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涡阳地区注定要杀几万人,若是两个动静都没有,悄无声息的把几万人给杀了。这也是完全不尊重人类本身的价值。

    把自己的想法向韦昌荣说了,韦昌荣听后笑了起来,“四叔,我觉得你对同志们的说法不对劲,你只要把你所想的这么说,他们定然能想出无数种杀法出来的。”

    韦泽并不认同韦昌荣的观点,他摇摇头,“这件事是个政治事件,而不是谁来满足我个人的杀戮想法。到底有几个人是把这个当作政治来看待的?我对此不是很有信心。如果只是满足我的命令,那我倒是觉得这些人可以不杀!”

    听韦泽说的认真,韦昌荣倒是愣住了。

第182章 河南之变(一)

    韦泽在政治局提出在1869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政治局的一众委员都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为什么要在1869年而不是今年,也不是在明年实施五年计划,我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实施五年计划!”韦泽态度从容,语气坚定。看到这种令大家熟悉的态度,不少委员隐隐觉得有点蛋疼。在韦泽进行一番深刻思想教育之前,总会是这种表情。

    韦泽是党主席,他讲起道理来大家都得洗耳恭听。不管听明白没听明白,最后的制度建设上大家也都不懂,韦泽怎么安排,众人就怎么做。有些政治局委员甚至郁闷的想,自己要是和雷虎一样在前线指挥战争就好了,至少不用被拖来听老大这么长篇大论的叙述。

    被政治局委员羡慕的雷虎此时却没有那么轻松,涡阳之战从一开始就不太顺利,遍地的围子修建的很真心不错,得十几炮才能轰塌一块围墙。围子的抵抗极为激烈,头几个围子攻下来之后整个围子里面伤亡过半。

    光复军原先预计最多五六天就能解决涡阳,如果情况按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最少得大半个月才能解决涡阳。此次行动四个军都归雷虎指挥,他把四位军长叫来开了个会,大家决定先拿下毫州,围死涡阳,再一步步的动手。雷虎心中也是挺讶异的,什么样的大城他没见过,中外敌人也都有过交手,万万没想到第一次感到难度超出想象的竟然是这种大规模的地方武装。

    面对这样的新问题,雷虎心里面很不开心,就连从一口井里面找到江忠源尸体的事情都没让雷虎心情好些。验尸官的报告中写到,江忠源身中数枪,眼看自己不行了就在城门附近找了口井投井自尽。淮军的首领战死,在满清的体制内意味着淮军的字号也可以取消了。

    到了8月1日,部队拿下毫州,开始了对涡阳地方上的清剿战。而此时来了一位雷虎万万想不到的客人,李鸿章派遣使者前来寻求“和谈”。

    这是满清制度下第一位在没有交战前就选择投降的地方大员,这些年来那帮无能的地方官基本上没有投降的。太平军视满清为清妖,作为清妖头子的满清官员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光复军曾经在梧州接受过一次投降,然而那帮地方势力勾结满清意图造反,这让光复军对满清那边完全没了兴趣。攻城之后可以真正立威,大家实在是不想重蹈覆辙。

    李鸿章这家伙夺取洛阳,又受封三等公爵。按道理来说这种新贵怎么也得努力抵抗一下,没想到没等光复军打到洛阳,李鸿章就准备抛弃老东家,投奔新主子了。

    “这也算是个好消息吧。”雷虎揉着太阳穴说道。至少李鸿章不参与战争中,守住洛阳,光复军就不太担心洛阳被太平军再次夺走。即便李鸿章说的是瞎话,也不过是多打几仗的事情。雷虎根本就不相信李鸿章。

    雷虎把这件事丢到一边,提起笔签署了对涡阳发动进攻的命令,此时他想到的却是捻军。光复军与捻军谈过,如果捻军肯老老实实听话,就让他们会涡阳生活。现在的捻军到底在做什么呢?

