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来把自己抓过去吃喽!
    “诸位,诸位,请听我把话说完。”财政大臣用手敲着会议桌维持着秩序口这些家伙。也不看看在哪里?这是帝国财政部会议室,上边还有顶天的人物在那里呢!失态。真失态!看来,陛下和杨高参说的“资本的贪婪性”还真是准确。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敢情是财政大臣话还没说完呐!
    “陛下和总理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在国内企业中寻找民兴和中重的联系企业,开放部分军工项目给民族资本。让大家都能从军火买卖中得到实惠。但是,我再次强调!收购保护价必须执行。工资必须提高!下面,我宣布一下军工转移的主要实施办法。原则是:忠于帝国、忠于民族,没有克扣工人工资现象,对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过贡献地、有相应产业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将成为军工系统延伸、扶持企业。一,所有企业要参与军工生产,必须经过国防军军事情报局地调查核实,符合军事情报局八大标准以后才能进入待选名录。二,待选企业意向项目和军工待转项目对接后。举行专项的竞拍。价高者得!需要说明一下,这个价不是指金钱,而是指参选企业的各项条件,包括:资金、技术实力,厂房、设备条件,保密系统。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议,企业员工培训和再培训措施和既往成绩,企业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等一系列指标。”
    众人心里明白了:四毛钱的工资增长还是基数,要搞到军工项目。看来还要往上涨工资!
    “第三,皇后陛下要求,企业必须积极参与教育建设,因此,企业对帝国教育事业地关注和投资度。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皇后,陛下有审核待选名单的权力。第四,军工转向一旦确定,该企业要接受军管。”
    军管?好啊!那不是说自己的厂子就跟国防彻底挂勾了吗?欢迎军管。欢迎国防军进厂!
    朱其深一直注意着众人的表情,到现在,他们心理都有数了。该是把蛋糕摊出来让大家看看的时候了!
    “下面,请科学院院长祁东林公爵宣布转移项目和转移定单数量。”
    噼里啪啦一阵掌声在会议室里响引起来。
    邝东林,民兴会创会四元老之一(龙剑铭、吴良、王慵、邝东林),掌握帝国所有先进技术的关键人物。技术消化、投入的核心人物。这样的人平时人们根本见不着!中央警卫师为他地科学研究院及实验工厂专门配备了将近一个旅的警卫。出现在这里,那可是在座各人的福音了。
    “军事装备转移生产名录……”祁东林可不会去说那些套话,口水不能浪费在这里吧?有话就直说。说完就走人!老子总算看明白了,这些家伙没有军工项目的香饽饽。估计硬是不想涨工人工资了!(冤枉啊!)
    “01年…03年式轻武器系列。”
    “轰”地一声。重磅炸弹落地了!这公爵大人也太不会卖关子了吧?这是啥?单件利润在两英铃左右的全世界都想要的轻武器哎!数量?一个当兵的挎一支。全世界有多少当兵的?吓死你***不偿命!这还是步枪。还有子弹、轻重机枪。那机枪的利润就是步枪地成十倍了!
    “砰!”老邝发怒了,话都打断真不舒服,这些家伙怎么就钻到钱眼里去了呢?所以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吓得旁边的司徒燕不自觉地抖了一下。
    全场再一次静了下来,连商业大臣张寒都噤若寒蝉。他清楚,要是公爵大人说一句。不转移了。还是民兴和中重自己干,那啥事情都跟自己没关系了。
    “第二,汽车制造军转民;第三。民用航空飞行器制造和民用航空飞行员、地勤人员培训、航线招标转让;第四,海军驱逐舰以下轻型舰只以及商船制造转移;第五……”
    有没有心脏病?没有?哦,现在有了!这小心肝扑通扑通地跳地厉害啊!摁都摁不住!03式轻武器?算什么?!帝国政府看来是要把老底都搬出来了吧?老兄。你注意点,口水别流桌子上了!
