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荼-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蕴分析道。

    裴蕴轻轻点了下头,“瞻儿说得有理,现在不宜轻举妄动,只要她知道内情,总有一天能撬开她的嘴。”裴蕴嘴角轻笑,“如果颖儿真是被六皇子所害,那恐怕他也不会放过江梅,也许她还得来找裴家呢!”

    任裴蕴再老谋深算,这次也被他算错,江梅就算需要庇护也找不到裴家身上,有的是人愿意给她庇护。

    此刻江梅已经稳稳当当地坐在她的江府上,喝茶纳凉,如今她的府上又有了改造,容与让人把后院的小池塘拓宽拓深,形成了一个小湖,并在湖中修了一座亭子,这样整个府上的景色又大为改观了。

    江梅对此举甚是满意,一再的称赞容与知晓她的心意。她一手执扇,一手持杯,正坐在亭中休憩。

    “小姐,您让我带回的东西已经妥善放好了,不过,您为什么现在不用它?”侍立在旁的若雪问道,她对于昨晚的刺杀依旧耿耿于怀,恨不得现在就把幕后主使千刀万剐,她自己的胳膊此刻还痛得很呢。

    “不急,现在还不是时候,将来有一日要将他连根拔起才好呢!现在这些证据还撼动不了他。”江梅便抿茶边说道。

    “那一味药只有晓月楼有,恐怕晓月楼里已有奸细!”江梅神思里有一丝不以为然,“想杀了我控制晓月楼,那也太小看我江梅了。”

    江梅说这话的时候,素问正从走廊走了过来,他走入亭中,神色少有的严肃,

    “素问疏忽了,让小姐受累。”

    江梅不看他,只是问道:“那个人你心里有数吗?”

    素问一想起这事,已是有些隐怒,六皇子之前所用的‘千嶂’是受小姐示意,故意泄露给他的,可‘及己’这味药却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走的,而能接触到这些极品毒药的人却不多,他眉头微蹙,垂了垂眼,沉声道:“我会找出来的。”

    “好,先不急着除掉,留着他还有用,这枚棋子,六皇子能用,咱们也能用。”江梅终于转过身对着他说道:“素问,如今我们已经置身局中,六皇子或许眼馋晓月楼,你和灵枢处事要极为小心,不能让他有机可乘。”

    “素问明白。”

    “你先回去吧!也不要自责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是,那小姐这边一定要加紧防卫,六皇子不会这么快死心的。”素问还是一再担心江梅的安危,在他眼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不是江梅当年把他从寄奴院救出来,他此刻还不知道是死是活,如果说研究医药是他一生的挚爱的话,那守护江梅便是他的使命。

    “素问,我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从后面走来的容与笑道,“昨晚我已经在外围,见有人去救小姐便没有出马,你放心,我不会让小姐有任何闪失的。”

    容与说完,看了几眼江梅,心中微热,不再言语,他自小无依无靠,一次偶然机会被江梅带入梅花谷,从此之后,那个风姿卓然的女子便是他的一切。他从来不敢有任何奢望,只要一直守护在她身旁就好。

    江梅微闭双眼,斜靠凭几,压根就没理会他们俩,至于她的安全,她从来就没担心过,一来自信身边众将的实力,二来,只要她一直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偶尔示个好,六皇子也会放松警惕,毕竟江州刺史殷鸿才是他要对付的劲敌。

    太子妃亡故给建康宫带来了不少震动,太子前些日子在峥乐台跟烟花女子双宿双飞,被萧帝禁闭东宫,近日太子妃因难产而死,东宫一连出事已经让朝野对太子颇有微词了。

    “陛下,这是国舅爷殷将军的第三次上书。”萧帝身边的首领宦官中常侍徐怀远手持一本折子递给萧帝。

    “不用看,朕也知道他说的什么,不就是怕朕废了太子吗?”萧帝语气有丝无奈,殷鸿不但是国舅爷,还是江州刺史,手握兵力,近控京城,如果急于废了太子,恐怕会生变乱。

    “朝野有废太子之声,”跟在一旁的光禄勋华瑔轻轻说道。

    “华卿怎么看?”萧帝瞥了他一眼,问道。

    华瑔先拱手行礼,然后说道:“陛下,太子虽有过错,但废储不急于一时啊,如今要先想办法稳住国舅爷,让他稍安勿躁。”

