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火榕道-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天地初开,世间有一位奇人,名曰准提道人,常将“此物与西方有缘!”挂在嘴边。

    可谓是天地间无上神通,非圣人不可敌,尚在“道友请留步!”之上,让洪荒一众大神通者闻之色变。

    当日陆压道人身入释门证得准圣道行,为此女娲不由欠下释门一脉一丝因果,故而接引、准提二人才敢打花果山中补天石的主意,否则女娲娘娘岂是可欺之人!

    傲来一国不过是普通人族小国,可花果山极为不凡,临近东海一地,丹峰怪石,峭壁奇峰,尽得天地造化玄奇,其中有仙鹤起舞,万年青松,彩凤双鸣,可谓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洞天福地是也。

    见此,火榕不由轻声一叹,道:“天地造化玄奇,自有大机缘暗藏其中。”

    女娲果然不凡,竟将补天石放于此处,怪不得猴子一出世,天地动,鬼神惊,不愧为天生石猴。

    “玄绝之地,自有不凡之处,不知天尊为何来此!”一见此地景致地势,西王母不由心中一动问道。

    “一观、一叹、一试,王母一会自然明白。”火榕微微一笑言道。

    言罢,二人一同迈步往山上走去,只见林中突然窜出一群猕猴,身披树叶兽皮,手中各自拿着木棒石块,拦住火榕、西王母二人前行之路,嚷嚷道:“何方人等,竟敢擅闯花果山!”

    “呵呵,一群猴子倒也有些意思。”火榕自是不会与一些猴子计较,不由微微一笑言道。

    “我二人欲上山一游,不会强占尔等仙山洞府。”西王母轻轻一笑言道。

    “哼,此山乃是有主之地,岂可随意让人一游!若不就此离去,休怪我等手中木棒无情。”说到此处,猕猴一晃手中木棒大喝道。

    妖族当中强者为尊,岂会轻易放人进山!

    此言一出,二人不由相视一笑,“强者为尊,不愧是妖族风范。”

    言罢,火榕一挥衣袖,将一群猴子定在原地,在猴子目瞪口呆中,二人迈步向山上走去。

    花果山,水帘洞,不愧为天地福泽之地。

    其中灵泉清澈见底,怪石林立,一条瀑布从山间飞流而下,落入潭中,溅起一片水花云雾,如仙家圣地,瀑布中有一方山洞,上有一句石碣,“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瀑布前一群猕猴上窜下跳,不时传来嬉笑打闹声响,可见猕猴不在少数,其中更有一只猕猴特立独行,浑身毛发金黄,站在水帘洞洞口,仰头望着天空,显得十分寂静。

    此猕猴十分不凡,乃是百年前补天石,受天地灵气交合,万物生灵孕育而生,自称花果山美猴王,占据水帘洞一地,倒也逍遥自在。

    可是前些日子,一些年老体衰的猕猴,逐一魂归天地,身死道消,让他陷入沉思。

    整日思考长生不老一事,奈何花果山一地,地偏人稀,漫山遍野皆是猕猴,自是无人知晓修仙问道一事,猴子不由忧郁寡欢。

    正在此时,水帘洞前一阵喧哗,无数猕猴大声叫喊,猴子不由抬头一望,只见一男一女二人,悠闲在水帘洞前观赏景致,一时大为惊奇。

    山中猕猴有数万之众,早将一众鸟兽赶跑,方才占下花果山一地,可此时竟有两位人族前来,不由十分好奇!

    猴子心中一动,身影一闪,跃出水帘洞,立于一块巨石之上,双目金光一闪,伸手一指火榕、西王母二人喝道:“何方人族竟敢擅闯花果山!还不速速报上名来!”

    言罢,一众猕猴不由大呼小叫,“大王神威!”

    此言一出,西王母不由嫣然一笑,火榕天尊身份尊贵,何人不是恭敬行礼,何时有过报上名来之言!望着猴子不禁轻笑起来,道:“天尊何不前去报上名讳!”

    说完,望着火榕天尊,轻掩玉口“咯咯!”笑了起来,瑶池仙子一笑,自是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可惜此处只有火榕与一群猴子,自是无人有缘欣赏此等美景。

    当下火榕不由轻轻一笑,道:“贫道不过一山野练气士而已,何来名讳可言!”