    龙剑铭不动声色地看着。心里则在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03式轻武器转让,是为国防军将于1914年全部换装单兵自动火器——中华枪族腾出军工生产线。
    汽车制造军转民是普及汽车消费、实现石油战略的必须,汽车第一大国咱是当定了,单靠政府和皇室投资显然不够。那就让民族资本参与进来分享吧?
    航空器和民航事业发展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让大家一起来扛一下。现在根本就算不出航空运输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海军轻型舰艇、辅助舰种和商船本来就不应该占据船舶制造总公司珍贵的船台,把这些东西分解下去,集中力量来搞航母战斗群和消化各国的战舰定单。
    这些。只是最直接地收获。
    间接地收获是:一,政府通过项目转移,能够加强对这些资本地控制力度;二,财政大臣的提高民生水平的措施可以顺畅地执行下去;三。民族资本将加大对国家基础设施和教育、公益事业的投入,变相地减轻社会两极分化的矛盾;四,激发企业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和投资热情,最大规模地壮大帝国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促进帝国从农业国家转向为工农并重的国家,进而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大国。
    岑春煊则不象皇帝一样那么含蓄,他是把笑容挂在了脸上。皇帝陛下地经济策略经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会议就付诸实现了!看那些财主们的模样,估计未来几个月内,他们会为这些项目争得头破血流了!那么。1909年,帝国完全可以把工作重心略微调整一下,强化一个更为赚钱的行业——医药!
    这个行业是人才的行业,以前帝国没有这样的,或者说很少这样的人才,因此在搞出一些药品后,一没有全国范围内普及的西医院来推广使用;二没有继续研制出换代产品的可能。所以只能在军队里小范围使用。现在?现在不一样了!第一批四川综合大学医科学院地学生毕业在即,从西方各国来的学者和专家也基本熟悉了情况,大型医院在各省主要城市纷纷兴建,此时不发展医药工业、称霸世界医药用品市场更待何时呢?皇帝陛下预言1914年要爆发战争。那,滚滚的黄金洪流会把帝国财政部大楼冲到爪洼国去!啊,不,不是爪洼国,那时候那地方叫什么名字还两说。
    司徒燕在旁边也很得意。自己的男人想出一个小花招来,帝国的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慈善事业就要面临又一次大发展了!现在的皇后根本就没有国母那样的慈悲心肠,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在审核这些家伙的材料时适当地加码。
    1909年的元旦,无线电和有线广播首次在中国大规模的试播。在新年地第一天,帝国皇帝龙剑铭就通过这全新的宣传手段向全帝国人民献上了最有实质性的新年贺词——农副牧业产品收购政府保护价平均提高舰。全帝国企业执行强制性最低工资为0。8新华元一天!
    普通的百姓们不能够完全理解皇帝陛下的话,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欣喜若狂地高喊着“皇帝万岁”和“帝国政府万岁”的口号渡过新年第一天。他们不知道,这个讲话对于他们美好的未来生活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第二步,早在1903年就开始了!
    军火输出极大地带动了军事工业(重重工业),而帝国的竞拍政策和拿出来的项目又带动了民生工业。在外需旺盛地刺激下,国民收入的提高会进一步增强内需。增强国民进行工业投资的信心,从而调集起全帝国的资金进行工业建设!这。比单一地依靠政府去搞投资有效百倍,这也是真正实现国家工业化(政府投资、控制下的实质上叫政府工业化)的不二法门。
    经济是循环发展,在循环中壮大的。就好象武侠小说中对修炼内功的描写一样。经济工作就是修炼内功!
