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胡亥对龙卫府说要彻查各个世家贵族的意见是直接否了,甚至都没有让他们在大街上去控制流言。

    如今做什么都已经没有用了,更何况什么不做比做要有利的多。

    因为,主角苏由再次消失了!

    这个消息也是龙卫府跟平夷郡的信报一起送来的。怕是苏沫还不知道。苏由怎么能在龙卫府密探的眼皮子底下消失?只有一个解释,苏婉帮她走的!

    好吧,走了也好。等把那幕后之人揪出来再说。

    胡亥第一次如此强烈的想要杀人。

    “下臣苏沫、下臣范见参见皇帝陛下!”

    “平身吧。”胡亥抬起头淡淡的道。

    “谢陛下!”

    苏沫和范见两人躬身谢道。

    “朕知道两位爱卿为何事而来。事情朕已经知道,不用解释什么,朕也相信不会跟范爱卿有关。此事就此作罢,不必再提。”苏沫和范见两人屁股刚刚沾上锦凳,胡亥就开口道。

    胡亥的话,一下让已经准备好一大箩筐说辞前来解释正准备开口的苏沫和范见齐齐愣在当场。

    就此作罢不必再提是什么意思?是不再追究还是什么?

    看看风轻云淡似乎压根没有受那流言一点儿影响的年轻皇帝,苏沫和范见对视一眼,齐齐起身恭声道:“下臣遵旨!”

    谁都不知道年轻的皇帝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是皇帝已经明显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下去,即便心中有再多疑惑,如果两人再不识趣还要说,那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自己找shi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已经又是旬日过去。

    皇帝和大秦群臣始终没有对那在咸阳城中到处流传的谣言没有做出任何说明,除卫卒因为职责偶尔管一下外,龙卫府和黑冰台都没有任何动作。而咸阳宫内也始终没有皇帝又册封妃子的消息传出。一切的一切似乎根本未曾发生过一样。

    原本就对谣言将信将疑的咸阳百姓,怀疑这谣言真实性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随着数十郡郡守、郡尉、郡监等大批官吏陆续的抵达咸阳,咸阳和关中乃至天下百姓的目光渐渐都转移到了这些人身上,因为跟随各郡高官进京的还有数百位一直隐居在大秦各地的能人隐士。

    这股仅仅持续了二十余天就已经自己消亡更似一个笑话的谣言,直道很久之后,人们才发现,哦,原来是这样!(未完待续。)

一些题外话。

    还有二十天,就是二世上传一周年整。去年的七月二十五号,从我胡乱上传第一章开始,不知不觉间二世已经写了一年了。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百四十多万字的更新,实在是有些渣,对不起大家。

    诚然这本书的成绩是我能够坚持写到现在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也许我会同站里很多新人一样,早就太监或者烂尾。

    前面因为渣渣更新,让很多兄弟恨铁不成钢,甚至已经放弃了二世,这里我说声抱歉了。

    有几个不得不提的名字,甚至我不用看也知道你们每天都会在,草原狼骑、套利人、3998、荆沿、苍穹绝灭、三位副版等等等,感谢你们每天的关注,每天的打赏。

    当然,还有很多很少冒泡的兄弟,感谢你们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每一张月票,让我知道,还是有人在看二世。

    感谢你们一路相伴,多谢!

    二世还会继续走下去,我也会继续努力!(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悲愤的冒顿

    大秦平夷郡狼居胥山。

    两团延绵数十里完全由一顶顶毡帐组成的巨大营地,相隔二十余里遥遥对峙。两片营地中间是一片红黑色的巨大草场。

    马蹄轰鸣声,人临死前的惨嚎声,战马悲鸣之音,间或响起的苍凉号角声,让这片天地赐予的广袤草原,早已经失去往日的安宁和幽静,取而代之的是杀戮和鲜血。

    在数十万匹战马的践踏下,原本青黄色的草原早已经消失不见,一片片褐色的土壤裸露在外,上面抛洒着匈奴人或者东胡人已经变成黑红色的血浆。

    浓郁的血腥气息以及焚烧尸体产生的焦糊恶臭充斥在方圆数十里的地面上,让人闻之欲呕。

    更远处的草丛中,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狼群徘徊在草丛中,如今还是大白天,这些狼群似乎知道正在厮杀的两方人根本无暇顾忌他们,在大白天就肆无忌惮的出来寻找美食了。

    冒顿皱眉看着纠缠在一起正在拼命厮杀的两股颜色分明骑兵,又一次发现自己失算了。

    原本在大多数人心中根本不堪一击的东胡人竟然能够挡住十五万匈奴骑兵整整四天的进攻,这不得不说大大出乎所有匈奴贵族包括冒顿的预料之外。

    也许在第一天的进攻失败之后就应该发现的,只是当时所有人都把那当作了意外,或者说包括冒顿在内的一干匈奴贵族都用保存实力才让东胡人挺过了第一天来说服自己。

    毕竟东胡人如今只是秦人的一条狗而已,匈奴一族最大的敌人还是东胡人的主人,秦人!

