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一沉默了一会,见大殿上的皇帝没有出声,对顿弱抱拳一礼涩声道:“回大人话,龙卫府在各地边郡尽皆安置有细作巡视,而陇西、上地、九原三郡更是按陛下之命,安排了数百名龙卫府和黑冰台细作。”

    “下臣请陛下治龙卫府、陇西将军罪责。”顿弱一点没有含糊,得到嬴一的肯定答复,直接开始弹劾嬴一和辛胜了。

    其余一众重臣尽皆沉默不语。

    顿弱做的只是他分内之事,他们考虑的却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皇帝是怎么想的,皇帝又想怎么做。

    “龙卫府统领嬴一,罚俸一年,鞭八十,即刻赶赴陇西彻查此事,有过之人上报于御史府,按律追责。陇西将军,辛胜统兵不利,坐视我大秦百姓惨遭羌人屠戮,罚俸一年,杖六十。两人之刑,等此间事了着龙卫府第二尉一并在狄道执刑。

    调九原边军副将苏角领五万九原军驰援陇西,辛胜帐下听令。着九原边军西出进占九原、陇西以西之地,羌族、月氏归附大秦者,可杀可放,顽抗者尽皆诛杀,此次大军西进,着大将军蒙恬居中调度,九原边军副将涉间统兵。随时做好大军大举西进之准备。

    命辛胜探查敌情,龙卫府策应,酌情出兵。如若事有可为,定要将侵入我大秦境内之羌人蛮夷尽皆诛杀,一个不留。召集群臣,即刻在咸阳宫正殿举行大朝会。”

    胡亥说完拂袖而去,留下一帮大气都不敢出的朝中重臣面面相觑。

    ps:祝大家端午快乐。感谢打赏的套利人、失落天子2011、jerryw1975、草原狼骑兄。多谢。(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依赖和缺陷

    一个时辰后,咸阳宫正殿,百官齐聚。

    二世皇帝还没有来,但是先前在议政堂中皇帝对龙卫府统领、虎贲将军嬴一以及陇西将军辛胜的处罚已经传遍整个朝野。

    加官进爵皇帝有赏赐传的快,对朝臣的处罚速度更快。这一次对嬴一和辛胜的处罚,是自赵高被诛胡亥亲政之后第一次对朝中大臣正式的下诏进行惩处。

    不是罚俸也是禁足,而是要在众目睽睽下进行鞭责和棍刑,而且两个都是统兵大将,其中嬴一更是皇帝心腹。

    很多朝臣对这处罚都是心中暗凛。

    显然皇帝这一次是真正的发怒了。

    只是,很多朝臣确是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件小事上大发雷霆,甚至亲自下诏惩处两员大将。他们考虑最多的不是皇帝对嬴一和辛胜的处罚,而是皇帝如此处罚两人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也难怪大秦群臣会这般想,先前百余年间,匈奴、月氏、羌族也都经常越边侵扰大秦,尤其是匈奴,对大秦边境诸郡的侵扰更是家常便饭,哪一年不是有数百上千的秦人百姓被匈奴或者羌族、月氏人杀戮或者掳走。

    如果每一次都要对边军将领进行惩处的话,那蒙恬不是要被鞭子抽死?

    难道皇帝处罚两人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他们两人,而是……

    想到这里,所有的朝臣都不约而同的自动掐灭了自己心中猜到的那个可怕念头。正襟危坐,屏气凝神的静待皇帝驾到。

    要是被胡亥知道群臣所想,怕是真的要气的吐血三升了。

    “皇帝驾到!”

    王岩尖细的高呼声,瞬间将一个个强迫自己魂游天外的大秦朝臣从癔症中惊醒。

    “臣等恭迎陛下!”

    “平身!”

    “谢陛下!”

    ……

    每一次必须重复的动作和言语,就这样在想法各异的咸阳宫正殿上下两方完成。

    “龙卫府统领、虎贲将军嬴一,居安忘危,不思进取。撤虎贲将军职,罚俸一年,鞭八十。暂留嬴一龙卫府统领一职,以观后效。陇西将军辛胜,统兵懈怠,罔顾军情。撤陇西将军职,罚俸一年,杖六十。辛胜暂领陇西郡尉职。统陇西边军,以儆效尤。”

    王岩嘹亮而尖细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的将胡亥对嬴一和辛胜最新的处罚诏令读了出来。

    相对于议政堂中传出来的处罚,当着群臣的面宣读的显然要比最初伤筋不动骨的惩罚要严厉了太多。直接撤去嬴一和辛胜两员统兵大将的军权,这也是大秦自李信统兵伐楚失败之后的第一次了。

    难道皇帝真的要对蒙氏一族下手了吗?