    听闻此言,猴子不由哈哈大笑,道:“你这道人休要哄骗与俺,身为人族岂会没有名讳!”同时心中暗自惊异,练气士!莫不是东海来的仙长不成!

    猕猴当中,有一年长猴子,说起东海有仙神足迹,时长驾云周游天地,可摘星辰,拿日月,呼风唤雨,远非一般人等可以思量,据说仙神者,可得长生不死也。

    “贫道可不是人族,又岂会有名讳!”火榕本身乃先天灵根,自然不是人族,周天一众大神通者不在少数,其中仙神更是数不胜数,可人族中大罗金仙者不出五指之数。

    上古之时人族出世,只有火云洞中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与玄都**师四人而已,可惜此四人皆不在花果山当中。

    “不是人族!”

    听闻此言,猴子双目一瞪,伸手取来一根木棒,喝道:“既然不是人族,是妖!还是仙!”

    若是仙,猴子自会求取长生不老之术,若是妖,只有大战一场,让二人知晓美猴王的神威。

    望着猴子模样,西王母十分觉得十分有趣,不由玉口轻开问道:“是妖又如何!是仙有如何!”

    “哼,若是有妖族擅闯花果山,本王自是一棒子将你二人打杀,若是仙的话,便交出长生不老之术,俱时本王自会放你二人离去,若不然休怪本王棒下无情!”猴子言语之时,将手中木棒一挥,倒也有些妖王气质。

    此木棒十分坚硬,本事山中一株老藤,猴子折取一段藤身,打磨成一根木棒,将其当做一件神兵使用。

第二百九十四章准提现身

    猴子乃是混世四猴之一,名曰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可移星换斗,可谓不入十类,不在五行中,超脱天地之外,岂会不是长生不死之身!

    故而让西王母轻笑不已,道:“我二人既不是妖族,又不为仙,不过山野练气士,可禁不得大王一棒子。”

    “休得胡言,花果山方圆数十里之内,若无本王指令何人可来到水帘洞前!你二人若不是妖王,就是东海深处的神仙!”猴子面露讥讽言道。

    灵明石猴天生聪慧,智慧远胜一般人族,岂会不知自己面前二人身份不凡,隐有与天地万物相合,一身气质贵不可言,绝非泛泛之辈,不然猴子手中木棒岂是玩物。

    “你这猴头倒也聪慧,不过我二人不过路过此地,何须报上名讳!”火榕望着虚空中微微一笑言道。

    西王母也察觉有异,望着虚空当中闪过一丝异色,不由若有所思起来。

    猴子没由来心中一动,此二人绝非妖王,不然岂会与自己这般相安无事!不由想起长生不死之术,手中木棒随意往地上一扔,“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行礼言道:“求二位仙长收我为徒,传下长生不老之术!”

    “哈哈,贫道二人可无长生不老之术。”随着话音响起,火榕与嫦羲二人身影消失不见。

    待猴子抬头之时,早已是人影全无,此时猴子如何不知自己方才错过一场机缘,不由恼悔言道:“定是方才自己等罪了二位仙长。”

    火榕、嫦羲二人,显与虚空当中,嫦羲有些疑惑言道:“此猴子有些不凡之处,妾身竟然推算不出其出身来历!”

    听闻此言,火榕轻轻一笑,道:“此猴出身与女娲娘娘有关,故而王母推算不出其来历,而且此猴子出身不凡。”

    “周天有五仙天、地、人、神、鬼,有五虫赢、鳞、毛、羽、昆,可此猴非天、非地、非人、非神、非鬼、非赢、非鳞、非毛、非羽、非昆,故而不为五行,不入十类之种。”

    听闻此言,西王母双目精光一闪,道:“难道是混世四猴!”

    混世四猴皆为不凡,若是习得肉身神通,可胜过巫族大巫,可镇压妖族妖圣,奈何猴子一属,生性不服管教,天生喜动、不喜静,不为真正有道之士喜好。

    “此猴子正是混世四猴之一,名曰灵明石猴,乃为女娲娘娘遗留补天石孕育而出,可谓天地而生,日月为母,隐有先天神魔之意。”火榕微微一叹道。

    奈何猴子生不逢时,正赶上释门大兴之时,为准提道人算计,饮灵酒、盗仙丹、偷蟠桃又在八卦炉中走上一遭,将好好一副先天之躯,炼的个四不像,只怕终生无缘踏足大罗金仙道果。

    此言一出,西王母微微有些不解,问道:“既然是灵明石猴,天尊何不收入门下,让其习得先天灵火锻体真经!”

