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一边用镰刀割麦,目光不时望向不远处的空地,他的宝贝儿子张廷在几名亲兵陪同下,正在忙碌地捡拾麦穗。

    虽然孩子还小,四岁不到,但张铉还是把他带来麦田了,让从小感受劳动的气氛。

    小家伙有没有感受到劳动的气氛谁也不知,但他肯定玩得兴高采烈,正撅着小屁股将一根根麦穗拾进小篮子里。

    “殿下可以让世子读书了!”给他们送水过来的苏威望着孩子笑道。

    “他母亲在家里教他认字,每天认三个字,现在已经认识几百个字了。”

    不等苏威开口,张铉笑道:“我知道相国说的读书是指什么,明年让他正式开始接受教育。”

    苏威点点头,“孩子要从小教起,世子身上寄托我们太多的希望了。”

    这时,不远处有人对张铉道:“殿下,青州那边夏秋之季已经开始种水稻了,我们这里水源更加充足,光照也长,我觉得应该也可以种水稻吧!毕竟稻米比粟米的产量高得多。”

    说话的是吏部侍郎来弘,他刚陪同崔焕去北海郡上任回来,对青州开始种水稻印象极为深刻。

    苏威对来弘打断自己和齐王的话头有点不满,他狠狠地瞪了来弘一眼,来弘愣了一下,吓得不敢吭声了。

    旁边御史大夫虞世南道:“亏来侍郎还是南方人,旱田改水田哪有这么容易,土壤墒情,农耕习惯,耕作器具技术,甚至耕牛都不同,还是老老实实种麦种粟吧!万一造成魏、汲两郡大量粮食减产,可不是闹着玩的!”

    张铉站直腰,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笑道:“能提高粮食产量当然是好事,但虞大夫说得不错,确实得一步步来,今年清河郡先做水稻试验,如果清河郡今年种植水稻成功,那么明年就轮到武阳郡的一部分县,而且种水稻最好用水牛,还得想办法去南方买一批水牛回来,反正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就是了。”

    苏威心中的怒气稍稍平息,接过话头道:“我记得开皇初年为了囤积粮食攻伐南方,大伙儿想尽了办法,朝廷还特地颁布了豆瓜令,要求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种上冬瓜,房前屋后种上豆子,水塘里种藕,山土里种山药,然后将它们磨成粉,和麦粉混在一起,后来粮食宽裕了,瓜豆令也不再提了。”

    苏威的话让众人一致夸赞,“这是个好办法,鼓励农户们种植,官府出钱收购,用来赈灾也好,用来备荒也好,只要手中有粮食,大家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众人一起向张铉望去,张铉点点头道:“我看恢复豆瓜令可行,苏相国回去草拟一个方案,把豆子和山药可以先种起来。”

    正说着,几名穿着红色号甲的骑兵从远处官道疾奔而至,来弘连忙道:“殿下,好像是加急军报!”

    张铉也看见了,他对周围大臣道:“估计是江都那边的消息来了,大家也一起休息一下吧!”

    张铉抱起儿子,并带着十几名大臣向官道走去,一名送信骑兵看见了张铉,翻身下马,上前单膝跪下,双手呈上战报道:“江都送来八百里加急快报,请大帅过目!”(未完待续。)

第743章 老奸巨猾

    张铉打开战报看了一遍,事实上他昨天已经接到卢倬的飞鹰传信,信上只有一句话,‘陈棱愿出任礼部尚书一职’,所以此时他对江都的紧急军报并不惊讶。

    不过这份战报是来护儿派人送来,里面的内容更加详尽,有张铉所关心的军队交接情况,以及三万隋军的具体情况,张铉看得格外仔细。

    在报告最后,来护儿提到了江都粮食困境和陈棱建议李清明为江都郡丞,以及隋军骑兵在高邮县险被杜伏威率军偷袭。

    这三件事让张铉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时,他感觉有人在轻扯自己衣服,一回头,是旁边的苏威,他笑着指了指张铉怀中的孩子,张铉一低头,才发现小家伙竟然趴在自己怀中睡着了。

    张铉连忙将军报递给苏威,自己小心抱起儿子向不远处马车走去,这时,马车里的乳母迎了出来,张铉嘘了一声,将儿子放进马车里睡觉,嘱咐乳母道:“不用他再拾麦了,等会儿就回去,先让他好好睡一觉。”

    “老爷放心吧!我会看好公子。”

    乳母进了马车,张铉将车门关上,这才返回苏威身旁坐下,这时,苏威已经看完了军报,对张铉笑道:“殿下一定很关心最后的三件事吧!”

