰前往印度。以便尽快获得印度的主导权。”

    秦牧不置可否,转头问兵部尚书何亮道:“交趾、洞吾的战事进展如何了?”

    现在交趾和洞吾,其实还是战乱不休,虽然主要是陆军在负责指挥当地的仆从军战斗。但很多地方需要南海舰队配合,要抽调南海舰队的兵力前往印度,就不得不先考虑中南半岛的局势。

    何亮出班答道:“启奏陛下,目前战事尚算顺利。估计六年之内,就可以完成对中南半岛土著的全面清剿。目前南海舰队主要是巡防交趾沿岸,要抽调部分战舰前往印度。大致不成问题。”

    秦军只占领了中南半岛上几个大城及附近主要的平原产粮区,目前在洞语组织了七万仆从军在清剿山区的土著,战斗其实非常激烈,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死于战争。

    交趾也组织了近六万的仆从军,与残余的反抗势力作战,可谓是战火连天,只不过大秦在其中投入很少,主要是仆从军与当地顽抗的土著在作战,所以战争的胜败没有太牵动南京朝堂的神经。

    大秦在中南半岛甚至没有置省,只改了一个商君城和王贲城,秦牧的意思是让这样的战争在中南半岛打上个十年,大量消耗当地的人口,这听起来很残忍,但为了今后的长治久安,秦牧狠心干了。

    现在何亮说大概只需要六年,那也就意味着进展确实很顺利。

    “既然如此,那就让郑四海抽调一半战舰前往印度吧。至于把淘汰下来的武器卖到印度去,这个无须商议,兵部去筹办即可,只要价格合适,能卖多少就卖多少。”

    明朝军队的滑膛枪配置比例已经非常高,大秦一统天下后,得到大量的滑膛枪,有很多已经被回炉,那是因为以前没有买家,只能那么干。

    现在有了买家,就没有必要再回炉了,卖出去可比回炉获利多上十倍不止。

    对此,朝中大臣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大秦的武器在不断更新,那些射程短,威力有限的滑膛枪早已不眼在大家眼里。

    这时工部左侍郎邹成芳出班奏道:“陛下,工部接着天山省急报,在准噶尔盘地边沿的克拉马依地区,发现大量沥青矿,初步估计,其储量将不下于四川广元的沥青矿。”

    听到这个消息,秦牧龙颜大悦,因为现在大秦各州县都在自筹款项修路,需要大量的天然沥青,于是朝廷下令各地注意勘探,没想到反而是在遥远的天山省先发现了天然沥青矿。

    秦牧当即说道:“天山省路途遥远,要是由朝廷来开采,恐怕是得不偿失,这样吧,工部尽快制定一套承包开采方案,把天山省的沥青矿承包给商人开采,以减少朝廷的损耗。”

    “是,陛下。”

    因为前阵子一道圣旨,现在各州各县的修路的热情可谓是熊熊燃烧。

    只要身家清白,出五千两修路就有机会得到一个八品“议员”;

    这种“议员”虽然没有奉禄,也没有升迁的机会,但却有直接向天子上书的权力,同时每年年底还有权力查阅州县的府库账目,若发现有亏空,可直接向天子上表弹劾当地官员。这让地方上的富户趋之若鹜。

    当然,这样的好事,大家抢破了头,也不是你轻易就能得到的;

    朝廷按各州县的人口数量,规定了相应的八品“议员”的数目,每一万人,只给一个“议员”的名额,比如你这个县有五万人口,那最多给有五个“议员”名额。

    由于“议员”的数量有规定,大家又都想做,出钱的人多了,各地州府只能选出钱最多的前几名来做。

    如今在江南富裕的州县,一个“议员”的身份,若没有数万龙币,根本不可能轮到你。别人那可都是发狠地往里砸钱。

    秦牧这么做,看上去似乎是在施行当初朱元璋以民督官的旧例,其实他有更深远的考虑,大臣们都以为他是借机敛财修路,其实这只是他的目的之一。

    可想而知,能往这里砸巨款获取“议员”身份的,一定会有很多是当地的工商业者,秦牧要通过这种方式,变相的扶植资本阶层,壮大社场经济的主体,久而久之,就可以抗衡传统的士绅阶层。

    这样的事,可不能象菜市场那样讨价还价,各州县的有钱人有意捐款修路的,大家坐到一起,各自把出资数目写在小纸条上,当地官员统一收上去,然后当场打开纸条,出资多者,得到“议员”的身份。出资少没有得到“议员”身份的,钱也不会退回来给你。

    这到一弄,象东南有些富户多州县,一次获得的修路款竟多达三四十万龙币,真个是比抢银行还容易。

    这样的事,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说是朝廷变相在买官卖官,但秦牧却一直装聋作哑。

