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沙城又不是我的,你的哥们想来就来,和我有什么关系?”

    “不是啊,大哥,我这两个哥们儿也想投到大哥麾下。”

    “小顺子,你烦不烦?我已经够忙的了,你再给我找事,小心我把你踢回南京去。”

    “好好好,大哥别生气,小弟不说总行了吧。”

    类似的试探,徐永顺已经不止一次了,秦牧懒得答理他而已。

    城外的骑兵除了基本的骑术外,依然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那个劈砍的动作,一天一天积累下来,已经砍断了无数的木桩,附近的树木被砍伐一空,得派专人到远处砍伐树木才行了。

    校场上被战马来回踩踏,寸草不生,上面一层尽成厚厚的浮尘,战马奔腾而过,带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很象硝烟弥漫的战场。

    驻在这支骑兵左侧的是一支六人组成千火器部队,秦牧物色了不少工匠,在会昌研制火器,但到目前为止,技术方面还没有太大的突破。

    不过历场战争缴获了不少火器,秦牧让人挑选出一些好的,先进装配六千人。

    这支火器部队的装备有些特别,除了人手一支火铳、及六枚投送式手雷外,每十人共有一辆马车,车上装着虎蹲炮、佛朗机炮、百虎齐奔箭等重武器。

    这支火器部队的作战模式也分几种,如果敌人是步兵,六千人马则采取三段射击的阵法。

    如果遇上的是骑兵,则迅速根据地形和实战需要用战车连成相应的车阵,抵挡骑兵的冲击。同时以火炮及火铳加以还击。

    骑兵和火器部队相邻,是为了方便这支部队训练协同作战,尤其是训练遇到敌人的骑兵时,如何配合;

    秦牧非常清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么短的时间内再怎么训练,自己的骑兵恐怕也难以比拟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骑兵。

    所以正面作战的话,骑兵就需要步兵的配合,一但遇上对方的骑兵,火器部队要迅速将战车阵连结起来,以车阵硬抗敌人的骑兵,再视战况出动骑兵给敌人一拳重击。

    万一是突然遭遇敌人的骑兵袭击,自己的骑兵还要负责延敌,以便让火器部队有足够的时间把战车连结起来。等车阵连好之后,骑兵才能退回。

    今天两支人马各自为敌对一方,骑兵扮演敌骑突然来袭,但见在地动山摇的铁蹄声中,山野间数千骑兵带着滚滚黄尘疾冲而来,声势惊天动地;

    而火器部队突然遇敌,要在须臾之间摆出一个圆形的车阵,六千人在将领的呼喝下,卸马的卸马,推车的推车,忙成一团,而另有三千人冲到敌军来袭的方向,排出三段射击阵列阻击敌人,为身后的车阵尽可能争取到一点宝贵的时间。

    敌人的骑兵冲到,三千火铳手三轮齐射之后,飞快退回车阵之内,车上的百虎齐奔箭等重武器发射,为火铳手争取重新装弹的时间,敌人的骑兵绕着车阵骑射,火铳手藏于战车之后,远的以火铳还击,近的砸以手雷。

    为了使训练尽可能接近实战,所有火铳都要装药,但不装弹,以纸团压实发射,手雷则用大个的爆竹代替,骑兵的箭矢只是包上箭头。

    放眼望去,就如同一个实战的战场,枪声连绵不断,爆炸轰隆如雷,弥漫的硝烟呛得人咳嗽不已,战鼓声,铁蹄声,呐喊声,如惊涛拍岸,一片片箭雨腾空而起,遮天蔽日

    前来观战的徐永顺看得热血沸腾,但也不禁感叹道:“大哥,你还真舍得花钱啊,恐怕除了你,天下没人舍得这么玩。这一场训练下来,光是耗费的火药加上受伤士兵的抚恤怕就不少于千两吧,要是天天这么干,倒不难练出精兵,可你能撑多久?不等敌人打来,恐怕大哥你自己就先破产了。”

    秦牧淡定地答道:“破不破产是另一回事,我只知道不这么练,等敌人杀来,你留着再多的银子也没命花。”

    “话不是这么说,大哥或许另有生财之道小弟就不知道了,别人谁敢这么养兵练兵?要是别人也这么干,不等敌人打来,自己恐怕就先饿死了。”

