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纳妾记-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芸儿当然不示弱,嘻嘻一笑:“哥,虽然我心里也很希望你能考上举人,你考上了,我这妹妹也脸上有光啊,可是……,嘻嘻嘻,哥,我劝你还是好好帮我爹管好大牢吧。”

    杨秋池一摆手:“你别打岔,要是你哥我考上举人,怎么办?”

    宋芸儿逗他:“要是考不上怎么办?”

    “考不上?考不上我就答应你一个要求,无论什么事情。要是考上呢?”

    宋芸儿嘻嘻一笑:“那我也答应你一个要求!”

    “一言为定?”杨秋池举起一只手掌,要与宋芸儿击掌为誓。

    宋芸儿见杨秋池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还真有点揣揣。自从认识杨秋池以来,他不知道给了宋芸儿多少次的意外和惊喜,现在他说要考科举,没准还就真能考上哦。

    不过转念又一想,赌注只不过是答应一件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就算打赌输了,哥哥考上了举人,帮他做一件事情那也是应该的。再说,他绝不会让自己去作杀人放火违背良心的事情的。

    想通此节,宋芸儿俏生生站起来,在杨秋池手掌上拍了一掌:“一言为定!”

    宋知县看他们说得热闹,便浇了一盆冷水:“贤侄,这,这开恩科是乡试,可,可你童试都还没过,不能参加乡试啊。

    宋芸儿吐了吐舌头,幸灾乐祸地笑嘻嘻看着杨秋池,仿佛在说,怎么样?不能参加考试,那你已经输定了。

    杨秋池好整以暇地对宋芸儿说道:“芸儿,别高兴得太早了,你哥我可并非浪得虚名哦。”顿了顿,故意拖长了声音说道,“我已经托人替我捐纳成为国子监例监了,”转过头对宋知县说道,“伯父,这国子监监生,好像能参加乡试吧?”神情颇为得意。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宋知县很意外,说道:“贤侄,用捐纳取得监生资格,这可要话很多银子的,你哪来这么多……”一想到涉及到人家经济收入,那可是**,宋知县及时打住了。

    杨母也担心地说道:“是啊,为了白家的事情,你已经把这段时间家里的收入差不多都拿走送礼了,咱们哪里还有钱啊?”

    “娘,别担心,”冯小雪劝慰道,“夫君既然这样说了,就一定有办法的。再说了,我爹说,咱们贺家村的佃户过段时间就该上缴年底收成银子了,咱们还有好多债没收回来,年底也到时间收了,这不就有钱了吗?”

    冯小雪还真是持家有道,杨秋池很欣喜,说道:“别担心,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杨秋池从怀里摸出那一叠文契,“由于我破获了郝家谋反大案,按照大明律,朝廷已经将郝家全部家产赏赐给了我。这些是相关文契,我们明天便去宁国府接收这些家产。”说罢,将文契递给了杨母。

    杨母和冯小雪又惊又喜。杨母接过那文契,和冯小雪两人一张张翻看起来,笑得合不拢嘴。

    宋知县这下子明白了,连声恭喜。宋芸儿也替杨秋池高兴。

    宋知县说道:“如,如果捐了例监,当然是,是可以参加乡试的,这么说来,贤,贤侄此举势在必得了。”

    宋芸儿见杨秋池花了大笔的银子纳捐当了监生,已经做好了准备,看来不像是开玩笑的,虽然还是不相信杨秋池能考上,但也很佩服他这份勇气。

    说完考科举,大家又说宋晴的事情,商量好第二天四个人一起出发。兵分两路,杨母和冯小雪在宁国府接收郝家的家产,到时候周知府他们会帮忙的。杨秋池、宋知县和宋芸儿三人前往应天府接宋晴。杨母准备好了聘礼和纳妾文契,让杨秋池带去。如果可能。就马上把纳妾这事情给办了。

    第二天,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终于停了,一行人骑着马出发,先来到了宁国府。杨秋池请周知府派人帮助杨母、冯小雪接收郝家家产,并留下夏萍等女护卫。自己和宋知县、宋芸儿带着其他十五个男护卫,赶赴应天府。

    杨秋池害怕节外生枝,而且心里也想着赶紧见到宋晴,催促大家一路紧赶。第三天终于赶到了应天府。

    宋知县上次来过,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宋晴娘家。是一个小院子,虽然不大。看上去却很整洁。

    杨秋池下马上前敲门。不一会,一个老妇人出来开了门。杨秋池问道:“请问老人家。宋晴姑娘可在家中?”

