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吉走到父亲身旁,他并没有关注父亲,而是直接从父亲身边拾起一个玉盒子,打开来,里面都是调兵虎符和宣诏玉玺,李元吉得意一笑,收起玉盒,这才向父亲望去。

    半晌,李元吉叹了口气道:“父皇,唐朝内忧外患,让儿臣来替你承担吧!你就好好睡下去。”

    李元吉转身离开了寝宫,喝令道:“没有我的同意,不准任何人靠近寝宫,违者格杀无论!”

    这时,浑身是血的侯莫陈庆快步走上前,单膝跪下道:“殿下,东宫已经解决!”

    李元吉志得意满,他望着漫天星斗,竟然仰天大笑起来。

    。。。。。。。。。

    武德六年夏,楚王李元吉发动了宫廷政变,杀了其兄长李建成全家,囚禁其父,逼迫满朝文武进宫议事,李元吉以父亲病倒无力理政为由,自立为摄政王。

    同时矫诏册封自己为东宫太子,总理国事,百官被迫无奈,只得在摄政荐表上一一签字画押,承认了李元吉的摄政王地位,李元吉随即下达了第一道摄政王敕令:在关中征兵十万。

    相国陈叔达得知东宫发生惨案后,不由仰天恸哭,直至哭得晕倒在地,几名官员将他送回府内,陈叔达躺在床榻上一病不起。

    黄昏时分,柴绍乘坐马车来到了陈叔达府中,孙子陈仲方在门口迎接,他快步上前行礼,“参见驸马!”

    “你祖父怎么样?”柴绍关切地问道。

    “祖父已经醒来,到现在水米未沾,恳请驸马也劝劝祖父。”

    “我明白,先让我去看看他吧!”

    “驸马请!”

    柴绍跟随着陈仲方来到内宅,在病房前稍等片刻,只听里面陈叔达哭道:“是嗣昌来了吗?”

    柴绍吓一跳,也顾不得继续等候,连忙走进病房,只见陈叔达披头散发,身上盖着被褥,孙子陈仲方和一名侍妾将他扶了起来,陈叔达一把抓住柴绍的手便痛哭起来。

    “是我害了太子,是我害了太子全家啊!”陈叔达哭得泣不成声。

    柴绍轻轻拍他的手,好言相劝,“这不是相国的错,权力斗争就是这么残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来是想告诉相国,今天平阳公主见到天子了。”

    陈叔达的哭声嘎然而止,抬头红通通的眼睛,嘶哑着声音问道:“天子怎么样了?”

    柴绍的妻子平阳公主是李元吉的胞姐,为人十分刚烈,她今天持剑硬闯进了天子寝宫,柴绍摇摇头道:“圣上还活着,只是无法再醒来了,给圣上看病的御医全部被李元吉杀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听说圣上还活着,陈叔达心中稍稍好受一点,他咬牙切齿道:“我做梦也想不到,李元吉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弑兄囚父,他以为暂时不登基就可以减轻他的罪恶吗?”

    “还有占母!”

    “什么!”陈叔达一下子惊呆了。

    柴绍摇摇头道:“公主也只是听说,没有确实证据,说昨晚尹德妃被送去李神符府中,张婕妤被楚王强行霸占了。”

    “畜生!”

    陈叔达愤怒得破口大骂,“他连畜生都不如,父亲尚在世,他就霸占庶母,他。。。。他。。。。。”

    陈叔达气得剧烈咳嗽起来,柴绍连忙替他捶背,“相国不要气了,为这种人气坏身体不值得。”

    陈叔达点点头,“驸马说得对,我要保住身体,好好看一看他最后是什么下场,这下子张铉找到攻唐的借口了。”

    柴绍沉吟一下道:“我听说昨天黄昏时,温彦博就离开长安城走了,相国不觉得蹊跷吗?”

    陈叔达一怔,“你的意思是说,温彦博提前得到消息了?”

    柴绍冷笑一声,“岂止是提前得到消息,我怀疑张铉早就知道李元吉要发动宫廷政变,要不然怎么会那样巧,在这个节骨眼上攻陷大散关,把李神通大军调去了扶风郡,李元吉就有了宫廷政变的机会啊!”

