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华路-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吃不起十文钱一斤的牛肉。”

    她扬起小脸看向韩跃,郑重道:“这就是学生出声提醒院长的原因,您好心让这位大嫂兑换肉牛,但却忽视了民间的疾苦,如果百姓真要换了肉牛回去,怕是会亏的血本无归,个个家里要塌天。”

    她想了一想,接着又道:“还有,大唐的健壮耕牛也只值五贯,那是因为能耕田劳作的原因,这辽东肉牛只能宰杀吃肉,院长您竟然也定价五贯,似乎是让百姓吃苦啊。还有还有……”

    小书生越说越精神,紧跟着又道:“这位大嫂有五十贯战争债券,您却只给她十头母牛两头公牛,就算没有五贯,那也只有六十贯,这根本达不到最低兑换收益,而且您还让她自己运回去……”

    说话之间,一时忘了自己眼前的人乃是院长,心中想及百姓苦楚,语气不免带了一丝指责,忽然醒悟过来,连忙吐吐舌头,羞赧垂下额头。

    周围百姓经她这么一分析,越发感觉兑换肉牛是个凶险,很多人小心翼翼后退几步,双手丝丝攥着衣角,目光却可怜巴巴看向韩跃身后的一群步卒,此前他们答应兑换,已经把债券交了上去。

    韩跃目光微微一扫,将百姓的神情尽收眼底,他缓缓伸出三根手指,淡淡道:“本王有三个解释,也可以算是三手准备,只要咱们按章行事,必然不会让百姓吃亏。”

    ……

    ……今天继续发起找错字小游戏,有火眼金睛的仔细找找哦,来群里告诉山水吧,有个小心意红包送上。

第463章 这是我赐给你的字

    小书生的眼睛顿时一亮!

    别人或者会怀疑韩跃的本事,但是研究院的学子们却个个坚信十分,如果说天底下想要选出一位在世财神的话,研究院的学生必然会全投韩跃一票。

    “院长您快说说,到底是什么办法!”

    韩跃缓缓从台阶上站起来,突然拱手对身旁的妇女轻施一礼,郑重道:“首先本王要给大嫂和各位百姓道个歉,由于我以本心度人,忘记了大家不太懂商业之事,有些东西没有解释清楚,所以让你们担心恐慌了半天……”

    众人都吓了一跳,妇女慌张闪避开来,道:“殿下万万不可如此,您是身份高贵的王爷,奴家只是个丧夫的寡妇。”

    “寡妇也是人,也该享受尊重和礼敬,本王做事有纰漏,自然要给大嫂道歉。”

    妇女眼中隐隐有晶莹在闪!

    她是个寡妇,这十几年可说过的凄凉悲苦,在孩子幼年之时甚至卖身换钱,乃是最被读书人看不起的暗娼。

    受尽白眼,背着指责,心中苦楚有谁知?

    然而现在,大唐仅次于皇帝的王爷竟然给她施礼道歉,这种感动简直不能用笔墨形容,妇女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殿下……呜……如果民妇不是要钱养孩子,奴家真想把五十贯送给您,可惜我…我……”

    韩跃郑重点了点头,温声道:“大嫂擦一擦眼泪,你的心思本王明白。”

    他缓缓转头看向小书生,脸色肃重道:“本王有三手准备,第一手却需要你来承担,徒儿可有信心帮家乡父老做一些好事?学的屠龙济世术,该当躬身福万民……”

    小书生胸脯一挺,大声道:“院长但有命令,弟子莫敢不从。”

    她脸蛋胀红,很是兴奋。

    韩跃赞许颔首,沉吟道:“淮南一道,水脉纵横,然而百姓穷苦无舟,所以导致商旅欠缺发达,本地物产不能与外界交换,急缺物资也许大成本买来。本王先前已谋划在全国大搞基建工程,修桥铺路,畅通山河。”

    他看了一眼小书生,轻叹道:“但那毕竟是长期的工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况且淮南道适合水运,应该着重发展舟船才好……”

    小书生连连点头,道:“院长目光如炬,弟子家乡确实如此。”

    “你不要插话,免得打乱本王思绪!”韩跃摆了摆手,沉吟又道:“我欲在淮南和江南两道开办小型造船厂,以民间木舟为主要生产方向,两道共设船厂十家,投资五百万贯,所出船只不予售卖,而是由官家负责运营,只收成本价,是为公益行,此事虽然是临时起意,但却代表着两道之未来,小丫头,你可有信心担负这个重任?”

