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华路-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声音很大,情绪也很是激动,少女被他吓了一跳,怯怯道:“父亲,您?”

    洛阳府尹一把攥住女儿手掌,郑重叮嘱道:“记住了,你的乳名叫豆豆,好女儿,你一定要记住……”

    少女见到老父如此,连忙乖巧点了点头,轻声道:“女儿记住了,我乳名叫豆豆。不管谁来问我,我都这么回答。”

    “吁……”洛阳府尹长出一口气,脸上的激动渐渐舒缓。

    少女温顺搂住老父手臂,一双明媚的眸子明显带着好奇,她将脑袋轻轻搁在老父肩膀上,这才小心翼翼问道:“父亲,为什么一定要给我改乳名?”

    洛阳府尹沉默一下,随即仰天轻叹一声,喃喃道:“为父也是提前做个绸缪,免得将来遗恨而死。倘若这次真的忤逆了殿下,咱们家必然要满门抄斩。我给你改这个名字,可以保你在劫难中存活。”

    少女满脸不解,张口又要询问,洛阳府尹忽然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面带慈祥道:“傻丫头不要问了,你只需要记住豆豆这个名字很有力量,为父给你改名如此,能够保你不被杀头……”

    说到这里轻轻推开女儿,然后大踏步走出厅堂门口,沉声道:“既然要选佛子,那便弄得声势浩大一些,丫头待在家里不要出门,为父再去拼搏一次。”

    他略显佝偻的身躯似乎变得挺直,仿佛又回到二十年前追随李渊和李世民争霸天下的时代,虽然年龄已经大了,但是为了家族不得不奋起精神。

    少女远远目送老夫离去,明亮的眸子陡然闪动几下,她其实聪慧无比,知道父亲为什么给自己改名。

    “豆豆,豆豆……”少女喃喃两声,神情有些异样。

    她远远望着老夫离去的身影,轻轻又道:“这是西府王妃的名字,父亲您真是用心良苦。”

    洛阳府尹给女儿改这个名字,无非是想引得韩跃心中怜悯,到时就算真的被降罪砍头,说不定他的女儿能因为名字活的特赦。

    “对了,赵王……”少女忽然眸子一闪,提着裙角奔出大门。

    她不敢走老夫离开的那条路,生怕被父亲发现自己偷偷出门,她顺着府衙小门而出,一路寻寻觅觅走上了洛阳大街。

    ……

    ……今日第一更,3000字,求票求票。

第722章 民间的事,要融入才能知道

    此时洛阳大街,人声已显得嘈杂,但见无数洛阳衙役走上街头,进入百姓聚居的各座坊市。

    又有无数官员家里的家丁护院,同样也被发动动员起来。只见到处人声鼎沸,街面人头涌动,仅仅不到一个时辰,洛阳选佛之事人人皆知。

    古代就是这样,当官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衙门的动员力量还是很高的,百姓们也特别信任衙门里的官员。

    而在此时,韩跃仍旧待在洛阳街头。

    他早上在一个卖饼的摊子上吃了两张糙饼,然后闲逛到一个贩卖土茶的茶摊,这茶摊乃是一个老妪所摆,茶水带着一股子农家土味,韩跃也不嫌弃茶水廉价,掏出五枚大钱要了整整两壶。

    他喝茶晒太阳,说不出的悠闲自在,期间又和一群贩夫走卒胡吹海侃,说到兴致高昂之时甚至脱了鞋子,一边扣着自己脚丫子,一边放声哈哈大笑。

    抠脚大汉,随处可见。

    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是当朝最高王爵。

    茶摊上喝茶的贩夫走卒们聊得高兴,兴奋之时甚至拍一拍韩跃肩膀,倘若他们知道这青年乃是西府赵王,恐怕瞬间就要跪倒一地人。

    日头渐上三杆,洒下浩浩金光。

    随着洛阳官员下决心主动选佛子,街面上来回穿梭的家丁衙役渐渐多了。

    韩跃看似喝茶聊天,其实却一直留意街面动静,当他看到无数家丁衙役走上街头,脸上终于露出一抹微不觉察的笑意。

    也就在这时,茶摊上一群贩夫走卒同样发现了衙役们,有个中年汉子似乎和某个衙役很熟,顺手一把将他拽住,好奇问道:“老孙家的先别走,跟大叔说说这是要干啥?”

    那衙役是个小少年,一看就是农户家的出身,他被中年汉子拽住也不生气,反而脆生生喊了一句大叔,这才开口解释道:“衙门里大人有令,要在整个洛阳开展选佛子的大事,听说是西府赵王的意思,要选佛子去天竺取经。”

    “选佛子,去天竺?”

