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山樵夫杂文散文精选集-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谢幕了

  不是失败了

  作者:milan426回复日期:2004…2…2122:22:15

  鞠躬尽瘁 把自己毫干了 诸葛亮 算不上成功领导者

  作者:longaa回复日期:2004…2…227:00:51

  怎么没有人提到他的对手司马懿?

  想司马公内除曹爽,外败诸葛

  此人才是大智慧的人物 

  孔明和司马斗 也就靠着空城计保命罢了

  作者:剑重回复日期:2004…2…2210:00:49

  鞠躬尽瘁,日理万机。是不是死蚂蚁说的,“诸葛孔明,其能久之乎?”

  作者:firefine回复日期:2004…2…2210:51:24

  永远不要相信三国演义这类小说

  诸葛亮是比较厉害;但也没有小说中那么神

  小说就是小说;是为了吸引人的

  作者:Yuil回复日期:2004…2…2210:59:33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有问题

  空城计你就说假如被识破。这个假如就不存在,因为没有被识破

  要是真的有这么多假如,那就完蛋了

  作者:月玲儿回复日期:2004…2…2211:24:04

  楼上各位的话都好象很有道理的样子;容我也说上几句。

  在我看来;诸葛亮终于刘备还有情可原;为刘备出生入死也是大丈夫所为;毕竟士为知己者死啊;但是要诸葛亮屈居于刘禅之下就有点说不通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是刘备不是刘禅;而刘禅也没有其父的胸襟与志向;诸葛亮死后他就如同丧家犬般没了主意;这不是一个为人君者该有的行为。诸葛亮的失败归根到底还是还是他自己的原因;假如他没有跟随刘备打天下;那他的失败又从何说起;同样;假如他没有跟随刘备打天下;他也可能被魏吴两国拉拢或者干脆永不出山;也许这样一来

  历史就会改写了;或者是诸葛亮的成功;或者是他跟本就是俗世间一微尘;根本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既然历史无法改变;那他的失败就是无法避免的了;可能会为他惋惜;可是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正所谓良臣择明主而居。

  作者:牛四回复日期:2004…2…2211:31:12

  作者:xinpai回复日期:2004…2…2113:54:1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呀,输在自己的智上。小智是可以习得的,大智却需要灵感的。他习得太多的小智,把大智也当小智用。想魏延提出全力以赴直击许昌,我认为是对的。所谓擒贼先擒王,想那时,蜀汉正在鼎盛时期,有五虎大将,还有魏延等武将,攻城不在话下。

  而他却智这智那,不想失去即得的西川,又不想失去“借”来的荆州。这怎么行呢?老是想稳扎稳打,斩人手臂而不攻人要害。可别人又不是傻子,人家也有智慧的。不说魏,单说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虽一脉相承,却都独当一面。他能怎么样?所谓战事愈多意外愈多,他又不是完人,怎么防得了所有的意外?

  先生说错了,当时蜀国除了五虎大将和魏延等战将,还有龙之军师志狼,本来完全可以统一天下,东可以灭亡日本,西可以一直打到阿拉伯,灭掉东罗马帝国。只是后来中华大帝出现了恐龙怪兽,诸葛亮没办法对付,才失败的。

  作者:曲水有清回复日期:2004…2…2212:05:11

  也许是输给自己吧

  据说当时上方谷一战导致失败的那场大雨就是自己造成的

  据说是上方谷谷口狭窄诸葛亮放火时使热空气急剧上升与空中的冷气流相遇形成了雨

  我就不知道这么一个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这见事

  可见也不怎么样啊

  作者:馒头馅儿回复日期:2004…2…2212:27:39

  作者:枫林晚雨回复日期:2004…2…2113:12:20 

  对诸葛亮评价最低的,可能当数鲁迅先生,“状多智而近妖”,从这句评语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诸葛亮不那么感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我不崇拜诸葛,但是,鲁迅那点东西离诸葛相差远着呢,鲁迅就是一个愤青,只会骂街,严重鄙视鲁迅。