    他不等小书生说话,紧接着开口道:“如果你能办成此事,十年之内淮南江南两道必然一改颓势,虽然不能急速发家,但是百姓的生活定然扭转,若是坚持二十年三十年,那里真就会变成鱼米之乡了。”

    韩跃目光炯炯盯着小书生,微笑道:“千百年后,两道百姓必然记着你的好,世间功德至大者,莫过于让人吃饱穿暖!”

    “院长……”小书生忍不住手捂小口,眼泪哗哗流了下来。

    韩跃一声轻喝,沉声道:“你是我研究院出去的孩子,虽然是个女子,但却不能做小女儿姿态,把眼泪好好擦擦,本王现在问你,我拨下五百万巨款,再与你组建皇家商旅船队之权,官拜六品漕运督查使,负责江南淮南两道舟船发展一事,你敢不敢接?”

    五百万巨款!

    六品漕运督查使!

    小书生只觉脑中轰隆作响,忽然双膝跪地,流泪道:“弟子宁死不失志向,此生若是不能让大唐的河流处处有船,我及笄也不梳头,老妪也不出嫁……”

    这是极其恶毒的誓言,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然后就可以去掉小女孩的双丫髻,小书生发誓及笄也不梳头,而且变成老妪也不出嫁,这几乎是要把一辈子都扑到舟船事业上去。

    “胡闹!”

    韩跃一声厉喝,训斥道:“男女嫁娶,繁衍生息,此乃天道人伦,怎能作为誓言?本王倒是希望你将来能找个好夫君,然后我也能有徒孙可抱。”

    小书生呜呜只哭,眼泪仿佛永不干涸的流水。

    韩跃一声轻叹,忽然温声道:“你我师徒说话这半天,本王还没有询问你的姓氏呢,方才你向我求一个字,今日索性一发赐给吧。”

    “院长,学生姓任,研究院的先生给我取名任静,但却没有赐字,他们不敢给女子赐字。”

    给女子赐字,几乎是推翻上千年的圣贤传承,这种事普通人肯定不敢干,否则天下士子能把人喷死。

    别人不敢,不代表韩跃不敢。

    他目光微微沉吟,忽然长声一笑,道:“有了,女子赐字,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你我师徒何必去在乎别人目光,本王给你重任在肩,便是男儿也未必能成功,欲做大事便要坚持本心,不要在乎别人的言语和品评……”

    韩跃说到这里微微停顿,目光温和看着任静,悠悠道:“为师今日赠你一句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小丫头,你姓任,又要以女子之身去做男儿大事,为师赐你平生二字,任静,任平生,愿你不忘本心,时时以江南淮南两道百姓为己任,不管别人如何嘲讽嘲笑,你只坚持自己的志向便好……”

    “任平生?任平生?我是女子,院长却给了男儿的赐字!”小书生任静喃喃几声,小脸渐渐显出明悟之色,忽然屈膝行跪拜大礼,欢喜流泪道:“吾师,弟子读了研究院,所有了姓和名,现在您又赐了字,我心里好生欢喜。”

    她恭恭敬敬连续磕了九个响头,这是对父亲和师尊才有的重礼。

    名字,名字,有名不算圆满,有字方算成才,如果将来她做出受人尊重的大事,那么还可以有称号,那又是更上一层楼的成就了。

    韩跃不闪不避受了拜礼,脸上显出肃重的神情。

    此前任静只是研究院的普通学子,但是近日他给了赐字,字可不是随便赐的,一旦给了就代表收对方为嫡系门徒,乃是和当初李恪一样的情况。

    “你且起来吧,此地乃高丽降城,暂时不能给你举办拜师大礼,且看为师再出两手准备,咱们定要让这位大嫂和淮南百姓把宰牛的买卖做起来。”

    任静恭敬答应一声,乖巧站在韩跃身侧,先前手执学生礼,现在却是执弟子礼。

    韩跃目光转向那个妇女,随即又看看先前那些淮南道百姓,温声笑道:“诸位乡亲可听见了,本王已准备让徒弟发展舟船,尔等家乡的穷苦情况会慢慢变好,终有一日会变成鱼米之乡……”

    众人连连点头,脸上还挂着震惊和感激之色。

    韩跃忽然冲那妇女招了招手,柔和轻笑道:“大嫂,先前本王说要给你兑换十头母牛两头公牛,结果还没说完就被你惊慌打断,其实本王还有话没说完,你的五十贯债券不止能换这些。”

