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荼-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恒转过身,瞳孔一缩,西南方向?不正是豫章方向吗?难道颜石虔带兵来了?

    因天晚夜凉,侍卫给他披了一件披风,“走,随我出去看看!”他一袭青衫阔步而出,从容不迫。

    他走出主帐,走至营寨前端,向四周的茫茫夜色一望,果真看到一些稀稀疏疏的光点,似是夜行的火把。他再朝寻阳城方向看去,发现城门上侍卫林立,而城门下也人影潮动。

    他心下一惊,看来敌人想在他们最疲惫的时刻出击,不过凌恒就是凌恒,当年他随着袁桢抵抗大燕南下,一人带领七千兵士独守武胜关,最后成功抵挡住大燕三万大兵的进攻。他也因而一战成名,成为大桓西北边境最负盛名的青年将军。

    他随即下令整顿兵马,准备迎战。

    正当他准备回营换装时,他发现一人一骑傲然立在营寨门口,白衫随风而动,如遗世独立,清绝凛然。

    高炽!

    他嘴角嘲笑一声,真的是低估他了。

    “开门,让他进来!”他也高声吩咐道,声音飘散在夜空中,回荡在营寨里!

    高炽见寨门打开,夹紧马背,一跃而过。

    随后他轻提衣裳,巡步走上营寨,走至凌恒身边。两人相视良久。

    凌恒嘴角上扬,带一丝怒意地说道:“高将军,你能解释一下这四周的星火之光吗?”

    高炽轻笑一声,指着远方的光火道:“凌将军,西南方向正是颜将军豫章的两万郡兵,南边是徐亮将军的一万兵马,而江边的几十艘战船正是新蔡郡的水兵。”

    “原来高将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正等我们往里面钻呢!”凌恒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不敢,不敢,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高炽依旧浅笑谦和。但这种谦逊看在凌恒眼里却是一丝挑衅。

    “那高将军只身前来,就不怕本将军把你给绑了,然后逼退众兵吗?”凌恒眼睛微眯,

    “恐怕高某人微言轻,不足以让颜大人和新蔡的江岸舟江大人退兵哪!”他意态轻松至极。

    凌恒闻言有一丝苦笑,颜石虔也好,江岸州也罢,谁都不会在乎高炽的性命,自己确实没有必要这么做,但也不能容他如此嚣张。

    “哦?本将军现在处于四战之局,可是唯恐天下不乱!”凌恒也嘴角轻笑。

    “如将军愿为天下苍生计,高炽随时可奉上这条命!”他眼神坚定地看着凌恒,试图抓住他脸上一丝一毫的变化。

    凌恒看着他真挚又严肃的神情,有一丝撼动,不过他随即一笑,“天下苍生?高将军此话何解?”

    “将军为国戍僵多年,功勋显著,在竟陵也有很高的声望,如今为袁氏一门私计断送大好前程不说,还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那将军此举又是为何?”高炽反问。

    凌恒闻言转身看向寻阳城的方向,高炽所问正是他心中所痛,袁桢许他高官厚禄却许不了他天下安澜。

    高炽继续说道:“我想,如凌将军这样的英雄,定是想为国捐躯沙场,而不是折损在这内耗里吧!”

    凌恒微微叹了一口气,纵使马革裹尸还也死得有价值,死得被后人仰望,而如今却因大桓内乱,困在这寻阳城,确实心有不甘!

    “还是,凌将军决定与这些大桓的子弟决一死战呢!”高炽走近凌恒,正视他,语气带些戏谑。

    凌恒转过身子,回视他,“那高将军觉得我还有别的选择吗?”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

    “当然!眼下袁桢带兵南下,襄阳兵力空虚,定遭来大燕的觊觎,而将军是国之栋梁,只要将军归顺朝廷,圣上一定会赦免将军之罪,让将军回到你最熟悉的战场,戴罪立功。”高炽声音激昂,言辞恳切。

    凌恒看了看四周愈来愈近的火光,心知自己的军队已然处于包围之中。

    沉默了半晌,“袁将军呢?”凌恒问道。

    “除了士兵之外,校尉以上全部被抓了起来,他们如今应该还在沉睡之中。”高炽淡然回道。

    凌恒颇感无奈,“没想到高将军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然后各个击破,此计甚妙啊!”他发自内心的叹服。

    “不敢当,既然朝廷委我重任,必然要忠君之事。”高炽谦逊道。

    “将军只身前来,就不怕凌恒扣押你吗?”凌恒对于他的胆魄非常佩服。

    “倘若是别人,高某断然不敢如此大意,但是将军之名威震四方,炽深知将军为人磊落,义胆肝照,有一片赤子胸怀,炽一直引以为知己,希望能与将军相交!”高炽坦然道,不带一丝造作。

    “哈哈!高将军才是谋智双全,恒佩服得紧。”随即作揖一拜,“凌某便随将军处置吧!”说完洒脱一笑。

    高炽闻言脸色一霁,双手扶住他,“炽愿与将军一道为平定中原而效力!”

