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4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烽燧相辅相成,组成了一个十分严密的预警系统。

    孙英之所以疾速北行,是因为昨天他们发现了几只带着箭伤的狼,狼是群居动物,一般数百头一群,很少看见落单的狼,除非是遭遇到人类屠杀,狼群大部分成员都死伤殆尽,剩下的狼才会落单逃跑,孙英立刻敏锐的意识到,一定是狼群遇到了突厥军队巡哨。

    “将军,快看那边!”一名士兵指着前方数里外的一座草丘喊道。

    孙英也发现了草丘上的异常,似乎趴着一头狼,他立刻拔出战刀催马迎了上去,其余骑兵连忙跟了上去。

    果然是一头体格硕壮的巨狼趴在草丛中,但已经死去了,看样子死了不久,身上中了**支箭。

    孙英拔出其中一支箭,和昨天收集到的几支箭做对比,几支箭完全一样,但和隋军的箭又不一样,箭杆稍短,箭头呈三角形,做工精良,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军队所用箭矢,说明这是制式箭,成批制造,不是普通牧民制造的土箭。

    孙英基本上可以判断了,附近出现了一支突厥军队,狼群敢袭击他们,说明他们人数并不多,最多百人左右,应该是一支突厥巡哨队。

    “将军,我们怎么办?”士兵低声问道。

    孙英起身对众人道:“这头狼中了九支箭,其中至少五支射在致命之处,这只狼不可能跑太远的距离,如果我没有料错,这支突厥巡哨队就在我们附近了。”

    士兵们顿时紧张起来,草原上视野开阔,十几里外的敌人都能看到,会不会敌军已经发现了他们?

    孙英翻身上马,催马奔上草丘向北眺望,北方依然是广阔无垠的草原,但没有看见任何军队的踪迹,不过孙英发现西北方向有一片占地数百亩的树林。

    孙英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看见树林上方有几只鹰在盘旋,这说明树林内有飞鸟,孙英回头对手下令道:“放狼烟!”

    放狼烟是隋军斥候之间的联系方式,狼粪的烟不容易飘散,就算一条细烟,在数十里外都能看到,不多时,两名士兵点燃了狼粪,一条笔直的狼烟直冲天空,只要数十里内看见这条狼烟的北隋斥候队,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

    孙英并不急于前去树林,他要尽量拖延时间等待其他斥候到来,孙英也急需抓一两名敌军探子,从对方口中探知突厥主力大军的情报。

    就在这时,远处树林上空一阵惊鸟飞起,只见从树林内冲出一队突厥骑兵,大约有百余人,他们兵分两路,一左一右向隋军斥候包抄而来,这支突厥巡哨队同样是想抓捕几名隋军斥候,从他们口中探得隋军的部署情况,他们埋伏在树林内,企图伏击隋军斥候,只是孙英并没有上当,反而点燃了求援的狼烟。

    孙英并不想和突厥军队硬碰硬,他立刻喝令道:“向东撤退!”

    五十名隋军斥候迅速调转马头,跟随着孙英向东疾奔而去,百名突厥骑兵紧追不舍,这也是突厥骑兵的自信,在草原上骑马追逐,突厥骑兵根本就没有把中原汉人放在眼里。

    双方相隔数百步,虽然突厥骑兵渐渐追上了隋军骑兵,但他们始终没有进入三百步的距离内,半个时辰后,他们已奔出三十余里,这时,孙英大喝一声,“准备迎战!”

    隋军斥候纷纷勒住战马,调转了马头,一齐举起了军弩,孙英喝令道:“射!”

    弩机声咔咔作响,五十支箭腾空而起,射向穷追不舍的突厥骑兵,这时,突厥骑兵已经在张弓搭箭,他们的制弓水平虽然得益于北逃的河北和并州工匠,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受限于材料和制弓工艺,突厥的弓箭还是要略逊于隋军弓箭。

    突厥弓箭射程在百步,有效杀伤距离在七十步左右,而隋军弓箭射程在一百五十步,杀伤距离百步,而弩箭的杀伤距离还要更远,达到一百五十步,超过突厥弓箭的两倍。

    所以突厥骑兵在张弓搭箭的同时,已经进入隋军弩箭的杀伤范围,为首的百夫长忽然意识到不妙,大喊道:“立刻后退!”