    在场贩夫走卒来了兴趣。

    洛阳一地,确实佛风甚浓,虽然未必家家信佛,但是对于佛事却十分上心。

    那个汉子脸色明显有些热切,拽着小衙役急急问道:“这选佛子有什么说道,是不是一定要选寺庙里的师傅们?选中之后又有什么说道,是不是会被派去天竺大佛国?”

    他一连两个问题,显得很是上心,韩跃坐在茶摊上冷眼旁观,对于洛阳百姓信佛的程度又有更了解。

    可惜那个小衙役级别太低,对于中年汉子的问题无法回答,他只能满脸尴尬摸了摸脑门,讪讪道:“刘大叔不要问了,您就算再怎么问俺也不知道咋答,大人们只是让衙役上街通知,暂时还不知道具体咋样。”

    “哦,只是通知啊……”中年汉子有些失望,放手让小衙役离开。

    韩跃忽然端着茶碗凑了过来,微笑道:“刘大叔很在乎选佛?我看您问的很仔细啊,莫非家里有人在寺庙出家,或者是您自己笃信佛法?”

    那中年汉子哈哈一笑,张口道:“我笃信个屁,还不是为了孩子。”

    “孩子在寺庙里?”韩跃目光一闪。

    “是啊,在寺庙里!”中年汉子吐了口气,脸色明显有些思念。

    韩跃顺手搬了个凳子坐在一边,故作好奇问道:“大叔您不信佛,咋还把孩子送到寺庙里?要知道一旦出家就要和父母绝缘,以后也无法给家里传宗接代啊……”

    中年汉子有些烦闷,猛然伸手推了韩跃一把,悻悻道:“你这小子恁的好奇,哪里有这么多问题想要问?”

    韩跃被他推个趔趄,脸色变也不变,他端着茶碗呵呵轻笑,道:“问问嘛,就是问问,小子不是洛阳的人,我是长安过来行脚的小商贩,这几天你们也看见了,在下买卖没能做成,整天就在茶摊厮混……”

    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故作叹息道:“唉,反正这趟是挣不到钱了,总归要听点风俗之类带回去显摆显摆,否则等我回家之后,说不定家里那口子怀疑我没有外出。到时发飙起来,在下要挨数落。”

    中年汉子一怔,旁边那些贩夫走卒哈哈大笑,一个古铜肤色的挑夫凑了过来,挤眉弄眼道:“小兄弟,听你这话意思,你家娘们是不是很彪悍?不要害羞,老哥我也是如此,啊哈哈哈,每次出门挣不到钱,回家想上床都得求半天……”

    韩跃摸了摸鼻子,心说我媳妇可不会这样。但他刻意要融入这群底层百姓之中,所以脸上显出一种你明白的神情。

    果然这神情让众人哈哈又笑,都觉得这个青年小哥很是随和。

    古铜肤色的挑夫忽然重重一拍韩跃肩膀,哈哈笑道:“实话跟你说了吧,不要怪刘老哥生你气,其实不止他家里的孩子送去庙里,咱们这些人也有孩子当了和尚。”

    韩跃心中一动,故作好奇道:“你们如此笃信佛法?”

    “屁!”挑夫哼了一声,有些生气道:“无非是讨个生活罢了,也有人是为了孩子的性命。”

    他忽然一指刚才那个中年汉子,道:“比如刘老哥家的孩子,生下来就被佛寺里点了名,这辈子必须出家做和尚,否则全家都要给饿死……”

    “饿死?”韩跃怔了一怔。

    挑夫咬了咬牙,道:“洛阳佛寺众多,周边土地几乎都是佛产,我们这些百姓租种佛寺田地,自然要乖乖听佛寺的安排。谁家孩子若被看上,立马就得送去出家,否则土地收回不给租种,全家老少都得饿死。”

    “这不对吧!”

    韩跃皱了皱眉头,沉吟道:“我大唐设有永业田,保证每个百姓都有田可种,虽然永业田不多,但是耕种一年勉强糊口还是可以的,只要不遇到灾荒之年,哪里有饿死人一说。就算遇到灾荒,朝廷也会赈灾……”

    挑夫苦涩一笑,伸手拍拍韩跃肩膀,脸色惆怅道:“小哥儿,你说的那是长安,而这里是洛阳,长安那边的百姓还有永业田,但是洛阳哪里有永业田一说哟。”

    “难道地被扣下了?”

