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而发声的正直男人。

    会这样想的人太少了,以至于人们决定不再反驳他们,让他们可以继续保持着纯洁的心灵活下去。

    奥斯维德那边也很快就收到了库伯在帮莱拉说话的消息,看到上面没有什么不好的话题,他就丢到一边不去管了。

    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之所以库伯会站出来,原因还真像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是收了莫兰家的什么好处。只不过这个好处不是钱,也不是利益,而是安全!因为费萨尔和他的公司在前不久前正式宣告破产,而他本人也被驱逐出境。

    以费萨尔的能力,如果不是一心想要在电影上和莱拉较量个高下,他本身在商业上的能力是有一些本事的。可惜他被仇恨蒙蔽了心,一心往见不到胜利曙光的地方冲过去。于是结果就是他失败了,败得连理由都找不到。

    他的破产和驱逐肯定是老爷子的手笔。没人可以在算计了他的宝贝孙女后,还可以快活自在地享受人生。

    费萨尔都出了美国,也就意味着他再不能对付谁。这个时候库伯才战战兢兢地返回自己的家中。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确定自己真的逃脱了费萨尔的魔爪,他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真正让他把妻子和孩子接回家的,还是一封寄到自己家里的信件。信件里没有任何一个字,只有一份剪报,上面是一架飞机坠毁在沙漠中的消息。而那架飞机正是费萨尔和他的手下乘坐的。

第1281章 涅磐重生

    费萨尔死了,和他忠诚的属下一起被沙漠吞噬得一根骨头都找不到。

    如果不是确定飞机最后消失的方向就在那里,恐怕搜救的队伍连最后一块飞机的碎片都发现不了。也是那一个孤单的机尾残骸,见证着又一次悲剧的发生。

    当初莱拉和罗伊就差点被黄沙淹没,如今费萨尔却真的葬身于沙漠中,不得不说“风水轮流转”这种事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不过大概也和老爷子的安排有关,有什么比让敌人变成死人更能让人安心的呢?

    费萨尔一死,他手下的势力自然烟消云散,他所做的事也就不用再说了。没有他在背后算计莱拉,库伯也安心地把家人都接到了身边,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消息,不是吗?

    事情结束后,他没有和莱拉联络过。主要是他有点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上次为了妻子的安全,他不得已求了莱拉一次,已经让他将下半生的勇气全用在上面了。再打一次电话的话,哪怕是说些道歉的话他也实在是没那个脸。

    谁叫他黑了她十年呢?还一直在背后给她添了不少麻烦,结果却被人家给救了。他真是觉得自己要没脸出门了。

    这次莱拉的电影上映,他就做好了写一个赞美他的影评,作为对她伸出援手的报答。没想到他的影评写完后,却发现媒体上到处都是对莱拉的贬低,认为她为广大观众奉上了最差的一次电影。

    看到那些话,差点没把库伯给气死。他立刻删掉了原来一本正经的万字影评,改成对其他影评人的抨击和反驳。

    说什么开玩笑的话呢?

    失败的电影?就算他一直对她抱着敌对的态度,也不能否决《寂静》是部好电影好吗!

    他看过她所有的电影,即使嘴上不愿意承认,心里也早就认为她是一个担当得起好莱坞顶级导演荣誉的大导演。尤其是这次的新电影,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她,一个仿佛涅磐重生的莱拉莫兰!