    如徐永顺所言,一般人还真玩不起几次这样的模拟实战演练,而这也是秦牧急着去江南圈钱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不行的。

    秦牧因为知道历史的走向,所以他深知时间比什么都宝贵,为了尽快练出一支精兵来,如今他可谓是不计成本的投入。银子没了,咱们可以再赚,可这天下没了,你就什么也没了。

    ***********************

    PS:月底了,月票啊,亲们,求月票支持,多多益善,好点好过年

    (未完待续……)

第172章 又起战云

    ***

    张献忠历经几场大败,士气遭到极大的打击,大西军甚至对秦军患上了一种恐惧症。

    张献忠再三权衡,觉得再度南下攻打长沙实在没有胜算,从战略上来说,他已经失去席卷大江以南的时机。

    这种情况下,留在湖广与秦牧耗下去,不如西走四川,抢占巴蜀这个天府之国为根基更为合算。

    于是十月十六日,张献忠一咬牙放弃了武昌城,率十五万大军向四川挺进,这是他第二次进川了,可谓是轻车熟路。

    而这个时候,李自成也正率大顺军向关中挺进,孙传庭在潼关外大败之后,关中已形同虚设,被大顺军占领已经没有丝毫悬念。

    四川是通过汉中、关中连接朝廷,关中、汉中一但落入敌手,四川与明廷在战略上的联系也就断了,一听说大西军向四川挺进,不少四川官员就弃城逃往贵州去了。

    吕大器率领自己带来的几千人马,外加凌战的一万人马,火速赶往武昌,但左良玉似乎早就算好了张献忠进川的时间,抢先一步把武昌“收复”了。

    收复武昌之后,他立即派出六万大军向岳州进逼,他这是要干什么还用说吗?吴学礼带往江西的八万左军有一半是死在秦军手上中,左良玉与秦牧之间的冤仇可不浅?

    秦牧也不得不再次向岳州增兵一万,便岳州的兵力增加到了三万五千人,若是连那六万大西军战俘也算上的话。兵力则超过了九万,皆由马永贞统领。

    一时之间,湖广又是战云密布,这可把吕大器急坏了,连忙跑到武昌劝说左良玉。

    而另一方面,秦牧却让蒙轲这个新鲜出炉的江西总兵带着两万人从株州出发,走萍乡、袁州、南昌一线,迅速向九江杀去。

    左良玉这次可算是倾巢而出,九江城没留下什么人马,只要蒙轲的行动不被左良玉提前发觉。拿下九江将没有任何问题。

    湖广巡抚衙门屏墙之南的三司厅内。秦牧与一干幕僚及属官正在进行三天一次的例会,由于黄连山已赶往南京,落实秦牧交给他的几项重要任务。长沙的情报工作就由光棍之家副指挥使燕高飞主持;

    燕高飞只有二十六岁,身材瘦小。相貌不扬。但中气十足。只听他字正腔圆地汇报道:“大顺军在襄城大获全胜之后,李自成与刘宗敏、李过、田见秀、刘芳亮等亲率大顺军主力,由洛阳西攻潼关。一举破关,督师孙传庭与监军副使乔迁高一同战死;

    另一方面,大顺军右营制将军袁宗第与副将白鸣鹤、刘体纯、蓝应诚率右营六万人马作为偏师,从河南邓县出发,取道陕西商洛向西安挺进,于十月十二日进抵商州,十五日攻克该城,处死抵抗的商洛兵备道黄世清,十七日占领洛南县,与李自成主力成功会师,并于二十日攻下西安;

    攻下西安后,李自成一刻不停,自率由李过所部后营和刘芳亮所部左营,向北追击总兵高杰所部,准备夺取陕北;权将军田见秀则率部南下汉中,追击总兵高汝利部;另派权将军刘宗敏及贺锦、袁宗第等向西追击总兵白广恩部,各路大顺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各州各县官员望风而降”