    此时在陈州的捻军体会到了“三伏天,瓦不干”的老话是多么正确。河南以北在三伏天经常下雨,陈州更是河渠纵横,几天的暴雨就让当地水网暴涨模样。原本马匹一跃就能过去的小水沟现在变成了一两丈宽,浑浊的水流看不出多深,而且岸边的泥土也被泡软,马匹一踩就塌陷下去。

    赖文光脸色铁青,与湘军打了几年仗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此时竟然变成了诱使捻军陷入绝境的原因。这是一个看似很可笑的小把戏,湘军改变了一下自己的行军惯例。仿佛雷打不动的每天行军三十里的惯例变成了不顾一切的快速追击。仅仅这么一个小把戏就改变了一切。

    捻军背后就是密集的水网,东边是僧格林沁的骑兵部队,西边则是与捻军驻地不足十里的湘军阵地。

    怎么办?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张宗禹铁青着脸说道:“当下之计只有与湘军拼了!咱们现在不可能一日渡河,只要咱们一撤,湘军就会杀上来。那时候大伙军心不稳只想着走,后队怎么打仗。与其这样还不如杀上去。只要杀了曾妖头,整个河南都是咱们的!”

    “对,和湘军拼了!我就不信咱们就打不过湘军。”任柱慨然说道。

    赖文光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他大声说道:“打自然要打,不过狠打的却不是湘军,而是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

    大家都是一愣,骑兵对步兵自然有极大优势,没想到赖文光竟然选择了蒙古八旗作为主要打击对象。

    赖文光对着简易地图解释道:“无论东边还是西边,破了一路清妖咱们就能施展的开。湘军看样子得有三四万人,蒙古八旗顶多一万多人,他们是骑兵,咱们打过去他们一定会迎战。当下湘军倒是玩命的修工事,倒是他们的做派。等湘军把土垒建好,咱们就硬冲土垒么?”

    “大王,你不想渡河?”张宗禹明白了赖文光的想法。

    “咱们渡河之后往哪里去?”张宗禹反问道。捻军之所以跑到陈州,最大原因是军粮基本用尽,他们需要在陈州尽快征集粮草。如果撤退的话,捻军自己的补给支撑不住了。

    看大家若有所思的模样,赖文光大声说道:“咱们只要破了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咱们过河不易,湘军难道就很容易?那时候咱们与湘军拉开所在,咱们征集粮草之后转身就走,湘军又能怎么样?”

    军中都知道张宗禹善战,赖文光善谋。在决定大方向上的能耐上,赖文光在捻军里头无人能及。这战略选择虽然凶险,却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了。大家虽然嘴里没说什么,脸上的神色却都是赞同。

    赖文光扫视了众将一眼,一拳头捶在地图上标志着僧格林沁蒙古八旗的位置,“明日咱们就与灭了僧格林沁!”

第183章 河南之变(二)

    李鸿章表面上装作平静的听完了密使的禀报,听到光复军接受李鸿章投降的请求之后,他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光复军没有对李鸿章提出任何要求,只是要他稳守洛阳,等待光复军抵达洛阳之后就老老实实投降。这个情况让李鸿章感到非常惊慌。

    按照道理,光复军不可能对李鸿章这么宽容。降将们若是做不出突出贡献,只是老老实实投降,那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即便是光复军提出让李鸿章夹击湘军的要求,都比现在更能让李鸿章感觉安心很多。

    只是投降的事却不能与部下商量,部下若是知道了此事只怕不会有好结果。李鸿章郁闷的想,难道他堂堂正牌进士,战略眼光如此刁钻准确,竟然就毫无价值不成?

    但是李鸿章尽力驱散了心中的不爽与不安,他知道自己没资格要求更多,李鸿章就知道当光复军北上的时候,满清就完蛋了。光复军在他们的地盘上有报纸,江忠源对光复军的报纸嗤之以鼻,李鸿章却是如获至宝。不管是土改还是发展工业,修建铁路,建设港口,包括在光复军对西班牙宣战,夺回吕宋。报纸上文章的内在的深刻含义,都让这位能臣感到极大的震撼。当然,最大的震动莫过于在署名文章见到左宗棠的名字。

    淮军当然没机会去证实此左宗棠就是彼左宗棠,李鸿章却宁肯相信光复军肯招纳降军。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相比,光复军的报纸所展示的内容无疑是一个正常朝廷所关心的事情。当然,关心庶民百姓的切身利益的确不是满清的传统。李鸿章是二甲进士,他老爹李文安乃是三甲进士,当了刑部官员。

    历史记载,文安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为政,明治狱,尽心职事,政声卓著。在管理提牢厅时,束吏安囚,严禁狱卒虐囚,时例各囚每饭一勺,文安散饭务必满勺,生熟亲尝之。捐米煮粥,以济晚间后到之囚。狱中易发疾病,文安制药备之。夏则赠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备病囚发汗养病。狱无瘐死者。总办秋审,亦多所平反,人无冤抑,世称长者。