    为什么这么说?先从她的剧本来看。她之前成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一些商业片。并不是说商业片不好,而是她更在意去怎么赚钱了。仅有的几部,类似《芝加哥》《血钻》那种题材的影片,也只能说完成得还不错。

    但《寂静》不同,这部电影让他从影片里感觉到了她的灵魂。清楚地看出了她想表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好像受到干扰后才拍出的东西。

    如果莱拉知道库伯在心里对她的评价,估计会一边惊讶一边将他当成知音般的存在。

    《寂静》可不正是她涅重生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吗?当然会从中间感受到她想表达的东西,而不是靠重生的金手指精心计划下做出的选择。

    库伯在影评人的圈子里算得上很有地位的一个人,直到现在他依然拥有不少信任他,愿意根据他的建议而选择电影的影迷。这和他之前几十年一直“言之有物”的观点是分不开的。

    以前也说过,只要是不牵扯到不死鸟和雷诺兹,以及后来的莱拉和她的电影,库伯的影评通常都是非常正确,可以给人足够的建议参考。

    这次他出声帮莱拉说话,就让很多知道他和莱拉一直不对付的人对电影产生了兴趣。

    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竟然连一直黑莱拉的库伯都转变态度成帮她说话的了?

    而库伯的话就像是一道发起冲锋的哨响,就在他发表文章后没多久,一些观众的影评也终于出来了。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还是莱拉最死忠的粉丝霍顿发表的一篇文章。

    “《寂静》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影片,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去看一下!”

    在文章里,他用非常推荐的口气说道:“看完首映式后,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影院的。直到现在,我的脑子里满满都是电影里面的内容。”

    “在开始时我以为它是灾难片,结果是动作片。在后面我以为是冒险片,结果又变成了对人性的拷问。不要以为这些元素混在一起会变得很糟糕,结果恰恰相反,莱拉是个真正的天才,她将这一些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如果你喜欢动作冒险,那么你一定会爱死《寂静》的。我敢说这里面的打斗画面是我所见最棒的!如果你喜欢斗智,这里的情节也会让你欲罢不能。看完后你就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有人如此的聪明,为什么可以设计出那些精巧又可怕的陷阱?”

    “如果你喜欢看丛林的故事,相信我,你绝对会被电影里恶劣的丛林所吸引。那里的条件是如此的恶劣,可主角们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最有趣的野外求生。当看到他们为了生存而和狼群大打出手时,我所有的血液都沸腾了,恨不得自己也冲进屏幕里,与他们并肩战斗。”

    “当带着所有对电影的喜爱来到最后的结局时,却得到了一个冰冷的、残酷的结果。为了不剧透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有一点我必须再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把每一个镜头都看在眼里,或许在你眨眼的时候,一个小细节就被你看漏了。”

    “最后我要说,《寂静》绝对是我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部莱拉莫兰的作品!”

    霍顿在莱拉的粉丝圈子里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每次莱拉的新电影他总会第一时间看完,并且在第一时间给出评论。虽然是粉丝,他的评论里却不会有太多的偶像滤镜,认为偶像拍的就一定是完美无瑕的。

    很多时候他也会对一些地方产生疑问,然后再和其他观影过的粉丝们来一个线上讨论。

    所以每次他发出新影评时,都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将他的评论当成一个真正的风向标。

    这次也是一样,他刚把评论发出来,立刻就吸引了众多的点击。在看完他的评论后,大家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和以往一样,第一时间把他的评论发出来。原来竟是这样不可思议的原因。

第1282章 最好的一部

    因为感触太过深刻,太被震撼到了,才会一直到现在才把评论下出来。

    这说法没毛病!看到好的东西总得给人家一些回味的时间吧?

    霍顿的评论出来不久,更多的影评被发了出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都第一时间看了电影,但一直到现在才能把影评写出来。他们受到了太大的震撼,有些人甚至说自己一整晚都睡不着,脑子里全都是电影里的东西。

    “这绝对是莱拉莫兰最好的一部作品,以前的影片虽然也很精彩,却从来没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永远忘不了最后的一幕,罗伊站在新立的坟前,周围是一片死一样的安宁。那是一种能让人的灵魂都枯萎的可怕‘寂静’。”

    “为什么要让他死去?他已经是我最喜欢的东方演员,我要知道他的全部!”