    首先。奠定基础——工业技术积累和基本产业链建设——气沉丹田。然后,疏通商路——兴建交通、鼓励商业——气流运行。再,政府支持和调控——技术支持、政策鼓励、项目开发——调匀气息。运行一周天也就是商品从原材料收购、制造、流通、资金回收、利润积累的一周天——气流增强。
    而龙剑铭带着他的政府和帝国修炼的是内外两种密切关联的功夫,把国际市场需求作为提升内力(国内市场繁荣)的仙丹灵药,又在国内市场繁荣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开辟更大的国外市场……
    美其名曰:绝世高手修炼法。实际上是现代化强国快速发展形成的必由之路。
    一个工厂能够带动上下游许多相关工厂,一个工厂的获利,往往会带动无数个工厂获利。正如龙剑铭在旧金山时一样。当时只有13个子公司的美联集团。凭借汽车、造船、机械三大龙头迅速主宰了旧金山的工业经济,带动了几百家的企业一同发展。使旧金山市政府不得不去考虑华人在本地的社会地位改善。不得不把龙剑铭当成天王老子一样供奉着。
    而今,帝国政府从自己控制下的工业类别里一下子放出这么多的项目供全国资本竞争投入。那对帝国的工业经济的刺激性远远大于降低几个百分点的税收。
    新项目的投入。工厂的建设。工人的培训、招募、再培训,项目上下产业链条的对接。带动了整个国家向工业化迈进的步伐。农民,更心甘情愿地走出土地。去到渴望壮劳力的工厂,去赚去比田地里更多的报酬(注意:农产品收购价提高硼。而工资则几乎翻了一番,这就决定务工比务农强)。
    对农业而言,男人出去做工。女人在家务农;或者是年轻人出去工作,老年人在家务农。在各县乡的农业协作社的主持和帮助下,在农业机械逐步进入田间地头后,农村的实际劳动力完金可以应付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种子、肥料、种养殖技术通过政府组织的工作队传播开来后,在农田水利在小水电站的兴建基础上配套建设、完善后,农村在贡献出大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反而取得了好收成。
    1909年的元旦。大中华帝国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年。





    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三十二节 《血沃中华》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8 10:25:00 本章字数:4483

    1909年的春节眼看着就要到了。1月13日的上海特别的热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将在黄浦江边的市立电影院里首次公映,而帝国皇妃德龄也将来到公映现场。
    大街小巷里,到处张贴着电影的海报,国防军战士紧握钢枪矗立在战旗下的形象让人们象潮水一般涌向电影院。在这个崇尚振兴、崇拜军人的国度里,几乎每个人胸膛里都燃烧着战斗的激情。就好象他们的皇帝是个军人,总爱把工作方面称呼为“战线”一样,人们把观看电影也当成了一场在文艺战线上的战斗。当然,人们是自发自愿地掏钱参加这场“战斗”。
    《血沃中华》是真实再现国防军对俄战争(考虑到日本是属国,所以没有采用对日战争的题材和剧本)中一系列英雄故事的影片,本来会在元旦前公映。后来又在片子里剪辑添加了一部分国庆大阅兵的场景,所以才推迟到春节前首映。
    首映,一般的人们是指望不上的,他们只能在电影院外早早地等着,等两个小时够首映结束后的公映第一场。而能够参加首映的,都是上海甚至东南地区的头面人物、国防军部分官兵、文化界名人、即将出发的北极探险队队员、工商人士等等不到两千人。
    德龄在文教大臣张澜和上海市长许庆夫、国防军上海警备区司令官白正章少将地陪同下步入影院。皇家的声望和对历史的理解。使得人们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向满族皇妃单独起立鼓掌。
    人们都清楚,这部电影就是在皇妃的主持下拍摄的,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地同期配音技术;而在电影后面重新剪辑制作,加上国庆大阅兵的场景,作为整部电影地结局也是德龄的主意。
    没有剪彩仪式,也没有谁去发表讲话。皇妃和皇帝的行事原则都一样。简洁、少说多做。
    新建成的电影院里,电灯一盏盏地熄灭了。让人的眼睛不会因为光线的突变而不适。当整个空间就快陷入一片漆黑的时候,一道蓝白色地光柱投射到了屏幕上,音乐也同时响起。需要提起的是:音乐正是德龄在1904年西藏战争结束后,陪同龙剑铭出四川去北京时,在船上听他哼的歌——《我的祖国》。
    电影,以对俄战争中的周昆将军和第11师25旅一团的事迹为中心线索展开……