    有这么一个老爹,李鸿章与豪侠的江忠源不同,与地主阶级利益至上的曾国藩也不同。他自幼就接受老爹的教育,懂得该如何忠于政事。政事无外乎“耐烦”二字,光复军在宣传为民做事的时候简直是不厌其烦。江忠源曾经嘲笑过光复军沽名钓誉,李鸿章嘴上附和,心里面却大不以为然。有他老爹的言传身教,李鸿章很清楚政治操作比报纸上所说的繁琐的多。

    光复军所展现的无疑是真正的新朝气象,他们敢面对社会问题,勇于解决社会问题。这等气派绝非太平天国能比,满清朝廷也根本比拟不了。例如光复军建立粮食局之后,向有户口本的家庭按月低价供应六斤油,光复军是把这当作重要工作来推行。淮军对此是视若罔闻,李鸿章看完之后可是被吓坏了。

    光复军治下有户口本的家庭若是有一千万,一个月就是三千万斤油,一年就是三亿六千万斤食用油。现在一亩上等田的油菜亩产顶多几十斤,即便按照完全做不到的亩产百斤计算,光复军得拿出七百二十万亩良田种植用于生产菜籽油与花生油的作物。

    满清有过计算,当下全国五大约五亿人口,人均一亩八分地,也就是说全国耕种土地不过九亿亩,光复军就算是占了四成,也不过是三亿六千万亩,上等田与下等田比例大概在一比四,光复军的上等田亩不过是九千万亩。拿出百分之八的土地用来种植油料作物,这简直是就是大笑话。

    李鸿章并不清楚光复军在南海开疆拓土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食用油供应,21世纪的时候每年中国要从东南亚进口两千多万吨的棕榈油。韦泽希望到1880年左右,中国能够每年从南海生产出超过1000万吨的棕榈油。按照10亿人口计算,人均棕榈油就能达到20斤,加上菜籽油、花生油,以及椰子油的补充,不仅食用油毫无压力,甚至肥皂等油脂化学产品都能得到基本满足。

    如果知道了韦泽的野心,只怕李鸿章能吓的尿裤。即便不知道韦泽的野心,李鸿章仍然知道满清根本无力与光复军对抗。

    对于注定灭亡的命运,江忠源选择了“千万人吾往矣”的自我陶醉,曾国藩选择了螳臂当车般的奋战到底。而李鸿章的选择很简单,他要活下去,绝对不给满清陪葬。

    所以当李鸿章接到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被捻军彻底击破,僧格林沁战死。而湘军大破捻军,捻军余部南窜的消息之后,震惊之余又大感庆幸。满清朝廷真正相信的不是淮军,而是僧格林沁所率领的蒙古八旗。僧格林沁是咸丰皇帝的表弟,是满清朝廷真心信赖的世袭罔替的亲王,他曾国藩又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介汉臣,一介走狗而已。

    如果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僧格林沁大胜,曾国藩败亡,朝廷会觉得丢失了一条走狗而惺惺作态。世袭罔替的亲王僧格林沁覆灭,朝廷只怕对曾国藩只有杀心了吧。想到自己的老师曾国藩落到如此地步,李鸿章只能长叹一声。

    满清朝廷接到战报之后的反应与李鸿章想的一模一样,阅读奏章的时候满人官员们都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战报上写的清楚,捻军在8月3日清晨突然对僧格林沁发动了猛攻,张宗禹与任柱率领骑兵猛扑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曾经击败过东捻军的僧格林沁毫不迟疑的发动了反击,捻军骑兵全部在猛攻僧格林沁,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则牵制性的进攻湘军。

    在烈日下进行了一上午的战斗之后,僧格林沁的两翼部队先后溃败,张宗禹和任柱两支骑兵部队包围了僧格林沁的中军。僧格林沁亲自带兵大呼酣战,但是寡不敌众。中军八千多骑兵陷入了两万捻军的重围,最终全军覆没。

    三万湘军面对两万捻军的猛攻则是完全不同的态势,捻军火炮犀利,湘军则以严整的阵势迎敌。双方互相炮击了一上午,到了中午时分捻军也分三队猛攻湘军。湘军没有丝毫示弱,分三路迎击。