    妇女微微一呆,脸上显出又渴望又纠结的神色,渴望是人之本心,谁都希望收益能多一些,纠结也是人之本心,她觉得自己多得收入有些羞愧。

    韩跃自然知道她的心思,呵呵轻笑道:“本王徒儿说的很对,一头肉牛就算作价五贯,十二头也只有六十贯,大嫂你的债券保底是五倍收益,我那些坏徒儿又个个拿印章给你盖上求情,按例应该有个八倍十倍才行……”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也不管妇女的震惊和周围百姓的咋舌,语带神秘道:“本王有一张秘方,作价五十贯给你,此方乃是煮炖牛肉之秘,大嫂和淮南百姓可凭之过个长远生活。”

    “秘方?”

    “竟然是秘方?”

    妇女满脸期待,周围百姓也双眼放光。

    韩跃笑道:“不要小看这张方子,里面可是蕴含着大产业。如今大唐已经在推广地瓜,这张方子里就有如何把地瓜制作成粉条的秘诀,然后还有豆腐皮制作法,老汤熬制法,牛肉炖煮法,锅饼烤制法,一方记载五法,作价只要五十,大嫂,各位乡亲,你们相信本王,我保证大家不会亏……”

    其实不用他解释,众人早已心中激动难耐。

    这个时代但凡跟秘方扯上关系,无一不是能有大收益的宝贝。况且韩跃是谁?他可是天下有名的奇才,连飞天的气球都能造出来,连炸城的大炮都能搞出来。还有水车,蚊香,藿香正气水,火枪,神臂弩等等等等。

    妇女心中感动,忽然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欢喜流泪道:“殿下,殿下……”

    她声音哽咽,想要说些感谢的话,然而却觉得喉咙仿佛有东西堵着,悲切不能言语出声。

    韩跃目光向任静一递,示意新收的徒儿将妇女拉起来,他自己沉吟又道:“兑换肉牛是一倍,炖肉秘方是一倍,本王还欠大嫂八倍收益,嗯嗯,牛肉汤产业初期艰苦难成,本王直接把剩下的收益折算银钱吧。”

    他冲妇女微微一笑,手里举起对方的战争债券,呵呵道:“大嫂,八倍收益是四百贯,本王再给你添上两万贯,咱们合作入股做个买卖,把牛肉汤卖遍整个淮南如何?”

    妇女顿时就是一惊,周围一片抽气之声。

    “奴家和王爷,合伙做生意?”

    妇女只觉得脑袋懵懵轰隆。

    ……

    ……第二更,今日6000字到,继续发起找错字小游戏,找出来的请联系我,咱们当是活跃气氛交流感情。

第464章 三封书信,三道手令

    自古天下大事,无非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饱肚子才不会闹事,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如果治下百姓大面积挨饿,哪怕你有再强大的军队也给你掀翻。

    韩跃给这个妇女投资并非为了挣钱,他只是想要摸索一条路径,国家富强不叫富强,藏富于民才是真的强大。

    “本王这两万贯虽然入股,但是我并不收回本钱和分成,大嫂以这两万贯作为根基,回去之后先买上一块地,然后本王再休书一封给你镇上的经技属官,让他帮你建造养殖宰杀一体性养牛场……”

    妇女听得似懂非懂,周围那些淮南百姓也脸带茫然,韩跃目光微微一扫,沉吟又道:“养牛场建起来之后,你们可以采取合伙经营的办法,让镇子上的百姓全都参与进来,刚才本王粗略看了一看,今日愿意兑换肉牛的百姓大约有五百人,我按你们每人十头肉牛来算,加起来就是五千多头!”

    咕嘟,周围响起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

    这些淮南百姓购买的债券并不多,有些人甚至只买了三五贯,就算给他五倍收益,那也只能换六七头牛。韩跃把平均数提高到十头,这本身就是一种额外赏赐。

    牛,即便是不能耕田的肉牛,在大唐时代也代表着财富,是最让百姓欢喜的牲口。

    韩跃接着道:“这些牛你们组队运回淮南,第一年每个月可宰杀百十头拿去煮肉,如此一年也只需不到两千头,剩余的肉牛则可留着配种生养小牛,待到熬过最初的两年,你们便会有远远不断的肉牛宰杀……”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笑,道:“一旦淮南和江南两道的舟船之业发展起来,那里必然会成为鱼米之乡,到时汇聚天下商旅前往,日渐一日变得繁华!”

