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第二套系统(1 万美元)可能才是较好的系统。第一套系统可能每年平均出现1000 笔交易,最大连续亏损为3。5 万美元,每个月的盈亏金额波动很大,有时大赚,有时大赔。第二套系统一年才发出50 个交易信号,最大连续亏损只有3 000 美元,每个月的获利都很稳定。若是如此,显然第二套系统是较好的系统,因为虽然其总获利较少但绩效非常稳定。当然,其中涉及到一些主观判断:有些人比较重视获利潜能,另一些人较重视获利稳定性与安全性。精明的交易者大多属于后者。
单纯采用净获利总额来评估系统绩效,不太恰当。请参考图13…1 的随机指标穿越系统。乍看之下,这套系统似乎还不错,最初3 个月获利超过7 000 美元。但稍微深入观察,就可以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好系统。
总交易笔数 如果两套交易系统的其他表现大致相同,总交易笔数少的系统通常较好。因为交易笔数越少,越不容易受到佣金费用与滑移价差的不利影响。系统的信号数量少,某些使用者或许会觉得无聊,但只要绩效相同,信号数量越少越好。就图13…1 与13…2 的两套系统比较,系统一的净获利较少,而且交易笔数较多。换言之,系统一工作的比较辛苦,而且报酬较少。虽然信号数量越少越好,但测试过程至少要有30笔交易,否则测试结果不具备统计意义(换言之,测试结果的巧合成分太高)。如果交易笔数不满30 ,就必须获取更多资料。
获利交易百分率 此数据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很多人对此特别有兴趣。多数杰出交易者的交易成功率只有50 % ,但一般人却认为50 %几乎就等于失败,学校的考试都要60 分才及格。所以,如果获利交易笔数和亏损交易笔数的比率只有40 % ,大家就直觉认定这代表失败。可是,不妨想想棒球的打击率,四成打击率就算得上杰出水平了。我不太重视获利交易百分率。但有些人对于40 %以下的数据,似乎就觉得不安稳。系统胜率究竟是30 %、4O %或60 % ,事实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利交易与亏损之间的平均盈亏程度和关系。只要配合适当的风险管理技巧,一套胜率只有30 %的系统,交易绩效应该就不错了。图13…1 与13…2 两套系统,胜率都是略高于40 % ,这也是一般系统的典型水平。
最大单笔获利与最大单笔亏损 这是我非常重视的数据之一。首先,我会观察系统的获利,是否来自于特定的1 … 2 笔交易。以系统一为例,总获利为7025 美元,最大单笔获利为7 000 美元。所以,扣掉这笔最大获利交易之后,剩下182 笔交易的总获利只有25 美元,似乎不容易令人满意。对于任何一套系统,如果剔除获利最好的1 … 2 笔交易之后,绩效就明显受到影响,系统效力就不很可靠了。另外,最大单笔亏损不应该超过获利。如果你想成功,亏损绝对不能超过获利。如果最大单笔亏损的金额太大,就必须重新考虑出场与止损策略。最大单笔获利与最大单笔亏损之间的比率,至少要维持2:1 或3:1 的水平,但如果系统的其他性质很吸引人,1。5:1 的比率也可以勉强接受。获利交易平均获利与亏损交易平均亏损之间的比率,也应该维持类似的关系。如果前者少于后者,我绝对不考虑使用该系统。我认为获利部位的持有时间应该超过亏损部位,所以我也很重视系统获利部位与亏损部位的平均持有时间,以此确定该系统是否符合自己的交易风格。
连续亏损笔数 很多交易者不能接受系统连续发生10 笔亏损,这可能让该系统根本没有机会发挥功能。所以,你应该知道系统可能连续发生几笔亏损交易,然后才能决定该系统是否符合自己的交易风格。了解这项数据,至少可以作为参考。万一实际操作碰到连续亏损的情况,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不需太过紧张。如果不事先知道连续亏损的可能状况,很可能会让你反应过度。
对于最糟的状况应该要有心理准备
