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纳妾记-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衙门忤作,坐着官轿来到了巴州河边。

    尸体已经被拉到了岸边,用一张草席盖着。

    杨秋池先询问了余老汉和余铁柱父子两发现尸体的经过,然后戴上手套,仔细对尸体进行了检验。

    这尸体男性,穿着一身青布短衫,看样子是个庄稼汉,脖颈上捆着一根细细的铁链,一头绑着一块石头,石头不算太重。

    杨秋池先搜查了尸体的口袋,找到了一条汗巾,角落上绣了一个“李”字,其他没有发现什么。

    解开衣服检验,发现尸体已经开始轻度**。

    宋芸儿也在一旁仔细的看着杨秋池检查尸体,突然咦了一声。

    杨秋池问:“怎么了?”

    “哥,你以前说过,人死之后,血液会沉积到身体的低位而形成尸斑,这具尸体怎么没有尸斑呢?”宋芸儿跟随杨秋池勘查过许多尸体,听杨秋池说得多了,也学会了一些专用名词。

    杨秋池赞道:“芸儿真聪明,我以前告诉你的你还能记得住,不简单哦。”

    宋芸儿得意的一偏脑袋:“你说的话我都能记住,可是就是不会用,好比这具发货票,怎么就没尸斑呢?”

    “这具尸体不是没有尸斑,而是尸斑的颜色很淡,不容易发现,而且,在河流里游死的尸体,尸斑一般不会沉积在人体的低位。”

    “为什么?”

    “因为这尸体虽然脖颈上套着铁链捆了一块石头,但石头不太重,铁链又比较长,所以不能让尸体保护一个姿态,而河水是流动的,尸体上下翻滚,没有固定的体位,所以也就不能再某一个固定的低位形成尸斑了。”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宋芸儿一时还没想到,杨秋池这一点破,当下就明白了,点点头,又仔细看了看,惊喜的说:“我发现了,是有尸斑,散布在身体各处,但是以前咱们检验尸体的尸班好像都是紫红色的,这一具的尸斑怎么是粉红色的呢?”

    这个问题可不好给宋芸儿解释清楚,因为溺死者的尸体在水里,温度比较低,所以尸斑形成后,血液内的氧合血红蛋白不易分解。而且水中的氧气会进入血管里而形成浓度很高的鲜红色的氧合血红蛋白,所以,溺死者的尸斑不是一般的紫红色,而是粉红色。

    这波及的问题太现代,杨秋池只能简单说:“这是因为水冷造成的。”

    宋芸儿搞不懂水冷为什么会使尸斑成粉红色,正要刨根问底,突然盯着尸体的口鼻看了看,惊喜的叫道:“我知道了,这人是被毒互之后扔进河里的!”

    可乘之隙诧异的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宋芸儿一指那死尸口鼻处慢慢冒出的一摊白色的泡沫:“你看!要不是被毒死的,怎么会口鼻冒出这么些泡沫呢?”

    杨秋池摇了摇头:“真是的口鼻冒泡,就一定是毒死的吗?”

    “不是毒死的,难道难道他故意吐泡泡?——难道他还活着吗?”宋芸儿眼睛都睁大了。

    听她这话,杨秋池头更大:“这尸体都浮肿开始**了,怎么会还活着!而且你刚才也看见了,尸体身上有粉红色尸斑,活人怎么会出现尸斑呢?”

    “那,那他的嘴怎么会吐泡泡呢!”

    “什么吐泡泡,那叫做莗样泡沫,由于冷水进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而分泌出大量的粘液,死者落水后急促的呼吸会把这些粘液与吸进去还有呼吸道,肺里的空气混淆搅拌,就会形成这种泡沫,由于和螃蟹吐出来的泡沫很相象,所以也叫蟹样泡沫。”

    宋芸儿听不懂什么呼吸道之类的,但是她已经习惯了听杨秋池这种神神叨叨的怪话。

    杨秋池拿了一块汗巾,轻轻擦牛死者口鼻处的泡沫,说道:“这种泡沫就算你擦掉了,它不罕冒出来,尤其是翻动尸体,会冒得更多。”

    果然,尸体口鼻处又慢慢冒出了一摊白色的细泡沫。

    杨秋池继续补充道:“这种泡沫可以提示死者入水时,呼吸功能还存在,所以,只要发现溺死的尸体吐出这种泡沫,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是生前入水,也就是死者是被溺死的,不过也不一定,服用某些毒药,或者因为癫痫而死,也可能产生这种泡沫。”

第306章 硅藻

    “不过人是生前入水被溺死还是死后抛进水里的呢?”

