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你才过正常的生活,你的思想正常。如果把现前这些人事物当真,你的思想见解,佛法里叫邪知邪见。它是虚幻不实的,你把它当作实在,你的想法错了,你的见解错了。你要真正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有没有?相有,不能说没有,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才真正正知正见现前了,原来这些现象是无所有。怎么说无所有?刹那生灭,念念不住。我们六根接触的是这些境界的相续相,就像看电影,在电影银幕上看的那个画面一样,念念不住,刹那生灭。真的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可以欣赏,可以受用,不能控制,不能占有。诸佛如来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他有受用,他能欣赏,就像看电影银幕上的表演一样。
  古德有说「人生如戏」,这个形容形容得好,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我们要觉悟。这些话会说的人很多,这境界契入的人太少了。为什么转不过来?虚假的薰习时间太长了,变成什么?变成弄假成真。但是你要晓得,假决定成不了真,误以为是真,被虚假的幻相蒙蔽了。於是乎真心就在面前,你永远不能够悟得,这是凡夫。诸佛菩萨看到这现象,称凡夫为「可怜悯者」,可怜可悯。为什么?真就在妄里头。他执著妄以为是真,真,永远见不到。他也晓得到处去找真,穷年累月,生生世世去找真,永远找不到。你要问为什么?「找真」这个念是妄念,妄怎么能找到真?那要怎样才能找到?息妄原来就是真,只要把妄放下,妄停止了,这一切都是真的。但是凡夫烦恼习气重,烦恼习气是虚妄的,虚妄的习气重,不肯放下。真实虽然在你面前,佛在楞严会上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真的,你就是不知道,你就是在生妄想分别执著,起惑造业,受虚妄的苦报,这个苦叫冤枉。就如同做恶梦一样,恶梦里头吃尽了苦头,一觉醒了,做了个恶梦,想想梦中境界还心有余悸。你说冤不冤枉?不是真的吗?可是你当真,你就真的受苦,你真的受难。
  佛菩萨教化众生,目的是什么?反妄归真。我们要从虚妄当中能够回得了头来,回头是岸。所以大乘的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是自利,形式是利他,形式是表演,表演是给别人看的,是希望别人看到了之后,他忽然省悟过来,忽然也能回头了,用意在此地。可是自己要得不到实质的利益,你的表演就不是真的,你那个表演会露出马脚。会表演的人,舞台上表演的人一定要知道剧情,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投入,我们讲:他演得好逼真。对於剧情不了解,不是十分透彻了解,你表演的就不真实,一看到,他是假装的,不能够感动观众。中国戏剧舞台叫名角,第一等的演员,他的条件就是透彻熟悉剧情。他演那个角色,就把这角色演活了,演得非常逼真,让观众感动,他的演艺成功了。这是真实落实在生活当中,演戏如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待人接物都要如是。所以,善导大师教人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这就对了。
  我们在因地上从真实心中作,果是真实,大菩提、大涅盘是真实,因跟果相应,这是学佛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什么叫真实,这意思你要懂!就像演艺人员一样,对於剧情不能不熟悉。真,决定不假;实,决定不虚。我们要存心,真诚心,诚就是实,诚实常常连在一起说的,真实,真诚。所以真实跟真诚是一个意思,是菩提心之体,或者我们换句话说,是法性之体。实在说,法性是不能够思惟想像的,也不能言说的,哪来的真实?哪里来的真诚?这是不可说之中,世尊以善巧方便建立名相,让我们从这些名相里面去悟入的,所以它是工具,它是个指标。菩提心的体是真实,至诚心。
