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华路-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相称吧……”

    李泰微微一怔,圆圆的脸蛋挂着童真,笑嘻嘻道:“皇爷爷说哪里话,辈分占先,就该为长,本王最敬重您这种皇族宿老,称一声爷爷又何妨?”

    李神通不断咳嗽,连身躯都佝偻下去,勉强喘息道:“老夫体弱多病,不能在宫门口久立,我先进宫到宴会大殿歇息去了,魏王似乎还没接受检查,此事比较繁琐耗时,老夫就不等你啦。”

    他大声咳嗽喘息,似乎要把肺脏都咳嗽出来,然后脚下可走的飞快,转眼之间就消失在宫门后方。

    李泰胖嘟嘟的小脸挂着微笑,垂手恭敬送别李神通,望之又有礼又懂事,然而旁边的李隆却恍惚看到他眼睛森光一闪。

    “唉,皇爷爷戎马一生,为我大唐江山开疆拓土,想不到英雄迟暮如此,真是令本王心痛。”李泰长吁短叹一声,忽然转头对李隆甜甜笑道:“隆将军常年驻守宫门,忠心堪比日月,实令本王佩服。”

    李隆心中打个突兀,他以前也曾和李泰说笑过,然而这一刻却谨记李神通教诲,一脸肃重拱手施礼,道:“魏王还请静立稍后,末将唤人稍作检查之后,立即给您放行……”

    李泰笑脸猛然一收,恶狠狠道:“你不是淮安王,莫要觉得本王软弱可欺。我笑脸相迎礼贤下士,你安敢给我口出敷衍之词?”

    肥嘟嘟的脸上童真不见,宫墙上灯笼光照之下,隐隐竟有些狰狞。

    李隆倒也不怕他,嘿嘿仰天一笑,再次拱手道:“王爷请稍后片刻,末将这就唤人来检查,我等身负守卫之责,得罪之处还请勿怪!”

    他直接抛下李泰,走回宫门口昂然站立,双眼目不斜视,恍如一尊泥塑的雕像。

    两旁持戈甲士走到李泰身前,恭声道:“魏王勿怪,我等要检查一番,此乃宫门守卫之律,还望您原谅则个。”

    李泰哼了一声,忽然伸手拍了拍自己胸口,又向甲士们甩了甩袖子,怒喝道:“看清楚了没有,本王身上没有携带利器,我现在可以进门了吗?”

    他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就算突然翻脸也给人一种需要包容的错觉,两队甲士无奈一叹,围着李泰身体转了几圈,发现确实没有携带利器,众人拱手再次一礼,恭声道:“有请魏王进宫。”

    李泰看都不看甲士,抬脚变向宫内走去,行至宫门之时,忽然对着李隆恶狠狠吐了一口,压低声音道:“未来之事,谁能预料,你这样早早抽身躲离本王,莫不是想要抱那个民间杂种的大腿?李隆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站队偏离,你可就是本王的生死敌人……”

    他刻意压低了说话的声音,所以不惧远处甲士能够听到,这种直接开口威胁的方式并非白痴,反而是上位者最擅长的恩威并施之策。

    你若跟我,自然笑脸相迎!

    你若不跟,必是该杀之敌。

    自古皇权相争就是这样残酷,李泰虽然是个十四岁的少年,然而已经深谙这种手段。

    可惜李隆似乎没听到他的威胁,依旧昂首挺胸站立,仿佛聋子傻子一般。

    李泰眼中杀机一闪,正欲再威胁恐吓一番,忽听身后脚步声声,一个不屑的笑声悠悠传来,嘲讽道:“青雀恩威并施,意图收服宫门守卫,你莫不是想掌控皇宫羽林卫,他年欲做逼宫不成?”

    嘲讽声中,一个年岁略长的少年施然走来,赫然是曾经的太子李承乾。

    李泰鼻中轻哼一声,圆圆的脸蛋突然挂起甜甜微笑,嘻嘻道:“原来是承乾哥哥啊,你今晚也是乘坐王爵马车么?唉,王爵马车虽然舒适,毕竟比不上储君车架,小弟看你脸色有些苍白,想必是受不了车马颠簸,此事真是令人心痛!”