    “没有!”

    “那为何……”

    “唉,活不下去,卖给寺庙了。”

    韩跃满脸呆滞,好半天才想起一事,愕然道:“你们竟然卖永业田,这种地不允许交易啊。就算大家敢卖,佛寺里也不敢买吧。就算佛寺敢买,衙门里难道敢给过户不成?”

    挑夫黯然一叹,悻悻道:“若是五年之前,自然没人敢买,但是这五年时间里,谁还敢管佛寺的事?我们也知道土地是命根子,可是实在被逼迫的没办法啊,一亩永业田只能卖两贯铜钱,你想想佛寺里那些杂碎有多狠。”

    韩跃呆呆半晌,渐渐明白过来。

    这五年,这五年,原来还是吴王李恪造的孽,他要在朝堂争权夺利,所以和佛门勾结借助势力。

    佛门势力不是白借的,显然李恪拿出来的筹码就是帮佛寺侵占土地。

    韩跃忽然又想起一事,忍不住皱眉道:“几位大叔,我听你们这说话口气,似乎洛阳一地对佛门很是抵触,但是,但是……”

    他猛地装作鬼鬼祟祟,故意凑近那个挑夫面前,小声道:“但是前几日在伊水河畔,竟然有十几万百姓变成了暴民,听说他们护佛之心十分虔诚,甚至敢围堵当朝皇族的百骑司战士。在下实在是想不通,明明大家痛恨佛门,为什么又有十几万虔诚的信徒?”

    “呸!”挑夫恶狠狠啐了一口,旁边几个走卒贩夫脸色也很难看。

    那个卖茶的老妪忽然走了过来,伸手抚摸韩跃头发一下,面色和蔼劝道:“娃娃啊,别再乱说了,洛阳不是长安,你在这里说佛家会惹麻烦。”

    韩跃故作不服,显出一个青年应用的冲动,大声道:“老大娘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佛门还不准人说吗?”

    他顺势凑近老妪身旁,压低声音再次问道:“老大娘,难道那十几万信徒有原因?我看几位大叔满脸愤恨,似乎并不将那些百姓当做同胞人。”

    老妪似乎对韩跃很是喜爱,闻言左右小心看了两眼,这次弯下腰小声告知道:“娃娃你不是洛阳人,不知道这里的事情也难怪。你说的那些百姓,他们是佛门里的佛生子……”

    “佛生子?”

    “对,佛生的孩子!”

    老妪点了点头,小声道:“从大隋甚至更前朝的时候,寺庙里的和尚就偷偷玩弄女人,那些女人生了孩子,寺庙会给田产照顾,他们享受佛门的好处,亲爹又是佛寺里的和尚,虽然也算是百姓,但却不是穷苦百姓。这些人有家有业,家业都是佛门赐给的,他们当然要拼命守护佛门,因为守护佛门就是守护自己……”

    韩跃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喃喃道:“和尚生的孩子?”

    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听闻,果然高位之人永远无法知道民间之事,需要俯下身子融入其中才可以。

    韩跃这些年做的都是大事,他灭了世家,打压了儒门,横扫周围异族,强势发展经济,原本以为百姓会慢慢变得幸福,现在才知道民间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未知。

    “这次选佛子之事,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韩跃忽然站起身来,冲着茶摊不远处的街面招了招手。

    那边瞬间窜过来两个文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急切道:“西府赵王在上,吾等洛阳官员恭听派遣。”

    这话才一出口,茶摊百姓吨惊,那个卖茶老妪打个哆嗦,满脸惊慌道:“西府赵…赵王?”

    这是咱家王爷啊!

第723章 我摸了王爷的头

    呼啦啦

    下一刻,茶摊旁边跪倒了一群人。

    其实大唐时代并不是特别盛行跪礼,但是百姓们骤然听到赵王驾临,恐慌和吃惊双项夹击,让大家下意识选择了下跪。

    那两个文士同样跪着,忽然感觉自己做错了事。

    这两人是洛阳衙门里的小官,是所有官员里专门选出来负责跟着韩跃,他俩暗中跟着并无恶意,而是为了保证随时能听到韩跃命令,然后接受韩跃的差遣。

    两人也是不久前参与过叛乱的官,自然感觉头顶横着一把屠刀,这三天来时时刻刻盼着韩跃的召唤,所以一时激动忘了隐藏身份。

    不但自己忘了隐藏身份,而且还把韩跃的身份说了出来。

    “殿下,殿下,我俩,我俩……”