    陈叔达沉思良久,点点头道:“你说得对,这就是张铉明明占据了绝对优势,却要停战一年的根本原因,他就在等大唐烂了根基,然后再出手,也好,就让大周帝国统一天下吧!这种肮脏的政变,就让它被战争的烈火焚尽吧!”

    说到这,陈叔达又握住柴绍的手,“嗣昌,你走吧!你是驸马,张铉不会放过你的。”

    柴绍点点头,“我就是来和相国告别,我和公主已经决定今晚带着孩子离开长安了。”

    “嗣昌要去哪里?”

    柴绍笑了笑,“准备向南走,我想天下之大,总有我们一家人容身之地吧!”

    “好!我祝嗣昌一路平安。”

    “相国保重身体,只要坚持原则,不向奸佞妥协,保护民众利益,张铉一定会再启用相国,如果将来相国当了一郡太守,我会带着妻儿前去投奔。”

    “说得好,我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我们还有再见之日。”

    柴绍紧紧和陈叔达拥抱一下,两人洒泪而别。(未完待续。。)

第1234章 神通抉择

    李神通大军此时还在雍县,大散关和雍县之间被陇山相隔,尽管李神通对天子信誓旦旦要拿下大散关,可一想到那么远的长途跋涉,想到大散关坚固雄伟,想到大散关是被两万周军骑兵袭取,李神通便没有了信心,莫说夺回大散关,他的四万军队面对两万骑兵时,还会有几成胜机?

    所以当李神通的大军进驻了同样高大坚固的雍县后,就不想走了,但又该怎么向天子交代?想到自己对天子的承诺,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大散关,那只是说说而已,可事实上,他就怕不惜一切代价后,将全军覆灭在大散关下。

    下午时分,李神通独自一人坐在大帐内看书,这时,外面有士兵禀报,“启禀王爷,刘先生有急事求见!”

    李神通一怔,放下书道:“让他进来!”

    片刻,一名中年文士快步走了进来,此人叫刘玄应,是李神通的谋士,就是雍县本地人,出身大族,跟随李神通已有多年。

    刘玄应走进大帐便急道:“王爷,好像京城出了大事。”

    “是怎么回事?”

    “刚才我族兄来找我,他是京城飞虹酒肆的东主,掌柜用信鸽给他发一封急信,说是昨晚宫中出事了,听说是有大批军队进宫。”

    李神通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问道:“信在哪里?”

    刘玄应将一卷鸽信递给李神通,李神通立刻打开纸卷,和刘玄应所说一样,虽然没有更多更详细的消息,但李神通还是感到了一丝不妙,大批军队入宫,除了玄武精卫还会是谁?

    长安的三支军队中金吾卫和御林军本来就是守卫皇宫,只有玄武精卫在外围,难道楚王发动宫廷政变了吗?

    刘玄应低声道:“王爷,恐怕除了楚王,别人也没有可能啊!”

    李神通没有吭声,虽然他刚才又想到了秦王,但这个可能性太小,如果是秦王进京,肯定是先爆发激战,只有楚王的可能性最大。

    其实李神通已经基本能肯定,一定是李元吉发动宫廷政变了,但发动宫廷政变的结果是什么?这才是李神通关心的问题。

    李神通心急如焚,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个消息对他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他不用急着去大散关了,而不利的一面是,如果李元吉篡位登基,圣上密令自己出兵勤王,他又该怎么办?

    不过如果是昨晚发生兵变,那自己的兄弟李神符应该有消息传来才对,就算不用鸽信,也应该到了,他急令道:“去城外迎接,如果有人从长安送信,立刻带他来见我。”

    话音刚落,只听帐外侍卫禀报道:“启禀王爷,长安八百里加急快报!”

    李神通心中一叹,果然来了,他随即令道:“进来!”

    两名亲卫将报信军士带了进来,军士单膝跪下,举起快信道:“李大将军给王爷的快信!”