    他眼珠转动几下,接着又道:“不如我去求求父皇,让他免了你赴宴之责,这样哥哥也能早早回去歇息,否则哥哥在宴会上要被人口称面壁王,到时你颜面上须不好看……”

    李承乾勃然大怒,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第388章 宴会封赏,敌我交锋

    便在这时,忽听远处传来蹄声隆隆,这次来的不是马车,而是一群武将骑马赴宴。

    李泰扭过小脸一看,顿时冷哼出声。

    李承乾也扭头看了一眼,他目光落在那几个武将身上,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得意,转头对李泰道:“青雀看见没有,这几个将军都是和本王交好之人……”

    “承乾哥哥勿要张狂,小弟军中势力浅薄,这一点我确实不如你,但是你能比得过他么?”

    这个‘他’能从魏王口中说出,不用想也知道是指韩跃。

    李承乾微微一怔,随即狠狠一甩袍袖,冷声道:“为兄虽然比不上他,但我至少还能比一比。青雀你就可怜了,府中养了一群无用书生,个个口灿莲花,胸中实无一策……”

    他说到这里猛然附身,凑近李泰耳边森然道:“若是将来某一天玄武门旧事重演,你这群书生能上战场么?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恐怕连菜刀都拎不起来……”

    李泰脸色微变,正欲反唇相讥,忽然远处又跑来十几匹骏马,一人哈哈大笑道:“两位王爷都早到了啊?还站着干什么,赶紧进宫啊,今晚俺老程要喝个痛快。”

    来者赫然是李程咬金等人,十几个国公呼啦啦翻身下马,驻守宫门的持戈甲士上前检查一番,然后躬身快步退后。

    李承乾和李泰同时轻哼,抬脚直接进了皇宫。后面老程哈哈不断,和十几个国公勾肩搭背很快也进了宫门……

    ……

    此时夜色迷离,正是华灯初上,皇宫之内到处挂着红灯笼,无数持戈甲士来回巡视,又有几十个大内高手隐在暗中,花丛边,大树下,隐隐约约都藏着人。

    随着慢慢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赴宴者进入皇宫,众人顺着路径一路越过金水桥,然后绕过上朝的太极殿,最后来到皇宫东侧的立政殿。

    大唐皇宫有四大宫殿群,其一为太极宫,这是皇帝处理政事所在。其二是李渊的大安宫,化为太上皇隐居之所。其三是太子东宫,由于李承乾被削,如今东宫处于空缺状态。

    最后一个宫殿群就是立政殿,这个宫殿群共有八座建筑,占地足有六百七十亩,分为前后两个院落,乃是皇宫第四大宫殿群。

    立政殿前面的院落拥有两座大殿,每次皇家举办大型宴会都在此处。

    后面的院落有六座宫殿,但是夜间不准外臣踏足,因为它属于后宫范畴,长孙皇后的寝宫就在那里。

    此时正是戌时二刻,换算成后世也就晚上八点钟,夏日风凉如水,宫内花树上虫鸣蝉唱,前来赴宴的众人各自进门落座,忽听殿后几声钟响,李世民的身影绕出一扇屏风。

    皇帝龙行虎步而来,后面跟着莲步款款的长孙皇后,再后面则是四大正妃和四大嫔妃,此外还有三个怀抱小孩的婕妤。

    其实婕妤已经不能算妃子,位置比嫔妃低很多,只比才人略微大一点,按说皇族宴会婕妤没资格参加,不过这三个婕妤都生了皇子,自古皇家母凭子贵,所以这三个婕妤沾了儿子的光。

    李世民目光缓缓一扫,发现大殿之中坐满赴宴之人,无数宫女已经端着盘盏布好菜肴,只因他和皇后未至,所以没人动筷吃喝。

    韩跃也早到了,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各种礼仪全都不懂,最后在一个宫女的指点下坐于某处,左右环顾半番,发现自己独占一桌。

    指点他的宫女乃是皇后贴身侍女,她安排韩跃坐好之后,又让太监搬来一桌四椅放在侧面,然后恭请豆豆四女坐于其间。

    这个名堂叫做配桌,古代女人地位不高,出席宴会只能坐在夫君身侧,比如长孙的桌案就在李世民旁边,她虽是一国皇后,同样也坐于配桌。

    那宫女办事极为伶俐,专门为豆豆四女摆了一桌轻淡可口的菜肴,其中遍布人参燕窝和鱼翅羹汤等名贵补品,显然是用了心思。

    豆豆心地最是善良,看她忙里忙外忍不住想要致谢,哪知宫女突然咯咯一笑,压低声音道:“四位王妃还请勿怪,咱们女子不能居于主位,所以奴婢只能从菜肴上做些手段……”

    她左右看了两眼,小声继续又道:“这些人参燕窝按律只有皇后和正妃才能享用,我偷偷吩咐御厨房加做了一份,几位王妃不要说出去才好……”