    “好!”凌恒笑道,收复中原一直是凌恒心中最大的抱负。

    两人扺掌而誓,相视而笑。

    第二日,高炽边让凌恒安顿好袁氏在寻阳的所有兵马,便与凌恒商议,让凌恒带着一队人马赶回竟陵,以防大燕突袭。

    随后,高炽会见了远道而来的豫章太守颜石虔和新蔡太守江岸州。高炽摆下宴席,犒劳一众将士。

    “多谢两位大人相助!”高炽拱手相谢。

    “高大人好谋略,真是将相之才!”江岸州躬身佩服道。

    “大人谬赞,高某愧不敢当!”高炽也笑道。

    颜石虔倒是微微一笑,这高炽恐怕大有来头,他之所以会带兵来江州,乃是收到了京中八皇子的密信,嘱咐他一定配合高炽的调度。如今江州危局已解,他也应该回豫章了。

    “高大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是令颜某佩服!”颜石虔也称赞道。

    高炽向颜石虔作揖行礼,虽然他身为江州刺史,但是在年龄上他比颜石虔晚了一辈,这次多亏他赶来,才能有如此震慑力,

    “颜大人不辞劳苦,高某心中感激,只是还得辛苦颜大人连夜赶回豫章,袁桢之子袁韬控有长沙郡,难保他不想取道豫章,来江州与他父亲会合。”

    颜石虔点点头,“颜某正有此打算!”

    “粮草已为大人准备好!”高炽说道。

    颜石虔推辞道:“多谢将军美意,我豫章粮仓粮食丰足,倒是江州如今兵马甚多,应该紧缺粮食,倘若将军需要,回道豫章后,我会安排人送来十万担粮食,以供寻阳用度!”

    高炽闻言面露惊喜,“如此高某便再谢大人了,过些时候,裴大人的平西兵马应该会经过江州,而大人的粮草正好可供平西大军食用。”高炽对于颜石虔的慷慨很是感激。

    江岸州出声问道:“请问将军,如今这袁桢和寻阳城的军队该如何处理呢?”

    “袁桢以及他的亲信将领都等待裴大人处理吧,至于寻阳城的兵马,稍作整顿,便要前往荆州,另外,竟陵那边兵力不足,为防大燕乘机犯边,我已让凌恒将军带领一部分兵马回到竟陵。”高炽解释道。

    颜石虔闻言沉思了一会,说道:“高将军不可不防着些袁氏的兵马,以防放虎归山哪!”

    高炽一笑,“颜大人所虑极是,这些兵马中会有一半江州的士兵,所以大人放心,再者我也相信凌将军的胸怀和气度。”

    “不过,这袁楷已经到了夏口,他要是得到消息便会水流而下,恐怕江州依旧还有危险。”江岸州担忧道。

    “我已经封锁江州的一切消息,而往夏口送信的人,送到的也是我想让袁楷知道的消息。”高炽嘴角轻扬,带着一抹深意的微笑。就算袁楷知道了真实消息,那也是很多天以后的事情了。

    ps:许得了他高官厚禄,却许不了他天下安澜,向古今战场上那些不顾生死,保家卫国的战士们致敬!!!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五章 声西击东

    京城之中,萧墨珩的两名军师却是悄悄聚在了一起,江梅浅酌了一口酒,将江州的情势一一报给东方湛。

    “高炽真不愧是真将军!出手不凡啊!”东方湛赞道。

    “他这一次还真是干得漂亮!几乎没动一兵一卒,便让江州化险为夷。那三计还真是用得妙啊!”江梅眼中满是欣慰,自古以来良将难求,而能谋善断且又有将军风范的主帅更是凤毛麟角。

    “裴蕴的大军几日后便可到达江州了,他从京城只带走了一万精兵,正因为他知道袁桢南下江州了,所以他把豫州的兵马抽调出来,宁愿舍弃豫州,逆流而上,是想一路取得江州和荆州。”东方湛分析道,