    韩跃悠悠吐口,淡淡道:“外来人口多了,地方也就富了,一碗牛肉汤十文钱,谁都能吃得起!”

    这是给百姓们够花出一副美好的画卷,周围百姓脸上渐渐显出憧憬之色。

    十文钱一碗牛肉汤也能吃得起,那得富裕成啥个样子哟?

    韩跃转头看向身后步卒,对一人下令道:“城中可有纸张笔墨售卖之地,你速去给本王寻一些过来。”

    那步卒慌不迭时就要抬脚飞本,忽然一个人双眼放光道:“殿下,这安市城的城守府就有笔墨纸砚,高丽人也是书写汉字,他们学习咱们使用毛笔……”

    韩跃‘哈’了一声,点头自嘲道:“本王竟然又犯了灯下黑的毛病!”

    那机灵的步卒转身飞跑,不一会功夫就拿来笔墨纸张,然后又有人搬来一张小桌子,恭恭敬敬擦了又擦。

    韩跃上前提笔,小书生任静连忙给研墨,接着有铺开一卷上好的纸张,小声道:“师父要作诗还是题词?”

    她被韩跃赐了名字,那便不再是普通学生,所以不再称呼院长,而是以师父相称。

    韩跃微做沉吟,笑道:“为师既不写诗,也不题词,我欲写几封书信,也可以说是几道手令……”

    “手令?”小书生任静喃喃一声,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俏脸渐渐显出期待之色。

    韩跃看她一眼,忽然提笔沾墨,在纸上匆匆书写起来。

    第一封信写给李世民,字数寥寥无几,然而一读便明,但见他写道:“孩儿欲杀牛,此牛非耕牛。地瓜做粉条,牛肉煮汤粥。此业虽小事,可解百姓忧。千秋功德事,衣食万代休……”

    任静眼睛闪闪放光,脱口而出道:“好一篇杀牛诗,虽然通俗易懂,但却诠释衣食民生,师父您的学问境界又上一层楼,自古华丽骈文美,不如通俗易懂之!”

    韩跃呵呵一笑,捻起纸张轻轻把墨迹吹干,然后小心叠放整齐,随即冲一个步卒招了招手,下令道:“命你选一匹快马速回沈阳城,让赵国公长孙无忌出动飞禽传书,把这封书信送到大唐长安,然后你在沈阳城先不要回来,等着那边有了音信回复再来!”

    “麾下得令!”那步卒挺胸顿足,小心翼翼接过书信,然后急匆匆找马匹去了。他虽然是步卒,但是这个时代只要是兵就会骑马,从安市城到沈阳城只有两百里路,他一日一夜就能到达。

    韩跃目光一扫身旁的小书生任静,沉声道:“徒儿再铺一张纸,为师还要写!”

    任静连忙遵从,小心又在桌上铺好一张纸,然后轻轻研动墨条,灵动的眸子却一眨不眨看着韩跃手里的毛笔。

    韩跃呵呵一笑,道:“不用焦急了,这封信和你有关……”

    他再次提笔沾墨,在纸上急急书写开来。

    这一封信,却是写给大唐三省中枢大佬,只见上面写道:“房相在上,岑文本侍郎敬知,天下吏制皆因百姓而起,大唐在建镇之时增设镇长和经技属官两职,而今学生欲再设一路官职系统,为内河漕运各级属官!”

    他信上自称学生,看的任静有些替他不值,脱口而出道:“师父……”

    韩跃微微一笑,淡然道:“求人办事,总要恭敬一些,本王如今已经不是天策府上将,连陛下的天子剑也缴了上去,我在大唐其实已经无权无势,若想给你挣个漕运督查使的官职,必须得请房相和岑文本帮忙。”

    他看了一眼任静,谆谆教诲道:“六品官职按说吏部就可自行委派,但是漕运都查使乃是新设的职位,如此便需要拿到朝堂上去讨论,为师写信给房相岑侍郎等人,他们必然会给我三分薄面,你这个职位手拿把稳!”

    “师父!”任静心中感动,幽幽道:“让您为了弟子的事情低头,徒儿真是不孝……”

    “说什么傻话?”韩跃满脸温和笑意,道:“你一个小女娃都能为百姓着想,本王给人低个头又能如何?人的颜面其实不值钱,吃饱穿暖才是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