    两人感觉自己做错了事,浑身都在瑟瑟发抖,想要开口解释一声,然而说话却变得结结巴巴。

    韩跃目光一扫街面,发现察觉他身份的并不太多,毕竟这个茶摊有些偏僻,顶多也就几十个百姓在跪着。

    “都起来吧,本王不是吃人的老虎!”韩跃温和一笑,摆手示意众人起来。

    两个官员战战兢兢起身,但是那些百姓仍旧低头跪着,有好几个人身体明显还在颤抖,显然心中惧怕到了极点。

    韩跃打眼一看,随即哑然失笑。

    这几个浑身发抖的百姓不是旁人,赫然是刚才和他吹牛打屁的那些挑夫,他们每一个人都曾拍过自己肩膀,聊天聊嗨的时候甚至还脱了鞋子抠脚丫。

    “几位大叔,你们也起来吧,没什么大事,不就是抠了抠脚么!”韩跃亲自上前,将几个挑夫拉起来。

    他忽然抬脚晃了一晃,微笑又道:“你们看看,本王的鞋子也耷拉在脚上呢,刚才我也脱鞋了,而且抠的最爽快。”

    几个挑夫满脸拘谨,人人低着头不敢看他。旁边地上还跪着一个老妪,正是那个摆茶摊的嬷嬷,她浑身抖动可比别人强烈多了,一张苍老的脸上全无血色。

    “我摸了王爷的头,我竟然摸了王爷的头……”

    老妪瑟瑟发抖,忽然瘫软在地。

    古代风俗严谨,所谓男人头,女人腰,只可看,不可捞,捞是一种土话,其实就是摸的意思,古代随便摸男人的头可是比较严重的大事。

    男人的头,只有长辈才可以抚摸。

    女人的腰,只有夫君才可以碰触。

    刚才那个老妪因为看韩跃神采出众,一时生出某种老奶奶喜欢孙子的感觉,她跟韩跃说话之前,曾经下意识摸了摸韩跃的头发。

    这本是一种长辈看到晚辈的宠溺表现,然而晚辈也要分人,王爵岂是普通人可以摸的?

    老妪感觉自己闯了弥天大祸。

    韩跃无奈一笑,上前又将老妪慢慢搀扶起来,温声劝慰道:“老大娘,勿要怕,自古长幼有序,不分民间皇族,说起来本王还要感谢您一声,让我享受了一种老奶奶才能给予的温暖。本王自幼流落民间,对这种温暖很是期盼。”

    老妪虽然被他扶着,依然感觉手足无措,懦懦道:“老身,老身……”

    韩跃哈哈大笑,顺手把老妪推送到一张凳子上坐好,然后再次温声低语,开解道:“您没有错,而且还有功,错非您帮我解答心中疑惑,本王差点便要做错了事。”

    他说到这里缓缓直起腰,目光灼灼眺望洛阳大街,喃喃道:“我本想在整个洛阳掀起一场选佛盛事,现在才知道压根不用如此麻烦。”

    选佛子是为了给佛门信徒洗脑,让他们产生狂热的取经冲动,这么做主要目的是想削弱向佛之风,或者说是把佛门的狂信徒派去天竺。

    大唐这块土地,只留干净的百姓,种田也好,搞产业也好,韩跃只愿意把财富送给真正的老百姓,至于你狂信佛家的所谓信徒,去天竺大佛国取经吧。

    他之所以感谢老妪,是因为原本以为洛阳一地向佛之风严重,以为所有百姓全都是信徒,所以才想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选佛子盛事,但是经过老妪解答内中隐秘,韩跃忽然知道他想错了方向。

    大唐百姓敦厚善良,不是那些所谓的佛生子可比。

    韩跃陡然离开茶摊,举步走到两个洛阳官员面前,两个官员面色一怔,下意识又想跪下行礼,韩跃微微一摆手,随即沉声道:“汝二人听仔细了!”

    两个官员下意识挺胸,目光急切道:“殿下请讲!”

    韩跃目光一闪,轻喝道:“回去告知所有官员,选佛子的事情改一改方向……”

    他不等两个官员搭话,紧跟着又道:“我令,发动全城衙役,尽索洛阳和尚,但有光头结疤者,一律聚至洛阳大佛寺。三日之后,开盛事,选佛子,本王赐下金银盘缠,再赐出关文牒,许给健马一千匹,准许佛徒组成马队西行,此路直往天竺,取来大佛真经。”

    两个官员有些吃惊,下意识开口道:“殿下,您要赐一千匹健马?”

    健马其实就是战马,一千匹马完全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