    当一个个铭记在人们心里、铭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的民族英雄纪念碑上的名字,幻化成银幕上一个个鲜活形象时。人们叹为观止。
    当海军战列舰齐射杜奈要塞时。人们几欲疯狂。
    当俄军骑兵部队在向一团一营的阵地发起疯狂地冲锋时,人们紧张地发出急促的呼吸,有的人甚至惊叫起来。
    一营的700多名忠勇的官兵倒下了,几名警备区的战士跳了起来,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手里有枪,估计银幕上凡是出现俄军骑兵的地方都会布满子弹洞。
    第一次看电影的人们。各种各样的情绪随着情节和银幕上的形象地变化而变化着。令人窒息的战斗场面,一营战士表现出来忠勇和刚烈。周昆将军的大智慧和坚毅都让人们为之动情。
    银幕上,一个帝国女大学生在慰劳部队的时候,唱起了电影的主题歌,歌声和银幕上显现出来的歌词,在人们激动的情绪下迅速地转换成为强大的力量。可以压抑住心跳的力量!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强大地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当银幕上帝国国防军用整齐雄壮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里响起了压倒一切声音的“万岁”声……
    电影院外的人们惊讶地听着里面的声音,更惊讶地看到那些三三两两退场出来,边走边抹着眼泪的人们。他们还没有看到,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几百个警备区的官兵对着银幕敬礼。没有看到他们的皇妃同样也是感动得珠泪涟涟。他们不知道上海市长在看完电影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求警察局长立即加强力量防卫俄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血沃中华》在各地陆续上演。从城市开始,又被文教部门的放映队带到农村。甚至是偏远的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五万万人民,整整一代人、两代人都被这部划时代的电影和它的主题歌感动着、激励着……
    1月21日,北极光号海军破冰船、海析号轻型巡洋舰、南泰号小型快速补给舰组成的北极探险舰队悄悄地从张家港军港拔锚起航。
    已经晋升为海军中校的汤廷光担任这支小型编队的指挥官,也全面地负责这次北极点征服行动。在上一次的航行中,中国军舰已经能够达到接近北纬乃度的海域。再往北。就是根本无法逾越的了,即使是装备着撞角可以对付一些薄冰的海析号。
    隆冬季节向北进发。首先是为了在海参葳接载一些人员和装备,顺便让北极光号破冰船在海参葳港口练习一下破冰。时间,显得很紧,这艘船虽然是由有经验的海军官兵们控制的,但是上面的稀奇玩意总得在进入危险的冰域前使用纯熟吧?
    因此,边航行边训练成了权宜之计。而中校的军服上衣口袋里,还有德龄皇妃亲手交给的皇帝的亲笔信。陛下交给的任务只用了一句话就写清楚了:1909年4月5日以前,帝国地国旗必须插到北纬90度点上!
    信是沉甸甸的。这让汤廷光想起了自己的老官长任荐孝准将。这位被破格从中校直接提拔为将军的军官,在上次航行中成功地组织了冰面探险,却因此失去一条胳膊。将军的称号和爵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帝国对这位海军军官地补偿。但是有一点很明确,为了能够站进光荣的国防军将军行列,为了大中华帝国地龙旗第一个插在北极点上。中校也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清楚。在和平年代展开的这类竞争。就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样!国防军在历次战争中没有败绩,在今后,在自己承担的任务上,也绝对不能够出现败绩!只有胜利。只有成功才是中校唯一的追求。
    “中校,赣江号驱逐舰打来旗号。祝…北…极…探…险…队…马…到…成…功!”了望员的声音通过传声筒在舰桥上响起,他显然是边读旗语边汇报地。
    “来人。挂旗语,帝国海军万岁!”中校边说着边走到了左舷边侧,看到那艘由好朋友汪家劲上校(前嘉陵号驱逐舰大副,参与击沉浪速号战斗和长江口战斗)指挥的新型驱逐舰。也许自己这次完成任务回来,也可以指挥一艘新型驱逐舰吧?陈良准将的驱逐舰队正在不断地扩大,需要有经验的航海军官。
    赣江号和北极探险编队相对在海上交错而过,双方都鸣响了汽笛,一方是壮行,一方是表示答谢。在随后的航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