    “这部电影真的很可怕,开始的时候是那么有趣,最后却像天翻地覆一样,让明亮的画面变成一片灰暗。在主角之一的东方演员死去时,我好像感觉自己心里也有什么东西也跟着死去了。”

    “以前看电影都是看个热闹,不怎么喜欢看说教类的影片,哪怕只是沾了一点都很不舒服。但这部不一样,我清楚地看出了莫兰导演想说的东西,也明白了她想要表达的事实。她就用这么一个故事将我震撼住了。”

    “看《血钻》的时候,就觉得莫兰拍摄的影片越来越有深度,总害怕她会不会像很多导演一样,拍多了商业片就去拍那些隐晦的文艺片。但看完《寂静》我才明白,这个好莱坞只有一个莱拉莫兰,她就算是拍了文艺片也和隐晦没有关系。”

    几乎是一个下午的时间,网络上对莱拉新电影的评论就倒转了180度。

    上午还是莱拉不行了,莱拉江郎才尽了,莱拉拍了部烂片等等,下午就变成电影很感人,电影太棒了,这部电影是莱拉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这样的转变不仅让许多围观的吃瓜群众惊讶了,就连那些专业的影评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特别是几个约好一起对莱拉进行抨击的那几位,他们可是在几家比较大的媒体上公开发声说莱拉这次完蛋了的,结果这么快的时间他们就要被打脸了吗?

    “怎么可能一下子突然出现那么多帮莱拉说话的人?”

    “是水军吧?”

    “别忘了莱拉姓什么,想要扭转舆论的方向,还有人比她更方便吗?”

    思来想去担心自己要被打脸的几个影评人,立刻在自己的人脉能接触到的地方发表了一些搅浑水的言论,指责莱拉用水军为自己的拙劣电影洗白。

    其实他们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想要转变人们的看法怎么可能这么快?肯定是莫兰传媒的人在暗地里做了些买卖,让他们下面的人帮着莱拉说好话,想要继续维持她的不败金身。

    他们几个影评人都是看过电影的,因此更加清楚当时影院里的气氛是什么样子。就连首映式上的掌声都是稀稀拉拉的几个,还指望这样的反应是给成功的影片吗?

    远的不说,就说莫兰的上一部影片《复仇者联盟》的首映式上,那些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差点将影院的房顶给掀翻好吗?

    连观众的反应都得不到多少,就凭这一点,他们就相信这部影片确实不行了。

    所以他们将那些新发出来的影评直接当成了水军洗白的文章,大肆进行嘲讽。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影评文章的作者,有很多一直以来就是莱拉的粉丝,长期以来都混迹在粉丝群里,被很多同是莱拉粉丝的人熟识。这些人到底是不是水军,粉丝们自己最清楚了。

    于是在粉丝们的眼里,那些影评人的话才是滑稽的,他们连是不是水军都不知道,还能指望他们能看懂莱拉的影片吗?

    几个对莱拉打了差评的影评人,一见自己的社交帐号上关注的人突然减少了许多,并且每次一刷新都要少了几十甚至几百,顿时就着急了。原本关注他们的人也不过十几到几十万而已,这一下就少了好几万,以后还会有人承认他们是著名的影评人吗?

    不少取消关注的人在他们的帐号下留言,说出了取关他们的理由,那就是对莱拉编造了令人不忍直视的愚蠢谎言。

    “莱拉永远不会失败!”

    “只有愚蠢的家伙才会认为莱拉的电影不会成功!”

    “莫兰导演是好莱坞最棒的导演,她的影片也是最好的影片。自己看不懂还要教坏别人,像你这样的人还做影评人真是这个世界最大耻辱。”

    各种愤怒的评价涌向几个影评人。他们有的慌张,害怕关注自己的人会一跌到底,害怕自己影评人的身份会被人狂喷。有的却很高兴,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帐号下从来都没有像这么热闹过。难怪以前《纽约邮报》喜欢黑莱拉,早知道黑一下就能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他们早就黑了啊!确实有人因为他们黑莱拉而取关,可也有许多人抱着好奇的心来关注呀!