    “确实如此!”

    张铉苦笑一声道:“来将军给我出难题啊!”

    “其实都在意料之中,不是吗?之前大家商议江都事宜时,这些问题就提到过,户部李尚书当时就提出卢尚书出任江都不太合适,殿下还记得吗?”

    张铉点了点头,他当然记得,李纲当时明确反对卢倬出任江都太守,理由是卢倬适合在稳定的郡县,而不适合江都这种刚刚收复的郡县,他无法应对各种纷繁严峻的挑战。

    只是张铉一心想把卢倬调离河北越远越好,所以没有接受李纲的意见,他想了想道:“那就接受陈棱的建议,把清明调去江都当郡丞,他确实有能力把江都各种问题解决好。”

    苏威淡淡一笑,“殿下觉得他在卢倬手下能施展开手脚吗?”

    卢倬是李清明长辈,他们同为河北士族,以卢倬的性格,李清明确实很难施展开手脚,处处要被卢倬压制住,张铉一时有点为难了。

    “那依相国建议呢?”张铉把球踢给了苏威。

    苏威笑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相国请说!”

    “我们可以效仿唐朝,听说李渊在蜀郡设立了巴蜀尚书行台,巴蜀各郡归尚书行台临时节制,等天下统一后尚书行台就会解散,我们也可以效仿,在江淮设立淮南尚书行台,卢倬改任行台尚书,节制庐江、历阳、淮南、钟离、同安、江都等江淮六郡,但江都城却不属于淮南尚书行台管辖,因为江都城建制为大隋南都,所以应该直接由中都管辖,来护儿任江都留守,李清明任长史,来护儿掌军,李清明管政,殿下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张铉暗暗赞叹,苏威不愧老奸巨猾,一方面恢复卢倬尚书之位,满足了卢倬的尊严,另一方面转移权力,把江都城从卢倬手中剥离出来,更绝妙是让来护儿做留守,便将李清明和卢倬隔开,李清明归属于军方,卢倬也就无法越级干涉李清明的江都事务了,可谓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真是一个绝妙之极的方案!”张铉由衷地赞道。

    “不过这件事还需要殿下和卢倬再谈一谈。”

    “不妨,我回去后就写信给他。”

    两天后,张铉颁发了摄政王敕令,成立淮南尚书行台,节制除江都城以外的江淮六郡,行台设在庐江郡治合肥县,由前礼部尚书卢倬出任行台尚书,不过在剿灭乱匪杜伏威之前,行台官署暂驻江都,开始筹备各项行台事宜。

    张铉随即又颁发第二道敕令,宣布江都城为中都直辖,来护儿出任江都留守,兵部侍郎李清明出任留守长史兼江都令。

    李清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又返回了江都,从江都到长安到中都,最后又返回江都,他就像走了一个圆。

    虽然他也很想去地方任职,增加地方治理经验,为自己积累人脉资历,但江都却不是他的首选,他想去清河郡,用十年时间将这片被乱匪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土地治理成河北雄郡,这是他的梦想,可惜张铉不给他这个机会,又把他派回了江都。

    李清明来到了摄政王官府,在一楼等了片刻,杜如晦走出来笑道:“殿下请你上楼!”

    李清明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有点不甘心地低声问道:“杜兄,这个任命真的无法挽回了吗?”

    杜如晦微微笑道:“这是个多好的机会,我羡慕你还来不及,去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杜如晦的暗示使李清明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难道齐王让自己返回江都是另有深意吗?’他心中暗暗忖道。

    李清明上了二楼,有从事在门口禀报,“殿下,李侍郎来了。”

    “进来!”屋里传来张铉的声音。

    李清明整理一下衣冠,这才快步走进了张铉的官房。

    房间里,张铉正在伏案批阅一份奏卷,李清明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微臣参见殿下!”