    冒顿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大军在这四天内发动的第几次冲锋了,每一次东胡人都是摇摇欲坠,摇摇欲坠,然后一直摇摇欲坠,却是从来没有真正的溃败过。

    到今天。匈奴的十五万大军已经仅仅剩下不到八万人,而东胡人怕是剩下不到五万人了。但是就是这五万残兵败将,在亲自上阵的莫乎尔统领下。一次次的挡住了匈奴人疯狂的进攻。

    冒顿的耐心和匈奴骑兵的士气在一点点的消磨,匈奴人和东胡人的元气如胡亥预想的那般,在一点点的流逝。

    “须卜跋页!”

    一直沉默不语的冒顿陡然厉声喝道!

    下方东胡人的防线已经再次摇摇欲坠,只要轻轻一推就能够轰然倒塌。冒顿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谁都不知道莫乎尔有没有向他的主人求援,如果求援的话,那么不用怀疑秦人援兵肯定已经在前来狼居胥山的路上。也许秦人援兵会在明天,后天就能赶到,亦或是现在已经快到了?

    同一年前意气风发的冒顿相比,如今的冒顿不知道同那时憔悴了多少。虽然着装依然庄重,但是冒顿的头发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大部花白。

    可以想像,这近一年的时间内,冒顿受着何等样的煎熬。

    “您卑微的仆人听从您的召唤。伟大的冒顿单于!”须卜跋页应声出现在冒顿身后。

    九原之战,须卜跋页作为冒顿的亲卫万骑长,跟随冒顿一起逃回了狼居胥山,没有死在九原城外,虽然有很多万骑长都死在了九原城外的草原上。

    回到大草原的须卜跋页对冒顿更加忠诚。是冒顿最为忠实的一条走狗,冒顿能够如此快速的整合好已经散乱的匈奴部族,做为急先锋的须卜跋页可以说居功至伟。

    “我的勇士,带上我冒顿的两万万亲卫勇士去吧,取下莫乎尔狗贼的头颅敬献给我!”冒顿回头看着匍匐在地的须卜跋页,上前一步将手放在须卜跋页的头上,一字一顿的道。

    冒顿手下一共有三万亲卫,是冒顿能够在丢了狼居胥山圣地到今天还依然保持着对匈奴一族绝对掌控力的最根本的力量。这是冒顿最后的底牌,也是冒顿唯一的依靠。

    如果没有这三万属于冒顿一族的三万精锐匈奴骑兵,冒顿即便有须卜跋页一族的支持,也绝对不可能在单于的位置上坐的这样安稳。更不可能控制着已经被九原军和朱雀军杀破了胆的匈奴人再次回到这狼居胥山。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冒顿手上还有着冒顿一族乃至如今匈奴一族最为精锐的铁骑。如今这三万铁骑,也是匈奴此次南下的大军中,唯一一个全部装备上马鞍和马镫的骑兵。

    正因为如此,其余数十支匈奴部族才能够被冒顿收拾的服服帖帖。

    先前四天的厮杀中,冒顿一直没有动用过这三万亲卫。他不是没有想过,而是他不能。冒顿很清楚,如果自己这三万亲卫在同东胡人的厮杀中折损过多,那么即便他能打败莫乎尔,在接下来分配战利品的过程中,他的话语权也将失去很多。

    甚至于,他冒顿会如他亲手杀死的头曼一样,被人杀死在这大草原上,剁碎了喂狼。

    但是眼下,冒顿已经没有选择,他很清楚时间拖的越久对自己越不利。更何况如今不管是莫乎尔也好,还是匈奴部族的联军也好,都已经折损大半。

    这个时候出动两万养精蓄锐的精锐铁骑,绝对可以在短短的瞬间撕碎东胡人已经混乱的防线。最大的功劳还是属于他冒顿的。

    三万亲卫,出动两万,剩余的一万人自然是留在这大营中,保护冒顿,顺便震慑已经因为族人大量伤亡而早就心生不满的匈奴贵族们了。

    “伟大的冒顿单于,您的仆人一定将莫乎尔的头颅敬献给您!”须卜跋页一直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报!”