    他已经责令户部,对那些获得修路款多的州县,在保证当地修路资金的情况下,把多余的钱收上来,由朝廷统一规划,分派给那些穷县用于修路。

    谈完了沥青的事,外交部右侍郎甘南出班奏道:“陛下,英国、葡萄牙两国使节已经到达宁波,请求觐见陛下,另外奥特萨四国使者也到达了,要正式上表请求陛下册封。”

    秦牧听了随口说道:“那就这些使节领略一下我大秦的风采,等各国使节进京的时候,用各色丝绸把京城街道的树干都包起来”

    **********************(未完待续……)

第988章 软实力

    ***

    谈完了沥青的事,外交部右侍郎甘南出班奏道:“陛下,英国、葡萄牙两国使节已经到达宁波,请求觐见陛下,另外奥特萨四国使者也到达了,要正式上表请求陛下册封。”

    秦牧听了随口说道:“那就这些使节领略一下我大秦的风采,等各国使节进京的时候,用各色丝绸把京城街道的树干都包起来”

    秦牧话还没说完,资政殿上已经是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一向节俭的皇帝,突然变成这个样子。

    首先是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大吼。

    “陛下!”

    “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我大秦刚刚平定天下,民生尚须休养生息,此奢糜之风不可长啊!”

    “即便天下富足,陛下便要学隋炀帝那亡国之君吗?”

    “”

    这些御吏言官,一点面子也不给,若不是隔着丹墀,很多人估计已经直接把口水喷到皇帝脸上去了。

    这样理直气壮的猛喷皇帝口水的机会难得啊!

    皇帝虽然很强势,但同时也是个很讲理的人,他说不以言语论罪,不光是说说而已,也确实在这么做,所以大臣们只要占着理,从来不怕顶撞他,有什么都直言不讳。

    遥想隋朝大业六年正月十五,隋炀帝在东都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向随他西巡入京的诸国使节、商人展示大隋帝国的强盛与富足。

    东都洛阳皇城外的定鼎门大街被开辟成戏场,5万名乐工在这里通宵达旦表演各种节目,持续了半个月。炀帝又将东都的市场整饬一新,供各国商人参观。各个店铺都重新进行装潢,连卖菜的小商贩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

    各国客商路过酒店,都会被邀请进去喝几杯,分文不收。还骗他们说:“我中原富足,老百姓到酒店吃饭都是不要钱的。”

    炀帝还命令用丝绸将路旁的树木缠起来,而胡商的反应却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他们说:“你们这里有人连衣服都穿不起,还不如把这些裹在树上的丝绸拿去给他们做衣服呢?”

    现在皇帝也打算学那隋炀帝用丝绸包树干,明显是皇帝一时昏了头,什么不学,你去学隋炀帝那个亡国之君,不喷你喷谁?

    政治殿里一大群御史言官雄纠纠,气昂昂。瞬间变身圣战斗士,大有皇帝不立即收回自己的话,绝不罢休之势。

    秦牧面对一群撸着衣袖准备战斗到底的御史言官,连连摆手道:“诸位大臣别激动”

    “陛下本是千古明君,如今却要学隋炀帝那亡国之君,臣等岂能不激动?请陛下收回方才所言。”

    “请陛下收回方才所言。”

    “”

    “诸位大臣,还能不能容朕把话说完呐?”

    “陛下,臣等洗耳恭听。”

    殿中的大臣可不是洗耳恭听,分明是瞪眼倾听。一道道燃烧着的目光,投在秦牧身上,同时个个深呼吸了几下,气沉丹田。只等皇帝再露把柄,立即发起更加猛烈的抨击。

    “咳咳诸位大臣,丝绸还是挺耐用的”

    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御史言官们,万万没想到皇帝会来上这么句废话。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反驳,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场面有些怪异。

    “诸位大臣,一个国家,不但要有强大的军事、经济这些硬实力。还需要有相应的软实力,才能引领整个世界。尤其是这样的外交场合,一些必要的排场还是要讲的。”

    这一点,没人反对,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好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没少做,反而是大秦立国之后,才更务实一些,但在外国人面前摆点排场,大家都觉得是必要的,但

    秦牧不等他们多想,接着说道:“朕要用丝绸把京城的树干包起来,彰显一下大秦的实力和繁华,这丝绸包树干三两天,又不会烂掉,过后拿下来继续卖给西方各国就是了,这是惠而不费的事情,朕就想不通了,诸位大臣何以如次激动呢?”