  我不知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那是在说诸葛亮吗?那是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的时候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描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一本什么书,你看过没有?我看你是没看过,因为你引文都错了,错的离谱,意思全都变了。

  “状多智而近妖”是说他看上去有大智慧其实类似妖人。要原文真是这句还真被你们说对了。可惜,人家原文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里的“状”是“描写”的意思,一看就是在说小说,不是在说人。拜托你既没看过原文,又不通古文,你在这儿瞎说什么压。

  作者:我是小小老百姓回复日期:2004…2…2214:00:29

  我觉得诸葛亮在军事上是个庸才,6出祁山,每次都走同样的道路,而且敌人在兵力上占优势,只要防守,等鼠国军队粮食用完,退兵了事,呵呵,这仗能打赢就有鬼了。历史上大多数以弱胜强的战例都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象诸葛亮这样用兵,除非魏国统帅是个白痴,否则怎么的都能守住。

  作者:bankful回复日期:2004…2…2215:04:29

  o

  作者:kaka1979回复日期:2004…2…2215:48:21

  讲究一下辨证法吧!我认为他的失败就在不讲辨证法。

  作者:weaver回复日期:2004…2…2216:19:57

  最终失败还在于实力,蜀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统一天下,能偏安四十年已经是奇迹了。

  诸葛亮个人谋略,也确实不是什么出神入化。《三国演义》中好几次北伐失败都是粮草不足,哪来的这么多粮草不足?只是作者没法改变历史事实,只好找个借口罢了。

  作者:风中傲笑回复日期:2004…2…2217:54:52

  灭六国者,非秦也;灭蜀国者,非魏也,乃蜀国自己也!不论诸葛亮是多么聪明,单凭个人力量去治理国家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看封建时代君主就可以得出答案了,没有分工的干只会让自己先溃掉!

  可能,诸葛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国家不是他个人的。

  作者:风中傲笑回复日期:2004…2…2217:56:41

  即使诸葛亮没死,蜀国灭亡也是迟早的事啦!

  作者:燕山樵夫A回复日期:2004…2…2218:10:38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俺在二十年前拜读过。俺这篇短贴是按杂文写的,俺想您应懂得杂文与学术论文这两种不同文本的差异!

  感谢您的高见!

  作者:馒头馅儿回复日期:2004…2…2219:12:24

  晕,我总共也就活了二十多年,您年纪还真不小。

  不过我还是认为,您不管用杂文还是用学术论文的文本体裁来写作,最起码的引用不能犯错误吧。学术论文讲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杂文允许您有更多的引申和发挥,但是无论如何,两者都不是虚构文体吧。错误的引用一句意思完全不对的话,在从这话生出对某人某事的感想,这感想有无价值咱先不说,起码让我这样的白痴看起来有吃了苍蝇的感觉。这不是于秋雨老爱干的事吗,你还是别跟他学的好。

  这年头,有人把学术论文当杂文写,把杂文当小说写,把小说当草纸写,还是被污染的,不如正经草纸好用,唉。这一段是有感而发,不是说您,见谅^_^。

  作者:pangsh回复日期:2004…2…2219:36:39

  ‘翻开东、西方的军事战争史,不难发现,东方军事发展的核心是重在一个“谋略”上;而西方军事发展的核心始终是在发展实力(武器装备)上,其明显差异不言而喻。此种差异,在中国古代军事家们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受孙子兵法和诸葛亮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灾难性的后果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频频发生。只有在拥有实力的基础上,运用好谋略,方能常胜不败!

  诸葛军师,在下为你的智慧而喝彩,为你的失败而深思!‘

  朋友你这段话和在下身有同感啊!我们偌大的中国以后若想不被人欺,就必须在实力上赶上或超过别人才行的!