    突厥骑兵纷纷后退,但五十支弩箭已经呼啸着射来,十几名突厥骑兵来不及撤退,纷纷中箭落马,就在这时,从南面和北面又出现了三支隋军斥候,孙英之所以停住军队东撤,就是因为他召唤的援军已经赶到。

    南面的两支斥候队立刻分出一支队伍向突厥巡哨士兵的后方奔去,突厥百夫长见势不妙,喝令道:“向西北撤退!”

    突厥士兵也发现他们陷入了隋军包围圈,他们大惊失色,纷纷吆喝着战马向西北方向奔跑,这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缺口,他们能否突破隋军包围就在此一举。

    四支隋军斥候队约两百名士兵从四个方向向突厥骑兵杀来,包围圈在迅速收缩,而就在这时,西面又杀来一支隋朝斥候队,这是第五支隋军斥候队,他们正好挡住了突厥骑兵的突围之路。

    突厥骑兵眼睛都红了,怒吼着,挥舞着战刀和长矛向隋军骑兵杀去。

    这支突厥巡哨队也是突厥军队的精锐,他们披挂着全套牛皮铠甲,头戴皮盔,有木盾和突厥制式弓箭,手执锋利的长矛和雪亮的战刀,胯下是最雄健的战马,战马要害处也覆盖着牛皮铠甲,但和隋军斥候相比,装备就明显低了一档。

    隋军斥候的战马也同样是从草原输入的优质战马中挑选而出,绝不比突厥骑兵的战马逊色,他们披挂着明光铠甲,手执精钢短槊,腰挎横刀,后背圆盾,同时配备了角弓和军弩,这就是北隋的国力体现,他们的生铁产量远远超过突厥。

    突厥骑兵的优势在于骑术,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对战马的驾驭能力要比隋军骑兵强得多,他们之前没有能追上隋军骑兵,原因并不是隋军骑兵的骑术高超,而是突厥骑兵的战马也披挂了皮甲,战马的承重量要远大于隋军骑兵。

    这是两支精锐骑兵的较量,五十余名从西面杀来的隋军斥候挡住了突厥骑兵的撤退,两支军队激战在一起,这支骑兵的杀来使突厥骑兵的突围希望落空,只片刻,从四面八方杀来的隋军骑兵斥候便将这支百余人的突厥巡哨队团团包围。

    一刻钟后,百名突厥骑兵在不断赶来的隋军斥候的不断绞杀下渐渐死伤殆尽,草原上到处是突厥骑兵的尸体,五名突厥人最终成了隋军斥候的俘虏。

    数百名隋军斥候调转马头向南面的乞伏泊方向疾奔而去。

    (未完待续。)

第935章 虎谷夜警

    张铉原本在涿郡,图勒送来的信件使他立刻赶赴安乐郡,就在他率军队刚刚抵达燕乐县时,远方的高山上烽燧出现了大军到来的警报,三道浓烟直冲天际。

    燕乐县城上的烽燧也点燃了烽火,三十里外也出现了浓烟,一座座烽燧传了下去,密云县、蓟县、河间县,最后将一直传到中都,战争终于来临了。

    不过烽燧只是预警,突厥大军还在两百里外,至少还有一天才能杀到虎谷关。

    下午时分,张铉抵达了虎谷关,苏定方出城前来迎接主帅到来。

    两人走上城头,张铉笑道:“我有言在先,不要因为我到来就把指挥权交还给我,虎谷关这边我不管,稍微观战两天我就得赶去马邑郡,那边才是我要指挥的战场。”

    苏定方有些不好意思道:“对方只杀来了五万军队,卑职觉得我们足以应对。”

    “你有什么计划吗?”张铉又问道。

    苏定方指着前方深谷道:“北虎谷贯穿燕山,谷道长约百里,虽然地势开阔,但南北也只有一条通道,卑职考虑能不能将五万突厥军队困死在北虎谷内。”

    “那具体怎么做呢?”

    “卑职还没有完全考虑好,只是想能不能一部分军队从卢龙塞出去,从北面堵住突厥军队的退路。”

    张铉沉思片刻道:“我们和突厥军队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我认为突厥主帅也会想到后路被断的问题,如果我是东路突厥主帅,我就不会将全部军队进入北虎谷,只进两万军队便可,比较山谷狭窄,全部五万军队杀进来也没有意义,如果我们军队仓促出击,反而会给对方一个草原对决的机会,甚至会从卢龙塞突入河北,这个问题你要考虑清楚。”

    虽然张铉并没有直接指责他的方案不妥,但苏定方也意思到自己把问题考虑简单了,他有点羞惭道:“多亏大帅提醒,卑职确实考虑不周。”

    张铉笑了笑,“对方只派来五万军队,你有反攻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不过我们的军队部署都是偏重于防御,如果在保证防御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一些反击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有机会才行,这样吧!我把凌参军留下辅佐你,你凡事多和他商议就对了。”

    “卑职明白了!”

