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讹诈别人就讹诈好了,还一定非用弄个这么雅致的名目!

    实在是……实在是……高啊!

    冯去疾等人尽皆拼命的保持自己的仪容,免得在皇帝面前失仪。

    “臣……臣遵……”

    胡毋敬显然免疫力还不够。

    “急什么?还有其四。”胡亥不满的看了一眼胡毋敬。

    “臣知罪!”

    “其四:从今而后,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国须全力保护我大秦商贾、百姓之利益和安全。”

    胡亥想了想补充道。

    “臣遵旨!”

    殿中群臣都没有说话。

    这样一个四点照会行文,如果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国要是接受了那才见鬼了。

    “启禀陛下。”胡毋敬呆了半响似乎想起什么,小心翼翼的再次躬身道。

    “讲!”

    “陛下,那精……精神补偿……精神补偿费,不知照会行文中改写多少钱币合适。”

    胡毋敬在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礼部尚书的职责。

    看着躬身行礼还在等自己回答的胡毋敬,胡亥瞬间有些凌乱。

    你是缺根筋还是缺根筋啊。这么明显的讹诈你还看不出来吗?还问我应该写多少钱币合适。你就算写一个铜板怕是人家也不会答应的。

    好吧。你赢了。

    “此事你去同户部张爱卿商量吧。”

    胡亥无语的勉强笑道。

    “臣遵旨!”

    “陛下,若是如此行文,那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国对我大秦行文照会怕是定然不会答应。”

    胡毋敬刚刚退下,冯去疾就起身躬身一礼道。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礼部按照胡亥刚刚提出来的四点行文照会过去,那么这样的条件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更何况大秦距离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中亚土著小国还是那样的遥远。

    怕是没有人会将这些口头上的威胁放在眼中的。可是如果那些小国完全无视了来自大秦内阁府的照会行文,大秦又该如何收场?

    难道真的派大军过去灭掉那些小国亦或是自己抓人?

    冯去疾等人心中不敢猜,甚至都不敢想。因为他们很害怕那位懒洋洋靠在皇帝御座上的年轻圣天子,真的会头脑一热要挥师越过昆仑山。

    “他们如果答应了。真还真就不行文了。”胡亥带着些许冷厉的声音从大殿之上传来。顿时让冯去疾、嬴腾、蒙恬等一干老臣心中一哆嗦。

    坏了!

    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似乎已经开始有了苗头了!

    “陛下……!”

    “蒙爱卿听诏!”

    胡亥陡然坐起身把瞪了冯去疾一眼,将他剩下的话一下都堵了回去。

    蒙恬看看嬴腾、冯去疾,躬身上前道:“老臣接旨!”

    “总参谋院即日起推演挥师西进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国的作战计划。这些小国的地图还有沙盘,明日朕会命龙卫府送到总参谋院。”

    “陛下……”

    蒙恬这个时候也不淡定了。

    总参谋院的没有直接插手具体军务的权力。更没有调兵的权力。总参谋院唯一的职能就是依照黑冰台提供的各类情报来推演日后某一场战争的走向。大秦需要多少兵力。需要动用多少粮食花费多少钱粮,才能打赢,亦或是取得发动战争要达到的最终目地。

    当然。总参谋院只有参谋军事职责,却不能最终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势以及战争会到何种程度。他们只能为决策者提供总参谋院的一众参谋们综合种种情况、分析利弊之后得出的结论,以供决策者参考。

    而这个决策者,想来在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是大秦皇帝了。

    “朕只是让总参谋院制定作战计划,又没有说马上就要出兵?”

    “额,老臣遵旨!”