  作者:weaver回复日期:2004…2…2221:29:21

  魏延在第一次北伐时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其实是一个完全可行的妙计,虽然有些冒险。须知当时魏强蜀弱,按照正规战法蜀国是根本不可能取胜的,只有剑走偏锋才有希望。

  作者:Anthear回复日期:2004…2…231:16:01

  主要还是经济上

  作者:fywb回复日期:2004…2…239:28:12

  我认为奇袭长安成功的可能性极小,首先魏国兵多将广,曹真、郭怀、张颌都是名将,经验丰富,其次5000步卒行动缓慢,能否起到奇袭作用很值得怀疑,强攻得手可能性不大,即使攻下,前有潼关,后有魏国西北虎狼之师,又如何抵抗魏国的反扑?一旦失败,不仅损失5000人,而且失去魏延这员大将,对蜀国将造成极大的打击,此次北伐将以失败告终。

  后来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主要是蜀国只有姜维一员大将,后方空虚,朝廷腐败。假使有夏侯霸驻守后方,邓艾孤军深入,没有补给,必将全军覆没。

  作者:山围故国回复日期:2004…2…2310:20:45

  也别说蜀国不好,所谓“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岂能尽数”毕竟不是胡说的。

  关键还是看军力,历史上有几个南方统一北方的例子。李白说“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杜甫说“况复秦兵耐苦战”看来打仗还是要靠赵客,秦兵。

  作者:风后的落叶回复日期:2004…2…2311:11:47

  三国时期的人也是像《围城》那样喜欢比来比去,像是骑错了什么似的……

  :)

  作者:他救了我回复日期:2004…2…2311:47:34

  结论:诸葛先生败给了他的爱人啊;

  原因:从他的婚姻过程就可以管窥到孔明的性格;虽才学八斗;但在封建的年代;没有做到郎才女貌;只达到了朗才女没貌的境界;他有才;她也有才;没有互补的婚姻是失败的;懦弱懦弱的性格展现无疑;这次婚姻严重打击了诸葛的地位感;在家中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社会上也没有了同样的感觉;最终没敢夺权;郁郁而终!

  作者:东方火回复日期:2004…2…2315:37:32

  记得第一次进取中原时,魏军主帅是无能的夏候懋。魏延曾献计:兵分两路,由诸葛亮率领大军径出祁山。他看书率领5000精兵由子午谷奇袭长安。诸葛亮由于太过谨慎,怕中埋伏,而放弃了这条妙计。事后证明这条路魏军并没设防。如果听从了魏延这计,或许历史早已改写,也轮不到司马懿出山与他为敌了。

  而后来邓艾奇袭成都也是用的这个策略。

  历史上成大事者都是敢于冒险的。

  共产党的天下也是有了一大批敢于冒险、勇于牺牲的仁人志士作出的杰出贡献得来了!!!

  试想,要是毛泽东也象诸葛亮那样思前顾后,他还敢与强大的日军为敌吗?敢去跟拥有800万国军的老蒋叫板吗?敢出兵朝鲜与当时的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帝抗衡吗?

  老蒋也是因为象诸葛亮一样想得太多而最终坐失多次抗日良机。以致引来一片骂声,从而也失去了民心!!!

  作者:fywb回复日期:2004…2…2411:25:01

  诸葛亮一生谨慎,不肯弄险,也是蜀国实力弱小,输不起的缘故。他看出此计成功可能性不大,而一旦失败后果又太严重,才宁可稳扎稳打。如果马谡不自作主张,听从他的安排,他打到长安的可能性很大。那时将获得关西之地和骑兵,补给也充分,以他的才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可惜用错了马谡,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后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作者:清虚子回复日期:2004…2…2416:37:21

  楼主说诸葛亮败给天意,过于空洞无物,蜀国的实力本就不行,曹魏那边实力强大,人才济济,又没什么大的内乱,能赢蜀国是情理之中。至于《隆中对》,被吹了半天,其实也不过是想当然的构想,特别是后半部分。 

  作者:雾满拦江回复日期:2004…2…109:47:57

  应该去煮酒:)

  作者:无语之晨回复日期:2004…2…1010:13:04

  算人算已算不了天

  作者:花香满楼回复日期:2004…2…1010:31:35

  对于三国,真想评论还是认真看史书,楼主受演义影响的还是太多。

  空城计本身应该没有识破的可能,因为它是完备的,即司马当时只可以胜诸葛而不能杀,否则曹氏必然灭司马满门。所以诸葛逃都不逃,司马只好配合着退兵。这才符合聪明人假设的逻辑。

