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野鹰扬-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松逸道:“老禅师实去过莱山被祝融为灾的陈家大院?”
  百了禅师神色一惊,继又放颜大笑道:“老衲明白了,永泰客栈内住的又是少侠,施展李代桃僵,釜底抽薪,反守为攻之计消弭於无形了,老衲去金陵时即风闻陈大户有诗阙词竟与明珠奸相之子酬和,业已抄传九城,明珠急压平此事!”
  谷鸣叹息一声道:“陈大户之子谅丁忧回藉奔丧,乃不幸中之大幸。”
  蒲敖道:“陈大户实未丧命,死老却是万恶凶邪,但陈大户从此不得为官了!”
  简松逸道:“他自不检点,咎由自取,怨得谁来!”说时忽向百了禅师抱拳道:“在下欲请求老禅师相助一事,不知可否?”
  百了禅师道:“少侠如有所命,老衲赴汤蹈火去所不辞。”
  简松逸低声言语良久。
  百了禅师颔首应允道:“老衲遵命!”
  酒食尽饱,百了禅师率先告辞。
  简松逸接言道:“老禅师慢走,暂入寺内调息片刻,老禅师身后还有追踪之人!”
  百了禅师神色一愣,道:“是何来路?”
  “本是该打误撞,在莱山尾随老禅师来此,因他们不明老禅师来历追踪不舍。”说着向薛瑜笑道:“薛老,来的是蓬莱双魅狐群狗党,决不使有人漏洞,籍此也可杀杀双魅凶焰锐气。”
  百了禅师微微一笑,掠入大殿隐去。
  符韶等人驱车绕向寺院后厅藏起。
  荒寺无人,虫鸣唧唧。
  暮霭苍茫中更显得寺院异常凄凉。
  夜暝渐变,十余条魅影纷纷闪落在山门外。
  但闻一尖锐刺耳语声道:“两位老高人于大升客栈外遭挫于一蒙面青衫少年手上,认是奇耻大辱,命我等寻觅那少年行踪,经两日不眠不休才发现,却一现即杳……”
  “别唠叨了,不知那老秃驴是否来此与青衫小贼会面?”
  暮闻寺内传来苍老语声道:“诸位远道光临荒寺,何不请入待茶小叙,老衲与贵上两位戈老施主乃是旧识知交。”
  群邪闻声不禁相顾错愕。
  “请问禅师上下如何称呼?”
  “山野之人何必动问。”
  群邪中一人忽感为一股强猛无匹的吸力,身不由主地吸得急步望山门内走了入去。
  其他之人莫明其故,竟鱼贯自动随着走去。
  轰的一声巨响,被吸近入前行一斜,走近寺门十数步后,突然往前栽仆倒地不起。
  群邪不禁大惊失色,情知有异,意欲转身退出。
  只听一声断喝道:“站住,你们还走得了么?”
  一邪突穿空猛望寺外撞出,身在半空之际,暗中寒光闪得一闪、惨嗥声起,被断为数段,血花溅飞堕地。
  薛瑜、谷鸣疾现。
  谷呜冷笑道:“你等如想活命不难,除非废去一身武功!”
  只听一声凄厉猛笑道:“我等与你拚了!”群邪纷纷猛扑而出。
  一刹那间惨嗥厉,群邪终于倒下。
  邪恶三人见势不妙,倒翻掠出,身未落地,却震得反飞堕地,吼声未出即横尸在地。
  跄踉之间凶邪俱已死灭。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大殿中百了禅师飘然闪出,走向凶邪毕命之处。
  简松逸亦飘然闪现,道:“老禅师休责在下嗜杀,昨晚在下业已查明这些凶邪俱是穷凶巨恶,血腥杀手罪不容殊之徒,杀一凶恶而救千百善良无辜,有何不当?”
  百了禅师双手合十转身道:“老衲无是此意,只是悯怜佛门善地竟平添了如许鬼魂!老衲这就告辞,诸位施主珍重再见!”大袖一挥,便已出得山门外……
  口      口      口
  夜已四更,半轮月魄遥挂天际,汩汩江流涛光闪烁,一般江舟却停泊在江心沙洲上,舱中隐泛灯火。
  江岸上翠柳笼烟,随风摇曳,一玄衫背剑少年沉思在一株老柳之下,目光凝视在江心,江舟上久久不移。
  忽闻嗤的一声轻笑道:“年青人,你误入歧途,怎能一错再错?”
  玄衫少年不禁一怔,循声望去,只见一老者坐在五丈开外柳树下,手捧葫芦仰饮佳酿美酒,想道:“自己来时未有发现此人,他莫非冲了自己而来。”佯咳了声道:“老丈,你和谁说话?”