    “那依卿之见,如何稳住他呢?”萧帝目光斜视着他。

    “可以给国舅爷之子殷庆孙以优待。”华瑔拱手回道。

    萧帝闻言轻轻地点了下头,随即挥了挥手,让他退下,自己假寐起来,一边思索该如何优待殷庆孙。

第三十九章 茅屋定策(有种隆中对的赶脚)

    东长干一座隐蔽的宅院内,江梅一人坐在案台前沉思,今日算是她正式入了萧墨珩麾下后,他第一次约见她,想来可以跟他讲讲自己的打算了。江梅抿了一口酒后,便听到了门外的声音,想来,他人该到了,她连忙起身,一会过后,一身普通衣着打扮的萧墨珩与东方湛先后步入了屋内。

    “让姑娘久等了!”萧墨珩一来,便拱手歉意道。

    江梅躬身一拜,“殿下客气…。。”说着便与东方湛分坐于萧墨珩两旁。

    “听闻八殿下的母妃颜贵人在宫中受了委屈,殿下可曾安排人打点?”江梅帮萧墨珩倒了一杯青酒,开声问道。

    “姑娘消息还真灵通,当年我母妃去世后,宫中有一教养嬷嬷抚养我长大,现在宫中任一品通尹,掌教四德,在宫中威望还是很高的,遂让她帮忙留心一二。”萧墨珩接过酒杯,笑着回道。

    江梅点点头,“无论如何,八皇子一定得争取过来,不单因为他的皇子身份,单看颜氏也是一劲援,八皇子母舅颜石虔任豫章郡守,豫章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寻阳。”

    萧墨珩闻言颇有疑惑,“哦?何以见得?”

    江梅看着他,唇角微微带笑。

    东方湛却是一字一句道:“豫章虽属江州,但江州治所是寻阳,寻阳正处豫州、扬州与荆州之间,是长江上下游的缓冲,荆州由袁氏所控,豫州由裴氏亲信把持,因而江州是战略要地,而寻阳东据彭蠡湖口,襟江带湖,一旦控制江州的寻阳,可横截长江,扼控川鄂,席卷三吴,逐鹿中原。”

    “先生所言极是,小梅不否认寻阳的重要性,不过,豫章虽在江州南部,豫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军事上,更在于财赋上啊。”江梅颇含笑意地回道。

    萧墨珩闻言倒是有些意外,扬州东南三吴的财富才是大桓的支撑,也是中央财政的来源,如今江梅这么说倒是不解了。

    她见二人神色生疑虑,解释道:“殿下,先生,豫章是江州的中心,于军事上而言,顺赣水而下可达寻阳,要保寻阳必须控制豫章,同样,于财赋上来说,江州南边各郡的粮税均集于豫章,历代北伐,必出襄阳,而军饷正是从豫章的赣水北上,运往襄阳,将来定鼎中原必须牢控豫章。”江梅声音坚毅,双眼灼灼放光,神采飞扬。

    萧墨珩与东方湛闻言,似云雾拨开,点头不已。

    萧墨珩看江梅的眼神,有种不可思议,也有种怀疑,这个女子真的只是一个医女吗?

    “江姑娘一番分析,倒是让湛眼界大开,殿下能得姑娘,如虎添翼!”东方湛称赞道。

    江梅似看懂了萧墨珩的怀疑,笑道:“先生谬赞了,小梅虽学医出身,但从小便爱读史论兵,前些年云游天下,看了不少地方,因而有此感悟。不怕两位笑话,小梅虽身为女子,但却有一腔韬略,能得明主赏识,便是此生之愿!”她真挚的看着萧墨珩。

    萧墨珩闻言释然一笑,“姑娘智慧绝伦,通晓古今,真知灼见让珩叹为观止,能得两位相助,珩一定能完成毕生所愿!”他儒雅依旧。

    江梅与东方湛闻言,起身作揖,“我等愿效力于殿下!”

    萧墨珩开怀一笑,“两位快些坐下饮酒!”