  诸葛做为荆州派系的首脑,和川蜀派系斗争是很艰苦的,尤其是关羽张飞两个活着的时候。阴暗一点推测,诸葛对关羽的性格相当了解,对于孙吴夺荆州的野心也明了,那么关羽是死在诸葛的安排之下。可能这也是白帝城之前诸葛和刘备有些貌合神离的原因。诸葛排挤绊脚石的动作引起刘备疑心了吧,呵呵。

  刘禅一向被认为是扶不起来的形象,有些委屈,老实说,刘禅还是挺出色的帝王,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不多说了,一说历史就忍不住强调的前提是聪明人假设,千万别把这些古人当做简单的傻子。

  作者:飞来飞去s回复日期:2004…2…1011:24:07

  诸葛亮是河南人

  作者:坛子里的鱼回复日期:2004…2…1011:31:58

  天意一说,缺少根据。动不动就希冀天命,好象算命一般,对于这样的历史话题,不能抽丝剥茧,实难服众。

  作者:rzr回复日期:2004…2…1012:18:24

  为花香满楼顶一下

  作者:多少呀回复日期:2004…2…1012:34:42

  灭蜀国者,非魏也, 当然不是魏,是司马的晋

  作者:goldcamp回复日期:2004…2…1013:43:51

  我觉得鲁迅才近妖。

  作者:ydagan回复日期:2004…2…1015:27:45

  不要找原因。朝代的更替很正常,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作者:墨剑神锋回复日期:2004…2…1015:32:44

  “战略与战术失误比比皆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击节赞赏、每每称道的那场空城计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战略上重大失误、战术上侥幸取胜的战争范例,倘若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相,引大军杀入城中,诸葛亮也就做了刀下之鬼或沦为魏军的俘虏。空城计之战,是诸葛亮失算而又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招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看过三国志,有没有发现诸葛亮是不是真的用了空城计,是不是小说家杜撰,据我所知只有赵云用过空营计。

  “空城计本身应该没有识破的可能,因为它是完备的,即司马当时只可以胜诸葛而不能杀,否则曹氏必然灭司马满门。所以诸葛逃都不逃,司马只好配合着退兵。这才符合聪明人假设的逻辑。

  诸葛做为荆州派系的首脑,和川蜀派系斗争是很艰苦的,尤其是关羽张飞两个活着的时候。阴暗一点推测,诸葛对关羽的性格相当了解,对于孙吴夺荆州的野心也明了,那么关羽是死在诸葛的安排之下。可能这也是白帝城之前诸葛和刘备有些貌合神离的原因。诸葛排挤绊脚石的动作引起刘备疑心了吧,呵呵。”

  这种话也说得出来,真的是自作聪明

  作者:imissyoumm回复日期:2004…2…1017:18:53

  《三国志》似乎并没有“空城计”一说,相信是后人杜撰的。

  作者:赤壁的风回复日期:2004…2…1017:28:42

  楼主简直是胡言乱语,蜀不能取天下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最终原因,是战略上的劣势,而非什么天意。

  还有诸葛最为人诟病的是他的用人观,他太过苛刻的用人观使蜀国后期几无可用之将。

  作者:豆腐咱回复日期:2004…2…1018:41:00

  愚忠!!!!!

  只能这么说了

  作者:我心飞扬01回复日期:2004…2…1018:42:22

  诸葛亮是山东人,现在的沂南县

  作者:chrisbt回复日期:2004…2…1022:07:09

  愚忠!!!!!

  只能这么说了

  楼上的楼上~请问怎么做才不叫愚忠?

  周星星还告诉我们要忠党爱国哩

  作者:惹草回复日期:2004…2…1022:14:39

  一群傻逼!

  作者:628645回复日期:2004…2…1022:21:57

  同意楼主的意见。不过,我生平最崇拜的就是孔明

  作者:土司大人回复日期:2004…2…1022:46:49

  司马懿 是被三国演义歪曲了的 绝代雄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