  老者将葫芦放下,瞪了他一眼,怒道:“我老人家跟谁说话,跟你说话!”
  背剑少年呆得一呆,道:“在下为何一错再错?哼,老丈是认错了人!”
  老老冷冷一笑道:“我老人家从未认错人,我已经知道你姓甚名谁,而且知你师承来历,为了何事来此江边?”
  “老丈请说?”
  “你叫诸葛敬是么?”
  背剑少年已为诸葛敬。
  诸葛敬淡淡一笑道:“这不希罕,在下新近常在江湖露面,故而老丈顿箭可认出?”
  老老哈哈大笑道:“少在自己脸上贴金,你那一点名声在我老人家眼中还不值一提,须知满招损,谦受益,你那两个老鬼师父没教过你么?”继之又喃喃自语道:“他们本是一对老怪物,阴阳怪气的怎会教出好徒弟来?”
  诸葛敬是为颜异,忙道:“老丈可是与两位冢师相识么?”
  老文鼻中冷哼一声道:“你那一对宝贝师父耿飘、牛孙一个眼高于顶,一个刚愎自用,如今在吴越手中求生不得,求死难能,咎由自取,怨得谁来?”
  诸葛敬闻言大惊,启口宏声道:“老一刖辈!”
  “别给老夫戴高帽子,老夫不吃这一套。”老者冷笑道:“你那两位老鬼师父已经解往总坛去了,你不急于相救,反在此与凶邪为伍磨蹄则甚!”
  诸葛敬忙道:“在下两位恩师罹遭吴越暗算,追踪吴越有什么不对?”
  “放屁!”老叟越说越难听,竟破口大骂道:“你是色迷心窍,置师门恩义于不顾,禽兽不如的东西,当真认为吴越在这艘官船上么?我老人家念在与你那一对师父交情上指点你一条明路。”
  诸葛敬欣喜之胜,抱拳施礼道:“如蒙老前辈指点,晚辈终身感激不尽!”
  “好!”老叟鲸饮了一口酒后,接道:“为今之计,莫为暗中追踪斧魔灵霄,因为灵霄受桂中秋之托,而桂中秋居心叵测,早有叛离之念,是以对天鹰帮隐秘了如指掌,只有找出桂中秋逼问天鹰帮隐秘,当可救出你那两位老鬼师父。”
  诸葛敬面现犹豫踌躇之色。
  老者冷笑道:“能不能在你,眼前盛传你乃蓬莱双魅衣钵传人,与凶邪沆瀣一气,更自证不伪,我老人家知你片刻之后,就要重使群邪侵磐那艘官船,瞧瞧吴越是否在内再作计议,不如你先置身事外,驱使群邪前往,我老人家能打包票,必有去无回,片甲无存。”一言毕,挺身一跃,去势如网,瞬即杳然。
  诸葛敬沉吟有顷,反身疾掠而去。
  月落星沉,大地一片苍茫。
  那艘江舟舱中依然灯光明亮。
  蓦地,隐约可见无数小舟疾行如梭拢向江舟而去。
  突闻一艘小舟上腾起一声不忍卒闻的凄厉惨嗥,刺破沉寂的夜空,令人不寒而栗。
  顿时,那群小舟上起了大风,喝叱出声,纷纷腾起,拱向沙洲而去。
  沙洲上忽冲起数条黑影,带著森厉寒光,挥向来犯群邪而去。群邪立时血肉横飞,尸飞数截,厉啸惨嗥声不绝于耳。
  小舟上群邪有不少扑向巨舟。
  陡闻娇叱出声,舱中闪出五女,其中一女面覆薄纱,出剑迅历如电,腾纱若飞,
  凶邪尚未落足舱内,即寒茫卷降而过,轰然尸落江水内逐波流去。
  群邪均是黑道一流高手,扑势迅猛,连发暗器,其中尚有狠毒火器,只一碰上舟舱立即燃烧,不易扑灭,但打在中途,似遇暗阻震落坠在江流中。
  片刻之间,来犯群邪悉数被歼。
  五女亦长吁了一口气。
  突闻沙洲远处传来一声苍迈的佛号,道:“善哉,善哉,是非之地不可久留!速离为宜!”
  蒙面少女疾如惊鸿般循声掠去,只见是一貌相威肃老僧含笑立在沙洲南端,知是前辈高僧,忙裣袵施礼道:“晚辈多承老前辈援手解救,谨以拜谢!”
  老僧合掌道:“阿弥陀佛,女施主当是司徒蝉娟了,老衲百了受人重托前来,今见女施主已臻神化,就是没有老衲等人,女施主也可稳操胜算了!”
  司徒婵娟不禁一怔,道:“前辈受何人之托?还有数位前辈为何不见?”