    这老妇人是宋晴娘宋老夫人地仆人,她看了看杨秋池,不认识,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宋知县,猛然想起这官老爷前不久和宋晴他们一起曾经来过,为了退婚的事情,顿时一喜,问道:“这位公子,请问你是……”

    “我叫杨秋池,是从广德县来的,来找宋晴姑娘。”

    老妇人顿时惊喜交加,回过头大声喊道:“晴晴,泥娃娃,杨公子来了!”

    杨秋池这一路上最担心地,就是锦衣卫一旦解除了软禁,宋晴会乱跑,会因为觉得对不起自己而躲了起来不肯见自己。现在一听老妇人这话,知道宋晴就在家中,心中那块悬起地石头这才落了下来。又是高兴又是紧张,迈步进了院子。

    院子里铺满了白雪,中间已经扫出了一条通道,杨秋池急步跑上台阶,正要去掀门帘,门帘已经被掀开了,一个女孩子从门里正急冲冲跑出来,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都慌忙后退了半步。

    杨秋池定睛一看,这女孩子圆圆的脸蛋,小小的酒窝,雪白整齐的小贝齿,正是泥娃娃宋晴。

    “晴晴!”杨秋池轻声唤道。

    宋晴看见杨秋池,轻呼一声,纵身扑进了杨秋池地怀里。两人紧紧搂在一起,宋晴抬起头来时,脸上已经满是泪花:“秋池哥哥,你可来了,我等你等得好苦。”

    杨秋池搂着宋晴,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晴晴,你受苦了”

    宋晴使劲摇头,急声问道:“秋池哥哥,你肯原谅晴晴了吗?”

    杨秋池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小傻瓜,我要不原谅你,还会来找你吗?我这次来,就是来娶你来了!”

    宋晴大喜,颤声道:“你说地是真的吗?”紧紧搂着杨秋池,生怕一放手他就不见了似的。

    “娉礼我都带来了。今晚我们就成亲!”

    一听这话,宋晴顿时羞红了脸,泪水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秋池哥哥,你真好!”

    原来那天杨秋池将宋晴私自释放之后,她的确直接回了应天府,因为她无处可去,知道自己犯下地是十恶不赦的重罪,到谁家就会害谁,她再也不想伤害或者连累别人,决定回应天府,和娘死在一起。

    回应天府的路上倒很安全,也没人来罗嗦。她哪里知道,她后面跟着一大帮子锦衣卫密探,保护兼控制着她呢。

    来到应天府家里之后,发现以前郝家派来挟持她娘地那些人已经不见了,不知道是闻风而逃还是被锦衣卫抓了。不过,她们母女娘现在又被锦衣卫软禁了,只能在家里呆着,要什么东西只能由那个老仆人在锦衣卫的监视下外出购买。

    她们不明白为什么只是限制她们外出,却不抓捕她们。

    更想不到地是,过了一段时间后,锦衣卫又都全部撤走了。临走之前,还告诉她们说朝廷已经赦免了她的罪,她们已经没事了。

    死里逃生之余,宋晴和娘在想是谁救了她们,这一点都不难猜,马上就想到肯定是杨秋池救的,因为除了他没人会帮她们。也没人敢帮她们。

    另外,宋晴从锦衣卫牛百户对杨秋池毕恭毕敬的态度,就已经猜到了,也只有杨秋池才有这个能耐。不过。自己犯的可是谋反重罪。杨秋池这次为了救自己,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只是不知道杨秋池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虽然宋晴最初和杨秋池亲近的目的是为了探听消息,可后来。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喜欢发呆而又经常给人带来意外惊喜地男人。

    到后来,事情败露。本以为已经死定了,没想到杨秋池胃死将自己给放了,这让她更加感动,也深深感受到了杨秋池对自己的爱。同时,也唤醒了她对杨秋池的爱。

    如果一个男人对你的感情已经深到愿意为你去死,这样地男人还不值得你去爱。那世界上就没有男人值得你去爱了。

    不过,回到应天府地宋晴这时候还不敢想别的。她和娘两人都在等死,内心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深深地忏悔。

