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他肯定也要那样做使得李宏宇远离朝堂。

    事实证明,让李宏宇外放任职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李宏宇这些年把海关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大明从中获益匪浅。

    但同时崇祯皇帝也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完全把李宏宇隔绝朝廷的中枢,十年间没有让李宏宇回京一次,而天启皇帝绝对不会这样做,肯定每隔两三年都要召回李宏宇商议军国大事,让李宏宇在京辅佐一段时间,使得李宏宇人尽其才。

    “皇上,如今事态危急,不知皇上有没想过南巡?”曹化淳迟疑了一下,试探性地躬身向崇祯皇帝说道。

    这里的南巡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曹化淳的意思是让崇祯皇帝到南京避难,与形势混乱的北方相比,南方的局势更加安定,南京也有着十余万明军可用。

    崇祯皇帝闻言微微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不得不说现在到南京避难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可他身为堂堂的天子就这么去了南京岂不是颜面尽失?

    “皇上,如今形势危急,京城人心思变,皇上不可居于险境,还是早做定夺为好。”曹化淳见崇祯皇帝有所犹豫,不由得开口恳请道,天知道这京城能守多久?

    “此事朕自有决断。”崇祯皇帝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无奈的苦笑,现在明军还被挡在居庸关,如果他提出南巡的话势必会影响军心,而且朝中的文武百官也不会同意。

    毕竟,自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以来,还从没有哪个皇帝逃离北京道南京避难的,即便是土木堡之战后,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瓦剌部,继任的景泰皇帝在于谦等大臣的辅佐下固守京城。

    况且,朝廷的文武大员基业都在北京城,自然也不希望崇祯皇帝放弃,否则他们的家业可就要全毁了。

    另外,崇祯皇帝还要担心路上会不会被追赶的大顺军追上,皇上出行可不比普通人,有着严格的制式,行军速度能快了才怪。

    所以,南巡之事牵连甚广,崇祯皇帝要想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再者说了,虽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打到了居庸关,距离京城近在咫尺,但是大明在南方还有不少军队,京城也城高墙厚兵力众多,一旦坚守大顺军无可奈何。

    “禀皇上,大事不好了,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投向了李闯叛逆,现在李闯匪军已经向京城袭来。”

    崇祯皇帝正在权衡南巡的利弊时,一名内侍忽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色惊慌地跪在地上向崇祯皇帝禀报。

    “什么?”崇祯皇帝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脸上满是匪夷所思的神色,万万想不到杜之秩和唐通竟然会投降大顺军。

    要知道居庸关是京城抵挡大顺军的最后一道关隘,一旦居庸关失陷,那么大顺军将会一马平川地直抵京城。

    “无耻小人,无耻小人!”经过最初的错愕,崇祯皇帝回过神来,用力一拍桌面后站起身,面色铁青地说道,如此一来等于把京城拱手送到了李自成的面前。

    “禁军呢?朕派到居庸关的禁军呢?”随后,崇祯皇帝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瞪着那名报讯的内侍喝问道。

    自从宣府和大同守将投降大顺军后,崇祯皇帝为了加强居庸关的防护,把城外禁军大营的两万禁军调到了居庸关防守,这可是他手里最后剩下的军事力量。

    两年前的松锦大战,禁军折损兵力近一半,由于禁军挑选人员非常严格,所以现在只恢复了两万人的编制。

    崇祯皇帝不相信禁军也会跟着杜之秩和唐通等人叛变,难道禁军被大顺军给消灭了不成?

    “回皇上,杜之秩和唐通伪造圣旨,把禁军调去了紫荆关,然后开关投向了李闯匪军。”那名内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神色紧张地答道。

    “可恶!”崇祯皇帝闻言顿时气得满脸通红,早知道他就让禁军留在京城固守,现在可好,禁军被骗去了紫荆关,无法及时回援京城。

    “快,紧闭城门,召集各部院大员前来议事。”随后,崇祯皇帝面色阴沉地吩咐道,他现在恨不得把杜之秩和唐通千刀万剐。

    “诸位爱卿可有何退敌良策?”等京城的文武大员来到乾清宫后,崇祯皇帝把居庸关失陷的消息告诉了众人,然后神色严肃地说道。

    得知杜之秩和唐通竟然投敌,现场的文武大臣莫不面露惊恐的神色,他们原本还指望着居庸关挡住李自成的大顺军,未曾想大顺军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拿下了居庸关,如此一来京城岂不危矣。

