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家现在已经比圣家都热闹了!两个月前,若文就开始哭嫁了,还请了十多个漂亮而且识字的姑娘陪哭,各方亲朋好友早已开始送礼!现在,帮忙炒阴米、切芝麻糖的人,正忙得四脚朝天,不可开交了!林家既繁忙又热闹!两个在外做事的儿子也正在往家赶。若文虽没到学校读过书,但她知书达理,琴棋书画,都是请先生在家里教的。她自己又瞒着父母偷偷习武。若文虽是大家闺秀,但她哭嫁还真有板有眼:
我在娘边十多年
妈妈头发白一半
一怕女儿吃不好
二怕女儿伤风寒
哭声爹来箭穿心
哭声娘来似刀砍
本该侍奉爹娘到终身
可惜女儿生错身
谁知现在要嫁人
若文这是用哭表达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与亲人难舍难分的手足之情。她清楚这次与往日走亲戚不同,这次是要离别生养自己的父母,是要离别十几年来朝夕相处的亲友,离开从小就熟悉的渡水坪,而去一个不了解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不知会遇到多少困难。虽然古人们都说金仙阳,银渡水,仙阳比渡水好!据说圣家也比林家的家业大!可是老百姓说:金窝银窝,不如亲娘家的狗窝!
若文对即将嫁过去的新家感到惶恐与忧虑。
女儿的心事,知者莫过于父母。林毅夫早就考虑到了,因此,他在给女儿的陪嫁六箱八柜之外,又另外陪嫁四斤黄金。这既是林家的体面,又是若文的私房钱,更是若文在圣家的地位。
圣步堂在一年前,就请人选定了接亲的良辰吉日。今天,他又特意派媒人去林家,假装弄清桌椅,烤火盆,洗澡盆,洗脸架,小孩睡的摇篮等等到底有多少件,到时好派接亲帮忙的人。其实,林家早就通知过圣家,他女儿陪嫁大件多少,小件多少,圣步堂这不是外甥拜舅舅做干爹,多此一举吗?但林家却不知,这是圣步堂派去的探子!是想搞清楚林家到底给女儿带多少黄金。
腊月十八,林家嫁女,圣家整酒娶媳妇。这是仙阳和渡水盘古开天第一次通婚的日子!圣家一乘大轿,六乘小轿,唢呐队和抬箱柜的一百多人,一人肩上扛根剥皮晒干了的杉木杆子。执事客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一大清早就赶到林家。林家的执事客却把接亲的队伍堵在大门外出难题!他不准人放鞭炮迎接亲的队伍。让他们都在外面无所事事。此时,圣家的执事客挺身而出!并交待唢呐队:“我不出来,你们就不停地吹!”唢呐队八个人,马上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先各吹四遍,最后八个人又一齐合吹!这样反复,一直吹到林家出来放鞭炮迎接接亲队伍为止!果然,反复四遍,林家就扛不住了!鞭炮一响,一百多号人一齐拥人林家大院!圣家的执事客怕帮忙的人在绑箱柜时撒野,更怕抬箱柜时撒野!他赶紧执行原先的计划,让人给帮忙的人每人发半包乡下制的土纸烟。他自己亲自站在门口,双手一合,给每一个人点头作一个揖,说:“请兄弟们帮忙了!”但他对轿夫和吹唢呐的人,却不是说请兄弟们帮忙了!而是说:“师傅们辛苦!今天茶钱算我的!”在湘西,抬箱柜者,一律属于帮忙,而轿夫和吹唢呐者都是要付工钱的。执事客说茶钱算他的,那就是说,只要他们尽职尽责,他会在工资之外,给每个人另加几个小钱儿。执事客的职责,就是排除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问题,保证一切顺顺当当。林家的执事客把圣家执事客的一切都看在眼里,立马开始行动。他虽被动了,但他这是变被动为主动。圣家执事客给帮忙的人,一人半包烟,他一人给一包烟。圣家执事客给轿夫们开的是空头支票,他给轿夫们每人一块大洋。而且对每个人说一声:“师傅们辛苦!”但惟独对吹唢呐的师傅们没有任何表示。林家执事客清楚,轿子里坐的都是林家人,箱柜也是林家的I 涪嫁,招待不好他们会在路上随随便便,磕磕碰碰!新娘背上轿之后,林家正式发亲。轿夫们抬着新娘起步刚走出去一丈多远,突然被一群姑娘拉住往后拖!她们让轿夫们退回到起步的地方把手一松。轿夫们抬着新娘刚走出去几丈远,姑娘们又上来了!她们再一次拖住轿夫往后退!这样一退一进,反复四次。轿夫们与林家的姑娘们配合得极好!这是林家执事客的功劳!这叫“揉轿”。揉轿,是象征新娘与父母兄弟,家乡的亲朋好友依依不舍的意思。如果把这套动作搬到舞台上,该叫“形体语言。”如果执事客不精明,嫁亲方与轿夫们的关系处理不好,常常会在揉轿时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把欢欢喜喜的嫁女硬搞成一个抢亲的场面!他们还会在半路上疯狂地颠轿!折磨新娘,让新娘晕轿,呕吐!
