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国藩接过来一看,却见榜文上用白话写了一篇东西。那是韦泽从今年开始在江南一带贴的榜文。内容就是对造反的原因,造反与革命的分别进行的论述。

    在榜文最后,韦泽强调光复都督府进行的是革命,号召百姓们能够投身光复都督府与光复党的革命,共建一个新的中国。

    看了对土地问题的论述,以及光复都督府的“算账”,曾国藩脸色逐渐变得狰狞起来。他狠狠把榜文拍在桌上,怒道:“一派胡言!”因为用力过大,桌上的酒杯在桌上跳动了一下,水面溅起几滴水花,杯中随即荡漾起了一圈圈的细小涟漪。

    江忠源点点头,“涤生兄,我也如此觉得。不过韦泽与信什么拜上帝教的粤匪全然不同。此人能有如此见识,却是朝廷大敌。而且朝廷数度败给洋人,可韦泽又数度胜过洋人……”

    曾国藩见江忠源似乎被韦泽的榜文蒙蔽,他大声说道:“江老弟,我听说有人叫我曾剃头,说我杀人无算,砍头如剃头。可这些人哪里知道,天下若是没了规矩就只能大乱。我杀乱民是要维持现在的规矩,这乃是慈悲之心。若是不如此做事,天下……”

    刚说到这里,外面却有人求见。曾国藩的亲兵引了一人进来,交给曾国藩一封厚厚的书信。曾国藩打开,里头竟然也是一张榜文,既然是榜文,那就不是私人的事情了,看过的人肯定很多。江忠源也凑过去看,却见上面是光复军榜文惯用的简体字,行文也是白话文。江忠源看了片刻,就呆住了。

第23章 杀戮的理由(二)

    《光复都督府告满清官员书》的名字跃入视线的时候,江忠源就觉得颇受震动。

    太平天国造反这么多年,也就是最初两年有过檄文型的东西。而且影响力不大,光复军反倒是经常有各种榜文出来。从韦泽南下的时候发布了告天下百姓的檄文,接下来攻占广东,夺取广西梧州,接着就是佛山战役击退英国人,占据琼州,在香港一带的海上陆上大战英法联军,这些大事发生之后,光复军都会在各地发榜文。

    特别是与英国和法国进行的两次战争,光复军胜利的消息与之后满清失败的消息对比之后,在社会上层引发了相当强烈的震动。江忠源其实与韦泽派来的人有过接触,那还是在英国杀入北京前的时候,那时候光复军代表告诉江忠源,满清会丧权辱国。江忠源不信。等《北京条约》签署之后,江忠源已经无话可说。

    看了标题,江忠源继续向下看。光复都督府在这份告示中开门见山的写到,等光复都督府推翻满清政权,解放中国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不会得到光复都督府的赦免。

    “有些人一定要杀的。光复都督度从没有反抗能力的人动手,从不是因为私仇,也不会因为满清官员抵抗光复都督府的解放行动,算这等不同势力之间的帐。我们一定要杀的乃是华夏的敌人,华夏的害虫,这是国仇!”

    “……有一批人,祖上不是满人,甚至不是旗人。他们号称读过‘圣贤书’,以孔子的后辈子弟自居。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而这样的一批人,面对光复军这样光复华夏的正义之师,不说投效,反倒死心塌地的为异族效力,大肆屠杀百姓。屠杀百姓乃是贼骨头,自诩孔子门徒却反抗华夏,乃是贱骨头。效忠异族,乃是贼骨头。身兼贼骨头,贱骨头,狗骨头,这等谬种,根本没有活下去的价值,没有活下去的必要。养出这帮人的家族罪孽难消,必须满门抄斩,九族诛尽。以让后人知道,汉奸会有何等下场……”

    江忠源看到这里,就觉得事情大条了。当年对太平天国的宣传,曾国藩写过驳斥的文章,以太平天国搞拜上帝教,毁灭中国传统为理由,说的也是义正词严。

    光复军从不搞什么宗教,现在以“华夷之分”的大义名分提出了汉奸的概念,表示要为中国诛灭汉奸。文人们就难以辩驳了。在满清,满汉之分是非常明白的。

    如果文人们想辩解,那就只剩了双方争夺天下这一个理由。如果采取了这个理由,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双方就剩下完全的战争手段。而光复军檄文里头看似说的漂亮,杀人灭族不是为了私仇。可以当下的局面,满清旗下的官员敢与光复军兵戎相见,战败之后就是全家跟着一起完蛋。别人是否知道光复军的战争能力,江忠源不清楚。可江忠源本人对光复军的战争能力有非常正面的评价。也就是说,江忠源知道自己若是与光复军作战,战败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战败的结果是,江忠源会沦为汉奸,全家被杀。然后还会成为“汉奸国贼”。这样的下场未免太悲惨了。