我曾花几个月的时间,编写了一套专门从事 SP 当日冲悄交易的系统。经过历史测试并数度修改,直至我认为完美的程度。这套系统毕竟还是有些缺点,因为连续发生亏损的笔数有些偏高,但我不认为一开始就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由于系统胜率明显较高,所以获利应该没有问题。我相信自己可以从一开始就获利,所以等到连续亏损发生时,应该不至于构成严重伤害。我想读者应该猜到,我们从一开始就遇到连续亏损。我记得,最初8 笔交易都失败,使得我和同伴累积了1。2 万美元的赤字,而且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我们被迫放弃该系统。可是,就在放弃之后的第一笔交易就大有斩获。事实上,随后的几笔交易就足以弥补先前的所有亏损。教训就是务必要事先了解系统的最大连续亏损状况,确定自己能否承受。
每笔交易平均获利 当我们比较两套系统或修改系统的时候,这是最重要的观察数据之一。这项数据反映系统每笔交易的获利期望值。换言之,若采用这套系统,每笔交易平均可以赚多少钱(或赔多少钱)。系统一的每笔交易平均获利为38。6 美元(没有考虑佣金),系统二则是564。66 美元。我想不需要是天才就可以知道,系统二的平均获利能力较强。如果这项数据是负值,该系统根本不值得考虑。这点应该很清楚。可是即使这项数据是正值,但只要水平不够高,也不值得考虑。至于这项数据究竟多高才可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最大连续亏损 最大连续亏损,是评估交易系统绩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最大连续亏损告诉你,运用特定交易系统于某市场,你需要准备多少资金(换言之,最坏情况下,该系统可能发生多少损失),而且也让你知道系统的风险程度。了解这项数据之后,就知道某市场或股票的交易,需要准备多少资金。某套交易系统看起来或许不错,但经过适当测试之后,你可能发现该系统在某段时期曾经发生2。5 万美元的亏损。不要以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而且总是发生在最不巧的时候。除非你能够忍受两倍程度的最大连续亏损,否则就不应该运用该系统。
对于讨厌风险的交易者,最大连续亏损可能是最重要的系统评估数据。如果你觉得难以接受,就应该放弃该系统,或做必要的修正。在金融交易活动中,资金管理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交易的每个层面都少不了这方面的考虑。如果两套系统的其他方面都类似,最大连续亏损越小的系统,风险也越小。如果风险太高,就避免使用。
获利因子 获利因子就是总获利除以总亏损,代表每块钱损失可以换取的获利金额。如果获利因子为1 ,系统只是持平而已。为了安全起见,获利因子至少应该是1。5 。如果获利因子能超过2 ,你就拥有一套很好的系统。系统一的获利因子只是勉强超过1 ,所以应该避免使用。系统二的获利因子为1。64 ,算是不错的,适合运用于交易。
报酬分配 最后,你必须了解系统的绩效波动程度如何。系统是否能够提供非常稳定的获利,或者账户净值是否经常会大幅波动?如果资料够多,应该观察月份绩效是否稳定。盘中交易系统不妨观察每天的绩效。系统的绩效越稳定,获利变异数就越小。如果获利标准差太多,最大连续亏损往往会偏高,这类系统就不适用。如果有太多交易或单日/月份报酬落在两个标准差外,系统绩效就不稳定。当然,绩效越稳定,系统就越可靠。Trade Station 可以显示月份或单日报酬的统计分配,让你了解系统的绩效概况。虽然提高系统报酬的稳定性并不是简单的事,但专业交易者应想方设法去做到。
佣金与滑移价差
佣金与滑移价差实在是欠佳的话题,但却经常是系统或交易者的成败关键所在。每笔交易,不论盈亏,都会发生的成本就是交易方法或风格必须考虑的最大问题。这是交易者无法逃避的负担,系统设计上应该妥善考虑,否则系统运用就会显得不切实际。最明显的交易成本莫过于佣金,其次就是滑移价差。后者也是交易者经常会忽略(或故意忘记)的项目。大体而言,滑移价差就是实际买价高于(或实际卖价低于)预期水平的差额。滑移价差发生的原因,大致上有两种:一是市场价格变动迅捷,使得最近成交价格(通常也是交易者预期的成交价格)与真正行情之间脱节;另一个是买卖报价之间的差价拉得很开。交易者希望按照买进报价买进,或按照卖出报价卖出是比较理想的。不幸的是,实际情况通常相反,使一笔交易在起跑线上就先吃亏。以单笔交易来看,佣金与滑移价差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但长期累积的结果就很惊人了,甚至成为交易盈亏的关键。
