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割线——“你这是何意?李肃?”吕布看到满地的珠宝说道。

    “这是我家主公董卓给奉先一点见面礼,还有一匹好马,请奉先随我出去看。”李肃说道。

    当吕布看到赤兔马的时候,眼睛都直了。那马浑身上下,火炭如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壮。

    “果然是好马,董刺史这么客气,奉先怎么好意思。”吕布笑道。

    “奉先,这话说过头,丁原乃是有勇无谋的匹夫,而且为人好大喜功,刻薄属下,奉先在他手下未将,岂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李肃说道。

    “我也想大展才能,但恨不逢主。”吕布叹息道。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青春不在,悔之晚矣。我家主公对奉先的才能极其看重,不知奉先愿不愿意来我家主公麾下从事,建立功勋,留下千秋万代之美名。”李肃说道。

    吕布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我都认了丁原做义父了。”

    “奉先错矣,你姓吕,他姓丁,何来的父子之说?”李肃反问道。

    吕布沉默了一阵,说道:“你等等,我去去就来。”吕布说完便走出了营帐。

    过了一会,丁原的人头被扔到了李肃脚前。

    李肃大笑,当天晚上,李肃和吕布就带着丁原的士兵前来投靠董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广告1。此书qq群新建,欢迎广大读者的加入,号码为1359797702。小编发布了一个投票,希望大家能够参与一下,由你来决定剧情。

    3。希望多给本书一点鲜花吧!鲜花是免费的,而且,有了您的鲜花我会写的更有动力的。

第132章 颍川书院

    清晨,一抹阳光驱散了阴霾。昨天的暴风雨已经过去,阴沉沉的下雨天也变成了阳光明媚的天气,金灿灿的阳光照射进道观,使得道观中熠熠生辉,在阳光的照射下也变得神圣起来。赵磊等人很早便准备好了行装,继续赶路。

    一路行驶,路上的行人逐渐的多了起来。

    行人百姓,阡陌田地,越接近颍川郡,愈加的繁华。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赵磊的大军抵达了颍川郡城。

    “主公,到颍川郡城了,我们是直接穿过颍川呢?还是在颍川城待一天?”程昱问赵磊道。

    “不急,我估计董卓大军也不会再追来了,我们就在这里待一天吧!而且我也很想去颍川书院走一走。”赵磊说道。

    赵磊望了一眼正前方的颖川郡城。

    虽然没有洛阳城雄壮,但是相比于其他郡城,颍川郡也算排得到中上了,眼前的颍川郡城高度约六丈,大约有六层楼的高度,由于豫州刚刚经历过黄巾的战乱,城墙有些坑坑洼洼,有些地方可以看的出是刚修补不久的。

    巍峨、沧桑、古老,赵磊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眼前的颍川郡城。

    站在城墙下,跟洛阳的感觉一样。一种渺小的感觉自心底升起。

    此时从颍川城内忽然出来了一股军马,赵磊抬头一看,军旗上写的是孔字。

    “颍川太守,孔伷,参见赵将军。”孔伷想赵磊行礼道。

    “原来是孔大人,孔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赵磊赶紧下马说道,赵磊虽然不认识他,但是场面还是要说的。

    “大人,怎么会来颍川的?怎么事先也不通知一下属下?”孔伷问道。

    “呵呵,我去扬州上任扬州刺史的,只是顺路经过颍川。”赵磊答道。心里却想到,我来颍川关你屁事啊!