    江梅轻抿一口酒,说道:“殿下,西线的襄阳目前在袁氏手里,但东线的徐州却是可以想些办法的,将来如若北伐,便可首尾联动,两边夹击。”

    墨珩笑道:“英雄所见略同,东方先生正一直在经营东线,已小有成就。”

    东方湛点头微笑,笑而不语。

    “东方先生如在世诸葛,自然是能想到的,不过,小梅认为广陵虽重要,但重要不过京口。”萧墨珩闻言,眉眼又是一动,抬头看她,等着她的解释。

    “三吴易动难安,必须有重兵防守,殿下肯定在会稽有所布置,但如若能经营好京口,一来北伐时可与西线相得益彰,二来可成为建康东边的防卫,近控京城,阻挡上游顺流而下之势。内可安朝局,外可防大燕,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毫不亚于荆襄啊!”江梅口如悬河,心思灵动,清眸闪烁着智慧之光。

    萧墨珩看着她神情愈加复杂,是惊叹、是欣喜,还有些忧愁,这样的女子一定要好好保护她,不能让别人伤害,更不能让别人得到。

    京口向来是东南进京的必经之地,他与东方湛也一直留心着,只是一直想着去把控现成的,却忘了可以自己经营京口,把它打造成军事重镇。

    “姑娘真是胸中有丘壑,珩自叹不如!”萧墨珩发自内心赞道。

    江梅闻言起身作揖,神色惶恐地说道:“殿下,殿下身在局中,既要谋略朝局,又要经营天下,有些许地方想不到的也是正常的,小梅处在局外,却是占了‘旁观者清’的先机,这也正是我们这些谋士存在的意义。”

    “姑娘请坐,不必谦虚,墨珩要是连这点胸怀都没,何以坐享天下?”墨珩扶住她,拉着她坐下。

    东方湛也笑道,手执一杯酒,“此酒一敬姑娘胸中韬略终有用武之地,再敬姑娘得遇明主,终成一番事业!”

    “多谢先生!”

    “哈哈!”

    于是屋内三人开怀畅饮,良禽择繁木而栖,忠臣择明主而侍。

    许久过后,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从不同门径离开,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

    “初次见她时,便觉她既悲民间之苦,也超脱世外,是一罕见的女子,如今她身负绝艺,还能运筹帷幄,世间又有几人能出其右呢!”马车内的萧墨珩微微叹道。

    “幸能收她入殿下麾下,湛看江姑娘洒脱超然,她既有一番抱负,定不会食言,一定是殿下良助!”东方湛说道。

    “先生如此看重她,可见先生容人之量,珩很感激,墨珩心如明镜,望先生能携手江姑娘鼎力助我。”萧墨珩喜得江梅,但也不忘东方湛之功,希望他二人能同心协力,才能助他成大事。

    东方湛正色道:“殿下肺腑之言,湛敢不从命!”脸上一派肃敬,心中却是轻笑起来,他可无心跟这个丫头争宠。

    (推荐两本好书)

    'bookid=3500159;bookname=《女二号逆袭记》''bookid=3428621;bookname=《穿越之盛世修仙》'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章 太子被废(加更,求收藏)

    七月十六那日,宫中传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太子萧墨瑜一早跪在太极殿前,上罪己书,请求萧帝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萧帝闻到消息时正在寝殿休息,他一怒之下把案上的墨砚打翻,并宣布停朝一日,皇后得到消息后顿如五雷轰顶,瞬间晕了过去,一时宫中忙乱不堪。

    不久之后,朝堂上的大臣也均闻到此信,只得沉默不语。皇帝虽不视朝,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员依旧忙忙碌碌,全国政事集于此,每天大小事都几百件,因而此时,各位大臣们也聚集在公署。

    “太子这么做,置皇后和国舅于何地啊!”散骑常侍谢荟叹道,他看了一眼裴蕴,想试探下他的反应,却发现裴蕴脸色如常地处理奏折,似乎对此事无动于衷。

    倒是张博望轻蔑的笑了一声,道:“谢大人,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得为大桓的未来着想,既然太子不想做储君了,说明他无心政事,大桓交到这样的储君手里,怎能让人放心。”虽说大桓士族专政,皇权衰微,但张博望说话如此露骨也着实可恶。

    苏维信有些听不下去,正色道:“立嫡长子是历代规章,规章不乱而国不乱,太子虽于政事上建树不多,但好歹仁孝,也是皇子典范。”他边说边瞅了一眼裴蕴,裴蕴神色和缓了些,如今萧墨琤打定了裴蕴的主意,因此朝堂上,苏维信不得不看着些裴蕴的面子。

    正在三人交谈之际,一内侍走进来,细声说道:“裴大人,圣上要召见您!”

    裴蕴抬头应了一声,放下奏折便跟着内侍走了出去。

    裴蕴走到太极东堂时,远远看见太子依旧跪在太极正殿的门前,他忽然轻笑了一声,心想也就这一次,仁懦的太子终于有勇气地挑战了一回,可无论如何,看在他女儿和外孙女的份上,设法保他一个富贵安乐吧!

