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局中迷-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等了我们很久,不见我们出来,一般人,对墓室还是非常恐惧的,就算他们是军人,他们首先也是人,受不了那样的恐惧,就先退了出来,退到千佛洞的门口等我们,直到千佛洞开始晃动,他们才出来。

    他们能见到我们是意外之喜,我们能见到他们也是意外,不管怎么说,能见到曾经的战友活着就是值得高兴的事儿,我们在雷音寺里得到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就是穿鸣沙山,这山不大就不说了,更何况,地面上的恶劣环境,也能算恶劣?

    等到了敦煌市区,我跟老朱随便找了一个小诊所包扎了下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那个医生还警惕的问我们怎么来的伤,朱开华直接一瞪眼,一把砍刀就拍到桌子上,骂道:老子刚抢完地盘儿回来!

    他这气势,配上他浑身血的形象,还真有点黑社会亡命之徒的气质,那个医生也不想得罪他,甚至在给我们包扎完之后,钱都不敢收。

    等我们来到下榻的酒店,大个儿龅牙四他们已经回去复命了,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告诉他们太多,就是对他说,让他们告诉张天义,张凯旋这边出现了点变故,我们不会放弃的云云,来到酒店,刚一进门,朱开华就搓着手猥琐的道:快打开那个紫檀盒子,看看如来留给你的啥宝贝儿。

难得想题目

    我也没心情调笑他,因为不只是他,连我想想都兴奋,靠,那可是如来佛祖在最后危急时刻交给我的东西,虽然他没有委我拯救地球的重任,想必也差不多不是?

    我掏出紫檀盒子,别的不说,一行说一行,就看这盒子的做工,就不是凡品,这个紫檀盒子上,有一圈雕刻,可是上面的雕刻,我却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给人一种雾非雾花非花的感觉,云雾蒸腾,祥云缭绕,却是没有一个人影,更没有文字,看了一圈,我不由的失望,从古物上找线索,无非就是图画跟文字,这上面,没文字,图片倒是有,可是完全看不懂不是?

    我拿着盒子,感受了一下重量,问朱开华道:老朱,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机关?

    他摇头道:应该不会,你傻逼?那是谁啊,如来佛祖!他想要整你,用的着这么下三滥的招数?

    我想想也是,手一用力,就打开了这个佛祖的馈赠。

    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绸缎,折叠的很整齐,朱开华看到,一把就夺了过去,惊呼道:我靠,小三两,这肯定是张藏宝图。

    他颤抖的拿出绸缎,展开,上面是娟秀的字体,出于对字体的敏感,我一眼就能看出,这个是出自二哥之手。

    三两,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跟大哥大概已经在潼关了,又或者,我们已经死了,你能看到这封信,证明你已经见到了大和尚,也看到了他的觉醒。

    千佛洞已经引起了太多人的注意,他必须毁掉,里面的很多秘密,注定不能现世,不然,整个世界都会乱套。

    我想,你肯定对里面的很多事情都不理解,我也无从去解释,答案在哪里,我还在追寻,这里是我们父亲他们的第二站,我只知道,他们在千佛洞里,遭受了很大的变故。在这里,我们的父亲,包括张凯旋的爷爷,他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但是我不相信,他们会死在这里。

    不要怪我一直隐瞒着你,事到如今,你能体会我的苦衷,但是你作为一个参与者,我有义务告诉你,整个千佛洞,这里是一个轮回。

    是起点,也是终点。

    这里,存在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照顾好你自己,你是父亲唯一的希望。

    我们在潼关等你。

    看了这个之后,我跟朱开华面面相觑,好一个相对无言,欲语泪先流,本来我们以为,在千佛洞的最后,能找到答案,最起码,也能找到二哥,可是直到千佛洞倒塌,都没有看到他的影子,我们还以为是上次的猜测错误,直到看到这封信,才知道,原来他跑在了我们的前面。而现在,他们又跑到了潼关。

    敦煌莫高窟王道士塔,通关兵马俑秦始皇陵,这是道士口中王道士下龙虎山前留下的箴言,而且,敦煌这里的阴兵,跟潼关的兵马俑遥相呼应,傻子都能想到其中的必然有着某种联系,他们跑去潼关的目的也相当的明显——秦始皇陵。

    得到这个答案之后,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我跟老朱都相当的无力,这条路到底要走多久?是否还值得我们去追寻?