    这是一种示好,也是一种情分,韩笑眼珠转了几转,忽然从手腕上褪下一个手镯,塞给宫女道:“姐姐整晚辛苦忙碌,我这个东西送给你戴。”

    宫女吓了一跳,连连摇头推辞道:“此镯奴婢见过,乃是皇后娘娘心爱之物,娘娘赏赐给您乃是出于宠爱,我一个小宫女哪敢戴这个。”

    “让你拿你就拿着!”韩笑使劲把镯子一塞,嘻嘻道:“你若不拿就是看不起我,看不起我就是看不起我家夫君。”

    宫女一呆,转头偷看韩跃一眼,也不知她心中想到了什么,突然俏脸红润发烧……

    ……

    便在这时,猛听李世民哈哈一笑,扬声道:“诸位爱卿为何迟迟不肯动筷?来来来,今晚虽是皇家的皇族晚宴,但也是朝堂的庆功之宴,家都把酒杯端起来,咱们君臣共饮一杯……”

    皇帝有令,谁敢不从?大殿中无论皇族还是朝臣全都恭敬起身,端着酒杯一口干掉。

    第一杯酒下肚,代表宴会正式开始了。

    今晚即是皇族宴会,也是庆功宴会,庆功就要涉及封赏,程咬金忽然大声道:“陛下,如今草原已经平定,突厥之战威震天下,阵斩一百万,俘虏一千万,此战堪称大唐立国之后最大的胜利,臣请陛下不吝封赏,以慰征战将士之心。”

    此话才一说出,满殿落针可闻,许多人眼中精光悄然一闪,心中暗暗道:“要开始了!”

    杜如晦手抚胡须一脸笑眯眯,转头对房玄龄低声道:“程知节最擅长虚报战功,如今又是西府赵王麾下第一马前卒,他帮将士们请功是假,帮西府赵王邀功才是真。”

    老房缓缓点头,淡淡道:“正该如此!”

    两位宰相对视一眼,随即抬眼去看李世民脸色,大殿众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想看看皇帝的反应。

    只见李世民端着酒杯浅饮一口,不断点头道:“自古有功必赏,若是苛待有功之人,以后谁还肯为国尽忠?”

    他缓缓沉吟一番,忽然反问程咬金道:“知节你不但是开国国公,而且还是行伍之家出身,不如你来给朕一个建议,此次该如何封赏才好。”

    皇帝此言一出,满场无不惊愕,大殿之中突然站起来一个武将,大声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程知节最喜夸大军功,您安敢让他建议封赏?方才臣听他说话就有气,明明阵斩五十万,他却虚报阵斩一百万,明明俘虏三十万,他却虚报俘虏一千万,此獠无耻之极,臣请陛下严惩之……”

    程咬金勃然大怒,跳起来大骂道:“草你姥姥个蛋,我们明明抓了四百三十万俘虏,如何到你嘴里就变成了三十万?抹去大头说零头,那四百万战俘让你吃了啊?”

    那武将抱着膀子嘿嘿发笑,故意引诱道:“刚才你还说一千万,现在怎么又变成了四百三十万?”

    程咬金想都不想,指着他鼻子骂道:“老子虚报战功不行吗,陛下尚且不予揭穿,你他娘算是老几?今晚谁家的裤裆没有夹好,竟然把你这龟孙漏了出来……”

    滚刀肉就是滚刀肉,压根就不在乎对方引诱他说实话。老程不但自承虚报战功,而且张口骂对方是个**,满堂之人无不哄笑,到处一阵喷酒之声。

    那武将怒发冲冠,厉声喝道:“姓程的杂碎,有种咱们出宫一战,信不信老子弄死你。”

    “我呸!”程咬金重重吐了一口吐沫,满脸不屑道:“想跟老子单挑,你他娘不够资格……”

    “大家都是国公,老夫凭啥没有资格?”

    老程牛眼一翻,哼哼道:“都是国公又如何,陛下曾经说过,国公与国公,其实大不同。你才打了几场胜仗,身上又有几多战功……”

    武将反唇相讥,大声道:“你打的胜仗很多么,你身上的战功很厚么?”