    “皇上,事态危急,请皇上速速南狩!”经过最初的错愕,一名瘦高个大臣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急声说道。

    南狩与南巡的意思一样,都是让崇祯皇帝到南京城去,免得陷入险境。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现在是与匪军交战的关键时刻,皇上一走势必导致军心不稳。”随后,另外一名壮实大臣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况且,一旦被匪军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京城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死地,皇上只要轻车简从,匪军岂能追上?”瘦高个大臣闻言顿时开始反驳道。

    “现在南京勤王之师就在路上,只要咱们固守京城,等勤王之师一至危局即可解开!”壮实大臣不甘示弱地反驳道,“你让皇上出城,居心何在?”

    “本官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你休要羞辱本官!”瘦高个大臣顿时怒了,指着那名壮实大臣呵斥道。

    “应该即刻南狩,皇上坐镇南京指挥全局。”

    “不能走,路上出了岔子谁能担起这个责任?”

    ……

    随着瘦高个大臣和壮实大臣怒目而视,现场的大臣们立刻分成了支持两人的两派,相互间争吵不休,使得乾清宫大殿里顿时成为了一个吵闹的菜市场。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望着眼前的一幕,脸上浮现出无奈的神色,心情失落到了极点,这都什么时候了那些大臣还有心思打嘴仗?

    “禀皇上,李闯匪军已经抵达城外。”就在那些大臣们喋喋不休地争吵时,一名内侍快步走进大殿,尖着嗓子向崇祯皇帝禀报。

    此言一出,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先前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们不由得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

    这一下,两派大臣也不用再争了,崇祯皇帝就是想走都走不了。

    崇祯皇帝随即起身,面无表情地离开,与其听那些大臣们争吵不如出去透透气,反正那些人也不会拿出什么有用的主意来。

    现场的众臣纷纷躬身恭送崇祯皇帝,等崇祯皇帝走后一哄而散,三五成群地走出了乾清宫大殿,低声议论着京城被围一事。

    “唉,好好的江山为何成了这般模样,难道朕做错了什么上天要惩罚于朕?”

    午夜时分,崇祯皇帝来到乾清宫内的一座凉亭,仰望着天上的星辰淡淡地叹道,他不可谓不勤政,可为何大明却沦落到了这般田地。

    “那些人只会阳奉阴违,争权夺利,欺上瞒下,误国,误国呀!”随后,崇祯面色一寒,咬牙切齿地说道,他口中的“那些人”自然指的是那些在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文武大臣。

    “皇上,若忠贤在,时事必不至此!”听了崇祯皇帝的这句感慨,躬身立在一旁的曹化淳不由得开口说道。

    “魏忠贤!”崇祯皇帝的脸色顿时就是一黯,眼前浮现出了那个曾经被他深恶痛绝的“权宦”来。

    当年,年轻气盛的崇祯皇帝一是受到了东林党官员的蒙蔽认为有着“九千岁”称号的魏忠贤是一个祸害,二来他太过自负认为能驾驭东林党和朝臣,故而最终杀了魏忠贤来安抚东林党。

    可如今看来崇祯皇帝确实是错了,魏忠贤死后全国商税骤减,使得崇祯皇帝不得不加收田赋,进而导致百姓怨声载道,造反迭起。

    要是魏忠贤在的话,百姓的日子虽苦但也不至于到要起来造反的地步,朝中的文武官员也不敢肆意欺瞒他。

    “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皇帝的口中缓缓说出了八个字,他想到了天启皇帝临终前叮嘱他的事情,要他重用魏忠贤。

    以前,崇祯皇帝还不能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以为天启皇帝是要给魏忠贤谋一条后路。

    可现在他明白了过来,朝臣们越是恨魏忠贤那么意味着他们对魏忠贤越忌惮,魏忠贤就是一把对付朝臣的利刃,唯有其才能降服朝堂上那些奸诈的文武官员,进而使得皇帝的政令顺利执行,确保大明的利益。

    说实话,如果崇祯皇帝身边有魏忠贤这样的宦官,那么局势不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可惜,崇祯皇帝不是天启皇帝,没有天启皇帝的心胸和魄力,更没有天启皇帝的眼光,导致了今日的危局。

    “传令下去,收殓魏忠贤的尸骨,好生安葬!”