    张铉用笔指了指旁边的位子,“先坐下吧!等我写完这行字。”

    李清明坐了下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摄政官房,他打量了一下这间屋子,房间里书卷和奏卷很多,但摆放得非常整齐,有条不紊,使房间有一种说不出的简洁、清雅,张铉不由暗暗点头,简洁、整齐代表着理智清醒,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齐王的从容理智。

    这时,张铉放下笔笑道:“这些奏卷每天都让人忙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又开始怀念戎马生涯了,真想和你一起去江都。”

    李清明欠身道:“其实殿下可以适当放权,学习长安的做法,设立多相制度,这样殿下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军事上,毕竟军事才是王权的基础。”

    张铉点了点头,“这个我也在考虑,长安确实有不少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尚书行台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先不说这件事,谈谈江都吧!”

    张铉笑了笑问道:“在紫微阁议政时,户部李尚书明确表态反对卢尚书出任江都太守,你认为呢?”

    李清明犹豫一下道:“卢尚书是微臣长辈,微臣不敢妄评。”

    “他是我岳父,你不能说,我更不能评判,但我们对事不对人,说说也无妨。”

    李清明低头想了想,对张铉道:“如果从人脉和资历上说,卢尚书出任江都太守绰绰有余,而且他尚书是从三品,江都太守只是四品,在卢尚书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出任江都太守确实有左迁之嫌,从这个角度说,卢尚书出任江都太守确实不妥。”

    “那从能力来看呢?”张铉又继续问道。

    李清明有点不好回答了,在张铉锐利目光的注视下,他只得苦笑一声道:“卢尚书是国子监祭酒出身,办教育、选人才是他的擅长,相比江都郡,微臣觉得齐郡更适合他。”

    张铉笑了起来,这个李清明很会说话,含蓄委婉,但张铉却不想因此放过他,又追问道:“为什么江都不适合他?”

    “殿下,微臣在江都呆了一年,深知江都情况复杂,它是天下最大的商贸都城,人口过百万,大量财富集中于此,不仅三教九流混杂,而且势力众多,大到关陇贵族,小到一支乱匪都可能在江都有店铺,而且江都民间藏匿的兵器足可以武装一支数万人军队,卢尚书是宽厚长者,他适应不了江都的残酷。”

    “你说得不错,李尚书也是这样反对卢尚书出任江都太守,陈棱也觉得他太文弱,不适合江都,陈棱大力推荐你去治理江都,所以我才决定让你去。”

    说到这,张铉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对他说:“你需要明白一件事,今天的江都和你离去时又不一样了。”

    张铉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望着窗外,半晌他低低叹息一声,“商业凋敝,人口锐减,粮价暴涨,江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么让江都重新繁荣起来,怎么让江都能为我所用,李侍郎,你肩负重担啊!”

    “微臣不怕重担!”

    “是吗?”

    张铉回头充满期待地注视着李清明,“你打算怎么做?”

    李清明低头沉思片刻说:“微臣去年在江都时曾经有过一些想法,要想控制江都就必须得控制商业,并不是说要独占所有商业,关键是要捏住商业的命门,微臣认为商业的命门就是运输,所以微臣在江都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有隋军护卫的船队,将所有船只纳入官府控制,使江都商业不得不依靠我们,有求于我们,这样我们指东,他们就不敢朝西了。”

    张铉欣然点头,“看来陈棱推荐你确实没错,我给你五年时间,希望五年后你能将江都恢复到大业时代的繁荣。”

    虽然五年时间不短,但李清明依旧感到压力很大,他低声道:“江都的衰落并不在于江都本身,而是在于外围形势恶化。”

    “这个我知道,你上任后,对外围的清剿就会拉开,说不定关键时刻我会亲自来江都坐镇。”

    李清明站起身深施一礼,“微臣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张铉拍拍他胳膊,对他意味深长道:“争夺相位的年轻人有很多,我希望你也是其中之一。”(未完待续。)

第744章 威压江南

    江南会是陈朝遗臣贵族组成的政治团体,在南陈被灭亡后它们就成立了,在南陈灭亡的第二年,也就是开皇十年,江南会便组织了大规模的反隋起事,江南会的骨干成员汪文进、高智慧和沈玄侩分别在婺州、越州和苏州造反,兵力数十万,声势十分浩大,大军攻陷州县,重建南陈,但最终还是被隋军残酷地镇压了。