    同在议事厅中的宁远和刘猛、苏谨三人听了不禁齐齐望向秦牧,因为当初前往赣南赴任的路上,秦牧就曾预判过孙传庭战死潼关,大顺军入主陕西之事。

    现在事实与秦牧预判毫无差异,若只是这件事还可以说是巧合,但之前他也曾预判过张献忠的事,无不一一得到了印证。

    对秦牧这种神奇的预判能力,宁远、刘猛、苏谨三人可谓是又惊又惧又敬又服,秦牧的目光仿佛能看穿一切,在他面前,宁远等人有种无处遁形的感觉,甚至不敢再存什么私心杂念。

    秦牧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却装作不知,淡淡地对厅中诸人说道:“李自成入主关中已成定局,若是本官所料不差,一但扫平关中后,为免朝廷缓过气来,李自成肯定会迅速东取京师。河南残破,赤地千里,难以提供他百万大军的给养,李自成回师走河南的可能性不大,接下来他应该会大掠三边,以资兵力给养,然后不外乎走居庸关这条捷径直取京师”

    秦牧说到这,诸葛敏、李源、何亮、杨慎、刘伯全、邵华、燕高飞等人无不为之变色,经秦牧这么一分析,京师似乎已危若垒卵,但大家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秦牧的推断在情在理,那大明

    这一刻,诸葛敏等人心中突然百感交集,也不知道是感叹大明的丧钟即将敲响,还在感叹留给己方的时间突然变得如此仓促

    秦牧沉声说道:“少想那些没用的,咱们救不了京师,若不抓紧应对,将来连湖广都保不住,本官跟你们说这些,是想提醒你们,李自成入主关中,北去横掠三边,目前留在河南的兵力非常有限,大家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引左良玉去夺襄阳,有他呆在武昌,咱们总个是不得安生。”

    诸葛敏说道:“这次左良玉六万人马南下进逼岳州,我军若是能击溃这六万左军,再挟大胜之威进逼武昌,要将左良玉驱离武昌便不难,只是这次率领六万左军南下岳州的是左良玉手下大将金声桓,金声桓本是辽东人,颇为善战,想要击败他,恐怕光靠马将军三万五千人马是不够的,大人,卑下建议调集大军北上,力求一战而克,将左良玉逼离武昌后,便可暂保湖广无忧了。”

    杨慎摇头说道:“眼下蒙轲将军带两万人马东去九江,地方上亦需留兵镇守,能调集北上兵马极为有限,若是从赣州调兵,又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与其劳师动众,不如照当前的计划,让马永贞将军据城而守,消耗金声桓兵力,待其久攻不下,锐气尽失之时,再一举破之。”

    何亮想了想说道:“左良玉手下的士兵原来多是襄阳一带的百姓,被左良玉驱赶为兵,离开襄阳也有一年了,这一年来随左良玉不断退避,至今未得安稳,加上吴学礼八万人丧失殆尽,左军之中思归之人定然不少。想必大家对四面楚歌的典故都不陌生,此计惠而不费,我觉得咱们不妨如法炮制,或许能收到奇效也不一定。”

    “好!”秦牧立即拍板道:“咱们就给他来个四面楚歌,燕高飞!”

    “属下在。”

    “立即传令马永贞,让他依计施为。”

    “是,大人。”

    秦牧接着喝道:“苏谨。”

    “末将在。”

    “你率一万骑兵立即出发,在外围配合马永贞。这次就当是你们骑兵的一次实战演练吧,记住,要以袭扰为主,不可躁进算了,本官就不管了,你自己视战况而定吧。”

    秦牧心里很矛盾,这一万骑兵刚拉起来没多久,其实还不适合投入实战,现在不得不派出去,秦牧自然担心损失太大。

    但同时秦牧也知道,老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护着,未必是好事,没见过血的军队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善战之师;再者,把苏谨限制得太死,他在战场上就失去了灵活发挥的自由度,不但容易错失战机,甚至可能导致惨败。

    苏谨自然知道秦牧的矛盾心里,秦牧是既希望通过实战来练兵,但又不想让这支骑兵损失过大,这个尺度他必须把握好,“大人放心,末将晓得轻重,定不教大人失望。”

    “嗯,去吧。”秦牧就象个送孩子出远门的父亲,既希望孩子能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又担心他独自抵挡不住外面的风雨。

    *******************************

    PS:唔,生日又到了,昊远又老一岁,眼看时光不再,却仍是一事无成亲们都送点击一下“送上祝福”,选最后一项礼盒,给昊远送上一份免费的祝福吧。各位书友有心就好,不必花钱了,让昊远乐呵一下就好。