    蒙恬听到胡亥这明显有点耍赖的话不由得一滞,只好应道。

    赖皮不可怕,可怕的是赖皮的人还是大秦皇帝圣天子。

    “兵部行文给杜腾,命令白虎军封闭西域出境商道,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中亚小国商贾可进入我大秦境内贸易,我大秦商人不可出关。”

    “下臣遵旨!”章邯连忙起身应道。

    “封闭商道之事户部要行文告知各地商贾,可在西域郡内贸易即可。待到朝廷解决此事之后,想来日后他们出境展开贸易也不会再有人盘剥。告诉各地商贾、我大秦百姓,今后去往他国,不管走到哪一地,朕以及大秦都将是他们最为坚实的后盾,我秦人不受任何人盘剥。”

    胡亥说道最后两句“有朕、有大秦做他们的后盾”的时候,已经是斩钉截铁,身上懒洋洋的模样瞬间消失,强大的气场瞬间笼罩整个议政堂。

    这番话让殿中的冯去疾、蒙恬、嬴腾等人听的无不都是心中热血沸腾。

    霸气!

    他们此刻心中也唯有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感了。

    其实不是李由、范见、苏沫等人愿意自己家族的商队接受中亚那些落后无比的异族的盘剥。谁愿意将自己辛辛苦苦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挣来的钱财就这样白白送出去?没有人愿意。

    可是,那毕竟不是在大秦的地面上。他们不知道年轻的圣天子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如果圣天子不愿意为了这些小事同异国交恶的话。那么他们若是在异国他乡惹出了祸端,断了商路财路不说,还会惹得大秦皇帝厌恶,何苦呢?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所以李由他们才会命令自己族中的商队乖乖的接受那些人的盘剥。

    此计胡亥已经表明了态度,若是此次真的成功,让那些坐井观天的小国异族看看大秦横扫寰宇的强大实力,那么这对大秦所有的商贾而言该是何等欢喜?

    有朕、有大秦做坚实后盾!

    这等霸气十足、气吞云霄的一句话,怕是整个大秦也就仅仅只有大殿之上的年轻圣天子敢、能如此说了。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心神激荡下,李由、范见、苏沫等人却是率先匍匐于地高声呼道。

    “朕做后盾不是说我大秦子民可以在他国为所欲为。我秦人不怕事但是也不惹事。如若丢人丢到国外的。一样按我大秦律法追其刑责。且要严惩重惩。诸位爱卿可知晓?”

    树立秦人的国家荣誉感、让秦人以身为大秦子民为傲,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却不代表着秦人走出大秦之后可以凭着秦人的身份到别国耀武扬威、为所欲为。

    如果真的让秦人养成了这样一种骄横跋扈、目空一切的习性,那么大秦离覆灭差不多也不远了。所以,胡亥觉得有必要提醒下这些朝中重臣们将自己的意思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

    不受盘剥欺凌。却也不欺凌盘剥别人。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范见等人都不傻。心中一凛之余却是马上想到了胡亥刻意叮嘱的原因。

    “嗯。内阁在将此次梵衍那、揭职、滥波、那揭罗曷等国欺凌我大秦商贾的事情通告天下万民之后,就将照会给这些中亚小国的行文一并告知天下百姓吧。”

    “喏!”

    看来报纸这样的玩意儿是该要弄出来了啊,胡亥摸了摸额头。那是不是该再培养些记者呢?嗯。战地记者也是要的。

    每次都通过内阁府和黑冰台将消息散播出去,本身就已经失去了一些神秘性。毕竟朝廷行文一出,事情基本上已经是盖棺定论的了。可是如果先通过如报纸这样的信息媒介将有些消息提前传出去引起天下百姓的议论和争议后,再由内阁来出面做最后的结论,那效果自然是要好的多。

    再说了控制了报纸,控制了戏院,天下舆论大势不能说永远至少大半都会掌控在朝廷这一边。数十年的时间,足够让天下百姓习惯报纸的存在,并相信它。

    当然,出报纸并不难,难的是如今大秦虽然教育已经逐渐开始普及,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是不识字的。看来最开始报纸的受众还是只能是一小部分人。

    而剩下的大部分不识字的百姓,看来就需要将说书人这个职业再完善下,通过他们来将朝廷的某些政策和信息传递出去。再说了,说书人不是一样可以念报纸么?