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所有相关的成本。不然看似不错的系统,实际运用却会发生亏损。让我们回顾考虑图13…1 与图13…2 的系统,假设来回一次的佣金为15 美元,每笔交易的滑移价差为100 美元。这些费用算不上高,但系统绩效却因此发生重大变化(请参考图13…3 与图13…4 ) ,系统一转盈为亏,由原本获利7 025 美元,变成亏损1。4 万美元,系统二的获利则由原本的3。2万美元巨幅下降为约2。65万美元,所以,考虑交易成本之后,系统二还有不错的绩效,各项测试数值仍然有效,但系统一就惨不忍睹了,绝对不适合采用。系统一的最大问题在于交易比数太多,这也是一般短线系统的普遍缺点。
成为最佳交易者
如果想成为最佳交易者,在实际运用之前,任何想法或系统必须用历史资料进行测试。不先进行测试,就不知道系统是否有问题、结构是否健全。如果系统不具备获利能力,你当然不希望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才发现。所以,最好还是花点时间先进行测试。统计上有效的测试,至少必须有30 笔交易样本,而且要包含各种市场状况。测试不能只采用趋势明显的价格资料,因为你不确定交易系统将来是否会遇到横向走势。总之,考虑的市场状况不够完整,测试结果就不可靠,甚至有曲线套入之嫌。
系统建立与最佳化过程中,应该分别采用两组不同的价格资料,才能避免曲线套入。当系统建立完成,而且参数值也设定妥当,就要使用稍早完全没有用过的资料进行测试,最好还能包含各种市场状况,资料足够提供30 个交易样本。系统的建立、最佳化与测试,如完全采用相同一组资料,将是最致命的错误。某组资料用来设定最佳参数值,然后又用相同的资料进行测试,绩效当然很好,但绝对不能反映将来实际运用的表现。请记住,交易系统的测试绩效不论多好,都不能保证将来万无一失,因为市场状况永远在变化。对于测试结果感到满意之后,或许应该在走势上,通过目视观察信号发生的位置,感受一下系统的运作。另外,关于系统测试,必须特别注意整体结果是否受到一两笔交易的重大影响。通常我们都希望采用绩效稳定、可靠的系统。很多系统的最后结果虽然相似,但过程可能差异迥然。有些系统的表现起伏很大,获利不稳定。
完成历史测试之后,必须评估测试结果,比较不同系统之间的绩效。整体获利金额与胜率的重要性,显然不如每笔交易平均获利与获利因子。特别注意,最大连续亏损的金额你是否承受得了?不要假定最大连续亏损不会马上发生,因为这种可能性毕竟是存在的。关于系统的获利能力,务必要考虑佣金与滑移价差,否则测试数据恐怕没有太大意义。
系统测试过程要有耐心,不要懒惰或不耐烦,因为这可能影响你的交易绩效。最后,务必记住,除非系统经过适当的测试,否则不要轻易采用。
历史资料测试的常见错误:
1 .没有进行历史资料测试。 2 .不知道系统究竟是否能够赚钱。
3 ,系统或方法还没有进行测试之前,就用于实际交易。 4 .不知如何评估测试结果。
5 .完全不怀疑系统的绩效与测试结果。 6 .过度重视系统的胜率。 7 .过度重视系统总获利。
8 .忽略最大连续亏损。 9 .过度强调曲线套入。 10.太过于重视最佳化程序。
11 .测试资料不足,或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状况。 12 .没有适当的外部样本。
13 .测试的市场不够多。 14 .系统测试忽略佣金与滑移价差。
尽量发挥历史资料测试的功能:
1 .采用具备测试功能的软件。 2 .绝对不采用不适用的策略。
3 .如果不满意测试结果,就不要采用该系统。 4 .测试过程务必要有足够的资料。
5 .样本至少要有30 个。 6 .最后测试要采用全新的外部样本。
7 .至少保留1 / 3 的资料作为外部样本。 8 .针对不同市场进行测试。
9 .系统必须对不同时间结构进行测试。 10 .系统必须对不同市场进行测试。
11 .最佳化程序与曲线套入都不可进行得太过分。 12 .了解如何评估测试结果。
13 .学习比较不同的系统。 14 .不要低估佣金与滑移价差造成的影响。
15 .确定自己的资金足以应付两倍的最大连续亏损。 16 .避免绩效波动过分剧烈的系统。
17 .确定系统的绝大部分获利不是集中在一两笔交易。
值得提醒自己的一些问题:
1 .我的系统或交易方法有没有经过适当测试? 2 .我的交易系统是否过度最佳化?