  菩提心的自受用,深心。什么叫深心?古德注解里面说的「好善好德」,这注解没错。什么是善?什么是德?那就很难讲,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今注解里头说得很多。我们取其精华,《无量寿经》经题上讲得好,「清净平等觉」,你看这句话说得多好,清净平等觉就是深心,就是善,就是德。所以我们就用它这个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在清净平等觉那个觉上加个正觉,这是深心,这是真实的自受用。
  慈悲是真实的他受用,慈悲就是爱,这爱里面有真实、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所以我们把这爱换一个名称叫慈悲。世间人讲爱,这爱里头有情,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慈悲要是爱,但是慈悲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它有真诚清净平等觉。换句话说,从真诚清净平等觉里面生的爱,就叫做慈悲;如果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出来的,那我们就叫做爱。所以爱形象完全相同,骨子里头不一样;一个是从真心流出来的,一个是从妄心流出来的;一个里头有情,一个里头是有智。
  正觉是智,所以依情跟依智不相同,依情,它会变!我们常常看到男女相爱,真的相爱!但是他那个爱是妄想分别执著,情执;到彼此意见不同,闹分裂了,演变,一方就杀害一方。他为什么要杀他?爱他。他现在不爱我了,我把他杀掉。这就是世间情执的爱,它有这后遗症,所以爱会变成恨,会变成冤仇,那个爱是假的,不是真的。
  慈悲,这爱是真的,佛对一切众生慈悲,真爱!众生毁谤佛,众生侮辱佛,众生要把佛菩萨消灭,佛菩萨对他还是慈悲,一丝毫怨恨没有,一丝毫报复没有,见到众生有苦有难,他马上来帮助。那就是说,佛菩萨那个爱是永恒不变的。为什么?他是真心流露,真心不会变。世间人爱是虚情假意里头流出来的,所以变幻莫测,这不是真的,这道理我们要懂。
  我们学佛了,学佛我们学真的。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也是虚情假意,朝三暮四。我们看世缘不稳定,自己又何尝不如此?所以学佛之后才恍然大悟,我们回头,从虚假回归到真实。这真实,头一个,不是对别人,对自己!对自己要真实,你才真的回头了,这就是说回归到自性,真实是自性,回归到本性。儒家讲的「人性本善」,那个善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回归了,这个人在佛法里面,宗门就称为某人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回归了自性。教下讲:某人大开圆解了。念佛人说:某人得理一心不乱。各个宗派里头用的术语、名词不一样,一个境界,这些不同的名相说的是一桩事情。怎样回头?尽量回头,处事待人接物诚诚恳恳,这不是说对别人好处,对别人当然是有好处。人家得的好处很小很小,百分之一二,自己得到的好处,百分之九十九。自己怎么得这么多的好处?自己会明心见性,回归自性。
  然后你才真正明了,古人所谓的害人不是害人,是害自己;你害人,人受你的害只有一分,自己受害百分之九十九,这都是事实真相。你害人,你把这人杀了,杀了他,他受的害只有百分之一。为什么?杀了之后,中国人一般讲,一般说法,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他再来了;佛法讲,四十九天他又投胎又来了,换个身体而已,所以他受的害很少。那你杀人这罪可不得了,你杀了人这罪将来堕三途,堕三途这个害,这祸害,那就是百分之九十九。哪里是害人?害自己!杀人,那是自杀!这事实真相,世间人懂得不多。如果真的懂得了,不但没有害人的行为,连害人的念头都不生。为什么?他不愿意伤害自己。他晓得利人才真正是利自己,别人得的利益不多,自己得的利益大!