    “初步判断,是生前入水溺死的。”杨秋池拿起那尸体的手,示意让宋芸儿观看死者手指的指甲。宋芸儿盯着看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疑惑地看着杨秋池。

    杨秋池说道:“你注意看他的指甲缝里,有什么?”

    宋芸儿盯着那指甲缝,皱了皱眉说道:“咦~!这人指甲老长也不剪剪,你看这指甲里的黑泥~!”

    “你好好看看,那不是黑泥。”

    “不是?那是什么?”

    “河泥,河底里的泥沙!”

    宋芸儿眼睛一亮:“我知道了,这人如果是活着入水的,由于绑了石头,会沉到水底,这泥沙深陷指甲里,不会是随着水流沉积进指甲里的,只能是挣扎的时候,用力抓挖河底的泥沙,才会留下的。”

    “很好!”杨秋池赞道:“芸儿已经学会了仔细观察,侦破案件就需要这种仔细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犯罪线索。”

    宋芸儿得意地笑了笑,露出整齐的小贝齿。杨秋池发现,宋芸儿的小贝齿和好堂姐宋晴的一样整齐漂亮。

    杨秋池继续说道:“根据死者鼻口处的蟹样泡沫和手指甲里的泥沙,初步判断是生前入水,当然要作出肯定判断,还必须进一步检测。”

    “进一步怎么检测?”宋芸儿奇道。

    “这……太复杂了,以后告诉你。”杨秋池耍了个滑头,然后继续对尸体朝廷检查。

    不是他卖关子,而是他真的没办法告诉宋芸儿,因为进一步检测就是要朝廷尸体解剖,经过解剖,如果在死者上呼吸道发现吸入的河水甚至水草等异物,或者呼吸道出现剧烈咳呛造成的粘膜上皮肿胀,以及水性肺气肿,又或者在胃里发现河水甚至水草泥沙黄发垂髫,即可进一步判断是溺死。

    因为只有活人的呼吸行为才会造成这种结果,死人没有呼吸,所以水只能到口腔里,最多能到达上呼吸道上部,是不可能到达肺里或者胃肠里的。

    另外,尸体解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检测死者体内的硅藻。如果在死者内脏多器官内发现浮游生物硅藻,基本上就可肯定是生前溺死。

    当然,尸体解剖在古代是不能进行的。杨秋池也不准备冒这个险,所以不能宋芸儿说。

    不过,虽然不能朝廷尸体解剖,但必要的化验还是要做的。溺死尸检中一项最重要的检测杨秋池必须做,那就是检测硅藻。这是寻找死者落水地点很重要的参考依据。

    硅藻是水域里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多数为单细胞,可以随着水流被死者吸进肺里,并通过体内循环而遍布全身内脏器官中。如果人死了之后才被扔进水里,由于死人是不会有呼吸的,所以,水里的硅藻就进入不了人体。因此,从人体内脏器官里发现硅藻,可以作为证明生前入水溺死的重要证据。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有不是溺死却从体内检出硅藻的情况,因为硅藻不仅存留在水里,陆地湿润的地方、空气、食物中也会存在。

    进行硅藻检验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借此寻找死者落水的地点。

    硅藻种类大概有一万五千多种,在一条河里,不同水域的硅藻种类、单位数量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杨秋池要做的,就是找出死者体内的硅藻并确定其种类、单位数量,然后提取落水地和上游不同水段的水样进行测试,找到两者的一致的,那里就是落水地。

    硅藻在人体里各器官组织中的含量是不同的,主要集中在肺、肝,其他的心血、肾、心脾都有。但是,不同的内脏器官由于含量不同,所以检出率有很大差别。比如在肺里能百分之百检出,但是在脾里,则只有百分之十四的可能性被检出。

    因此,最理想的就是解剖提取肺和肝进行检测,但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难不倒杨秋池,因为溺死者的牙齿里也能寻找到硅藻。