接亲的队伍一路疯跑,刚到出渡水进仙阳的交界处望羊山,这帮人抬着嫁妆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此处,是小光小明早就算计好了的地方。他们俩已在此等候多时,小光小明赶紧起身对抬一口平柜的小伙子们说:“兄弟们累了吧?你们歇口气,我们来!”话音未落,他们就已经把抬柜者肩上的杠子接过来了!
小光小明顺利地进入了圣家。帮忙的人中,多半圣家都不认识,一般帮忙的人,多数都是通过人请人。可以说,这些人圣家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全。执事客最多能认识一小半。小明曾与圣家的家丁交过手,但今天,他特意在头上围了带暗条纹的大包头,彻底改变了那次的形象。一到圣家,小光小明就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没有一个人问他们,他们正好摸清圣家的一切!就连新郎新娘拜天地时,出了两个小差错都没有跑过他们兄弟的眼睛和耳朵。首先,拜天地前,唢呐吹的那段高潮中,有一个人吹跑了调儿。在湘西,接亲唢呐吹的调儿,一律是传统京剧《龙凤呈祥》的音乐。这种旋律热烈,吉祥,喜庆!这调儿在石门吹了一千多年。很可能《龙凤呈祥》的音乐版权属石门所有,编曲者说不定就是湘西人。即使不是湘西人,那他也一定到过湘西。唢呐是跑调而不是走调,走调是唢呐的发声不准。而今天,唢呐队中有人却吹的是办丧事的丧调!跑调跑得太离谱了!还是执事客很内行,他一下就听出来了!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事若是让圣步堂听出来那可就不得了了!执事客拨开人群,几大步冲过去,不问青红皂白,一把将那个吹跑了调儿的吹鼓手拉出来,一掌把他推到大胡子身边!并与大胡子耳语,周围的人还不知出了什么事,大胡子就已经将吹鼓手推推搡搡弄进了一间小屋。第二件,就是新郎新娘拜堂。新郎新娘在老祖宗菩萨面前刚站好,女方伴娘就用力一推新娘,新娘身子一歪,一脚踏过了中线,将新郎撞偏了!新郎立马往回挤,但已经挤不动了!因为新娘那边的伴娘早已一步跟进,做好了新郎反攻的准备。在湘西石门,这叫争地位。老人们信,这一刻,谁能站过中线,往后谁就是这个家的主人!圣步堂也将这一举动看在眼里了。当时他真想跑过去把那伴郎饱打一顿!因为客人多,他还是忍住了,只是在心里骂了一句:“这个蠢货!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最让圣步堂窝火的还是林家随嫁的那四斤金子的事。他骂林毅夫是个老狐狸!老混蛋!
原先打探来的是三斤,他没想到这是一个烟幕弹!林毅夫是有意让他圣步堂当众丢脸!
今天,是圣家的大喜之日!可是一连出了好几档子事,最不该出的那件事圣步堂还不知道!这事不知是他没听出来,还是他根本就听不懂丧调,大喜的日子,这帮吹鼓手也真不是些东西!那是花钱请的你,人家热热闹闹娶亲,你怎么能给人家吹死人的调儿呢?
这种事在湘西,在湖南,都闻所未闻!圣步堂知道了还不气得七窍出血!
小光小明在圣家还算比较顺利!他们与那些帮忙的青年人一样,大口大口地吃肉,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兄弟俩完全与那些真正请来帮忙的人融为了一体。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身份,惟一与大伙儿显得不合群的地方,就是他俩不大碗大碗地喝酒。因为他们今天来圣家负有特殊的使命!兄弟俩不仅详细画了一张圣家大院里的地形图,人员分布、新房的位置、家丁的设防和装备等都在图上,尤其可喜的是,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大串机密。比如,新娘新郎房里暂放黄金的柜子,圣家通往后山的暗道等。特别是发现了圣步堂老东西藏金银财宝的暗库机关!这真是喜从天降!