    老程哈哈一笑,满脸得意道:“这话你还真是问对了人,咱打的胜仗虽然不多,但是一场抵上你一百场,此次平定草原突厥,一战拿下颉利汗帐,俺当时是左翼先锋……”

    那武将脸色一怔,突然闷闷无法做声。

    战功就是战功,这是实打实的战绩,任谁也污蔑不来。

    韩跃一直正襟危坐,仿佛没有听见老程和武将的吵骂,早先那个宫女悄悄凑到他桌旁,压低声音道:“王爷需得小心一些,此人名叫武士,爵封大唐应国公,曾任利州大都督,他是追随太上皇起兵的老人,以前东宫设有太子左右卫率,这武士担任卫率大统领,麾下整整三万人马……”

    韩跃恍若未闻,拎着酒壶自斟自饮,忽然笑呵呵道:“这个酒水不行,味道喝起来太淡,不如本王酿造的高度酒带劲。”

    宫女一呆,张口还想继续,韩跃轻轻一摆手,示意她不要再说话。

    便在这时,李世民忽然起身而立,手端杯盏淡淡一笑,道:“程知节无须再争,武士无须羞恼,封赏之事朕已思忖良久,你们且都坐下吧。”

    老程连忙拱手,武士也弯腰一礼。

    李世民慢慢扫视大殿,突然对着韩跃喝道:“我儿还不起身,速速上前听封!”

第389章 天策上将(这章暴爽)

    皇帝开口相喝,显然是要直接宣布封赏,众目睽睽之下韩跃只能硬着头皮站起身来,冲李世民恭敬行了一礼。

    “陛下万安,儿臣在此!”

    李世民目光炯炯看着韩跃,忽然把手中的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放,道:“汝乃吾子,自幼沦落民间,然骨血传承皇家,是为嫡氏之主脉,自古国有国法,都说家有家规,你乃李氏嫡长子,天潢贵胄无法平凡,汝当为一国之储君……”

    满堂哗然,人人震惊!

    什么是天子之音?

    这就叫振聋发聩!

    伴随着李世民不断开口,大殿众人的脸色渐渐变得精彩。有欢欣鼓舞的,有恍如所料的,有面色如常的,也有焦急万分的。

    李承乾和李泰同时色变,两人各自在人群中不断扫视,目光盯着某些大臣,示意他们出声反对。

    便在这时,猛听李世民再次开口,对韩跃郑重喝道:“我儿仔细听封,如今东宫之位空缺,朕欲让你坐镇其中,汝可愿意乎?”

    韩跃顿时就是一呆,怔怔不知该怎么回答。

    殿中忽然站起几个大臣,同时急叫道:“陛下万万不可……”这几人快步离开桌案,走到中间屈膝跪地,大声道:“储君乃是国之重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传承国家气运,位列皇爵第一。封储之事需得小心谨慎,非德才兼备者不能加之,否则国朝难传千载,大唐未来堪忧!”

    这几人很是聪明,不说直接反对,只说封储必须小心,顾左右而言它,目的却十分明确。

    李世民虎目闪光,盯着几人淡淡而笑,问道:“尔等此言何其可笑,朕之嫡长子号称奇才,天下万民敬仰,又有平定草原不世之功,若是连他都算不上德才兼备,那么皇家还有谁是德才兼备?”

    皇帝这话说的阵地有此,几个大臣垂头沉默,好半天过后,才有人抬头挺胸,跪在地上大声道:“陛下恕罪,臣等不是世家之臣,臣等乃是忠于皇家之臣。我们出言反对封储之事,虽然存有一些私心,但也是为了大唐江山着想……”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你们也承认自己有私心?”

    “臣等承认,也不辩驳!”几个大臣同时点头,接着又道:“我们虽有私心,却是出于忠诚,国之储君非同小可,西府赵王虽然天生奇才,但他暂时还没有担当储君的资格。”

    “此言何意?”皇帝森然而问,虎目冷厉道:“尔等若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休怪朕翻脸无情……”

    几个大臣昂首挺胸,大声道:“原因很简单,西府赵王自幼流落民间,他对皇家礼仪一窍不通,虽然天生奇才聪明伶俐,但他擅长的是格物知识。”

    这几个人目视李世民,一脸郑重道:“陛下您是天子,当知治国不需格物,治国需要的是帝王之术,天下万民之人皇,可不是会造水车大炮就行!”

    李世民冷冷一声,道:“帝王之术可以学,人皇之道可以教。”

    “那得很久才行!”几个大臣缓缓摇头,一人伸手指着远处的李承乾,大声道:“当初面壁王被封为太子,他从小学习帝皇心术,十二岁开始监国上朝,如此常年熏陶锻炼,举手投足充斥贵气,这是刻到骨子里的能力。西府赵王和面壁王比起来,差的就是这种能力……”

    另一个大臣则指着李泰道:“魏王自幼聪慧,八岁之时崭露头角,饱读圣家之言,曾经著书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