    御史杨寅反应最快,想起皇帝向来是个不吃亏的主,于是第一个施礼道:“陛下,臣没有异议了。”

    “臣等没有异议了。”

    嚯!本来雄纠纠,气昂昂准备战斗到底的御史言官们,竟上演了滑稽的一幕,一起附议,然后潮水般退下,谁都生怕脚步慢了,落在后面被皇帝踩住尾巴似的。

    这一幕,弄得秦牧有些啼笑皆非。

    软实力,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秦牧作为皇帝,除了致力于军事、经济这些硬实力的扩张外,在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宗教,甚至是世俗礼仪等方,也正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性影响力、感召力的软实力。

    而之前大秦的一系列军事扩张,给世界展现的几乎全是冰冷的硬实力,这是不可持续的。

    硬实力的扩张,如果不伴随着软实力的感召、影响,就不可能让别人产生认同感。

    在后世,资本主义国家那奢糜的生活有影响力吗?毫无疑问,这种生活不管你如何去抨击,却控制不了内心的向往,因为别人确实过得比你好,因此对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很难抗拒的。

    它会让苦哈哈们从自卑到羡慕,从崇拜再到渴求,最后不知不觉中倒在资本洋主义的糖衣炮弹下。

    这次秦牧在西方国各使者面前,要展示不光是军事和经济实力,更要展示大秦的“高大上”,让西方人去自卑,是自我否定,向大秦看齐,向大秦靠拢,慢慢接受大秦的社会价值观。

    用丝绸包树干,只是他随意说出的一个小措施。其实关键之处,还是得着眼长远,加强大秦的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这些东西说起来很复杂,秦牧也只能在朝堂上提出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诸位大臣,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

    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

    其实中国历代都知道软实力的重要性,只是还没有人就这方面系统的研究,形成完成的思想体系而已。

    以往各朝收拢周边的藩属国,除了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外,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不须要动兵,就能让周边各国乖乖向中国俯首称臣,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

    这其实就是一种软实力的扩张。

    而这种通过软实力达成的影响力扩张,操作得好的话,可以让你花费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其影响力会非常深远。

    就象后世的韩国、日本、乃至东南亚各国,经过一两百年甚至几百的的西化进程,你能说他们彻底摆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了吗?

    答案是,没有。

    中化文化的很多东西已经根植在他们的民族本性中,要完全摆脱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牧只能提出一个大至的概念,让大秦朝的学界进一步从方方面面去完善,幸好,中华文化两千年来一直主导着东方,在这方面大秦有雄厚的基础,只要有意识的去完善就可以了。

    不过软实力这些东西,只能慢慢去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现在能给能给西方使者展示的最直观的东西,就是繁华、富强、先进。

    这次英国与葡萄牙派来的使者与上次不同,上次的使者实际上分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言人和澳门总督的的代表。

    这次两国使者都是泉州海战传回欧洲后,分别由两国最高决策层派来的,意义不一样,因此秦牧也更注重对他们的宣传攻势。

    ******************************

    PS:各位,砸月票吧,再有几票又满百了,可别明天都没机会加更啊,诚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989章 刘佬佬进大观园 (三更求月票!)

    ***

    英国使者道格拉斯和葡萄牙使者卡罗各带着二十多人的使团,另外奥特萨、切蒂斯格尔、恰尔肯德、西孟四国的使者也同时到达宁波。得到了大秦外交部员外郎谢迁的正式接待。

    宁波作为大秦最早设置市舶司的州城,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繁荣,每天有大量的商品从大秦各地汇集到这里,装船出海。

    而从海外回来的商船,自然是也带回来一船船的货物,在此卸船,分流到国内各个城市。

    整个宁波城内外,繁华无比,通常往港口的大道中间画的界线,所有行人车辆都靠右行走,所以路上虽然车水马龙,却又显得井然有序,这一点给道格拉斯和卡罗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于奥特萨、切蒂斯格尔、恰尔肯德、西孟的使者,那就更不用提了,看什么都嘴巴张半天,那惊诧的样子,让人看了就想笑。

    而一上岸,拉格拉斯等人就被港口的装卸吊臂给迷住了,向谢迁一再请求,去参观港口的吊臂,谢迁最后也同意了,亲自带着他们来到码头货物装卸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而且还看不太明白。

    宁波码头上,有很多高大的吊臂,下面有一个吃煤的锅炉,把蒸汽通到一个铁制机器内,那机器不断地喷着灼热的白色气体,带动着一个大转轮,不断快速飞转。

    有工人站在一个铁匣子前,铁匣子上有一根两尺长的铁杆,工人只推动那根铁杆,就听到“咔!”的一声响,铁匣子旁边的索盘就会跟着转起来,然后吊臂上的滑轮组跟着动,下面用木框装好的数百上千斤的货物,就会被高高吊起。

    等货物升到一定的高度。工人再推动那铁杆,索盘又会缓缓反转,货物也会慢慢放下来。

    这时船上的几个壮汉拿着一根长长的钩子,把缓缓下升的货物钩向甲板,货物离甲板还有一尺时,几个壮汉配合默契,一齐上去用力,数百斤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