    曾国藩看着这《光复都督府告满清官员书》的榜文,手忍不住抖起来,没全部看完,他一把将榜文撕成两半,扔在地上。气的胡子都颤巍巍的,“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江忠源本以为曾国藩会立刻起草一篇反击的檄文,没想到曾国藩如此失态,他心里面对曾国藩与光复军文斗的希望几乎破灭。不过江忠源还是忍不住问道:“涤生兄,你是不是要写点什么?”

    曾国藩身子一震,看向江忠源的目光里头是一种很难形容的邪火,那里头既有对江忠源这个不合时宜问题的责备,也有着刻骨的仇恨,以及故作姿态的轻蔑。江忠源对这些都不在意,他身为安徽巡抚,曾国藩的任何威胁对他都没什么影响。而且江忠源是个有真性情之人,透过了曾国藩表现出来的种种,江忠源反倒能清楚的感受到曾国藩发自内心的慌乱。

    也许是同样能够看透老朋友江忠源,曾国藩很快就镇定下来,他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道:“我等食君之俸,忠君之事。既然效忠了朝廷,就不能做背叛之人。”

    身为考取了举人功名的读书人,江忠源对曾国藩的话十分失望。韦泽骂汉人官员身为汉人而忠于异族,乃是狗骨头。曾国藩的话摆明了就是认了这“狗骨头”的称号。虽然同样愿意效忠朝廷,可这“狗骨头”的称号对江忠源也不是没有震撼。

    不过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短时间内的失态之后,他也很快平静下来。皱着眉头沉思了一阵,曾国藩突然命人拿纸笔。江忠源请曾国藩后书房去,亲自为曾国藩磨墨。只见曾国藩思忖了一阵,提笔开始写回应的文。

    文章的第一段,曾国藩先指责韦泽身为大清子民,不说忠君报国,反倒是以个人能力祸害天下。而且韦泽以前曾经向满清求官,被拒绝之后,怀恨在心,所以才起来造反。

    这个“大揭秘”让江忠源瞠目结舌,他还真不知道韦泽竟然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片刻之后,江忠源就猜测出这估计是曾国藩自己编造出来的。看了这点,江忠源心里面对对曾国藩曾大哥很是佩服,刚看到这段的时候,江忠源自己都差点信了。江忠源都有差信了,更不用说其他官员和读书人的想法。这年头有没有试图求官是很严重的事情,韦泽若是从未求官,在读书人看来,他起来造反就不牵扯人格问题。而求官不成起来造反,那就是私怨报复,这可是绝对的人格问题。

    接下来的一段,曾国藩话题一转,到了洪秀全头上。洪秀全考上过秀才,这已经是都知道的事情。曾国藩写到,洪秀全自己学问水平低劣,考不上举人。获得了朝廷的功名之后反倒造反,人品更是下流。

    讲完了洪秀全,曾国藩继续说韦泽这个求官不得的败类。他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投奔到了洪秀全手下。这两个脑后有反骨的反贼稍稍得势之后,自己还内讧起来。洪秀全杀了杨秀清,早就有谋逆之心的韦泽趁机拉了杨秀清的部下跑去广东自立。可见韦泽的品性比洪秀全还低劣,心机比洪秀全还阴狠。

    现在洪秀全遭到了挫败,转眼就要被朝廷天兵解决,此时韦泽不说念着以前旧情,拉洪秀全一把,反倒是束手旁观,等着洪秀全完蛋,好接收洪秀全的部下。这等不仁不义之辈,根本没有资格以华夏自居。

    在文章最后,曾国藩呼吁官员们团结在朝廷周围,不要被韦泽这个千古人渣的谎言所欺骗,更不要被他的威胁所吓倒。湘军很快就能解决洪秀全,之后就会剿灭韦泽。所以官员们要同心协力,在朝廷消灭逆贼的战争中奋发努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这还只是草稿,曾国藩一气写完之后,先停下喘口气,歇一歇,准备接着再做润色。