    左右两路捻军被湘军打得节节败退,精锐所在的五千捻军中军与六千鲍超的精锐就展开了一场排枪对射的战斗。双方的大炮轰鸣,湘军与捻军战士们在子弹与炮弹的横扫下一排排的倒下。鲍超就在战线第一排指挥战斗,残酷战斗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捻军步兵先崩溃了,鲍超带兵猛攻,捻军随即大败。不仅出击的步兵被杀了两三万人,连大营都被湘军给夺走。

    歼灭了僧格林沁的捻军骑兵看大营丢失,在僧格林沁的大营里面抢掠一番后南下逃窜。清军僧格林沁与湘军共付出了两万多人的代价,歼灭了近四万捻军。那支曾经拥兵近二十万,肆虐淮河以北四省的捻军剩下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兵力,一万多捻军逃向南边,短期内不可能再有力量对北方四省造成威胁。

    惨烈的大战在奏章中写的清楚,僧格林沁在战前就与曾国藩达成了约定,各自击破正面的敌人之后再增援对方。经过了片刻的沉默,朝堂上突然有王爷站出来含泪说道:“曾国藩为何不死?”

    慈禧被这话吓了一跳,慈安本来皱眉沉思,听了这话之后满脸怒容。恭亲王奕欣更是满脸惊愕,他没想到竟然有人提出这么离谱的说法。

    只是恭亲王奕欣可以觉得这说法离谱,但是满人大臣们可不觉得这有什么离谱的。立刻就有好几名满人大臣含泪附和道:“曾国藩为何不死?死的却是僧王?”

    “湘军为何没有护得僧王周全?”

    “曾国藩就是故意陷僧王于不顾,湘军居心叵测啊!”

    有人带头,满人大臣们纷纷上前跪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慈安的脸都被气白了,她原本还被奏章里面描述的惨烈战争所震撼,捻军与清军共投入了近十万兵力在陈州决战,这一战虽然不幸折损了亲王僧格林沁,却也让捻军大伤元气。东捻军现在只剩了零散的小部队,李鸿章夺回洛阳,僧格林沁与湘军又击败了最强的西捻军,朝廷终于能够缓口气,只要解决掉苗沛霖这个反复小人,清军就可以在河南与山东建立一条防线,应对南边的光复军。

    东太后慈安万万没想到朝廷的满人大臣们居然在这时候对曾国藩的湘军发难。只是闭上眼思忖了片刻,慈安却也想明白了里面的关键,朝廷可以信赖的野战军只有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现在僧格林沁战死,朝廷的野战军只剩了湘军与淮军两支而已。大清的性命就把握在汉人军队手中。失去了僧格林沁的制衡,满人大臣们此时感受到的可不是打胜仗之后的欢喜,而是发自内心的惊恐。

第184章 河南之变(三)

    在一片树林间的空地里面,捻军的首领任柱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悲伤。两天前对僧格林沁的战斗中,这位捻军悍将主攻蒙古八旗左路,两个冲锋就击溃了正面的敌人。他随即带兵包抄僧格林沁后路,为歼灭蒙古八旗立下了最大功劳。然而湘军打败了捻军的步兵,导致捻军大营失陷,捻军不得不南撤。

    经过这场战斗,捻军兵力只剩下一万左右,非得说有什么收获的话,一万人有一万多匹战马,加上骡马之类能骑却不能冲锋的牲口,总数接近一万八千。勉强能称为一人双马。久经战场的人对死亡自有自己的感悟,沉重的心情很快就被放到一边。时时刻刻都被过去捆绑的战士早就死在战场上了。

    “得赶紧征集草料。”任柱与其他骑兵首领商讨此事。俘获的战马需要好一阵子才能排得上用场,如果是同一骑兵部队的马匹倒也好说点,毕竟大家口音接近,习惯类似。蒙古八旗趋势战马的命令与手法与捻军大不相同,这需要时间让蒙古马匹习惯捻军才行。

    正商讨之间,温悦薇带领着一个黑瘦的汉子走进了空地。那汉子虽然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但是剃得极端的头发,还有那行走的姿势都能看出是个行伍之人。温悦薇介绍道:“这是光复军的黑成刚。”

    众人都是一愣,捻军众人也有投奔光复军的心思,上一次接洽后捻军内部达成的共识是等光复军解决了淮军再说。现在捻军解决了僧格林沁却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