    江南会也随之转入地下,不再公开活动,处于一种蛰伏状态,一直到大业八年,北方造反兴起,天下渐乱,处于蛰伏中的江南会再次苏醒过来,他们得到江南贵族的全力支持,开始在吴郡一带造反,声势越来越大,隋军屡剿不灭,随着江都发生政变,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在江南平叛的陈棱被迫撤回江都。

    江南会再也没有了隋军威胁,开始迅速壮大,目前江南会在江南地区有两支军队,一支是直属军队,也就是沈法兴率领的队伍,约五万余人,控制吴郡以北。

    另一支则是江南会扶植的孟海公的军队,约三万余人,控制越州及宣州一带。

    而江南会老巢则在丹阳郡的江宁县,他们控制着江南的土地及物资,江南会会主叫做陈宪,是陈后主侄孙,两年前他父亲因病去世,陈宪便被江南会拥立为新会主。

    但他只是名义上的首领,江南会实权掌握在四大士族手中,吴郡沈氏,丹阳郡袁氏、王氏和谢氏,另外丹阳萧氏和会稽虞氏虽然在地方实力强大,但因为他们和北方关系太密切而没有被江南会接纳。

    但从去年开始,为了笼络孟海公,江南会决策圈又接纳了孟海公的兄长孟希德为第五士族。

    虽然没有隋朝军队的围剿使江南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江南会也并不安定,他们同样有内忧外患存在,内忧就是孟海公,当年为了减轻沈法兴的军事压力,将孟海公残部引入江南,但事实证明,江南会引入孟海公是一步昏招,典型的引狼入室。

    孟海公和江南士族根本不是一路人,没有江南士族的背景和历史传承,他只是一支北方悍匪,被江南会扶持壮大后便不再理睬江南会,而且野心勃勃,不止一次表现出统一江南称帝的野心。

    而江南会的外患则是杜伏威,由于江南和江淮士族敌视百年,杜伏威为了得到江淮士族的支持,也采取了敌视江南会的态度,不断派出小股水贼掠夺江南会的船队。

    为了增强自身力量,同时也为了对付杜伏威,江南会用重金厚爵诱饵陈棱投降,却被陈棱一口回绝,江南会恼羞成怒,断绝了与江都的粮食贸易,使江都陷于绝境,企图逼迫陈棱投降,但江南会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这个愚蠢的举动使陈棱不得不归降北隋,同时也引来了北隋的水军。

    这天上午,数百艘隋军战船出现江宁县城外的江面上,江宁城头上随即敲响了急促的警钟声,拱卫江宁的八千士兵纷纷奔上城头,十几名江南会的成员也闻讯上了城。

    会主陈宪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当初他曾和沈坚一起去见过张铉,但他并没有给张铉留下什么印象,他毕竟只是傀儡,和掌握渤海会的高烈完全不同,既没有高烈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高烈的心机手腕,陈宪是在锦衣玉食中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风浪。

    此时,江面上的隋军战船惊得陈宪脸色惨白,他回头向沈坚望去,“沈执事,这这是怎么回事?”

    沈坚是江南会中沈氏家族的代表,他掌控着江南会在江都的商业,也负责和隋军交涉,现在不仅是陈宪问他,其他几名江南会重要成员都向他望来,希望他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沈坚的神情十分凝重,他之前已经得到陈棱归降中都的消息,他也担心隋军会有所行动,却没有想到隋军来得如此之快。

    半晌,沈坚缓缓道:“隋军刚刚接手江都,并没有攻打江南的准备,而且杜伏威还在一旁虎视眈眈,所以我认为这些战船只是来威胁我们。”

    “威慑我们什么?”旁边的另一名江南会重要成员袁文种问道。

    “威胁我们放开粮食贸易,江都快支持不住了。”

    众人面面相觑,这时,孟希德急道:“他们虽然不会攻打江南,但会攻打江宁城,我们只有八千守军,能抵挡住隋军大举攻城吗?如果城池被攻破,我们谁也活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