  佛经上的话,你可以兑现,财布施,你施的财并不多,别人得的也得不了好多,可是你种的这个因,果是大富。欢喜财施得大财富;欢喜法施得大智慧,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所以,外面别人得的利益并不多,自己得的利益太大太大,这是真理,这是事实。懂得的人,哪有不认真勇於去修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遇到有修善的机缘,决定不放过,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了。不一定要施财要施多少钱才有功德,不是的。
  你们看看《了凡四训》,它里头有个故事,这故事,我们听了很有启发性。一个女子真诚心在寺庙里头供养两文钱,真诚心的供养,她是圆满功德。为什么?她只有两文钱,两文钱全部拿去供佛供养三宝,圆满功德。以后,这女人修了大福报,以后做了王妃,这是大富贵,大富大贵,到这庙里面来,带了黄金千两来供养,这时候气派可大了。老和尚回向,叫他的徒弟给她回向就行了。她感觉得奇怪,从前她布施两文钱,她在贫穷的时候,老和尚自己为她回向;现在她供养这么多,老和尚自己不给她回向,叫他徒弟给她回向,她有一点觉得奇怪。老和尚就给她说:从前两文钱是你全部财产,你的功德是圆满的;现在你的财富太多了,这一千两黄金对你来说是不算什么,所以从功德上来讲,以前两文钱那是圆满的,你这只有一半。所以布施不在钱多少,在你的真诚心,你已经尽心尽力,圆满功德。
  从这地方,你就能够体会到,富贵人修福比不上贫穷人。贫穷人谦卑,谦虚卑下,布施的虽然少,功德大。富贵人那个排场气派,已经把他布施的福报报掉了;你说到寺院里头,特别来接待你、招待你,你是上宾,你是贵宾,特别礼遇,这福报就报掉了。何况富贵人的习气,骄慢!虽然对出家人尊重客气,礼貌都周到,比不上贫穷人对出家人从内心里发出真诚的恭敬,从起心动念一切作为,全都要打折扣。这些事情,诸位读《了凡四训》,细心去思惟去体会,你就明白了。修究竟圆满的功德,人人都有分,这东西不分富贵贫贱,每个人都能修圆满的福德、功德,你懂不懂?你会不会?这里头最重要的,真诚心。所以善导讲得好,「一切要从真实心中做」,真实心中就是真心,就是与性德圆满相应,那个一文钱的功德是遍法界虚空界。心地不真实,布施万两黄金也比不上真实心的人布施一文钱,比不上。为什么?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你万两黄金是虚妄的,他那一文钱是真实的。这道理还不是大乘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想对不对?一个心想真实,一个心想虚妄,就这么个道理。
  真实,自受用,不是他受用,这也是佛门里面常讲「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头一个对自己真实,从哪里下手?那真实的相,你应当要略知一二。有执著,真实没有了;有分别,真实没有了;有妄念,真实没有了。真实心中无一物,《坛经》上讲「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是真实的,本来就是法性,本来就是真心,本来就是真如。佛经上这些名词,随便拈拈几十个,说一桩事情。真实就是明心见性,真实就是理一心不乱,确确实实无一物。你妄想,有了一物,真实破坏了;有分别,真实被破坏了;有执著,那更是严重破坏。我们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有,所以你虽有真实心,真实心不能现前。你所现前的是什么?八识五十一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妄心!