    所以,杨秋池提取了一颗死者的牙齿以备检验。

    宋芸儿见杨秋池不肯说,撇了撇嘴,接着看杨秋池检查尸体。

    杨秋池检查了死者的眼角膜,发现已经重试混浊,手足皮肤表皮脱落,结合尸斑和身体**情况判断,死亡时间大概是两天左右。

    检查尸僵的时候,发现尸僵已经开始缓解。刚才判断死者死亡时间大概在两天左右,而陆地上尸体的尸僵一般要在三天之后才开始缓解。不过,对于溺死的人就不一样了,溺死的人由于剧烈挣扎、抽搐,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所以尸僵发生早,相应的,缓解也就比较早。

    检查尸体的体表,发现有一些刮擦痕迹,很浅,不足以引起人死亡,应该是尸体在水里飘动时与岩石等碰撞造成的,另外,尸体上还有一些惨白的小伤口,是小鱼之类的啄咬留下的。

    死者脖颈上有一根细细的铁链,铁链一头捆着一块大石头。杨秋池仔细检查死者的脖颈。

    宋芸儿凑过来看了看,问道:“哥,有什么发现吗?”

    杨秋池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死者脖颈虽然有这铁链摩擦留下的皮下出血痕迹,但没有掐勒的痕迹,而且铁链是套在脖颈上,没有勒着脖颈,所以那些摩擦痕迹应该是死者挣扎时铁链摩擦留下的,不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这死者表面没有明显的外伤痕迹,难道,是被人捆了石头扔进水里活活淹死的?又或者是自杀?”宋芸儿学着杨秋池的模样摸着下巴沉吟,一副很老练的样子。

    “还不能下这种结论,因为至少尸体体表还有一个地方没检查,先查了再说。”杨秋池小心地翻看着死者的头发。忽然,他的手停住了,“死者头上有头皮裂伤!”

    “我看看!”宋芸儿凑过去看了看,果然,死者后脑的头皮裂了一道一寸来长的裂口,分开裂口,可以看见白森森的头骨。

    杨秋池先测量了裂口的尺寸,然后仔细分辨创口开关,不由咦了一声。

    “怎么了?”宋芸儿盯着那创口,左看右看看不明白。

    杨秋池看了看宋芸儿,说道:“芸儿,你跟了我这么久了,我也教过你怎么辨别伤口。你看看,死者这创口是被什么砍的?”

    宋芸儿将脑袋凑到死者后脑上,瞧了半天,说道:“不太像是刀子砍的。”

    杨秋池赞许地点点头:“为什么?”

    “你以前说过,锐器伤的创壁光滑,创腔内无组织间桥,这创壁不怎么光滑啊。”宋芸儿记忆力很好,杨秋池以前说的这些法医专有名词她都记住了,而且也知道了怎么用。

    “很不错,”杨秋池赞道:“这创口的确不是锐器砍伤的。”

    “那是什么砍的呢?”

    杨秋池用手术刀切开创口两边的头皮,露出了创口,用汗巾擦了擦创口下的头骨,说道:“注意看,这有一条细细的骨折线,骨折线的两侧没有刮擦痕迹。由于人的头骨的硬度与铜差不多,这凶器既然没有在头骨上留下痕迹,说明凶器的硬度比铜要软,很可能是木棒之类的。”

    “木棒?木棒也能砍出伤口?”

    “普通的木棒是钝器,很难形成这种创口。所以,这木棒应当是菱形的。”

    “哦,”这下宋芸儿理解了,又问道:“那这人是被这菱形木棒打死的吗?”随即想到刚刚杨秋池才说了,这人是生前入水溺死的,又怎么可能是被木棒打死的呢,赶紧改口道:“不,应该说是被木棒打昏之后,绑上石头沉入水中淹死的,对吧?”

    “嗯,凶手木棒这一击仅仅造成死者头骨线性骨折,可以引起脑震荡或者颅内出血等创伤,但从这打击情况来看,不太可能引起被害人当场死亡。根据刚才尸体检验来看,死者是被溺死的,说明被害人挨了这一棒之后,被沉入水中之前,还是活着的。”

    “那你找到凶手的线索了吗?”