    满殿的大秦群臣无不静若寒蝉。就连当初弹劾嬴一和辛胜的顿弱此刻也有点觉得皇帝小题大做了。冯去疾等人无不面带忧色,蒙毅神色复杂,最终默默的端坐在锦凳上。

    显然。此刻就连三公九卿这一干重臣也从胡亥的做法中感觉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不过这一次显然却是群臣会错了意。

    对嬴一和辛胜的处罚,在胡亥看来,其实还是手下留情了。

    要知道,胡亥初掌黑冰台时就命黑冰台细作将很多精力放在了九原、辽西、陇西这些都有同周边几个蛮夷大族相互接壤的地区。在遣荆云等人出去劫掠之后,更是命龙卫府严密监视陇西以西羌族和月氏两族所有的动静。不仅仅是绘制地图那么简单。

    龙卫府第六尉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精锐细作都集中在了陇西和北地那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其余在大秦全国再没有一地能够让胡亥如此上心。

    其实开了这个劫掠的口子。胡亥就知道,在没有对周边彻底的清扫干净的情况下,大秦边郡显然就将不会再有安宁之日。即便是将周边的异族都赶跑,如果杀戮过重,那些异族余孽对大秦周边也会造成巨大的隐患。

    更何况,只待朝中事了,一切步入正规,胡亥就打算向西继续用兵,用来保持大军的战斗力,顺便磨练新兵。所以,未雨绸缪之下,胡亥早就一再向嬴一强调,对西北之地要严加防范,不能说一切尽在掌握,至少只要那些异族有大的动静,龙卫府要提前对朝廷做出预警才是。

    但是,这一次数万的羌族复仇而来,偌大的龙卫府数百细作,竟然在之前没有任何一点的消息传来。直到别人都杀到家门口了,才发现,这已经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了。

    显然,龙卫府一直以为的顺风顺水,再加上匈奴被逐,心中的警惕感已经少了不少。或者说,龙卫府本身内部,肯定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龙卫府可以说是胡亥如今的左膀右臂,大笔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中,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怎么不让胡亥震怒?更重要的是龙卫府出了问题,就等于断去了胡亥一只手脚。虽然还有黑冰台,但是黑冰台本身就是龙卫府的补充机构,无论从实力还是规模而言,刚刚起步的他都不能跟龙卫府相提并论。

    对嬴一的处罚,胡亥只希望他能尽快找出问题所在。如果真的解决不了,出动第二尉、第三尉和第四尉的龙卫府死士,那就是另一番结果了。

    而陇西边军的后知后觉,更让胡亥看到了一个发生在大秦军队中的巨大危机。并且这个危机还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那就是,如今的大秦军队对龙卫府的依赖太重了。

    龙卫府不是军事机构,不是大秦军队的补充,也不是专门为大秦军队做斥候的人。但是因为胡亥先前的作为,导致了无论边军还是五大军团,都对龙卫府细作提供的信息支持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在龙卫府和黑冰台各部都配合非常默契的情况下还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龙卫府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这对一场战争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先前在传递消息的时候,丢失了某些重要的信件,已经表露了这个问题。但是在总体的大趋势下,胡亥还是选择性的忽略了或者说是想要等等看。

    但是,经过这一次陇西的事情,告诉胡亥,这种依赖所产生的威胁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原本大秦军队中引以为傲的斥候,尽然都吃起了干饭。原本大秦军中一直存在的高效和紧张,在龙卫府高效率的信息传递掩盖下,到如今已经成为大秦军队的致命缺陷。(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九品官制

    龙卫府可以为大秦今后的军事行动提供补充,但是这种补充不是代表着大秦各个大军能够一点事情都不做,干等着龙卫府来为他们探路,来为他们传信,来为他们做一切他们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这样的大秦军队是不健全的,对大秦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那么现在改显然还来得及。

    “即日起,如无特殊情况、紧急军情龙卫、黑冰台两府将不再为各府传递信函奏报,不再为大秦各军传递军情奏报,严禁龙卫府、黑冰台插手军情军事,一经发现严惩不殆!