    当她得知她们被赦免,死里逃生之后,宋晴才发现,她心中对杨秋池已经充满刻骨铭心地思念,她迫不及待要到广德县去找杨秋池,她要当面向杨秋池忏悔,要把自己对杨秋池的感激和思念告诉他,要做他地女人。

    宋晴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娘宋夫人。宋夫人答应了让宋晴嫁给杨秋池作小妾,但劝宋晴不要乱跑,估计杨秋池他们知道这消息之后,一定会来找宋晴,那两人说不定会错过的。

    宋晴赞同了娘的想法,同时也考虑到娘地身体本来就很差,经过这场磨难之后,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不放心让娘一个人在家里。于是,宋晴只好这样每天企盼着杨秋池早日来找她。

    今天,终于把杨秋池盼来了,而且已经原谅了她,怎不让她欣喜若狂。

    正在杨秋池和宋晴搂在一起说心里话时,就听到里面有妇人问道:“晴儿,是谁啊?”

    宋晴抹了抹眼泪,答道:“娘,是伯父和杨公子他们来了。”她这时已经看见了台阶下的宋知县等人,忙红着脸轻轻挣脱了杨秋池的搂抱,向宋知县道了个万福,将他们引进了屋里。

    杨秋池等人进到客厅,见一个老妇人站在那里,头发已经花白,佝偻着背,拄着一根拐杖,正眯着眼打量着他。

    宋晴说道:“秋池哥哥,这是我娘。”

    杨秋池赶紧躬身施礼:“小侄杨秋池,拜见伯母。”

    宋老夫人上上下下好好打量了一下杨秋池,伸出手颤巍巍扶住杨秋池地手臂:“你就是秋池?我们……我们晴晴可一直盼着你来啊!”

    杨秋池连忙搀扶着她,说道:“伯母,秋池来晚了,让你们等苦了。”将宋老夫人搀扶到客厅椅子上坐下。

    宋知县简单说了杨秋池立功之后,朝廷将杨秋池私放宋晴的罪过和他地功劳相抵,这才赦免了宋晴她们的罪。宋晴的娘这才证实了她们的猜想,连声向杨秋池表示感谢。

    杨秋池乘机提出要娶宋晴为妾,这个问题宋夫人和宋晴已经商量过,宋夫人当然很高兴地答应了。宋夫人想,杨秋池为了自己的女儿宋晴,可以连性命都不顾,女儿交给他,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还去计较什么妾不妾的问题,计较什么门户呢。

    杨秋池趁热打铁,赶紧将聘礼送上,并让宋夫人在纳妾文契上签了字。

    一切搞定!宋晴终于成了杨秋池的小妾,杨秋池非常开心,自己的初恋终于开花结果了。

    纳妾虽然不同于娶妻,不需要那么繁琐的程序,但这庆祝一下还是要的。

    应天府里有杨秋池的锦衣卫哥们马渡和牛百户,还有宋家的一些亲戚,要真正办起婚庆来,这宋夫人家里就相对简陋了,不方便操办婚宴。

    杨秋池本来想将应天府最好的酒楼包下来大肆庆贺一下,但李公公再三要求自己低调,所以也不方便这么大张旗鼓的操办。商量之后,还是最终决定,就在宋夫人家里简单宴请一下最要好的亲戚朋友,当然,他们两的临时洞房也设在宋夫人家里。

    商定之后,婚宴由宋知县他们负责操办。杨秋池带着锦衣卫护卫找到了马渡和牛百户的千户所,三人见面,当然十分的高兴。杨秋池邀请他们两参加自己的纳妾婚庆,两位当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马渡嚷嚷着马上就要去看看杨兄弟的新娘子。杨秋池便和他们一起回宋夫人家。

    回去的路上,杨秋池向马渡问起白千总的事情。马渡说白千总他们一干谋反分子和缘坐亲属的处决时间就在后天。

    杨秋池不知道李公公帮了忙没有,按道理肯定会帮的,这李公公是明成祖的心腹之人,他肯帮着说话,应该没多大问题,但怎么一直没有消息呢。

    杨秋池带着马渡、牛百户来到了宋夫人的家,给宋晴引见之后,马渡一个劲夸杨秋池有眼力,找了这么俊俏而又可爱的一个小妾。

    正在说话间,在院子外负责警戒的锦衣卫护卫陪着两个人进来见杨秋池,说是宫里来的,给杨秋池送来一封信。

    杨秋池打赏他二人走后,将信拆开一看,原来是李公公写的。看来这李公公已经知道自己到了应天府,自己的一举一动全在人家的监控之下,可得加倍小心,别出了乱子。

    杨秋池将信看完,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将这封信烧了。

    宋晴等人忙问怎么回事,杨秋池说有朋友告诉他,白千总的妻儿白夫人和白素梅的处刑,已经由斩立决改成了流三千里,居役三年,附籍当地。白千总虽然没有能够免除一死,但行刑方式已经由凌迟处死改成了斩立决,至少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死亡前的痛苦。