    杨秋池苦笑:“你总是这么着急,我又不是神仙,哪能一下子就知道凶手是谁啊?不过,我已经有了侦破方向。”

    “真的?什么方向?”宋芸儿急声问道。

    杨秋池走到那条巴河边,观察了一会河水的流速,说道:“虽然死者脖颈上系着的铁链捆了石头,但这石头不算太重,而巴河的水流比较湍急,应该能将尸体往下冲,所以,落水地点很可能在上游某处,但不会太远。”

    随即他吩咐捕快们沿江两岸而上,仔细搜搜看看有没有什么血迹或者搏斗等异样痕迹,另外,将这里和上游十里内的水每隔一段距离便用瓶子装一些带回来,要打上标记注明是哪里提取的。

    捕快们领命而去。

第307章 指甲缝里的河泥

    宋芸儿奇怪地问道:“你让他们的河水回来干什么?”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进一步检验啊。”

    “啊?怎么检验,我看看行不?”

    杨秋池摇摇头:“不行。”心想,别说让他看见自己那些烧杯、试管、离心机、各种试剂,只要让她看看显微镜和显微镜里的世界,保不定会把她吓傻的,那可就天下大乱了。

    “哼!我也不稀罕瞧!”宋芸儿俏脸一板,说道。

    杨秋池笑了笑,回到尸体旁边,蹲下身,又仔细查看了一下死者脖颈上捆着的细细的铁链,若有所思,随后取下了这根铁链收好。

    勘查完毕,杨秋池吩咐金师爷监督忤作填写尸格之后,让忤作们将尸体运回衙门殓房存放,自己带着宋芸儿先起轿回衙门了。

    回到衙门内衙,杨秋池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和在清溪县的时候一样,在这巴州知州衙门里,杨秋池同样将一间书房建成自己的法医工作室,平日锁上,不许任何人进去。

    杨秋池虽然穿越来到明朝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不过他的那些法医试剂之类的消耗用品并没有明显减少多少,因为随他一起穿越来的那一卡车的物质,除了DNA物证检验设备和毒物分析设备被巨石砸在了下面之外,其余的都完好无损还保存在那个大铝合金柜子里。

    杨秋池穿越到明朝之前,负责的援藏任务是援助西藏阿里地区公安部门建立一个正规法医物证检验中心,所以,那一卡车携带了大量的容易消耗的法医勘验用品。一起带到了明朝,不仅够他一个人破案几十年用地,而且包装完善,理论上也不会坏的(YY的需要嘛)。

    另外,一起携带穿越而来的手提电脑,上面除了好多毛片和图片之外,还有几个常用的法医勘验软件,还带有一台大功率太阳能蓄电池,这是专门考虑到西藏阿里地区下乡勘查提供电力用的,现在用来为他的电脑和身形数码相机充电,绰绰有余了。当然,为了YY的需要,这些都是不会坏的。

    杨秋池对提取回来的死者的牙齿进行检测,非常幸运,从死者的牙齿里找到了硅藻,确定了硅藻的种类和单位数量。

    捕快们回来之后,报告说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痕迹,只带来了提取地巴河上游各处的水样。

    经过检测对比,杨秋池很沮丧,没有一处水样的硅藻与死者牙齿里的相同。

    奇怪了,难道死者是从十里以外的地方飘下来的吗?不对,杨秋池观察了巴河这一段地水流,死者脖颈上捆得有石头,两天时间飘流下来地距离绝对不会超过十里。那为什么十里之内的水样检测居然没有发现相同甚至很类似地呢?

    杨秋池略一沉吟,马上就知道了原因,不由得哑然失笑:这巴河是流动的,而且水流还比较湍急,所以,水域里的硅藻由于水的流动而不断处于变化之中,自己提取现在的水样去分析两天前地水的硅藻情况,岂不是刻舟求剑吗?

    这样地取样对比,一般是用于水流相对静止的水库、湖泊等水域,从而确定落水地点。流动湍急的河流是不适用的,怎么慌忙之下,把这么简单的事情给忽视了。

    想通了这个道理,可杨秋池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既然水样不能进行硅藻检测确定落水地点,那怎样找到落水地点呢?

    河泥!杨秋池脑袋仅仅转了半圈,就想到了解决办法。用死者手指指甲缝里的河泥进行检测,然后提取上游十里内的河泥进行成分对比检测,同样可以找到大致的落水地点。

    办法想到了,但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自己手里没有泥土检测设备,怎么检测?

    杨秋池眉头皱到了一处,想了想,决定先对死者指甲缝里的河泥进行一下显微镜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他来到殓房,提取了死者十个手指指甲缝里的的镶嵌物,拿回来进行显微镜观察。

    经过观察,杨秋池发现了一些小白点,仔细观察,不像是白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