    “大人既然来了,就让属下尽一下地主之谊,属下已经在郡守府设下宴席,为大人接风。”孔伷说道。

    赵磊笑道:“既然孔大人盛情邀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赵磊在孔伷的簇拥下,来到了刺史府,吃了一顿饭。

    宴席间。

    “孔大人,我知道这里颍川书院闻名天下,我想去游览一下,孔大人你能为本将军带路么?”赵磊问道。

    “好,不过将军,据说颍川书院的习俗有些古怪,向来不给达官贵人好脸色,赵大人可要做好心里准备。”孔伷提醒道。

    “是么?”赵磊奇怪道。

    吃完了饭,孔伷带着赵磊一行人来到了颍川书院。

    对于颍川书院,在没有看到之前赵磊对其抱着很多的幻想,不过当来到书院之后,之前的那些幻想也全部都被推翻。

    眼前这座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赵磊一席人进入了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赵磊轻轻拨弄一下琴弦,音色圆润清脆。

    “你们是何人?为何擅闯书院?”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问道。

    “陈群,不得无礼,这是当朝卫将军赵磊,赶快过来行礼。”孔伷说道。

    “参见卫将军。”陈群口气中带着极其的不屑。

    “卫将军怎么了?难道卫将军就能擅自闯入别人的地方了?”又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说道。

    “这位是?”赵磊扭头问孔伷道。

    “这位是书院院长的儿子荀彧,荀文若。”孔伷回答道。

    “重点来了。”赵磊听到荀彧的名字后,心里想道。

    “将军如此擅闯我家书院,还动了我们书院的古琴,如此没有教养,这似乎有一些与将军的身份不符吧?”荀彧说道。

    先入为主,看样子这荀彧对我的印象不怎么好。赵磊此时心中想到。

    “文若。”孔伷急忙暗示荀彧。

    “孔大人,没事的,你忙你的去吧!我就在这里随便看看。”赵磊命令道。

    听到赵磊竟然对他下逐客令,孔伷也是无可奈何,对赵磊摆了摆手,然后又给了荀彧一个眼神,提醒他不要乱说话之后,便离开了书院。

    “大人请问大人刚才何人允许你在我家书院随便看看的?”孔伷走后,荀彧继续质问赵磊道。

    “文若,你好生为难人啊!”程昱在赵磊的背后说道。

    荀彧顺着声音的来源目光落在了程昱身上,然后又看到了程昱身边的郭嘉和戏志才。

    “奉孝?仲德?怎么连志才也回来了?”相比于之前对赵磊的那种冰冷的语气,荀彧现在的语气显得兴奋许多。

    于是乎三个被荀彧拉到了一边拉起了家长,把赵磊晒在了一边,赵磊和其他人面面相觑,呆在原地像插蜡烛一样。

    “大人请回吧!我们这种读书之地不适合大人。”陈群这时候走过来对赵磊说道。

    “区区颍川书院也不过如此,一点容忍之量都没有。”听到陈群的话,赵磊朗声大叫道。

    这话自然是叫给荀彧听的。

    “大人此话何意?”荀彧听到后,果然起了反映,说道。

    “我只是想到这里参观一下,可是你们是怎么对待客人的。先不说我是朝廷的官员,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吧?”赵磊说道。

    “大人擅闯书院为先,我们没有把大人轰出去已经是很给大人面子了,大人你还谈什么尊重?”荀彧冷笑道。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家主公擅闯了,难道你们书院门开着不是给人进来的,是给狗进来的么?”张汉此时笑道。

    “真是无赖。”荀彧白了张汉一眼,小声说道。

    “荀先生,我家主公素来敬重你们这些饱学之士,认为治国之道,没有你们这些人是行不通的。所以在诚心诚意的拜访颍川书院,虽然我们却又擅闯之嫌,但是荀先生身为平民百姓,对我家主公如此无礼,如此不分尊卑,难道《礼记》里的那些内容你都忘记了么?”张汉说道。

    “汉子。”赵磊小声提醒道。

    “别费口舌了,荀彧不会归顺我们的。不必对他低声下气的。”张汉说道。

    “就是啊!大哥。”赵云附议道。

    “我不想与你做口舌之争,我很明白赵大人今天到书院来的意图。我可以很清晰的告诉大人,大人已经有了我颍川书院的三杰,就不要这么贪心了。”荀彧说道。

    荀彧身后的郭嘉、程昱、戏志才也是摇头叹息。

    铛!