    即日起,重开大秦各地驿站驿馆。一应军情、信报尽皆由各军传令信使加急送往咸阳。红色信报三天日内送抵咸阳,黑色五日,其余一应信报七日须到咸阳。如无特例,则按律严惩。”

    去掉龙卫府对各府各军的帮助以及传信,那么将来所有的信报和军情就只能靠各府自己了。胡亥更是直接规定了各色信报传到咸阳的时间。

    有时候,压力就是动力。

    胡亥不希望大秦军队成为靠山等死的废物,尤其是在信报和军情这一块。

    信鸽是快,但是信鸽容易丢失而且传递的信息量不够大,是信鸽最大的一个问题。只有特别紧急的军情和信报,才会需要用到信鸽。

    更何况,相对于大秦而言,后世数千年的历史中,为什么一直都选用驿站信使的方法来传递奏报和军情?凡是自然是有利也有弊的。

    在严令龙卫府和黑冰台不得再插手任何军情和信报的传输以及对军队提供援助的同时,还有一个有关龙卫府和黑冰台的命令胡亥没有在诏令上言明。

    那就是在刚刚胡亥没有来咸阳宫正殿之前,他正在命龙卫府第二尉、第三尉对天下各地尤其是西北边郡各处的龙卫府分支进行彻查,同时第四尉也展开了对黑冰台的彻查。

    将罗网整合后的龙卫府,确实实力上升了不止一点半点。但是同样,也稀释了龙卫府和黑冰台内部纯净的血液。现在彻查正是时候。

    龙卫府和黑冰台必须而且只能听一个人的命令,这个人不是各府统领。也不是各地首领,而是大秦皇帝。

    连续两道的诏令,让文武百官有点意会出味道了。那就是皇帝想要对付的似乎不是蒙氏一族,而是势力膨胀成两个巨无霸的龙卫府和黑冰台哪里惹的皇帝不快了。

    想到这里。朝中众臣看嬴一的眼神就有些玩味了。

    毕竟,龙卫府和黑冰台可是都归嬴一一人统领的。而在先前龙卫府和黑冰台行走在各地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关中地带。得罪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确实,胡亥确实要整顿龙卫府和黑冰台,至少龙卫府和黑冰台在这次整顿之后,可以预料的是,绝对不会再归嬴一一个人统领。

    即便嬴一的忠诚性毋庸置疑。

    最关键的是,嬴一的精力毕竟有限,同时管理两大遍布全国的情报机构。始终力有未逮。这一点,嬴一也早就对胡亥提出过。

    只是,如今黑冰台统领的人选,胡亥一直没有想好罢了。

    宣读完两道诏令的王岩并没有停下,而是结果一旁小宦官递上来的诏令继续了下去。

    “掉九原边军副将统兵五万赶赴陇西。归于陇西郡尉辛胜麾下听用。着九原边军西出进占九原、陇西以西之地,羌族、月氏归附大秦者,可杀可放,顽抗者尽皆诛杀,此次大军西进,着大将军蒙恬全权调度,大军抽调可同奏禀咸阳信报同时进行。九原边军副将涉间统兵。随时做好大军大举西进之准备。

    命辛胜探查敌情,龙卫府策应,酌情出兵。如若事有可为,定要将侵入我大秦境内之羌人蛮夷尽皆诛杀,一个不留。”

    这道诏令确是胡亥先前在议政堂已经说过的话。只是增加了一点,那就是蒙恬可以完全自由支配抽调五万大军后剩余的近二十万九原军,而不用如先前那般先要等到奏表咸阳得到皇帝首肯之后才能动兵。

    蒙氏一族,依然恩宠如故。

    听到这个诏令,殿中群臣心中不由五味杂陈。

    人就是这般,开始认为蒙氏一族要被皇帝借机打压的时候,担心不已,具体担心什么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此刻见到蒙氏一族恩宠如故甚至恩宠更甚,自然是欣喜者有之,懊恼者有之,嫉妒者有之。

    端坐在锦凳上的蒙毅,依然一脸平静。不过原本紧握住衣角此刻已经悄然放松的手,却表明了他一直在煎熬中的心境。

    王岩宣读完这道诏令,刚刚准备接过下一个继续,胡亥开口了。

    “王爱卿,后面之事,朕亲自来讲。退下吧。”

    “下臣遵旨!”