    打定主意后,裴蕴轻敛衣裳提步走入东堂。

    裴蕴进去之时,萧帝正用手托着脑袋,闭眼休息,显然这位老皇帝也被自己的儿子气得不轻。

    “陛下,裴大人来了!”徐怀远提醒道。

    “陛下!”裴蕴行了作揖礼。

    萧帝应了一声,“坐下吧!”

    裴蕴坐下后,等着萧帝开口,然而这位皇帝却是悠悠长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他小的时候聪慧可爱,朕是多么喜欢他啊,早早把他立为太子,选你的女儿给他做妃子,让你鼎力扶持他,结果他是这么不争气…。”萧帝越说越哀伤,裴蕴也是眼角发热,一想起他那苦命的女儿,他的心就疼痛不已。

    他终于开口道:“陛下,如今事已至此,臣也没有任何办法了,只期望太子妃的女儿能平安长大。”说完已是老泪众横。

    萧帝见他如此神情,颇有些心酸,“那依卿看,如果废了瑜儿的太子之位,该如何安置他呢?”

    裴蕴闻言已知萧帝打定了废太子之意,于是理了理裳,回道:“陛下,太子虽有错,但并没犯大错,臣建议降太子为郡王,让他出京,安享后半生,也全您和他的父子之情。这样皇后和国舅那边也说得过去啊!”

    萧帝点头,叹道:“裴卿此话正合朕意,你去让太子起来吧!朕累了。”说罢,垂了垂眼睫,

    “是!”裴蕴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他出门后,缓缓地向正殿走去,太子的身影也越来越近,裴蕴心绪很是复杂,他曾期望控制一个懦弱的皇帝,让裴家专权,可眼下看,自己的如意算盘是打错了,如今只能转向九皇子,尽量让裴家立于不败之地。

    太子听到脚步声,微微抬头,脸色惨白无力,他已经跪了快一个上午了,膝盖已经酸痛不堪。

    “太子,快起来吧!”裴蕴伸出手想扶他起来。

    太子依旧跪着不动,“裴大人,我对不起裴家,更对不起颖儿。”说着声音已近梗咽。

    裴蕴心中一软,“颖儿的事,不怪你,女子难产便是已经进了鬼门关了。”

    “可她一直在为我担忧……。”他一想到峥乐台的事,竟是说不出话来,他不后悔在峥乐台的所在所为,但是也不想由此事导致了裴书颖的难产。

    裴蕴眼睛微闭旋即又睁开,“都过去了,今后带着孩子好好生活,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圣上让我来找你的,快起来吧!”说着便扶他起来。

    太子听闻是萧帝开了口,再回想裴蕴的语气,心知萧帝已经应允,于是起身,侍立在旁的内侍立即上前稳稳扶住他,

    “多谢裴相!”

    “不敢,太子殿下还是回去歇息吧…。。”裴蕴拱了拱手道,

    “嗯”,随后太子与裴蕴告别,便由内侍扶着,一瘸一拐地向东宫走去。

    裴蕴微微瞧了他两眼,乌黑的眸子有些许无奈,也有些许悲苦,最后他摇了摇头,大步离开了太极殿。

    再一日,萧帝经三省宰相合议,便下发了一道谕旨:降太子萧墨瑜为临海郡王,三日后徙居临海郡。此谕旨一发,轰动满朝文武,随后更是传遍整个京城。

    六皇子党欣喜于太子下台、储君之位空悬之时,宫中第三日再发一道谕旨:封皇九子萧墨琤为昱王,食邑琅琊郡,即日出宫建府。

    琅琊王是大桓开国皇帝建国前的封号,因而群臣和百姓纷纷揣测,萧帝此时封九皇子为琅琊王似有立储之意。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萧墨瓖身上,他终于怒不可赦,一气之下把书房的案几给掀个底朝天。世间最可气的事情是前一刻给人无限希望,下一刻便把人推入谷底。

    “萧墨琤可比萧墨瑜难对付多了!”他恨恨道。

    “他一直装作风流无状,实则深藏不露,如今倒是让他捡了个便宜。”难得进府一趟的散骑侍郎袁盾说道,袁盾是袁楷的长子,尚萧帝次女萧玉瑢,是袁氏唯一一位居于京中的子辈。不过裴盾一向深居简出,不是有重要事情一般不来往于晟王府中。

    此时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