    停一下张铉又缓缓道:“我倒觉得你可以多派斥候从卢龙塞出去,仔细探查东路突厥的情报,比如他们数千里跋涉而来,后勤保障怎么解决?比如他们发现从虎谷关无法突破时,会不会转道去进攻卢龙塞,甚至进攻辽东?我觉得情报是第一重要,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掌握胜机。”

    “大帅金玉之言,卑职铭刻于心。”

    突厥军队进军速度和隋军预料相符,次日中午,东路突厥的先锋,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已经杀到了北虎谷北部入口附近,他们的任务是清除隋军的斥候以及沿途烽燧,并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羊马城。

    这次东路突厥大军轻装东进,并没有携带牛羊等粮食,而是携带十天的干粮和奶酪,在北虎谷以北数百里外的草原上,生活着三支突厥部落,处罗可汗便给他们下达了命令,由他们提供五万大军的牛羊供应,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准备百万只羊,这对任何一个部落都是灭顶之灾,但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从,这三支部落就将不复存在。

    这支五千突厥骑兵的主将是一名突厥万夫长,叫做乌蛮,是东路主帅步利设的心腹大将。

    突厥军队没有直接杀入北虎谷,草原上新修建的烽燧使乌蛮怀疑隋军已经有了准备,并不是可汗所言可以偷袭得手。

    这时,一队骑兵从远方奔来,他们带来了三名突厥部落的酋长,这三支部落属于中小部落,人口都只有千余人,三名酋长脸色很难看,显得忧心忡忡。

    可汗给他们每个部落下达的指令是三十万只羊,这是他们的大半财产,意味着他们族人在几年内都将忍饥挨饿,虽然可汗同时免了他们十年税羊,但前提必须是处罗可汗必须在位十年,否则新可汗就位后就未必承认免税了。

    三名酋长上前向乌蛮躬身行礼,乌蛮用马鞭指着远处的微微山脉问道:“我们一路东来,发现了不少新建造烽燧,我问你们,隋军是否有了准备?”

    三名酋长面面相觑,其中一人道:“启禀将军,冬天大雪封路,隋军不可能北上修建烽燧,应该是以前就修建好。”

    “胡说!”

    乌蛮怒斥道:“去年秋天还没有烽燧,现在却有了,难道它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三名酋长战战兢兢道:“如果去年秋天没有,那一定是才修建了不久。”

    “哼!我还不知道吗?我就想问你们,你们有没有发现隋军的异动?”乌蛮十分不满道。

    其中一名酋长想了想道:“我曾经听牧民说他们看到了隋军骑兵,人数不多,只有百余人。”

    “什么时候的事情?”

    “大概在半个月前。”

    乌蛮心中已经明白了,情况绝不是可汗说的那样简单,直接可以从北虎谷杀进河北,隋军已经有了准备。

    他不敢鲁莽,随即派了一支百余人的骑兵队进谷查看隋军的防御情况,他自己则在北虎谷入口以西三十里的一处山崖下开始修建羊马城。

    突厥最初是修建木栅羊圈防狼,但木栅的效果并不大,草原狼还是能从缺口钻进来,后来他们从北逃的汉人那里学会了夯土技术,他们也开始夯土筑墙,中间用木头为骨,修建土木板墙,夜里突厥士兵还能在板墙上巡逻。

    尽管三个酋长心中万分不情愿。但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回各自的部落组织运羊到羊马城,否则五千军队将直接来他们部落抢夺牛羊,那时就不是三十万只羊那么简单了

    午夜时分,虎谷关南面的军帐内,一名亲兵叫醒了正在熟睡中的张铉,“什么事情?”张铉沉声问道。

    “启禀大帅,苏将军传来消息,发现了敌情!”

    张铉立刻坐起身问道:“是突厥大军杀来了吗?”

    “具体不太清楚,但没有引发警钟,应该不是大军杀来。”

    “什么时辰了?”