    只是以如今的信息传播条件来看,即便报纸弄出来了。也只能是以郡为单位,然后以咸阳城为中心,将报纸的稿件往关外各郡传递,然后再印刷。

    这样一来,距离咸阳越远的郡治,报纸上的信息就会同咸阳城内的信息间隔越大。有可能咸阳城内的报纸对某一战的报道已经打完了而南海郡的报纸上才刚刚出现开战的消息。

    这些问题在如今这个时代根本是无法避免的。看来有初期的时候还是需要动用一部分黑冰台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麻烦了。

    胡亥心中渐渐有了定议。

    ps:感谢“幻象暴走”“饕仄”“爱在水一方”“妖之夜殇”“琉星l圣月”“皇天后土之王”“杀雷神”“8000031767”“蜗牛狂”几位书友兄弟的打赏,多谢。(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三章 皇家医馆

    大秦历六十年,二世十年二月初二,在大秦圣天子领百官行祭天大典之后,内阁府行圣天子胡亥诏令,诏告天下。

    即日起,咸阳国医馆秉承圣天子胡亥诏令同时在陇西郡治狄道、枹罕,汉中郡治南郑(后世陕西南郑),北地郡治义渠(后世甘肃西峰),上郡郡治肤施(后世陕西横山鱼河堡),巴郡郡治江州(后世四川重庆),蜀郡郡治成都(后世四川成都),河东郡治安邑(后世山西夏县禹王附近),三川郡治洛阳(后世河南洛阳东白马寺)等统计八郡九城开设分馆。

    于此同时,大秦内阁府再六部之外新设一部为医部,擢升大秦皇家学院医学院院、太医令丞扁鱼为正三品尚书。医部一应官吏设置沿袭六部结构,同样设左右侍郎四司。

    从今而后,大秦所有疫病防治、医患诊疗、卫生防疫等等同大秦百姓身体健康有关的事宜都由医部管辖。大秦太医院正式被裁撤一并并入医部之中。

    太医院中所有太医尽皆擢升一阶为从四品,进入大秦皇家学院医学院中就职教授。同时组成大秦级别最高的医部研究院,整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到如今华夏一族所有的医书、药理、药材划分、病理研究等等并重新编撰成册沿袭后世。

    而国医馆也正式更名为皇家医馆,归属医部直辖。

    从今而后,手持大秦户籍的百姓进入皇家医馆就诊。小病诊费自担,重症则有皇家医馆免费治疗直至完好亦或是死亡,有大秦户籍的百姓不用再出一分钱。

    同时,所有重症亦或是疑难杂症百姓有义务接受医部教授的调查和研究。服从医部研究院的安排并配合治疗。

    诏令更是严令大秦境内各郡县游医、土医等等必须限时在两月内到各郡郡守府理政司登记,然后由各郡统一安排送往咸阳城,在咸阳城内接受医部组成的教授组考课,通过考课则由医部发放文册给予行医资格,通过不了则会被强制的送入医学院中进行学习深造,结业之时通过考课才可再次行医。

    所有得到医部发放行医文册的医师,将会享有朝廷从八品的官阶品级。所有接受朝廷官阶品级的医师都必须服从朝廷也就是医部的安排进入各郡医馆。

    六个月之后。大秦境内各郡若再有无医部行医文册在手的游医敢于诊治病患。则依律严惩。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斩首示众。

    一诏出,整个大秦数十郡近千县治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刚刚因为圣天子为大秦商贾、百姓作后盾的话而欢欣鼓舞的大秦百姓再次沸腾。

    这到诏令刚出,医部就行文各郡详细列数了小病以及重症疑难的划分。

    这道诏令出现标志着胡亥一直在准备的大秦医疗体系开始真正进入建设的过程中。

    所有人都知道。从诏令中看来。关中八郡九城显然只是圣天子建立皇家医馆迈出的第一步。医学院培养的医师虽然已经有近十年时间。但是想要真正的能够将大秦数千万的百姓都囊括其中,显然还是力有未逮的。

    这也是胡亥为什么要严令如今行走在大秦各地的游医在各郡中登记造册之后统一送往咸阳进行考课并不顾内阁反对授予这些医师官阶品级的主要原因了。

    医学院的学生,毕竟还没有多少临床经验。而各郡的游医也许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学习。但是他们一直奋斗在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也就是各种病患,理论上也许不足,但是临床上却是要超过一般的医学院学生。