    他知道是自己兄弟写来的,李神通接过快信,打开仔细看了一遍,这可比刚才的鸽信详细多了,圣上病重昏迷,楚王与皇储夺嫡,楚王先下手攻入皇宫,皇储全家不幸被杀,楚王已被百官推举为摄政王,总理国政。

    看到这,李神通稍稍松了口气,圣上还活着,楚王也没有篡位登基,只是暂任摄政王,这个结果他能接受,虽然太子被杀令人唏嘘,但李神通毕竟不是太子一党,他只是略感伤感,并没有太多震撼。

    李神通又继续向下看,李元吉已决定封自己为雍王,将雍县作为自己的食邑封给自己,另赏黄金十万两,宫女百人,兄弟李神符同时要求自己效忠朝廷,效忠摄政王,不要被秦王迷惑,在快报的最后,李元吉要求他暂时放弃攻打大散关,立刻率军入京,拱卫京城。

    看得出李神符在拼命替元吉说好话,这让李神通有点疑惑了,自己兄弟得了什么好处,居然如此帮着李元吉?而且李神符的两万御林军在这次政变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他便问送信军士,“你先告诉我,你们王爷究竟得了什么好处?”

    军士犹豫一下道:“启禀王爷,这种事情小人不知。”

    李神通冷笑一声,“你是他的亲兵,这种事情你怎么会不知?快说!

    军士万般无奈,只得道:“小人只知道昨天晚上,楚王殿下把尹德妃送去了王爷的大帐。”

    李神通眼睛蓦地瞪大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兄弟霸占了尹德妃,他就像被一道雷噼中,顿时呆住了。

    半晌,他才回味过来,不由暗暗叫苦,他知道兄弟一直在垂涎尹德妃的美色,以尹德妃的天姿绝色,垂涎她的人很多,但最多也只是想想而已,没有人敢真去打她主意,她可是天子最宠爱的皇妃,但兄弟却不仅垂涎,还付诸行动,真把尹德妃霸占了,不用说,这就是兄弟支持李元吉的条件。

    这可是要灭九族的啊!李神通急得满头大汗,旁边刘应玄终于提醒他道:“王爷不如先回师长安,路上再想想该怎么办?”

    李神通点点头,对军士道:“你去回禀王爷,既然楚王殿下让我回京,那我这就撤军回京。”

    军士行一礼,告辞而去,这时,李神通道:“这件事我必须通知秦王殿下,看看秦王殿下的态度,然后我才能决定我的态度。”

    刘玄应笑道:“既然如此,王爷就暂缓出发,等秦王明确态度后再决定是否进京。”

    李神通想了想,“走还是要走,就是尽量走慢一点,而且走渭河南岸,不要碰到秦王就行了。”

    李神通随即令大将史万策率一万军守雍县,他自己则率三万军南下,走虢县渡过渭河,极为缓慢地向长安方向而去。

    。。。。。。。。

    在所有关联方中,第一个得到宫廷政变消息的并不是李神通,而是张铉。

    四更时分,张铉在睡梦中被叫醒了,“出了什么事?”

    身边皇后卢清低声道:“是宫女来通报的,好像是杜长史有紧急情况禀报。”

    “我起来吧!”

    卢清连忙起来给丈夫穿上外套,张铉吩咐帐外等候的宫女道:“请杜长史到麒麟殿稍候,朕马上就来。”

    宫女快步去了,卢清问道:“夫君,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估计是长安出事了。”

    卢清一惊,“那夫君不就要御驾亲征了吗?”

    张铉笑了笑,“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就没有了。”

    “谁说的,夫君去年还说要亲自征讨百济和新罗,还要和倭国一战,夫君真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张铉笑道:“至少三年内最后一次。”

    卢清无奈地摇摇头,但她也知道已经丈夫很少御驾亲征了,既然他这样决定,一定是有原因,她便不再多问,简单替丈夫收拾一下,张铉便向麒麟殿而去。

    麒麟殿是新修建的宫殿,紧靠宫城上东门,是张铉在后宫处理政务,以及接见重要大臣的场所,当张铉走进麒麟殿,不仅杜如晦来了,房玄龄也接到通知而来,因为估计长安要出事,所以这几晚都是房玄龄在紫微阁值夜,便于随时宣召。

    杜如晦正在房玄龄说话,这时张铉快步走了进来,两人连忙站起身行礼,张铉摆摆手,“坐下说吧!”