    赵磊拔出了雷光剑,指着荀彧,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送荀先生一程吧!”

    陈群慌忙冲过来说道:“赵大人,饶命。”

    除了他其他人都没有说话。

    荀彧笑了笑,丝毫不惧的说道:“陈群,大人不会杀我的,你走开。”

    “好,好一个荀文若。今天我颍川书院也算没白来,走吧!”赵磊说道。

    “大人走好,不送了。”荀彧说道。

    “文若,我们也告辞了。”郭嘉三人说道“嗯,此人确有帝王之才,你们好好辅佐之。”荀彧小声说道。

    离开了颍川书院之后,赵磊郁闷不已。程昱看出了赵磊脸上的郁闷,缓缓说道:“主公,文若是绝对不会投靠主公的。”

    “这是为何?”赵磊奇怪道。

    “因为志向不同?”程昱说道。

    “?”赵磊用着疑惑的表情看着程昱。

    “文若一身寄托汉室,希望汉室中兴,这恰恰与主公的志向不符,我想文若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是不会投靠主公的。”程昱说道。

    “呵呵,原来如此。好吧,反正我有你们颍川三杰在,何愁大业不成。”赵磊笑道。

    原来荀彧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肯投靠我的,难怪历史上的荀彧在曹操手下也始终不得志啊!赵磊心里想道。

    “主公,别放在心上,文若那家伙就是一个死脑经。”郭嘉说道。

    众人哈哈大笑。

    第二天赵磊的大军离开了颍川,继续朝扬州出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广告1。此书qq群新建,欢迎广大读者的加入,号码为1359797702。小编发布了一个投票,希望大家能够参与一下,由你来决定剧情。

    3。希望多给本书一点鲜花吧!鲜花是免费的,而且,有了您的鲜花我会写的更有动力的。

第133章 群雄并起

    公元186年,董卓废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也就是史上的汉献帝。

    洛阳,董卓府。

    “太师,赵磊的情报属下基本查清楚了。”李儒兴致冲冲的对董卓说道。

    “哦?文优,快点道来。”董卓说道。

    “赵磊原本是一介布衣,因为在常山剿灭山贼有功,而被原冀州刺史韩馥提拔,加上他事先到张让这里买官,从而顺顺利利的当上常山太守。”李儒和了一口茶,说道。

    “原来也只不过是一等贱民,继续说下去,文优。”董卓说道。

    “黄巾之乱后,赵磊的威望也迅速崛起。他先是在和张角的第一次交战中击败张角,保住邺城,随后有北上并州,帮助卢植出兵收复幽州。最后在北平击败了张角和数十万乌丸铁骑,抓住了张角,并将其杀之。进京后,获得卫将军、吴候的封赏的。”李儒说道。

    “原来跟咱家一样,都是靠军功封官的。”董卓笑道,心里倒有些佩服起赵磊了。

    “主公,赵磊可不是紧紧靠军功来升官的。”李儒说道。

    “为何?”董卓问道。

    “属下还打听到,自从赵磊进了洛阳之后,洛阳的各方势力都很忌惮他,何进和十常侍都极其拉拢他。而且不到数月,朝廷又加封了他扬州刺史的职务,可见其人在政治上的能力也绝非一般。有许多流言都说,赵磊是和十常侍、何进之间做了一笔交易,才拿到的刺史之位。但是现在何进和十常侍已死,死无对证。不过总体可以这么说这次洛阳的政变最后获益的有两方,一方是主公,一方就是赵磊。而且赵磊的获益要比主公大的多。”李儒分析道。

    “这是为何?”董卓问道。

    “主公如今占据洛阳、长安以及凉州,声势浩大,天下其他的诸侯一定十分眼红,所以接下来我军一定会和其他诸侯发生战事。而赵磊则可以安心待在扬州发展。”李儒说道。

    啪!董卓一拍桌子,大怒道:“可恶,我誓要灭了赵磊。”听李儒说来,自己攻下洛阳成为众诸侯的众矢之的,而赵磊却逃到了扬州,逍遥快活,这怎么能让他咽得下这口气。

    “主公息怒,如今不是和赵磊计较的时候,而是主公必须防止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讨伐主公。”李儒说道。

    董卓顿了顿,说道:“文优说的对,你有何好计策?”