    我的青春啊,都到哪里去了

    (未完待续……)

第173章 长沙见闻

    ***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后从巡抚陈必谦破贼安皋山,斩首四百余级,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出为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精敏,所在见称

    以上就是何腾蛟出任湖广巡抚前的基本履历。

    秦牧看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破一群山贼,斩首四百余级,又讨平一小撮土寇,就益知名,一路高升了。

    老子哪次筑京观的人头不比他多?如今也不过是个巡抚,嗯,还多了个淮阴侯的爵位,但淮阴侯是什么意思?是在暗示自己的下场是韩信的翻版吗?

    何腾蛟从南昌一路急赶而回,到株州就得知自己的巡抚衙门被秦牧占去了。

    他也搜集了不少与秦牧有关的资料,综合所得,秦牧是个狠人,这一点何腾蛟毫不怀疑,京观筑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高大,前些日子在醴陵县更是一举坑杀了两万祸害江西的左兵,凶名之炽,放眼大明无出其右者。

    何腾蛟越接近长沙,心中越忐忑,颇有些“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味道。

    首先,怎么让秦牧搬离巡抚衙门,光这一点就让他头皮发麻了,弄不好那就是当头一刀啊。

    但不让秦牧搬离又不行,要是自己的衙门都讨不回的话,他这个巡抚还有脸呆在湖广吗?

    进退两难的何腾蛟甚至生出了辞官回家的念头,但这也只是想想,这世道哪里都不安全,手上没点权力。回家恐怕死得更快。

    终于,长沙到了,何腾蛟带着两个幕僚有当初随他一起逃往江西的几个属官,咬牙进了南门。沿街的景象让何腾蛟很诧异,首先是随处可见的标语,象他早已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是不缺。

    巡城的士兵十人一队,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过,街上的百姓会主动给士兵让路,但却没有畏惧感,街口刚好有一辆马车上的货物散落下来。车夫停下车来捡拾,把整条街道都挡住了,往来的车马都拥塞两旁;

    巡城的士兵没有蛮横的喝斥,而是主动的上去帮车夫把散落的货物捡起,装到车上。其间没有一个士兵趁机藏私,面对千恩万谢的车夫。巡城的士兵只是笑笑。便忙着去疏通街道了。

    道路很快恢复通畅,何腾蛟甚至还看到几个小孩跟在巡城的士兵身后,学士兵踏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嘴里欢快地唱着歌儿: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秦文治,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呀嘿呀

    他是人民大救星

    这歌儿朗朗上口,从孩子们的嘴里唱出来,传得满街可闻,沿街的百姓乐呵呵地听着。甚至还会跟着哼上两句。

    何腾蛟心中默念了一遍孩子们唱的歌词,便不禁倒吸起凉气来,千万别小看这种儿歌,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东西根植到百姓心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有特定的时候,这种民彦童谣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象元至正年间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可以说一句话便让天下人闻风景从。

    现在长沙城的这些儿歌传唱开来,秦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百姓心目中的救星。何况从街上井然的秩序,和谐的军民关系,熙熙攘攘的商贸、百姓饱满的面貌等等方面看来,秦牧确实把长沙,乃至整个湖广治理得不错,那么百姓对他的拥戴就更不用说了。

    终于到家了,何腾蛟望着巡抚衙门里一派繁忙的情景,不禁有些踌躇,还是前门的卫兵主动上来询问,他才不得不报出自己的身份来。

    衙门二堂里,秦牧正在询问刘伯全重建岳麓书院的事,李式便进来并报道:“大人,何腾蛟和几个原来巡抚衙门的属官到了,要见大人您。”

    “呵呵,到了,让他稍等一下,本官处还有些公务要处理。”秦牧微笑吩咐了一句,接着问刘伯全道:“总的花费有多少?大致计算出来了吗?”

    刘伯全连忙答道:“湖广战乱方平,一般的劳力只要提供三餐,就不愁没人干”

    秦牧听到这,立即摆摆手说道:“不能这样,光是提供三餐不行,一定要给劳力一定的报酬。本官是官,不是纯粹的商人,所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