    授予那些通过了考课的医师以行医文册还有官阶,不仅可以提高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同样也能够在大秦医疗人才不太够的初期,整合整个大秦所有的医疗力量来完成皇家医馆的铺设。

    系统的研究各类疑难杂症,药材药理,对华夏中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医这一华夏民族的瑰宝,胡亥怎么也不可能允许在后面被鬼佬所压过并不承认,甚至被斥为伪科学。

    想来过上个千余年,中医的各种体系都真正的建立,那个时候即便微分子学、生物学大爆炸式的出现,也只能是出现在华夏境内,也只能是成为华夏中医的一个分类而已。

    让大秦所有人都享受免费医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针对性的对有些能够让普通百姓一家破产乃至束手无策的重症疑难进行帮助和解决。同时也为医部研究院提供研究的素材,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些病例系统的建立起档案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即便如此,这已经是朝廷对大秦百姓莫大的鼓舞和恩赐了。或者说是圣天子的恩赐。毕竟,从古至今,什么时候有过朝廷为普通百姓的病患买过单的事情出现?

    从来没有!

    胡亥圣天子之名,也随着这道诏令再登一个台阶。无数的雕像和庙宇开始在大秦各地出现,受万民祭拜和崇仰。

    香火旺盛啊!

    医部的建立对普通百姓以及游医来说都是福音,但是对大秦朝野之上却也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毕竟,医部尚书扁鱼既然同列六部,那么那必然是会入阁的。如此一来,内阁原本的九个重臣参政,就变成了十个。

    这同胡亥一直想要保持的平衡之道并不太适合。

    包括冯去疾在内的所有人都在紧张的观望着,他们知道既然皇帝已经建立了医部打破内阁重臣参政的平衡,那么他老人家必然也会想办法再将这平衡再维持下去。

    而想要让内阁继续保持平衡的话,那么最直接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再塞一位朝中重臣进入内阁,更准确点说就是再设一部,同七部并列。如此一来就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可是关键的问题是,如果真的增设一部,那么圣天子皇帝陛下将会再设一个什么部?而谁又能如扁鱼一般,由小小的医师直接一跃成为内阁府十巨头之一呢?

    ps:今天据说是光棍节。有多少书友今天脱光了?带上我哈。明天至少两更以上吧。(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四章 田仁入阁

    就在大秦朝野上下都还在为医部以及皇家医馆两件大事或期待观望或欢喜鼓舞的时候,在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万里行车行数十家分行在二世十年二月十五这一天同时在大秦统计五十六郡郡治城池中悄然开门营业。

    没有大张旗鼓的祝贺,没有刻意的宣传,一切就在无声无息中进行。

    各郡郡治的百姓在十五一夜过后醒来就发现,城内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多出了不少烙印有“万里行车行”几个大字以及徽标的马拉箱车了。

    万里行车行在短短一夜间能同时出现在大秦五十六郡郡城之内并在同一天开门营业,这样的巨大手笔除了大秦二世皇帝圣天子胡亥之外,显然这天下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成。

    胡亥布局了数年之久的大秦交通体系随着万里行车行铺变大秦全国所有郡治大城,开始展露端倪。

    邯郸铁场的蒸汽机车在去年就已经试车成功。虽然仅仅喷着磅礴的白色蒸汽跑了不到五十米就熄火不再动弹了。

    惶恐不安的田丹等百余名墨家工匠见到这样一幕却是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匍匐于地请罪不已。 圣天子收到消息从咸阳一路赶来邯郸,结果却是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怎么能不让田丹等人惶恐?

    这可是欺君之罪!

    诛九族也许只是轻的。

    原本在胡亥看来那个蒸汽机头能够启动跑出去十米恐怕就够呛,却没有想到那看似随时都会散架的钢铁怪兽却是硬生生的喷吐着白色蒸汽跑了足足五十余米。

    田丹等人不清楚。但是胡亥却很清楚,这短短的五十米一百步,对如今的大秦、对这个世界、对整个人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