帮忙的人酒足饭饱之后,都纷纷离开圣家,小光也一起离开。
他要赶紧将打探到的情况送给父亲和小亮。但小明没走,他却摸进厨房与那些煮饭炒菜的厨子们耍贫嘴!掌勺儿的大师傅还真喜欢他!一定要收小明当徒弟。说下次再有人整酒办喜事,就正式带着他。小明怕掌勺儿的厨子打破沙锅问到底,他就嘻嘻哈哈喊了声师傅,起身帮二保挑水去了。圣家今天有一百多桌客,全部的用水都由二保一个人挑,鸡叫头遍,二保就起床挑水,现在,日头都要落山了,二保还在挑。一天只吃了一餐饭。十八岁的小伙子,一年四季干苦力的人,挑担水对他来说,犹如公牛角上挂根草,轻松得很!但今天,他却被压得歪歪斜斜,走起路来两腿直打晃,满身出虚汗,衣服湿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小明见他累成那个样子,赶紧从他的肩上接过扁担,说:“兄弟,你歇会儿吧!我来帮你挑几担。”
“大哥,你帮忙接亲已经够累的了,我还受得住。”二保把小明当成真正接亲的人了。
“我不累,你这么干会把身体弄坏的!”小亮对小明说过,圣家有个长工,小明猜很可能就是这个人。小明又说:“这一家真够狠心的!怎么能把你当牛使呢?当牛使也得给把草吃吧?这么多客,至少也得三个人挑水才供得赢!”
这话讲到二保心里去了!他心里一热,忍不住哭了!说:“大哥,谁叫我爹欠人家的了!”
“欠账也不能把人当牛马呀?他圣家就不欠人家的账吗?!”小明说他圣家欠账,是指他圣步堂手里十多条人命。
“大哥,你是我到仙阳后认识的第二个好人!”二保很感动地说。在二保的心目中,第一个好人,指的是在岩巴渡认识的小亮。
小明转移话题,与二保说圣家的后山,说圣家的院子。小明帮二保挑了四担水,后来两个人坐在屋角楠竹林,一直说到新娘那边开始闹新房,小明才与二保分手。小明真想混进闹新房的人群里去起哄,但他仔细一想:干不得!闹房者都是脸儿熟的人,若突然去一张生脸,非坏大事不可!小明趁那些闹房的人来来往往,他又大摇大摆地从堂屋穿过去,假装走正门。其实他真正的用意,是要再一次核实新房的位置,扫一眼圣步堂放金银财宝的火坑屋。小明最后迈出圣家大门槛时,他自己在心里都发笑!想:“圣步堂真是个老狐狸!把金银财宝放在火坑下面,你也真想得出来!难道你真的就相信越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就越不容易被人发现吗?”
送礼的人早都走光了。今天圣家收了五十七担六斗谷,光洋满满装了两箩筐。喧嚣了一天的圣家大院,现在开始慢慢安静下来了。但圣家新房里的喧嚣又开始了!二保望着小明远去的身影,耳边传来闹新房的吵闹一浪高过一浪。二保想想新郎圣忠义,又想想自己,同是十八岁的后生,他在天堂,而自己却在地狱给人当牛做马!二保心里猛然一热,泪如泉涌。他急忙跑到西院放柴草的破屋里,捂住嘴大哭。
二保是汤溪峪人,他祖上曾经也是大户人家。汤溪峪是石门人的向往之地。在石门虽有金仙阳银渡水之说,但那只是前半句,准确地说,应该是金仙阳,银渡水,有钱难买汤溪水。仙阳和渡水虽是大平原,一水儿的稻田,但汤溪峪却既是农区又是经济区。汤溪峪好就好在自然环境上。它虽是一个狭长的平地,与缸银跑有惊人的相似处,但它好就好在与缸银跑的不同之处。缸银跑太窄。本来就少的平地里,溪水却占去了一半的面积,稻田只占一半。两面的山,百分之九十九不长树,满山都是些只能当柴草烧的无用之林。
而汤溪峪却不然。首先,汤溪峪比缸银跑的面积宽十倍,而百分之九十五的面积是稻田,溪,根本就没占汤溪峪平原的面积。更重要的是,汤溪峪的溪生得好!它悄悄地从稻田南北两边的山脚下走过。就如稻田的一条腰带。两面的山,却从上至下长满桐籽树。春天,桐籽花一开,远远望去如两座银山一般。主人将坡地用犁一耕,种上豆类的农作物,秋天庄稼一收,在溪的下游用竹篱笆一拦!男人们肩背一根长竹篙,从山顶往山下一通乱打!满山的桐籽通通滚到溪里。强壮的男人们,挑着箩筐直接走到溪流之中,如用水桶在河里挑水,弯腰的同时,两手一起将箩筐朝水里一摁,再一直腰,满满一担桐籽挑起即走!据说,在二保爷爷的曾祖父手里,还拥有大半个汤溪峪。