    “幸好高炽一再封锁消息,不然裴蕴可不愿意动豫州的军队,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江梅接话道,“姑孰的守将羊敬仁已经踵迹至历阳,想不到裴蕴这么容易便放弃豫州了。”江梅颇有点意外。

    历阳为豫州治所,处在长江北岸,是豫州在建康上游的军事重镇。

    “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他如今是护国大将军,如果能一举击败袁楷和袁桢,那荆州和江州都将在他的手中,这样一来,朝廷一定会设法撤换豫州刺史,与其让朝廷忌惮,不如自己下手,这样刘机还能落得个好下场。”东方湛解释道,“裴蕴是个老谋深算的狐狸,可惜这次要栽在咱们手中了。”

    “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如意,荆州就算给他,也是暂时的。”江梅眼中划过一丝犀利的光彩。

    “如今经此一役,我们能得到江州和豫州,这已经是很难得的成果了!”东方湛笑道。

    江梅闭了闭眼叹道,“豫州也没有那么容易站稳脚跟的,裴蕴是个老狐狸,他一定不会坐看豫州被夺而不管的。”江梅忧虑道。

    “是的,我会嘱咐那边,要他们谨慎从事!”东方湛回道。

    两人沉思了一会,江梅出声问道:“七皇子已经前往京口了吧?”

    “应该快到了。”东方湛微笑地看着江梅,“咱们这招也算是声西击东吧!”

    江梅闻言想了想,笑道:“哈哈!正是如此!我们已经拿下江州和豫州,且看七皇子如何决胜下游了!”

    江梅口中的七皇子此刻正在前往京口的马车上,萧墨珩半眯着眼斜倚在榻上歇息,

    这时,文度掀起马车的帘子,躬身走了进来,把手中的布条递给萧墨珩,“殿下,这是京中的飞鸽传书。”

    文度是萧墨珩身边的重要谋臣,其地位不亚于东方湛,如果说东方湛是他身边的张良,那文度便是萧何了。这次东方湛留京主持大局,于是文度便随他来到京口。

    而萧墨珩此次出行只带了三人,除了文度之外,还有赶车的秋林,另外再就是他的贴身侍卫覃信了。

    萧墨珩慵懒地打开布条,看了一眼,笑道:“江州得手了!”

    文度眼睛一亮,“果真?那真是太好了!”

    萧墨珩一手轻托住下颚,心中沉思道:高炽?果然是将才,得设法收服他才好呢!

    这时,马车外传来秋林的声音,“殿下,京口到了!”

    秋林见一位戎装打扮的将军走向马车,来人对着秋林问道,“马车内可是七皇子殿下?”

    秋林从容回道:“正是七殿下!”

    那将军便稍整衣裳,对着马车拱手高声道:“臣京口守将霍丛雁恭迎七殿下!”

    文度掀起帘子,萧墨珩从马车内优雅走出,他立在马车边沿,朗声道:“辛苦将军出迎!”

    霍丛雁一抬头,便看见一袭青色长袍、外披一件月白披风的萧墨珩,他清俊高雅,卓尔不凡,倒是让霍丛雁看了一眼便立即低下头,“殿下驾临,臣敢不尽心!”

    他再次抬头看了看萧墨珩零星的几个随从,心中满是忧虑,这皇子驾临不应该是一大堆随从和侍卫,怎么这七皇子就三个随从,他心下忖度着:如今这流民散乱,这尊贵的皇子殿下跑来京口,不是纯粹给他添麻烦吗?万一有个好歹,他可担不起这责任。

    萧墨珩似乎看透了霍丛雁的心思,只是微笑不语。

    霍丛雁内心苦恼归苦恼,可无论如何,如今人家到了他的地盘上,他还是得招待的,于是便说道:“那臣便领着殿下进城歇息。”

    “如此便有劳将军。”萧墨珩回道,说完便转身进入马车,再次斜躺在马车内,优哉游哉地闭眼休憩。

    京口城不大,不过两刻钟后便到了霍丛雁的府邸,霍丛雁下马后便走近马车,扶着萧墨珩下车,边走边说道:“殿下,京口城内外流民颇多,为了殿下安危着想,便委屈殿下住在臣的府中,也好方便臣保卫您的安全。”

    萧墨珩笑道:“如此甚好,只是叨扰了将军!”