    看了这草稿,江忠源对于曾国藩的文笔源佩服的很。若是让江忠源来写反驳的文章,他无论如何都写不到曾国藩这个水平。

    既然韦泽写的是《光复都督府告满清官员书》,里面用的是“华夷之分”的大义。曾国藩同样写给官员,告诉官员韦泽人品低劣,根本没资格说大义。更重要的是,韦泽这个先背叛了朝廷,又背叛了洪秀全的家伙,所说的话是不可信的。文章里头暗示那些可能被韦泽榜文动摇的官员,韦泽这个人是靠不住的,他的任何话都不值得信赖。

    江忠源相信,既然韦泽写的东西是给官员看的,那曾国藩的这篇文章也能充分的予以应对。甚至不用说别人,就是一开始有所动摇的江忠源本人,此时也觉得韦泽的那份《光复都督府告满清官员书》显得无足轻重了。

    只是江忠源除了是有功名的举人之外,还是名军人。文斗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从来没大用,决定一切的还是战争。不管韦泽是不是真的人品低劣,可韦泽的战斗力却不容忽视。

    曾国藩很快歇过来了,他没有立刻去修改文章,而是与江忠源商讨起合兵收复整个长江以南的事情。占领了安庆固然打开了通往天京城的大门,可此时湖南早被榨干,富庶的湖北支撑湘军几年之后也到了财政枯竭的地步。反倒是太平天国经营了数年之久的淮南,远离战火,加上韦泽当年定下的抑制地主豪强,扶助农民的政策,整个淮南反倒是粮食充足,生活安定。湘军淮军联手解决淮南的太平军之后,立刻就能充分“利用”起淮南的粮食。提供给下一步进攻天京城的湘军与淮军足够的粮草供应。

    几乎是逼着江忠源答应了这个战略方针,曾国藩就赶紧回去安庆,准备新一轮的军事行动。而江忠源的神色却很是萧瑟。他一开始向曾国藩提出经世济国的观念可不是唱高调。若是想攻打天京城,就必须从淮南榨获取草银钱。获取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维持现在淮南的局面,这也是江忠源比较希望的方案。同样,江忠源很清楚,这也是基本没有希望的方案。

    有太多的大地主们此时已经派人与江忠源联络,号称正在组织人马,等到江忠源进兵的时候作为接应。言谈之间,这些大地主们对这七八年间遭到无情压制的事情恨之入骨。他们表示一定会配合官军,将刁民们斩草除根。

    江忠源想与曾国藩说这些,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曾国藩的支持,即便不能继续维持韦泽创立的社会制度,好歹能够让杀戮减轻些。可现在看,这已经完全没了可能性。

    既然第一条不行,剩下的一条就是湘军淮军联合大地主们反攻倒算,大地主们保证向湘军淮军提供粮食与钱财,而湘军淮军允许大地主们在地方上“自行解决问题”……

    想到了这里,江忠源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其实他第一次见到曾国藩的时候根本没有说过什么诗,大家谈的不过是些市井的传说。那首诗是江忠源前去广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见到了广西的现状有感而发的。那首诗的内容,江忠源还大概记得。

    哀此贫氓力耕种,年丰仅足偿什一。

    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

    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出?

    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回想起自己的写过的东西,再回想起这些年的战争,江忠源只觉得心乱如麻。他闭上眼睛,手扶额头,眉头深深皱起。尽管心怀经世济国的宏远,尽管身为安徽巡抚,可江忠源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完全无计可施。

第24章 杀戮的理由(三)

    湖南,长沙,巡抚衙门大门口。

    一众穿长衫的人齐齐跪在门口,先是放声大哭,然后这帮人操着湘南口音喊道:“大人,还请大人出兵帮我们夺回土地哇!”