    胡亥的一声王爱卿,让王岩全身的骨头都轻了几分。连忙回身一揖到地,撅着屁股退到一边。

    “本应该是诏令,但是朕以为该让诸位爱卿先行知晓,议上一议方可。”

    “臣等遵旨!”

    “陇西之事,龙卫、黑冰台两府、陇西边军甚至九原边军、我大秦剩余各军,都要自查自省。为什么会发生异族蛮夷侵入我大秦境内数百里尔等竟然没有丝毫探知。不过。”

    胡亥话锋一转,“朕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同陇西之事有关,也可以说是同陇西之事无关。但是,这件事,却是同诸位爱卿有关,同我大秦无数臣子有关。”

    扫视了一圈落针可闻的大殿。

    “朕拟在我大秦行九品之官制。王岩,将朕命尚坊做出的官制品级说明拿给诸位爱卿。”胡亥没有回头,直接吩咐道。

    “下臣遵旨!”

    看到王岩领着一干抱着厚厚一摞文册从大殿一角列队而出的宦官,朝中大臣算是明白了,感情皇帝早就准备好了要在今天议上一议这九品之官制了。

    一炷香过后,满殿群臣已经尽皆人手一份官制品级说明。胡亥手中同样也有一份,只是他这一份却是同满殿群臣手中拿着的官制说明有所不同。

    他手中的这册文书上,不仅有九品官制,五品及以上的官制后,更是有着大秦全天下所有够五品的官吏名字。够的上或者说胡亥认为可以在五品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吏,无论文武都在他手中这份小小的册子上。

    ps:临时出差,甚至都来不急发个欠更的说明。抱歉。今天先两更,明天开始会陆续补上这几天欠下的章节。鞠躬。

    感谢慕容川、箜溟曉曦、jerryw1975、盗梦人间四位书友兄弟意义草原狼骑、失落天子2011两位仁兄在断更期间的打赏支持。多谢!(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秦典

    大秦二世二年五月二十,大秦皇家学院左院丞孔鲋、右院丞田仁联合数十个在皇家学院内担任各个分院院丞之职的原诸子百家各派领袖联名向整个大秦发布了一篇招贤檄文。

    紧接着第二天,也就是大秦二世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大秦二世皇帝胡亥自咸阳宫中正式对天下隐居的大贤们发出了招贤诏令,史称招贤令。

    年余时间,大秦建立皇家学院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五湖四海。天下文人士子无不蜂拥而至。而能用皇家作为学院的名称,这所学院在大秦的地位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明白它在大秦的分量。

    皇家学院两大院丞外加数十位原诸子百家各派领袖如今的大秦皇家学院各个分院院丞联名发布的招贤檄文以及大秦二世皇帝的招贤令,通过咸阳连接天下各地的各处大道,经无数信使通过刚刚重开的各路驿站如同旋风般迅速传遍整个天下。

    整个大秦为之震动。

    大秦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到如今(公元208年)二世二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已经有了一十三年。

    十三年的时间,除始皇帝初登基为帝时为了筹博士宫发布过一次针对全天下文人士子大贤的招贤令外,还有两次面向整个天下的招贤令。

    不过这后两次的招贤令始皇帝基本上都是用来招纳那些说能够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之流了,少有真正有本事的大贤前来。

    当然那个时候六国遗族在暗地里对大秦可劲的诋毁,暴秦的招贤令也确实没有多少真正有才学的人前来。

    同十余年前始皇帝发布的招贤令相比,这一次由大秦皇家学院和大秦二世皇帝胡亥一先一后分别发出的两篇招贤令,可就有诱惑力多了。

    两份招贤令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内容上是大同小异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一份是檄文。一份是皇帝发出的诏令。效力和权威在大秦官方上有所不同而已。

    招贤令的对象很简单,寥寥数语。招募天下有才学的有识之士,进入大秦皇家学院成为教授。对象简单。但是内容和门槛却是要比以往详尽了许多。

    所有应征而来的人,可以先到各郡郡守府登记造册,然后由各郡郡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