  百了禅师道:“他们已走了,至于老衲受何人之托,女施主心中谅已明白。”
  司徒婵娟玉雪聪明,脑海中标闪一人,惊道:“莫非是他!”
  “是他。”百了禅师道:“他的身世来历只有寥寥数人知情,虽为皇室贵胄,却是汉人,他为保全光明复国之气,置身虎穴,悄一不慎均有性命之危,老衲忝为皇明志士,对他最清楚,女施主须救出令尊非得他之力不可,此乃重重隐密望女施主慎勿外泄,即使令堂也不可吐露!”言毕合拳一揖,道:“珍重再见。”纵身一跃,落在江流中,竟踏波而去,身法如风,转眼便已登岸而杳。
  司徒婵娟默然忖思须臾,芳心只觉落寞惆怅,曼叹了声,转身向舟舱掠去。
  隐约只见江舟中涌出舟子十余人启锚驶向江岸。
  因逆流行驶,舟子登岸扬摔而去。
  沙洲北端忽长身立起诸葛敬,目露骇异惘惑神色,摇首喃喃自语道:“此女是何来历!剑法之高犹在自己之上,定非谣传之司徒母女,她们俱已罹受吴越散功之毒,否则,自己岂非恩将仇报?”身形一振,冲室拔起,掠上一艘无人力舟划向江岸………
  口     口    口
  望安庆长江江岸两旁不时出没黑白两道武林人物,所不同的是,不像以往成群结队,而是只身单骑,最多亦不过联袂而行,多是神色不安,似有畏忌,有些茫茫然的感觉。
  为甚么如此奇特怪异?
  因虽是都为了吴越而来,却始终未见过吴越面目或真正行踪,捕风捉影致伤亡累累,甚至震慑江湖的蓬莱双魅,斧魔灵霄,天罗洞主卜熊等等均灰头土脸,其余也然不胆跳心寒。
  但,人都是心存徼佯,何况那些亡命之徒,或是奉命前来,身不由己,所希冀的都是万一。
  不幸的是,距安庆城百馀里外江滨停泊着那艘巨舟,舱面上舟子围作一团掷骰聚赌或豪饮大嚼,无启航前进之意。
  停泊之处距殷家汇不远,殷家汇乃一镇市不称小,市尘颇也繁荣,那日清晨,一双中年汉子鲜衣怒马沿着江滨奔驰,抵达泊岸之处停住,其中一人跃落下骑,由桥板登上舱内,找上一名舟子问话。
  舟子惊讶答道:“这是官船不错,自莱山启航也不错,小人亲眼目睹包下这船的老爷及随从从建家小登舟后即由陆路而行,船上偕有天人小姐四名婢女及一苍奴七人,而目前便已登岸离去。”
  “就只七人么?”中年汉子大诧道:“她们两日前便已新舟前往何处?”
  “恕小的不知。”舟子摇首苦笑道:“小姐临行之际留下一笔银子,吩附守候一月之后,大爷有所不知,小姐及四女婢均是武功高强,途中多少强徒意欲劫舟,均遭杀死无一漏网之鱼,至于前往何处,小的只隐约听说‘迎江寺’三字。”
  中年汉子取出一锭银子塞在舟子手中,道声多谢,转身一跃登上江岸,与另一人匆匆数语后即登骑并往殷家汇而去。
  舟子喃喃目语道:“奇怪这两天居然有这么许多人来询问,难道他们不怕官么?真是!”
  一双锦衣汉子快马奔入殷家汇一条长巷内一所大宅,越入一座灯火如画的大厅。
  只见一个衣着华丽,风度不凡白净脸膛,鼻梁长有一颗豆大红痣,长须老老端坐在一把太师椅,吸着一杆旱烟,一股一股白烟自老者口中冒出。
  老老目睹两锦衣汉子趋了入来,沉声道:“你们两人探出了什么?”
  “两日来道听途说一问一探,小的遵老爷之嘱,片刻之前与尤三郎到达停靠官船之处询问舟子。”遂将询问情形一一叙出。
  老者愕然一怔,忖道:“不对,那吴越难道飞了上天不成,哼,老夫偏不信吴越心机狡智强过老夫。”鼻中冷哼一声道:“典化,你与尤三郎再去一趟,此次不必询问舟子,强搜舟舱,如获蛛丝马迹!速报我知!”
  典化恭身道:“镇上尚有不少江湖人物,老爷不惧予人疑窦么?”
  “那灵霄走了么?”
  “昨日晌午时分,便已偕同十熊等人离此赶往安庆!”
  老者哈哈大笑道:“灵霄已是众矢之的,他这一走,其余群邪均尾蹑其后而去,逗留殷家汇的皆微不足道也!”