    张铉在自己位子上坐下,杜如晦和房玄龄也跟着坐下,这时,杜如晦取出一卷红色鹰信,“这是长安连夜发来的,十万火急。”

    一般信鹰和信鸽晚上都不送信,但周军还是训练了一批能够夜晚送信的信鹰,疾飞了大半夜,终于在四更时把信送到了。

    张铉接过信看了一遍,精神大振,对两人笑道:“不出我们所料,李元吉在几个时辰前发动宫廷政变了。”(未完待续。。)

第1235章 紧急决定

    “杀了李渊吗?”房玄龄问道。

    张铉摇摇头,“李渊中毒已深,已陷入重度昏迷,很难再醒来了。”

    说着,他把鹰信递给二人,两人一起看了一遍,房玄龄笑道:“用尹德妃收买李神符,这个办法亏他们想得出,不过李神符确实是好色之人,此计应该有效。”

    杜如晦沉思片刻道:“信上说,李元吉将为摄政王,暂时不敢登基,主要看李神通的态度,而李神通此人八面玲珑,不会轻易表态,如果李世民无计可施,那李神通一定会支持李元吉,只要有了李神通的军队支持,李元吉必然登基,这才是他政变的目的。”

    房玄龄也道:“杜长史说得对,只有李元吉强行登基,才能彻底毁灭唐朝的根基,我们必须给他创造这个条件,阻止李世民大军进入关中就是重中之重了。”

    张铉走到墙边刷地拉开了一道帘幔,露出了墙上的大幅关中地图,房玄龄上前介绍道:“从安定郡进入关中基本上有三条路,一条是向西,绕过陇山向南进入大散关,这条路且不说太遥远,更重要是大散关已失陷,李世民不会选这条路,第二条路是直接沿泾水进入京兆郡,走这条路目前是最大的可能,也是最近的道路,第三条路是穿过北地郡,进入上郡,走洛交道进入关中,这条路也有可能,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点,正好堵住第二和第三条路,那么李世民军队就无法进入关中了。”

    张铉的目光落在的一座小军城上,这座小军城叫做长武城,位于浅水原以北,北地郡和安定郡的交界处,正好是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的必经之处。

    张铉一指长武城问道:“我们离长武城最近的军队在哪里?”

    杜如晦想了想说:“在弘化郡的马岭县附近有一支我们的斥候骑兵,大约有千人左右,距离长武城两百五十里。”

    “可以通知到这支军队吗?”

    杜如晦点点头,“那边有一个鹰信点。”

    “立刻发信过去,就说朕的命令,让他们以最快速度杀过去夺取长武城,只要他们守住一天,朕将给予重赏。”

    “可是仅仅守住一天也没有意义啊!”

    房玄龄担忧地说道:“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援。”

    “朕知道!”

    张铉又问杜如晦,“现在发鹰信到延安郡需要多少时间?”

    “现在还是四更,大概今天上午就能送到。”

    “那就立刻通知罗士信,让他率两万军队火速去支援长武城,明天天黑前必须赶到。”

    延安郡肤施县已集结了大军约五万人,由大将军罗士信统帅,肤施县距离长武城约五百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长武城,步兵肯定办不到,但骑兵就可以了,军队要奔行五百里,路上基本上不能停留,行军强度非常大。

    但行军强度再大也要执行,杜如晦答应了,他同时又建议道:“微臣建议让李靖大军加强进攻,可以有效牵制住李世民的军队。”

    “一并去办!”

    杜如晦匆匆去了,房玄龄问道:“陛下御驾亲征的时机已经到来,打算何时出发?”

    张铉想了想道:“今天和朝臣们交代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

    。。。。。。。。

    在三个关联方中,李世民是最后一个知道李元吉发动了宫廷政变。

    原因很简单,天策府被玄武精卫封锁,李世民设在长安的情报点被李元吉清洗,损失惨重,无法用信鸽或者信鹰传递消息,最后是刘文静秘密派自己的家人赶去安定郡送信。

    当李世民得到消息时,已是第二天晚上了,得知兄长全家被害,李世民放声痛哭,他下令全军裹素,为不幸惨死的兄长哀悼,与此同时,李世民开始集结军队,准备率五万大军杀向长安,讨伐长安的乱臣贼子。

    长史长孙无忌闻讯大惊,急忙赶到大帐劝说李世民,这时,张公瑾已经在大帐内苦苦劝说李世民了。

    李世民阴沉着脸,始终望着沙盘上的长安城一言不发,为大哥建成报仇只是借口,事实上,李世民从三弟李玄霸口中便知道了父皇病重之事,他也觉得父皇病得蹊跷,这极可能是四弟即将发动宫廷政变的先兆。

    李世民当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