    “四更刚过。”

    张铉穿上军靴,披上一件外衣便匆匆向关城上走去,他一直来到前面的外墙,这时,外墙上千余名士兵已严阵以待,苏定方注视着远处的峡谷,有士兵道:“大帅来了!”

    苏定方一回头,只见大群军士簇拥着主帅张铉快步走来,他连忙上前见礼,“参见大帅?”

    张铉摆摆手,问道:“什么情况?”

    “启禀大帅,是一支突厥探哨,大约有百余人,来查探我们的情况。”

    “主力没有来吗?”

    “应该已经到北谷口了,估计是有所怀疑,所以先派一支探哨来查看情况。”

    这时,有士兵喊道:“他们又出现了!”

    张铉走上前,借助皎洁的月光向北望去,只见在银色的月光下,一队突厥骑兵出现一里外的河滩上,一般人在夜色中很难看清他们究竟有多少人,但经验丰富的将领却能从战马身影推断出他们的人数,不多时,突厥骑兵调转马头向北疾奔而去。

    张铉回头对苏定方道:“突厥人作战迅速,一旦他们确定目标,他们很快就会投入战斗,你这边要做好准备了。”

    苏定方默默点头,又问道:“大帅还是明天就离去吗?”

    张铉原本是想在虎谷关多呆一点时间,但前天他接到娄烦关的紧急报告,主将樊文超在守城演练中不幸坠城,身负重伤,无法再指挥战斗。

    张铉只得紧急调上党郡主将魏文通北上接替樊文超镇守娄烦关。

    这件事着实打乱了张铉的计划,他实在不放心娄烦关,天亮后就必须离开虎谷关,前往娄烦关。

    虽然突厥骑兵已经出现,但张铉并不想改变计划,便道:“突厥军主力估计也快杀到马邑郡了,我必须尽快赶过去,只要稳扎稳打,五万突厥骑兵威胁不了虎谷关,这边我就交给你了。”

    “请大帅放心,卑职不会仓促行事,更不会冒险出击。”

    这时,张铉又想起一事,指着悬崖上方笑道:“我们五万大军的营帐都在山谷内,当心突厥军队爬上山顶用大火球实施火攻,我们一向用此计对付敌军,可别自己也被敌军用大火烧了。”

    “回禀大帅,两边山顶已各驻扎了三百人,既然大帅不放心,那卑职将驻军人数扩增到千人,保证万无一失。”

    “防范不在于人数多寡,而在于真正用心去做,记住我的一句话,‘成败源于细节’,这句话不光对你有效,对突厥军队也一样有效,任何防御都会有漏洞,可别让突厥人找到了你的漏洞。”

    苏定方记住了主帅的嘱托,这时,张铉又嘱咐了凌敬几句,让他全力辅佐苏定方,他这才返回了大营。

    天刚亮,张铉便在两千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虎谷关,向并州方向疾奔而去。

    (未完待续。)

第936章 西线大军

    并州一线的隋军防御已经全面加强,两天前,隋军斥候在乞伏泊抓了五名战俘后,隋军的每一个士兵都知道战争即将到来,突厥可汗亲率数十万大军已经在南下的路上。

    首当其冲便是紫河长城,又叫紫河关,这是隋军的第一道防线,城墙高三丈,长约三里,由五千名士兵守卫。

    长城一直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骑兵的有效工事,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巍巍长城便成了突厥骑兵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前提是长城之上必须有守军,否则游牧骑兵完全可以摧毁长城后长驱直入。

    所以长城上的守军才是真正的防御者,长城不过是使守军占据了防御优势。

    但长达万里的长城上并不可能布满防御士兵,只有那些骑兵可以通过的要塞关隘才是守军的防御重点。

    除了东面的雁门关外,紫河口便是突厥大军南下的最便捷通道,宽约数十丈的紫河就在城关前方折道九十度,由南向北贯穿长城后又向西方流去,相对于易守难攻的雁门关,紫河口是河道冲积平原,没有险峻的地势,更加容易攻打,所以紫河口便不可避免的迎来的第一场大战。

    紫河口的守将叫做张镇秋,是原隋朝大将张镇周的幼弟,隶属于裴行俨的第三卫,官任虎贲郎将。

    张镇秋出任紫河关守将是裴行俨的推荐,裴行俨给他的评价是谨慎、稳重,可独当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