    就在这时,一员飞骑疾驰而来,在距离冒顿大帐还有十余丈的时候,马背上的匈奴其实已经跳下马背,连滚带爬的奔到冒顿身前,匍匐于地。

    看着匍匐在地的骑士,冒顿心中突然浮现一股巨大的不详之感。这是他安排在狼居胥山外围的千余个斥候之一。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防止秦人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伟大的冒顿单于,秦人来了!秦人来了!”

    匍匐在地上的匈奴斥候,语无伦次的惶声禀报道。

    “噗!”

    陡然喷出一口污血的冒顿直挺挺的朝后仰天就倒!(未完待续。)

    ps:  武汉电闪雷鸣,今天就一更了。电压不稳,断电一而再,再而三!明天补上!

第五十一章 生死

    莫乎尔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斩落马下的第几个匈奴骑兵了,第十九个还是第二十九个?

    从第二天开始,莫乎尔作为东胡一族如今的族长平夷郡郡尉,就亲自披挂上阵了。除一众已经老的不能再上马控弦的东胡长老外,其余一干跟随他一道来这狼居胥山的东胡贵族们也同样亲自上阵。

    到今天为止,二十余个东胡部族中最为尊贵的首领,已经阵亡了十余人。剩下的**人也是各个带伤。

    而莫乎尔的五千东胡亲卫,到如今能够跟随在他身边依然还能厮杀的也仅仅剩下不过两百余人。其余四千多人不是已经死了,就是在这战场中被冲散,不知道躺在哪里。

    处身在这混乱的战场中,如果没有一直紧紧跟随在他身边的由皇帝陛下亲自指派随身保护的八名龙卫府死士的话,莫乎尔知道自己也许在两天前就应该死在这大草原上了。

    正是在这八名龙卫府死士的保护下,莫乎尔才能够一直活到现在。东胡亲卫的素质同龙卫府死士的素质,相差岂止天壤。

    再次挥起马刀斩落一名狂奔而来的匈奴骑兵,莫乎尔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侧。

    当看到那两个浑身浴血手腿上各插有几只颤巍巍羽箭的黑影时,莫乎尔眼眶突然有些湿润。那些羽箭本来应该是插在他身上某个部位的。

    莫乎尔从来不是一个心软的人,心软的人做不了统帅,更不能统领这逾百万的东胡部族。

    八名龙卫府死士,为了保护他已经有六人死在了前仆后继疯狂冲杀而来的匈奴骑兵手中,莫乎尔亲眼看到他们被大群的匈奴人乱刃加身斩落马背,然后踩踏成肉泥。

    他们不是东胡人,而是秦人。是那位年轻的大秦皇帝陛下最为信奈的心腹。此刻,却甘愿为了保护他这个小小的平夷郡尉、异族蛮夷而慷慨赴死。

    扪心自问。即便是同为一族的东胡人也做不到他们这个地步。因为莫乎尔不止一次的看到,他身边的东胡亲卫眼看刀刃加身时四散逃避的模样。

    也许只有在真正面临生死的时候。人才会暴露他最为本质的一面。

    “将军,小心!”

    在莫乎尔左侧的一名龙卫府死士突然爆喝出声,随着这声爆喝,这名龙卫府死士猛然自马背上鱼跃而起。合身朝着莫乎尔扑了过来。

    莫乎尔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被这名龙卫府死士从马背上扑落。

    在落下马背的瞬间,莫乎尔清楚的听到连续三声“噗哧噗哧”的利刃突破皮甲撕裂这名将自己从战马背上扑落下来的龙卫府血肉的声音。

    混乱的战场上,任何一瞬间的疏忽都有可能会遭致利刃临身。死神降临。更何况,从莫乎尔踏上这战场开始,他就一直是匈奴弓箭手最为在意的目标。

    显然,刚刚三名匈奴弓手同时发现了莫乎尔,然后想要偷袭得手。

    滚落在地的莫乎尔头盔已经早不知道飞到哪去,那名扑他下马的龙卫府死士此刻正爬在他身上,已然没有了任何生息。

    这是一副异常年轻的脸庞。甚至还带着些许稚气。躺在地上的莫乎尔凝视着这道脸庞。双目通红。他没有从这副年轻的脸庞上看到任何对死亡的恐惧,有的只有那黑色已经没有任何光彩的瞳孔中淡淡的欣慰。