3 .我的系统是否经过曲线套入? 4 .我是否采用外部样本进行测试?
5 .交易系统是否具备正数的获利期望值? 6 .每笔交易的平均绩效如何?
7 .测试过程对于佣金与滑移价差的估计是否切合实际?
第14章 资金管理计划
赌徒
我常把精明的交易者比喻成专业赌徒,因为这两类人有很多共同点,并通常也都是赢家。除了完全掌握概率与胜算之外,职业赌徒还引用完整的资金管理法则。他们不愿承担无必要的风险,知道何时拥有胜算。胜算越高,所下的赌注也越大。如果根本没有胜算,也就不下注。他们知道如何保护既有获利;手气不好时,也知道鸣金收兵。严格遵守这种纪律,让他们可以随时参加赌局。
一些杰出的交易者本就是职业赌徒,后来才转行到金融交易市场。当理查得? 丹尼斯招募“忍者龟”的时候,职业赌徒与桥牌选手就是他最爱招募的对象之一。成功的赌徒与成功的交易者之间,存在一项共通点:他们都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并依此而下注。
所谓“赌徒”,并非指那些喜欢赌博的人,而是指那些靠着赌博为生的人。大多数人都是赌桌上的输家。这是明显的事实。可是,职业赌徒具备较严格的纪律,他们知道如何评估概率。他们赌得很精明,不会为追求刺激而进场,他们只是想赚钱或谋取生计。他们通常都讨厌风险,不愿接受负数的期望报酬。专业交易者只期待稳定的打击率,不会刻意追求全垒打。如果胜算不站在他们这边,就不会只因为桌上的赌金很多而冒险。只要情况合理,真正的赌徒并不在意输钱。他们知道输钱是赢得成功的必要步骤之一。只要行为正确,输钱就不是问题。他们不会急着想在下一把就全部捞回来。他们知道只要严格遵循法则,就能成为稳定的赢家。在21 点的赌桌上,如果拿到两张A 分,就应该拆开而加倍下注;万一没有赢钱,也不该觉得气馁,因为抉择是完全正确的。长期而言,这类的下注最后仍然会赢钱,因为其期望值为正数。
真正的赌徒也知道,他们没有必要每把牌都跟。如果胜算明显不高,就自我克制而不跟进。或许会觉得有点无趣,但面前的筹码绝不会少。愚蠢的赌徒会每把都下注,笨拙的交易者则会永远都留在场内,即使胜算明显不高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只有业余的交易者才会经常使诈。专业赌徒很少使诈,通常都是赢面居高时才会下注,否则就不跟进。职业赌徒都有准备周全的行动计划与资金管理计划。他们不假思索的就知道该如何应对每种情况。胜算越高,赌金也越大。当手气很顺时,他们未必会加码。专业赌徒很少会因稳赢的感觉或第六感而增加赌金。他们只会根据胜算高低来调整赌金。对于一般金融市场交易者来说,职业赌徒的行为模式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
职业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