  典化躬身道:“小的这就去了!”与尤三郎双双趋出。
  老者面色倏沉,举初一挥,瞥然大厅灯火俱熄。
  这座大宅异常阴沉,虽在大白天里身入其内亦觉阴森刺骨,遍体寒急嗖嗖。
  蓦地,七条鬼魅似的人影掠入大厅外天井前落下,转身抱拳同声道:“属下等参见老爷子。”
  “免礼!”
  “属下探知斧魔灵霄去而复返!”
  “什么,他急急又回到殷家汇?”
  “不知何人放出谣诼,谓本宅是一凶宅……”
  话尚未了,厅内老者放声宏笑道:“是凶宅,廿年来无人胆敢来此窥探,此与灵霄去而复返有何关连?”
  “老爷子说得正是,但谣传竟画蛇添足,谓吴越等人匿臧宅内,尚有谓会亲眼目睹吴越进入。”
  “不好,此乃借刀杀人之计,速追查出谣言来源!”
  蓦然传来一声阴恻恻冷笑道:“不必去了,原来此处已是天鹰帮分坛,难怪装神扮鬼被疑为凶宅!”
  那七条鬼魅身影倏一闪而隐。
  屋面上突纷纷泻落十数条身影,其中一人沉声道:“咱们来目劳山上清宫,识相的速唤出吴越……”
  话犹未了,突感脚下一沉,情知有异,但无着力处,不由目主地如断线之鸢般堕沉,只闻一声惊呼之声,同行十余人均堕下一间宽大石室中。
  那间石室宽大明亮,但四壁却嵌镶著兽夷,狮虎豹象,狐猿鹿免,凡数十种无不栩栩如生,光亮则不知来自何处,但仔细观察,则可发现均由兽睛内泛出。
  陷身石室内崂山门下均高髻道装,老少不一。
  只见一豺睛瘦长老道忽惊噫一声道:“光线均是从兽睛内发出,不言可知兽睛原系价值不斐的夜明珠!”
  兽头亦并非镶塑膺品,而是原物,但这间石室内除四壁兽头外馀外并无一物。
  崂山门下相顾错愕不已。
  突闻三具兽头内传出阴冷笑声道:“此处并非天鹰帮分坛,亦无吴越其人,老夫也要寻找吴越,但你等擅闯自投罗网,老天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如投在老夫门下,方可饶你等一死!”
  忽见一中年道老出剑如电,挥向一具猿首砍去。
  一股寒芒,迅如雷霆,叮的一声,竟然不损分毫,却从猿嘴射出一股毒针。
  那中年道者闪避不及,身躯被飞针射中多处,惊呼一声仰面就倒。
  崂山门下不由大惊失色。
  珠光突隐,石室内立时伸手不见五指。
  那阴冷语声又起:“顺我老生,逆我者亡,老夫一个时辰之后就取你们回话,前车之鉴,足资警惕,否则身化血水,无一幸免!”
  显然这幢鬼宅内到处均布有极厉害的机关,故二十年来宵小潜入竟然有去无回,尸骨无存,深夜时分,宅内不时传出鬼哭神嚎,更愚民相互传闻,绘声绘影,无不望而却步。
  三年前闻有外地富绅买下这片凶宅,但重门深锁,一年中罕见有人出入,附近居民亦不知住者是谁。
  这一天一晚,竟有不少武林人物相继侵入窍探,但都有去无回,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
  口    口    口
  典化、尤三郎两人纵骑如飞后又到达那艘巨舟停泊之处,竟不见巨舟踪影。
  尤三郎惊语道:“糟了,我俩受了那舟子的骗!”
  典化面色一变,冷笑道:“上溯拉纤,必去之不远,我等只见沿着滨追踪必可追及。”
  尤三郎摇首答道:“小弟只觉其中必有蹊跷,明明知道有人追踪,逆水行舟缓慢无比,甘冒奇险何必如此?”
  典化只觉此言极有道理,不禁一怔,说道:“是呀,愚兄怎会不想及此,但其中道理委实理解不通?”
  尤三郎忽噫了一声,伸手一指,道:“典兄,原来那巨舟在那里!”
  由于江面辽润,水道深浅不一,那巨舟停旋在江心浅滩上,远远望去甚小,如非穷极目力极难辨识。
  典化凝眼望去,果然发现,满腹惊疑道:“尤师弟,它为何停旋在江心?我等是否须觅一小舟迳往探觅?”
  尤三郎道:“小弟难以料测,但老爷子令出如山,违者处死,我俩不是狡免!”
  典化道:“风闻舟中五女武功出神入化,如遇拦截,我俩恐无法全命!”
  这话到是事实,尤三郎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也顾不得了。”
  典化点点头,双双落骑,循着江边觅获一艘无人小舟,一人撑篙,一人划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