    猴子天生身躯坚不可摧,又兼力大无穷,正合先天灵火锻体真经,若是猴子可得此种混元大罗真经传承,可谓大罗金仙在望。

    当下火榕不由轻轻一叹,道:“贫道如是将起收入门下,只怕释门一脉定会大举征讨贫道门下,不知贫道此言可对,准提道友!”说到此处,火榕望着虚空方向似笑非笑言道。

    只见火榕话音一落,虚空传来一声叹息,“无量寿佛,火榕道友何出此言!”,空中金色神光一闪,准提道人十分无奈显出身形,冲着火榕、西王母二人双手合十行礼言道。

    见此,西王母双目精光一闪,言道:“既然道友心有顾忌,不如让妾身将此灵明石猴收入门下如何!”

    此言一出,吓得准提道人神色一苦,道:“贫僧见过西王母,只是此灵明石猴与西方有缘,不能让西王母收入门下。”

    若是或作火榕,自己说不得与火榕拼死一战,也要护住此灵明石猴,可是对于西王母!准提道人实在是心存顾忌。

    “准提圣人此言何意!家师岛中上缺一位护山山神,难到准提圣人也要出言反对!”西王母洁白如玉的额头,十分秀气轻轻一皱,显得有些不悦。

    听闻此言,准提道人不由苦笑一声,道:“灵明石猴生性顽劣,岂可当得大仙道场护山之神!”

    杨眉大仙名号一出,准提道人当即心中一苦,此事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事不劳准提圣人关心,家师自有神通管教灵明石猴。”西王母一笑言道。

    见准提道人面露苦涩,火榕不由哈哈一笑,道:“区区灵明石猴而已,二位道友无需如此,在者此灵明石猴与女娲娘娘有关,二位道友有何必争夺!”

    说到此处,火榕话音一转,对着准提道人微微拱手言道:“贫道听闻道友身怀先天五行之精!不是贫道可否讨要上一块!”随着话音,双目望着灵明石猴射出一道精光,奇异不言而喻。

    菩提者,为先天五行之金,火榕为先天五行之火,镇元子与人参果树为五行之木、土,先天五行之水乃为先天蟠桃灵根,此物虽然不算十分珍惜,可也是十分难得。

    听闻此言,准提道人神色一愣,道:“道友难不成是想收集先天五行之精!”

    “正是,还望准提道友成全,至于灵明石猴一事,想来王母也不会与道友为难!”

    火榕微微一笑,二十四品青莲若想孕育而出,则需先天五行孕育,奈何孔宣先天五行五色神光不符,不然火榕也不前来此处,向准提道人讨要菩提树先天之精。

    “道友此言当真!”准提道人神色一动言道。

    虽不知火榕为何收集先天五行,不过灵明石猴一事,对于释门而言关乎甚大,万万不可有失,不过一些菩提树精华而已。

    “天尊此言自是当真,准提圣人放心便是。”西王母突然插言道。

    她心知火榕来此定为了此事,自会出言相帮一二,即便准提心中恼怒,又不敢奈她如何!

第二百九十五章六耳猕猴!(求订阅)

    西方二圣之一准提道人,为佛法东进一事特意来此,甚至在地仙界中开辟一方道场,名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化名为菩提祖师,可见其用心良苦。

    可是不知为何火榕与西王母二人前来,让准提道人惊怒不已,不由无奈言道:“区区先天五行之金,送与道友便是。”言罢,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菩提子,递与火榕面前。

    此菩提子金光闪耀,其中蕴含先天五行精华,有丝丝大道气息溢出,让人不由心神一震,可见先天之物岂非等闲!

    当下火榕轻轻一笑,伸手接过先天五行之金,言道:“多谢准提道友,贫道大道成已!”

    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其中唯有金行一物最为难得,天地当中只有准提道人身怀此物。

    如今先天五行之金在手,二十四品青莲不日出世,火榕岂会不喜!

    准提道人一言不语,望着火榕、西王母二人,目光竟是催促,指望他二人可以早日离去。

    一旁西王母微微一笑,言道:“既然此事以了,天尊不如陪妾身继续观赏东海景致如何!”