  妄从哪里来的?妄依真起,就是真心被破坏了,真心里头夹杂了,就变成妄心。所以我常常劝人,不要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把别人种种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自己的真实心没有了。不但不善不能放在自己心上,善也不能放在自己心上。为什么?真心里头没有善,也没有不善,真实心本来无一物。这是什么境界?法身菩萨,这不是十法界,太高了。是,是真高,我们到不了一真法界。我们在六道,我们不出十法界,那怎么样?我们的心中要放一切众生的善,不要放一切众生不善。为什么?善心在十法界是节节上升。如果你心里头都装著一切众生不善,不善很重,往下堕落,你要明白这道理。
  善跟恶两个比,善往上升,恶往下降。你要是知道这事实真相,一切众生一切不善绝对不放在心上,决定不记这些东西,看到也好,听到也好,立刻就忘掉了。我们讲没有印象,你要学这个,学著不落印象;所有一切不善,不落印象。所有一切善,记在心上,好好的向他学习,提升自己境界,这属於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第一义在一真法界里头。十法界里这样做,对了,这样做就没错了,与真实接近,善跟真实接近,恶跟真实远离。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苦灭圣谛第二句:
  【或名离难。】
  这名词现代人看到,我相信都有很深的感受,我们现前社会灾难太多了,如何消灾免难是现代人内心迫切期望的。有什么方法能够消灾免难?这社会上确实有不少志士仁人,都在认真努力做这桩事情。效果如何?那很难预料,总而言之,做决定比不做好。要如何做才能达到效果?我也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年,也在做这事情。我认为把这桩事情做得真正有效果,还是一句老话,要放弃自己的成见,随顺圣贤的教诲,才能够产生效果。这地方的『离难』,意思很深。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那就是他的灾难。所以真正「离难」,只有究竟佛果一个人,他是真正离难,等觉菩萨也比不上。这讲得太高了,这是《华严》圆教,圆教里面的灭谛都是如来究竟果号(究竟果地的名号),这一点我们得认识清楚。
  可是,我们现前灾难怎么办?这一次我有机会到印尼访问,见到印尼的副总统、前任总统就是第四任总统瓦希德先生;见到他们的宗教部长,主管佛教、兴都教的司长;会见他们人协主席、内政部长,印尼六个宗教的领袖。我们会见谈话的中心主题就是,怎样离难,消除冲突,促进安定和平?这是我们谈话的主题,就是这里讲的离难,大家都在努力做这桩事情。前总统瓦希德是一个温和热爱和平,团结各个不同宗教族群的伊斯兰的信徒,非常难得。所以我们这么多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一见如故,真诚相待。我对他们的建议,要想真正落实到化解冲突,社会真正回到安定和平,才有繁荣兴旺的希望。这事情要从什么地方做?要从教育做。我给他们讲的这四个教育,都能接受。这四个教育是我们中国古人教我们的,伦理道德的教育,伊斯兰教、基督教里头都有伦理道德。怎样把伦理道德落实?怎样把伦理道德讲清楚讲明白?这个重要!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以什么治天下?不是以武力,也不是以警察,不是用经济用科技,这都不能解决问题,用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古圣先王用的方法就是教学。
  圣贤人的教学,非常简单,非常扼要。尧舜禹汤在中国是上古时代,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教人什么?五桩事情,古书里面讲的五教:第一个是父子有亲;第二个是君臣有义;第三个夫妇有别;第四个长幼有序,长幼就是兄弟;第五个是朋友有信。就这五桩事情,就教这东西。「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是道,这是天伦,天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自然然形成的,自然的法则就叫「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个字是「德」。什么叫道德?这就很明显的给说出来了,亲爱、仁义。这「夫妇有别」,男女有别,别在哪里?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任务。你明了,你能够尽到你自己的使命与天职,这是德。兄弟「长幼有序」,兄友弟恭,这是德。「朋友有信」,信是德。所以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学,随顺自然的法则,道德的教育。
  学习有方法、有程序,理论上的学习,古人教我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讲理。明了诸法实相,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你有了理论依据。然后,随顺自然法则怎么样落实到我们的生活,那是什么?「笃行」,笃行就是把自然法则落实。我们生活随顺自然法则,我们工作随顺自然法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随顺自然法则,这是笃行。笃行就是我们今天讲落实,把这五教落实。理明白了,把道理变成生活、变成实际上的德用。这又笃行里面分三个科目:第一个修身,第二个处事,第三个待人,就这么简单。这里头修身为本,《大学》里头说「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我们现在一般人讲修养;某人很有修养,那就是道德的落实。落实在修养里面两句话,「言忠信,行笃敬」,多简单!言,言语;行,行为。修身不外乎这两桩事情,言行。言语要忠,要有信,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忠,言之忠,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实语者、真语者、如语者」。这个忠,忠,你这话是从你心里头说出来的,真心,这忠就是真心。忠不偏,你心地有偏,不忠,你心里头有邪就不忠。可见得心里头无私无邪,你出的言,这个言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