    这个时候,大西洋彼岸的亚洲也在时差下,结束了第一天的放映。

    在亚洲这边,影片的宣传主要放在张国容的身上。这是非常平常的宣传策略,谁叫他是东方人呢?又可以成为在好莱坞电影里出演主要主角。更不要说他本人在亚洲拥有的超级人气,就凭这一点,他也足以可以在这片大陆上展开手脚地进行宣传了。

    别说是男主角之一,当初有其他东方演员在好莱坞的影片中只出演几分钟的几个镜头,该电影在东方的宣传就毫无廉耻地将这位东方演员作为宣传的中心。等观众们以为真是多厉害的角色时,等看了电影后才知道就在里面有两句台词,简直比龙套还龙套。

    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两次,搞了几次就让东方人影迷的热情全败光了。

    好在无论是张国容还是莱拉,在东方的口碑都很不错。这次又看了预告片,听说还是双男主的影片,才让许多影迷对这部莱拉新电影里的东方角色更加关注一些。

第1283章 开出的花

    时差的关系,东方这边晚了美国12小时才上映。

    也就是说,当这边口碑发酵的时候,那边才终于“拨乱反正”,让颠倒的评价恢复到本应正确的方面来。

    东方那边倒没有那么多黑莱拉的人,所以观众看完,电影的口碑就炸了。

    “本来还以为又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影。结果张天王真的是演了男主角之一,简直太骄傲了!”

    “没错!这几年一大群演员跑去好莱坞打酱油,还好笑地说什么成了好莱坞明星,结果就只是在电影里演了个龙套,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脸做那么多的宣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演了什么了不起的角色呢!”

    “还要说是咱们张天王,连莱拉莫兰都亲自邀请他出演电影。看完《寂静》,我这个钢铁直男都觉得要弯成蚊香了。怎么可以那么酷那么帅啊!”

    网络上一片都在为《寂静》狂点赞。一开始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张国容扮演的角色上,认为他扮演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角色,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他一改平时风格的影片真是太爽了。

    但很快,看完的观众们就把讨论点转到了电影上面。

    “张天王死的时候,我的眼泪也哗地就掉下来了。天知道,我都十多年没掉过眼泪了啊!为什么他要死?好想给导演和编剧寄刀片!”

    “楼上的你不是一个人。不过看完电影,想了一夜后,我觉得张天王演的这个角色死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不死,就没法变成这部电影里最闪亮的角色!”

    “虽然说的没错,怎么听起来那么别扭呢?楼上的亲,人家莫兰导演是想要借这个情节表达出对种族歧视的无奈呀!”

    “感觉不止是无奈,还有宁死也要挣扎的信念!”

    “一种拼死想要破茧成蝶的勇气吧?反正我很喜欢,已经买了票要去二刷!”

    爆好的口碑席卷了所有上映了《寂静》的国家。只要是看过电影电影的人几乎都不会给出太差的评价,这种发展看呆了不知道多少人,包括那些一开始对莱拉各种看衰的影评人。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分明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部没多少意思的电影呀?想要表达得太粗浅了,傻瓜看完之后都能明白她想说的是什么,像这样的无脑电影怎么会受到那么多人喜欢呢?

    《娱乐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些人的疑问。

    “莫兰用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来讲她的故事。不是用隐晦又华丽的词汇,而是所有识字的人都可以读懂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电影很多时候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些是为了反战,有些是为了世界和平。很多时候,太过隐晦的表达方式并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它把故事讲得太艰涩了。”

    “一个看不懂的东西,说得再好也没什么用处,反而只能让看不懂的观众得到很差的观影体验。为什么文艺片的票房很少?不就是因为把故事讲得太过隐晦,让观众们不愿意去费那个脑子看吗?”

    “莱拉的电影却并没有这样。她用白话的方式清楚地告诉了大家她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的,有一个亚裔家庭受到了歧视,最后支离破碎却得不到公平的处理。”

    “在两种极端的选择中,到底要选择哪一项?莫兰导演提出来了这么一个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