    虽然没能救得了白千总,但终于救了白夫人母女两的性命,这让杨秋池感到了一丝欣慰。

    其实,按照大明法律,对谋反罪中因缘坐(株连)而被处罚的女性,连流刑都不能适用(谋叛罪可以),都是发给功臣家为奴,所以,白夫人和白素梅被改判流刑,仍然是超出了《大明律》规定的法外施刑了。不过,能保住她们两的性命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渡等人也都替这白夫人母女两感到幸庆。大家也都猜到了这是杨秋池托人说情的结果。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别

    杨秋池对这“流三千里,居役三年,附籍当地”是什么概念搞不懂。宋知县结结巴巴地给杨秋池解释了半天,杨秋池才明白,中国封建社会主要刑罚体系分为笞、杖、徒、流、死五种,其中的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是流放边塞或者烟瘴荒芜之地服苦役。

    中国古代故土观念很强,背井离乡是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流刑主要就是让犯人承受这种痛苦,同时,还附加到流放地服苦役,类似于现在的送到新疆荒漠里的劳改农场强制劳动。不过,期限要比现在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要短得多。

    这五刑中的徒不是象现在的有期徒刑那样剥夺自由,关在监狱里,而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苦役地)限制人身自由,然后强迫进行劳动。流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将犯人流放到数千里之外的处罚。

    这“居役三年,附籍当地”意思就是,在流放地服苦役的期限是三年,期满之后,就恢复自由,不过,户口就落在当地了。

    虽然在明朝流刑和徒刑一般可以用纳赎来免刑,不过,在因缘坐而被判流刑的情况下,不适用赎刑。所以,白夫人母女两这死罪虽免,却活罪难逃。

    李公公信上说白夫人和白素梅母女两被流放的地点是云南,至于具体的流放地点,按照规定,是等到达云南之后,再由当地提刑按察使确定。

    当天晚上,在宋夫人的宅院里,杨秋池摆了几桌酒宴,庆贺与宋晴喜结连理,与马渡、牛百户、宋知县等一干人等当然是狂饮了一场之后,才进洞房和宋晴真正圆了房。

    新婚之夜。宋晴身下果然猩红点点,证明她的确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子,更增加了杨秋池对她的怜爱。

    杨秋池向宋夫人提出,接宋夫人去广德与他夫妻二人一起住。宋夫人坚决不允。说随女儿到夫家住,这不成体统。

    这个问题杨秋池搞不明白,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只要女儿出嫁了,与娘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法律上地义务了(服丧除外)。如果宋夫人要去和女儿女婿居住,那会被人笑话的。

    宋知县也觉得留宋夫人一个孤老太太在应天府不合适,便提出接宋夫人去自己家里住。对这个建议,宋夫人到没有强烈反对。因为宋夫人嫁给宋知县的哥哥,属于宋家的人,现在霜居夫君地亲属家。也是情理之中地事情。

    经过杨秋池、宋晴等人的劝说之后,宋夫人终于答应搬到宋知县他们那里一起居住。杨秋池和宋晴都很高兴。如果宋晴娘住在宋知县家,两家相互也有个照应,这解了杨秋池和宋晴的一块心病,当然很高兴。

    第二天就是谋反案罪犯被凌迟处死的时间,杨秋池想去北镇抚司诏狱里看看白千总,也算给他送行。按照现代社会地规定,死刑犯临刑之前,亲人和朋友是可以去探望送别的,只是不知道明朝有没有这种规定。问过马渡后得知,也有这种规定,而且,白夫人母女两既然已经改判流刑,又关在同一座监狱里,按照规定她们也可以见白千总这最后一面。

    杨秋池向马渡说了想去探监地想法,马渡很理解,主动提出带他去。

    当天傍晚时分,天又开始飘飘扬扬下起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