二保的祖上,当官与读书之人都曾出过不少。郑家由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而走向衰败,据说是朋友恩怨所致。现在整个湘西北,还散落着许许多多有关二保祖上的零星传说。
二保姓郑,学名郑希文。他爷爷郑依君,父亲郑奇才。郑依君、郑奇才都在省会长沙求过学,是地道的读书之人。但二保没进过学堂,他认识的字全是爷爷父亲在家里教的。
郑依君的祖父郑鹏,就曾是汤溪峪的大户人家。他虽不搞恶势力欺压抢夺,但他靠智慧剥削依然令老百姓生畏!郑鹏很欣赏“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他说:“我郑某只动脑,决不动刀枪!”自郑鹏开始,后辈一代不如一代!据汤溪峪和仙阳渡水的人讲,郑家的家业衰败,还就是智慧坏的事!当然,不是他郑鹏动智慧坏了人家,而是人家动智慧坏了。他郑鹏,使他的后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据石门老百姓传,郑鹏与覃玉次两家是三代的世交友好!郑覃两家在汤溪峪各占半壁江山。两家平日往来频繁,如亲兄弟一般,在湘西传为佳话。他们联手合力抗击外来势力,令许多想在汤溪峪插手的人望而生畏!有一年,昌溪河一土匪头子覃力伟,突然来拜访郑鹏。多年前他们曾是省会长沙求学的同窗好友。郑鹏只知道他这个同学在军队当过师长,不知何故,后来却落草为寇!郑鹏好心好意把覃力伟介绍给覃玉次为友,以便日后有个照应!没想到,两个月后,覃力伟指使部下却抢了覃玉次在磨江岩街上的盐行!覃玉次很是恼火!他认为这是郑鹏与覃力伟狼狈为奸,合伙所为,有意暗算他。从此,覃玉次怀恨在心,但表面上却依然如故,一点都看不出,见了郑鹏仍然假装亲兄弟般地热情!但在暗中,覃玉次却使手段,收买郑鹏的至友张雨平。他知道,自己若与郑鹏翻脸,郑鹏必定会把覃力伟搬来,那样,他覃玉次必败无疑!张雨平是阴阳先生,看风水的世家。首先,覃玉次让张雨平在郑鹏的后事上做手脚,再让人勾引他的后代抽大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覃玉次决心使郑鹏家破人亡!断子绝孙!反正他覃玉次比郑鹏小十多岁,他陪得起!
郑鹏几年前就请张雨平帮忙选寿地,这次他觉得机会来了!张雨平给郑鹏推荐樟树角。樟树角不仅是郑鹏自家的地盘,而且是渫水在此拐弯的地方。河湾里有个五六丈深的潭,河堤是自然石灰岩岩壁,河岸上有一棵大古樟。张雨平十分神秘而又惊喜地告诉郑鹏:樟树角古樟下,是石门境内第一风水宝地!他还讲了几船都拖不完的好话,让郑鹏坚信此处是块好寿地。张雨平还有意在老百姓中散布些好话,让郑鹏坚信不移,他说寿地选在河岸边叫:“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稳坐钓鱼台!”说大樟树底下当寿地,叫:“大树底下好乘凉!”那直冲寿地而来的河水,那就是:“滚滚而来的财源……保你郑鹏的后代,代代出在朝廷做官的人!”郑鹏真的信了!
张雨平又说:“但必须还有一个条件,否则前面的那些很难灵验。”
“什么条件?”郑鹏问张雨平。
“非铁打的棺材所不能。”
郑鹏对至交好友张雨平的话,坚信不移了。
张雨平的这一套是他早就与覃玉次合谋好了的。其用心极其险恶!之所以选在河岸大树底下,而且要用铁打的棺材,这是他们有意要让郑鹏的坟被雷击!有意要让郑鹏的尸骨被大水冲走!他们的谋划一旦实现,就是让老天爷刨他郑鹏的坟!使他死无葬身之地!
也怪,郑鹏的命运,真的像是操在覃玉次跟张雨平手里似的。
郑鹏的墓地刚选定不久,他还真的就一病不起!郑鹏深感自己这次病重,情况不好。他赶紧召集三个儿子商量分家和准备自己的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