    那是利刃进入他自己身体后的欣慰,莫乎尔无恙。

    最后剩下的那名龙卫府死士连续三支手弩将偷袭的三名匈奴弓手射落马下后,飞身落马,将依然趴在莫乎尔身上的兄弟尸体拉开。

    看着已经没有任何生息的这名龙卫府死士。一抹哀伤从他同样年轻的脸庞上一闪而过。随即又恢复平静。默默的从腰间摸出一把匕首,迅疾如电的转手刺入他的战马喉咙处。

    “昂!”

    一声惨烈的战马悲鸣声,大蓬滚烫的马血喷涌而出。片刻之后,这名龙卫府死士的战马已经软软倒地。将死去兄弟的尸首小心的用马尸覆盖,这名龙卫府死士双手奉上一顶战盔,沉声道:“将军!请上马!”

    到如今莫乎尔已经看过三次这些来自大秦的精锐兵卒们这样的动作。他知道这是这些龙卫府死士在保护自己袍泽的尸体被飞驰的战马践踏成肉泥。

    这也是第四个能够保持完整身体的龙卫府死士。还有三名龙卫府死士已经化作泥土,融入这大草原,长眠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下。

    双手接过这名龙卫府死士奉上的战盔,莫乎尔双手作揖郑重的对那名死去的龙卫府死士一揖到地。这是来自大秦的礼节。

    莫乎尔刚刚跨上战马,急促的号角声陡然自匈奴大营中响起。

    那是退兵的号角声!

    听到这号角声,匈奴骑兵如潮水般蜂涌后撤而去。

    莫乎尔在听到这号角声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场厮杀刚刚开始不过半个时辰,而只要在过最多一个时辰,匈奴人定然能够彻底的击溃自己的防线,他相信自己能够看出来的东西,老奸巨猾的冒顿定然也能够看出来。但是偏偏匈奴人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退兵。

    发生了什么?

    残存的东胡骑兵们根本无力追击后撤的匈奴骑兵,在莫乎尔的命令下,已经精疲力尽的数万东胡骑兵开始缓缓重新结阵,防备匈奴人有可能的偷袭。

    不过片刻之后,莫乎尔就发现了事情不对。

    通过胡亥御赐的单筒望远镜,莫乎尔清楚的看到,匈奴大营一顶顶的毡帐被取下,然后装车。不过片刻功夫,原本星星点点矗立在大草原上的匈奴大营已经消失不见。

    匈奴人这是要退兵?

    匈奴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退兵?

    人影幢幢中,匈奴人开始缓缓朝着草原深处退去,逐渐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上。如果不是满地的残臂断尸和充斥在空气中的浓郁血腥气息,莫乎尔甚至都怀疑匈奴人到底来还是没有来过。

    一个时辰后,前去探查的东胡斥候带回一个让所有东胡人兴奋的消息,匈奴人真的退兵了!铺天盖地的欢呼声从东胡营地中冲天而起。

    正在这时,滚滚马蹄轰鸣声,如闷雷般从东胡营地后方遥遥传来,并在飞速的接近。让东胡人的欢呼嘎然而止!遥望而去,一道长长的黑线出现远处地平线上。

    短暂的沉默之后,比先前声浪更为巨大的欢呼声响彻狼居胥山!

    那是,大秦骑兵!(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枭雄冒顿

    大秦历五十二年,二世二年九月二十六,因为九原军援军提前到达,加上匈奴单于冒顿吐血昏迷,在手控三万精锐的单于亲卫万骑长须卜跋页的命令下,数十万兴匆匆而来的匈奴人带着八万残兵匆忙逃离狼居胥山,一路向西。

    也正是从这一次退兵开始,以冒顿为首的匈奴贵族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到匈奴人的圣地狼居胥山,匈奴一族提前数百年被中原民族驱离了大草原开始西行,进入欧洲。

    同时也标志着狼居胥山以及更北之地的广袤草原和土地,正式纳入大秦的版图。

    这一场仅仅持续了四天的战争,却造成了近数十年来大秦对外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伤亡。其中平夷郡尉胡忠的东胡部阵亡六万余人伤三万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