    朱开华苦笑道:现在说这个还有屁用,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中了毒了,想放也放不下。

    我喝了一口酒,道:那你这个局外人准备怎么办?继续跟着我们毫无目的的乱窜?我说实话,你能帮我到这份儿上,我已经很满足了。

    他还是那句话,事到如今,他也在好奇了,而且跟着我们,可以倒神仙斗儿,够刺激。听到他这么说,我也无言。

    之后我给张天义打了一个电话,心里就想着,死就死吧,你要怪罪,我也没办法,反正不是我们害的你张家独苗苗不是?

    张天义在那边默默的听我说完,说了一句,我知道了,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哀乐。

    我抓着电话,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见识了他在医院门口给我跟老朱来的一幕,谁都不能小看张家的能量,他要真想报复,我跟老朱真的不够看的,就算加上我老赵家,也会在弹指间灰飞烟灭。

    末了,他叹了口气,问:准备去潼关?

    我不知道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点头道:嗯,准备去看看。

    他说道:到时候在说吧。

    我还没琢磨出他这个到时候再说是什么意思呢,他就压了电话,剩下我跟老朱不明所以,不过还好,并没有听出他要报复怪罪我们的意思。

    之后的思路已经明了,但是因为最近实在是太忙,状态不好。先写这么点算了,白天忙的头晕眼花,回来写东西影响质量。而且最近琐事缠身,天天烦的要死。

    建议各位养肥了看。六号以后会爆更。

    看到的朋友,不管再哪,留个言,局中迷是一个局,担心拖的太久会让人厌倦。所以留言,告诉三两,是想尽快知道答案,还是想继续慢慢的探秘。

    我尊重多数人意见。

北上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地面上的生活总是枯燥乏味的,我跟老朱依旧是醉生梦死在敦煌,他是无家可归,独自一人了无牵挂,我是不想回去,回去干什么,当一个少爷?但是就这么过着**的生活也不是个事儿,上一次在出医院的时候,我们本来是要去找一个老人。

    那个对铁棺材,阴兵都相当似乎相当了解的老人,名字叫什么来着?郑碧山,但是因为上一次张天义来的突然,之后的一系列变故导致了当时无法成行。

    我们就琢磨着,到底是现在出发去潼关,还是去找郑碧山呢?

    后来我们就琢磨着,千佛洞我们一直走到了尽头,都没有看到几个阴兵,虽然我们不知道阴兵去了哪里,而且大哥也基本上可以单挑一个。——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忽略阴兵对我们实实在在的威胁,千佛洞我们是没遇到几个,那潼关呢?所以还是准备先去找那个郑碧山。当然,找他并不只为了阴兵,还有女尸所在棺材里的古字,还有就是,为什么他那么执着于找那个类似张家庄的铁箱子。

    想到这里,我不禁道:老朱,你说我们以前,是不是根本就走进了一个误区?总是以为真正的答案,是要靠我们去探索的,所以一步步的追寻着我老爹他们的足迹去找,可是你想过没有,或许很多东西,被他们遇到之后,就没了,属于消耗品,比如说粽子,他们遇到之后,肯定要干掉,那么我们跟着他们,就看不到那个粽子了不是?

    朱开华若有所思的问道:那你的意思呢?

    打开了这个思路,我闭上眼睛,从头开始梳理,末了,开口道:关于我老爹他们,目前知情的,我们知道的,一个是我女朋友娜娜的五叔,还有就是我二哥他们一直想要挖出来的那个隐藏于幕后的人。

    五叔我就不用说了,整一个阴阳怪气的老头,幕后的人更不用提。所以我们感觉,通过地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答案,但是转念去想,高手是在民间的——我老爹他们是一步步的找线索,谁能保证他们去过的地方就没有人发现呢?