    “好!”火榕轻声答应道,二人伸手招徕一朵祥云,继续观赏东海修行圣地。

    见火榕二人离去,准提道人不由长出一口气,道:“天有五行!不知今日贫僧此举是对!是错!”

    大道,何为大道!自是无上道果、无上道行,火榕言中大道岂非等闲!一得一失之间,谁也不知是得!是失!

    西王母站在祥云之上,忽然心神一动,一双美目望着花果山中,只见一只猕猴望着二人身影,露出羡慕神色,仙神之法,长生不老之术,只叫何人不心生羡慕!

    此猕猴非同一般,如灵明石猴一样,皆为混世四猴之一,名曰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明,灵性尚在灵明石猴之上,亦是天地而生,日月孕育而出。

    此猕猴天生聪慧,不愿与一般猕猴为伍,皆是独自一人在山中修炼,又因天生相貌奇异,一双猴耳十分硕大,生有六瓣之数,故而花果山中一众猕猴,时长欺负与他。

    当下西王母轻声一笑,道:“好聪慧的猴子,今日你与妾身相遇既是缘法二字。”

    言罢,玉手轻轻一挥,发出一道神光,将六耳猕猴收入衣袖当中,冲着火榕玉口轻开言道:“天尊不会与妾身争此六耳猕猴吧!”

    “王母何出此言!贫道岂会与王母争夺六耳猕猴!”火榕望着远处准提道人哈哈一笑言道,

    “如此妾身多谢天尊。”西王母嫣然一笑言道。

    尚在花果山中的准提道人,见此不由暗自一惊,六耳猕猴!自己一心全在灵明石猴身上,竟然不知六耳猕猴尚在花果山中。

    此时让西王母收入门下,俱时等灵明石猴神通大成之时,此六耳猕猴定是一尊大敌不可,只让准提道人嘴中一苦,自己一番妥协又何苦来哉!

    幽冥地府一战结束,天地中陷入难得的平静,火榕与西王母二人一直在东海观赏景致,感悟天地万物生灵,仙神为道,生灵为道,东海亦为道。

    只是在二人身旁多了一只猴子,名曰六耳,一路之上西王母竟将阐教一脉护教功法,九转玄功传授于六耳猕猴。

    让火榕心中微微一动,此举可见西王母与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关系匪浅,不然岂会身怀九转玄功!

    此时孔宣身在地仙界当中,闯出赫赫威名,先天五行五色神光之下,只叫无数大神通者闻之色变。

    至于十二生肖,则在紫薇大帝坐下任职,掌管周天十二时辰运转,四季节气变化,又可从中体悟天地法则,领悟准圣一道法则神通。

    此时人间当中,正直秦朝立儒家为国教,设立科考,文武百官皆习得儒术,得儒家相助,一时秦朝国力大增,百姓安宁,强军立武,已有雄霸天下之势。

    未出数十年间,平定六国,使得人族一统,故而儒术一脉从此与人族王朝密不可分。

    其余百家学说自是不甘,奈何儒家一脉深得帝王、世家推崇,又与武道一脉紧紧相连,可谓文可治理天下,武可安邦立国。

    可惜此时帝王不为人皇一数,不可成仙得道。

    此时人皇权势滔天,奇珍异宝,绝色美人,皆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唯有长生不老不可得也,故而寻访天下方士,求取长生不老之术。

    这时出现一位方士,名曰徐福,身怀玄门三清之术,自称可炼制长生不老之药。

    人皇不由命徐福炼制此药,为此徐福亲率三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之地,寻找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岛求取长生不老药,须不知此举为人族留下千古之耻!

    再者人间岂有长生不死之药!天地间可得长生不死之物,皆为先天灵根,或是太清圣人道德天尊八卦炉中的九转仙丹,东海一地,只有灵火岛中五针松可有此神妙。

    也怪人皇无知,东方一地人杰地灵,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有灵根仙果,却舍近求远前往东海一地。

    君不见释门一脉接引、准提二位圣人,整日考虑佛法东进一事,可见东方一地富饶远在海外之上。

    东海水域,一艘龙船正往蓬莱方向前行,其上有三千童男童女与一位道人。

    此人正是徐福,望着船中一众童男童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