    “殿下折煞下臣了!”霍丛雁惶恐道,却是觉得七皇子礼贤下士,宽厚待人,心下对他也增添了几分好感。

    因天色已晚,萧墨珩并未急着吩咐霍丛雁办事,只是早早地歇息了。

    次日一早,霍丛雁便候在萧墨珩歇息的院门前,他见萧墨珩已经独自立在院内,一袭白衣的他,正在俯头闻着院中秋菊的轻香。

    “将军府上的菊花清香四溢,让人神清气爽。”萧墨珩淡淡道,他虽未偏头,但已注意到了霍丛雁的身影。

    “多谢殿下赞赏,敢问殿下今日有何安排!”霍丛雁问道,武夫便是武夫,脑子是一根筋,人家跟他谈菊花,他脑子里便只想着今日该做什么。

    萧墨珩倒也不在意,他拍了拍身上的花尘,转身看向他,正色道:“将军只需做一件事,那便是在流民聚集的地方,张贴告示,将所有愿意应征入伍的流民皆登记在册。随即把他们召集起来,根据各自的特长编入不同的兵种。”

    霍丛雁闻言目瞪口呆,“把流民征为士兵?”前些日子石冰将军一直想着如何镇压下去,而朝廷一直对流民颇为忌惮,而如今这七皇子口口声声要把他们征入军队,这么做到底合适不合适,还真的难说。

    霍丛雁嘴唇一抽,问了个非常不该问的问题。

    ps:大家还记得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吗?那支兵在历史上有着赫赫威名的北府兵就是征集流民为兵而建立成的,箫和是借了这个典故啦,期待看到大家的留言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六章 京口流民

    “殿下,这…。这是朝廷的意思吗?”不知朝堂上那些大族是怎么看的,霍从雁担心这位年轻的皇子自作主张。

    萧墨珩闻言,原本温和的眼神里透出丝丝严厉的清辉,他面无表情看了霍从雁片刻,方道:“霍将军,袁氏兄弟为祸上游,不日便可顺流而下,直捣建康,再而席卷京口,如今朝廷正是用兵之时,这京口的流民不正是抵抗袁氏的上佳人马吗?朝廷既然已经让本王来处理此事,那将军就无需多言,照办便是!”他语气已透着森严,清俊的脸上泛着一丝凌厉的气息。

    霍丛雁闻言心中有愧,面有赧色,于是只能躬身回道:“谨遵殿下吩咐。”说罢便立即前去安排人马,张贴告示。

    覃信倚在门旁,看着霍丛雁远去背影一脸温怒,他对于霍丛雁刚刚的行为非常不满,何时有人敢在自家主子面前这么无礼,他转眼看了看萧墨珩,发现他全然不在意,遂只能忍了气。

    “覃信,你随我出去瞧瞧。”萧墨珩便朝外走,边吩咐道。

    “是,主子!”覃信放下叉在胸前的手,恭敬道。

    京口城虽小,但它处在东南各郡前往建康的必经之道,因而往来商旅络绎不绝,街道上更是熙熙攘攘。不过近日因流民作乱,东南的商旅倒是走船运的较多,不敢在京口作过多停留。

    京口城临江一线有三山,由西往东依次名为金山、北固山和焦山,如今这山上山下以及城墙附近到处都是流民,有饿的奄奄一息的,有抱着包袱无家可归的,还有拖家带口倚在树下或城墙边的。

    萧墨珩看着这些面容憔悴且目光迷惘的流民,心中沉痛不已,中州失陷以后,每年都有流民南来,听闻今年大燕大饥,因而很多贫苦百姓便卷家南下,而南来的流民聚集最多的便是广陵和京口了。

    “快来看呀,快来看呀,朝廷贴出告示了,要征人入伍呢!”一大汉手舞足蹈地一路跑着,告知沿街的百姓。

    在他的吆喝下,一大堆人群挤在告示出,争相抢看告示内容。一时人声鼎沸,“是真的,是真的,咱们都可以去登记入伍了!”一年轻男子欣喜道。

    紧接着,萧墨珩便看到一路官兵朝着流民聚集的地方张贴告示,随后也在城门口,安排了人员登记造册。

    不一会儿,就有一大堆男子排着队等待征兵入伍,城门处也被围的水泄不通。那些流民,虽然一个个穿的破破烂烂,但脸色都洋溢着喜气的笑容。

    萧墨珩二人已经出来一上午了,为方便萧墨珩用膳,覃信择了一个窗口临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