    说到这里,我发现我无法去表达我的想法,就转换个思路去说:也许,有另外的人,跟我老爹他们的目的一样,比如说你认识的那个郑碧山,甚至跟郑碧山类似的人很多。我们可以找到他们,先去知道我父亲在追寻什么,知道这个答案之后再去找相对应的地点,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像个无头苍蝇一样。

    我们两个都属于那种说干就干的性格,马上收拾行李就准备出发,因为朱开华跟那个郑碧山,也只是几面之交,他没有那个老头的电话,好在他知道郑碧山的地址,只是不确定,那个金盆洗手的老摸金校尉有没有搬家。

    我在临走之前,给我老娘写了一封信,之所以不打电话而是写信,不只是怕我们的电话被监听,而是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去用语言表达,就好像你让我现在去复述在整个千佛洞的经过,我只会感觉一团乱麻,根本就理不出头绪,只能用文字去生硬的记录下我们所有的经过。

    做完这件事,我们去车站买票,辗转反侧,来到了北京,因为据朱开华所说,那个老头,在潘家园子里有好几个铺子。

    到了北京之后,我们甚至都没有去欣赏四九皇城的壮丽,风尘仆仆的直奔潘家园子。说起潘家园子,这里就不多累赘了,但是抛开现在满地的假货仿古的古玩不说,我听老人们讲过,以前刨除好宝贝,很多人甚至是步行跑来这里卖,所以说这里就是倒斗者的天堂。

    后来虽然假货多了,但是真货也不少,甚至很多仗着眼力劲儿来这里淘宝的,基本就是各凭本事,有点类似于赌玉,有可能几块钱买一个宝贝儿,也可能花几万买一个自制复古的陶罐,不过到了现在,基本上,说句难听的,想找一个真货,比大海捞针都难。但是这里依旧火爆,十有**就是坑那些对古中国文化痴迷的外国佬了。

    闲话不多说,说多了难免有凑字数之嫌,我们俩是来找人的,所以虽然我有在遍地假货之中发现两个璞玉的冲动,还是没有去逛这个号称最大的旧货交易市场,过了外围,我跟着朱开华走进一个铺子。

    这个铺子倒是装修的古色古香,名字起的也雅致,鉴宝轩。只冲这名字,就把大哥给我起的那个赵家古董行甩出去几条大街,跟人家一比,哥们儿那店名儿完全就是一土鳖。

    走进去一看,里面的东西不多,但是摆的都很整齐,整个店面虽然不大,布置的却是相当的得体,我一看就看到了店子里放的一个青铜鼎,一下就好奇了,就问老朱道:乖乖,你说这玩意儿是真的不?倒卖青铜器,抓到可是掉头的。

    朱开华瞪了我一眼,也没有吱声,我们就站在店里,不一会儿就走出一个穿长袍,带了一个椭圆无框眼镜的黑瘦中年人,上来招呼我们俩道:两位爷,是自己看,还是我给介绍?小店里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

    我以前就是做这行的,当然不会相信他的鬼话,更不会去跟他争,就算我看出哪个玩意儿是假的,也说不得,坏人家买卖是大忌,我看朱开华不说话,我道:我不买,只卖,你们掌柜的呢?

    那个带眼镜的狐疑的看了我一眼,警惕的道:小店里的东西,都正规的渠道,这里不收,两位爷要不到别处去看看?

    说完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意思是请我们俩出去。

    我一琢磨,看来这在皇城脚下做生意还真得小心翼翼的,可是这场面我见多了,他请我们出去,并不是不要,而是谨慎。

    我就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盯着他的眼睛道:真不要?小爷这东西要放出去,绝对抢破脑袋你信不信?

    说完,我对他故作意味深长的一笑,拍了拍背包,道:带泥的。

    这句就是行里的黑话,意思就是刚从斗里挖出来,泥巴都没洗干净呢,这也是变相的提醒他,我们是正经的想卖东西,不是条子。

    果不其然,我一说完,这个黑瘦中年人马上换上一幅笑脸,问道:敢情两位小兄弟一是行家里手?怎么称呼两位?

    我就道:我叫赵三,这位叫王四,别的不说,赶了几天路了,怎么着,到老哥儿这,连个茶水都不管?

    他歉意一笑,一摆手,又是一个摆手的手势,只不过这次,是请我们俩进里屋,这里面又是自成一个小天地,我们刚一坐下,就有穿着旗袍的小妹来给我们倒茶,那个小妹长发披肩,穿着快开到大腿根的旗袍,两条雪白的大腿,好悬没把我眼珠子给晃下来。

    妈的,差距啊!回头我的铺子里也得请这么个妹子,不对,要请一群,穿黑丝的,旗袍的,制服的,比基尼的!