    “如今主公待在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必须要守卫好洛阳的安危。还有保护好长安以及雍州各地的安全。属下建议让大将李傕率一万部队把守河南郡,大将郭汜率一万部队把守汜水关。大将樊稠率一万部队把守虎牢关,而雍凉后方则让牛埔带领三万部队把守。主公则率领十万西凉军镇守洛阳。这样洛阳才能绝对的安全。”李儒分析道。

    董卓听完李儒的建议后,想了想,缓缓说道:“好,文优的建议不错,就这么办。”

    “还有主公,为了防止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我们必须派出大量的细作来离间这些诸侯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的火拼,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李儒笑道。

    “哈哈,好计策,我有文有文优,武有奉先,大事可成矣。”董卓抚掌大笑。

    “多谢主公夸奖,为主公分忧,乃是李儒的本分。”李儒笑道。

    “对了,主公,赵磊帐下可以有一名叫做赵云的校尉,据说在并州的时候他曾经击败过奉先。”李儒忽然想起来说道。

    “什么?此消息可信?”董卓惊讶道。难道这世界上还有比吕布更厉害的人?

    “属下和奉先闲谈的时候听到的,奉先说那时候他输了赵云一拳,还说这个赵子龙是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奉先说如果在战场上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击败赵云。”李儒说道。

    董卓听后走起了眉头,思索了一番,然后说道:“那就把他从赵磊这里招揽过来吧!”、李儒摇了摇头,说道:“此人不同于奉先,并不贪图富贵。而且赵子龙和那个赵磊是结义兄弟,恐怕很难来投靠主公。”李儒说道。

    李儒这么一说,董卓的眉头皱了更紧了。

    “不过主公,也不必过于担心,现在赵磊远在扬州,和我军相差天南地北,暂时是不会对我们产生威胁的。”李儒说道。

    “这倒也是,暂时和赵磊也起不了冲突。”董卓笑道。

    “主公不仅不能和赵磊起冲突,还要尽量巴结赵磊。现在天下诸侯中赵磊也算的上是一股势力了。只要他不起兵,我相信天下诸侯也不敢妄动。”李儒说道“报。”一个士兵走进了大厅说道,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说。”董卓冷冷的说道。

    那士兵打了一个啰嗦,说道:“在永安宫的眼线回报,刘辩那小儿最近做了一首诗。”

    “什么诗?”董卓奇怪道。

    “主公请看。”士兵把信递给了董卓。

    董卓打开看,李儒在走到董卓身边,读了起来。

    诗曰: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呵呵,主公,刘辩合死。”李儒阴笑道。

    “的确,杀这个小儿杀之有名了。这件事情交给文优了,你办的利索点。”董卓说道。

    “诺,属下遵命。”李儒和那个士兵一起走了出去。

    月黑风高,北斗星移。

    永安宫今天晚上很安静,何后抱着刘辩,惊恐的望着眼前的李儒。

    “臣好久没有来看过娘娘了,不知道娘娘和王爷过的还好么?”李儒冷笑道。

    “李大人,本王,本王很好,李大人请回吧!”刘辩害怕的说道。

    李儒笑了笑,说道:“春日融和,我家主公特意送上寿酒,给娘娘母子享用。”

    何后说道:“谢谢李大人的好意了,既然是寿酒,李大人就先喝一口吧!”

    李儒怒道:“娘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招呼呼左右侍卫,绑住了少帝,把毒酒慢慢的灌入少帝的嘴中。

    看到自己的儿子慢慢的倒了下去,何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

    少帝倒在地上,慢慢说出了最后的几个字。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