    这么多穿长袍的人在巡抚衙门门口大哭,倒真的是非常罕见。路上那些穿短衣的百姓们偷偷侧目窥视,却不敢在这里多停。每隔一段,长沙城都会神秘的出现一批张贴出来的告示。每出现这么一批告示,长沙官府都会大肆搜索。有没有抓到正主,长沙百姓也不知道。从百姓的角度来看,告示不断出现,就证明没有抓对人。只是官府抓人从来不分青红皂白,百姓们都是避之则吉。

    前一段又出现了大批的告示,官府立刻跟疯狗一样到处抓人。没想到现在突然出现了一群穿长衫的人在巡抚衙门外头哭号,即便是短衣百姓们不敢围拢,却也忍不住行走的时候偷偷看。

    湖南巡抚毛鸿宾在衙门里头早就知道了消息。最近半个月来,好多光复军控制区域内的地主士绅逃到了长沙,他们到了长沙之后都在哀求官府出兵打回湖南南部,帮助他们夺回土地。毛鸿宾一调查,才知道光复军在湖南南部实施了土改,所有土地归公,再由光复军分给地方上的百姓耕种。

    据地主们所言,那些地方上的刁民们鬼迷心窍,他们不说对抗外来的光复军,反倒是不管世世代代同住一村同住一乡的情义,对着地主下手了。失了土地之后,地主士绅们只能背井离乡跑来长沙,求官府出兵帮地主们夺回土地。

    毛鸿宾当然不肯出兵。光复军攻克永兴之后,掌握了水路,大可顺流而下直扑衡阳。衡阳若是失守,长沙也保不住。现在整个湖南的湘军总数不足六万,守城尚且不足,哪里有兵力去夺回湖南南部。这帮湖南南部的地主士绅素来不肯交粮纳税,现在被剥夺了土地之后反倒是跑来哀求官军出动。在毛大人心中,光复军最可恨,这些地主士绅则是最可恶。

    “大人,士绅们跪在外头大哭起来。”有人前来禀报。

    “不用理他们。”毛鸿宾冷冰冰的说道。

    接下来的三天里头,士绅们每天都到巡抚衙门门口跪着哭诉,毛鸿宾大门每天都不见他们。不管是何等官员前来游说,毛鸿宾都不理不睬。

    到了第四天,岳麓书院的一些先生们求见毛鸿宾。毛鸿宾命人把这些读书人带进客厅。岳麓书院是湖南最大的书院,同样是湖南读书人最希望能够去读书的地方。太平天国攻打长沙的时候,洪秀全派人烧了岳麓书院。曾国藩以这个事情为由头号召湖南读书人起来支持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

    各地湖南读书人得到的消息中,岳麓书院被毁的一塌糊涂。这时代交通不便,接到了曾国藩的书信之后,愤怒的湖南读书人立刻支持了曾国藩。等到打跑了太平天国,不少满心悲愤的读书人跑来长沙准备重修岳麓书院。大伙这才发现,书院只被损毁了一小部分。真正能称得上损毁的,只有孔子像都被砸了。

    没多久,岳麓书院重新开门。只是大批的文人从军,大儒们又不好没事找事,跑去岳麓书院显摆,所以这里聚集的都是些不肯当兵,又想借着岳麓书院的名头成为“意见领袖”的人物。

    他们来见毛鸿宾的目的自然是要给地主士绅撑腰,希望官府能够出兵帮着地主是什么夺回土地。毛鸿宾大人早就知道这帮文人的德行,对他们会说什么也心理有数。听完这帮民意代表的意见,毛鸿宾答道:“现在若是出兵,没有五万兵可是不行的。派出去五万兵马,整个长沙连守备的兵都没有。既然诸位有如此心意,不如投笔从戎,加入湘军。等打下湘南,诸位也能立下大功,封妻荫子。”

    听到毛鸿宾建议他们从军,这帮读书人登时就傻了眼。他们也有所准备,对毛鸿宾巡抚有可能的“推脱”之词想好了应对。却没想到毛鸿宾巡抚不推脱,而是直接要读书人当兵。若是肯当兵的读书人早就出去当兵了,留在岳麓书院的这帮人自然是不愿意的。到现在为止,他们接到了太多从军的读书人被杀的消息。

    尤其抚州战役与三河之战,湘军精锐总共被歼灭了一万多人。整个湖南上万家都挂孝招魂,那样的惨状把这帮读书人给吓傻了。一听说要让他们从军,读书人立刻统统闭上了嘴。

    毛鸿宾没有放过这帮人的意思,他冷冷的说道:“那些士绅若是真心想夺回土地,何不从军?无人投军,官府哪里有兵打仗?他们跪在衙门前哀求,看着可怜,其实不过是想威逼官府。我不与他们计较,只是觉得他们可怜。若是真的计较起来,这帮人就得下狱了。你等出去之后,就与他们说清楚,要么从军,要么散了。再这么堵下去,别怪国法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