    可能是哥们儿长时间没有碰过女人了,就那两条大腿就把我晃的眼花,朱开华咳嗽了一声把我惊醒,我一看,黑瘦中年人,跟倒茶的小妹,都看傻逼似的看着我。

    我讪讪的咳嗽了一声,沉声道:这位兄台,把你们掌柜的请出来吧?

    说起这个,还真有意思,在老北京这边,还保留着满清时候的传统,老板不叫老板,叫掌柜的,先生不叫先生,称爷,甚至外面很多饭店都还存在店小二,还有老北京传统似的吆喝,甚至我还曾看到一个段子,说的就是在老北京传统店里吃板鸭的故事。

    话说张三李四来到一家烤鸭店里吃烤鸭,进门小二就吆喝道:两位爷,楼上还是楼下?大堂还是单间?

    两个人就坐了大堂,点了个烤鸭。小二就吆喝道:好叻,四号桌客人点了烤鸭一只。

    两个人看着这小二的形式,还感觉蛮有意思,等烤鸭上来,两人吃完,喊小二结账,四十九块八,张三就对小二道:两毛钱不用找了。

    谁知道小二一吆喝,道:好叻,四号桌两位爷打赏小费两毛。

    顿时,全店里都在看他俩,他们俩只感觉无地自容,张三就道:哎呀,算了算了,这不是消费,两毛钱找我吧。

    这时候,小二又吆喝,道:好叻~四号桌两位爷又把两毛钱小费要回去啦。

    好了,闲话不表,我要见掌柜的,无非就是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外人说,可是或许是因为我刚才的表现太怂了,竟然盯着人家大腿失态。

    这个黑瘦的中年人就笑着道:这位小哥儿,有什么东西,先拿出来看看,要是老哥眼拙不认识宝贝,再叫掌柜的出来也不迟。

    我一听就坐蜡了,这个人明显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可是我们俩这么出来的仓促,哪里有什么宝贝?千佛洞里的青铜剑要拿过来,我保证能吓死他,可是问题是那玩意儿被埋在了废墟里了不是?

    可是这样坐着多尴尬,没准等下人家还以为我们俩忽悠人就赶出去了呢,再加上端茶小妹实在可人,我也不想丢脸,干脆从口袋里一摸,掏出那个画有线条脸的铁条子出来,这玩意儿我倒是随身带着的。

    我手半捂着铁条子,递到中年人脸前,露出来一条缝,笑道:老哥,这玩意儿,见过没?

    我本来想着就是身上没拿的出手的,随便掏出个稀奇玩意儿忽悠下,谁知道这掌柜的看到一眼,不等我缩回手,就脸色巨变,一把抓住我的手,紧张道:这位爷,能让我再看一眼不?

    我一听这家伙对我的称呼都变了,心里也是一惊,莫非这厮认识这玩意儿!?

    说不得我直接拿出来,在他眼前晃了晃,笑着看着他,道:看清楚没,值几个数?

    他的脸几乎都贴在了铁条子上,看清之后,脸刷的一下白了,浑身颤抖,几乎站都站不住。

    他对那个端茶的小妹道:去把大门给关上。说完转身看着我,抹了抹脸,问道:这位爷,说一句实话,你跑遍北京,能认识这玩意儿的也超不过三个数,我斗胆问一句,这东西,哪刨上来的?

郑碧山

    我听他这么一说,兴趣彻底的被勾起来了,说实话,这个铁条子,我是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金属——不论是从质感还是温度上来说,但是发现铁条子,都是在脑袋里面发现的,和尚也好,阴兵也好,干尸也好。所以我以前大胆的猜测,这个铁条子的材料,是制作阴兵的关键。

    是的,只是因为材料,至于上面的这张线条脸,我个人认为,这或许只是为了那个女人的统治。就好像伟人当政时期,到处可见伟人像是一样的。这个线条脸,只是一个象征的意义。

    这时候不止是我,连一直在闷声耍酷的朱开华都来了兴致,不过这厮还在装,听到掌柜的这么问,他立刻脸一冷,冷笑道:我说这位老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