    沉吟了一下,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向曹化淳吩咐道,他现在后悔杀魏忠贤,虽然魏忠贤是东林党口中的奸臣,但对皇帝而言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奴才。

    “奴才这就去办。”曹化淳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欣慰的神色,高声应道。

    “内外诸臣误我,内外诸臣误我!”崇祯皇帝随后望向了漫天的星辰,捶了一下胸口神色悲愤地说道,他是一个勤政的君王,可满朝大臣却不是治世的臣子,心中感到万分懊恼。

    两天后,李自成亲自率军抵达了北京城,下令围城的大顺军攻打北京内城的平则门和西直门,以及外城的彰义门。

    结果到了晚上,广宁门的守将为了能在大顺军谋得一个好前程竟然开城投敌,放大顺军进入。

    至此北京城的外城失陷,内城失去了外城的屏障,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打下外城后,李自成派了一名使者前去见崇祯皇帝,提出了停战的条件。

    这名使者是在昌平投降李自成的守城太监杜勋,给崇祯皇帝带来了李自成的条件,李自成要割据西北为王以及百万两的奖赏,这样一来李自成不仅退兵而且还会帮着明军消灭其他的农民军,甚至出关攻打后金。

    对于李自成的这个提议,崇祯皇帝一时间难以决断,能达成这个协议固然可以解了京城之围,但签署这种城下之盟他的天子颜面何在?大明的颜面何存?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答应杜勋,他毕竟是大明的天子,岂可做出那种有辱大明威严的事情来?

    如果李自成在居庸关外提出这么个条件,那么崇祯皇帝还可能答应,毕竟有居庸关挡着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台阶下。

    可如今李自成的大顺军都杀到了家门口,崇祯皇帝要是签了这个盟约岂不是成为了千古笑柄?

    李自成本以为崇祯皇帝会答应他的这个提议,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可惜他忽视了崇祯皇帝的自尊心,岂会签署这种颜面尽失的城下之盟?

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王陌路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就在崇祯皇帝拒绝了李自成提议的当天晚上,镇守京城内城正门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凌晨时分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城外的大顺军刘宗敏所部进城,内城正式失陷。

    大顺军进入内城后,立刻跟内城的明军爆发了激战,喊声阵阵,火光冲天,虽说现在局势危急但并非所有的明军都贪生怕死,有些人还是效忠大明的。

    崇祯皇帝此时刚刚入睡没多久,被内城的喊杀声惊醒,连忙穿上衣服领着王承恩出乾清宫查看。

    “皇上,不好了,匪军攻破了内城,现在正与守军交战。”刚出乾清宫,一名内侍急匆匆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向崇祯皇帝禀报。

    “****城破了?”崇祯皇帝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现在内城可是皇城的唯一屏障,一旦失陷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现在事态危急,您还是赶紧设法逃走吧。”

    不等崇祯皇帝细问,那名太监向向他磕了一个头后转身就跑,王承恩见状连喊了几声对方也没有停下来,看样子是想办法逃命去了。

    “皇上,事态危急请皇上速速离京?”王承恩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神色紧张地向面无表情的崇祯皇帝躬身恳请道。

    “去煤山!”崇祯皇帝的眉头皱了皱,抬步向位于皇城北部的景山行去,煤山是皇城的最高点,可以一览内城的情形。

    等上了煤山,崇祯皇帝定睛向内城方向一望,顿时面露黯然的神色,只见内城火光冲天,喊杀声阵阵,炮声隆隆作响,一派激战的景象。

    见此情形崇祯皇帝不禁仰天长叹,泪如雨下,看来大顺军果真是攻下了内城,这意味着过不了多久紫禁城也会失陷,成为大顺军的地盘,京城这一劫是躲不过去了。

    随后,崇祯皇帝急匆匆回到乾清宫开始准备后事,亲手写下给内阁的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辅佐东宫太子,提督内外军务。

    换句话而言,崇祯皇帝把太子托付给了成国公,希望成国公能带太子逃出去。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把其余两子,即定王和永王托付给了京中的勋贵,并且亲自写下了谕旨,希望那些勋贵能护送他们离京,到南京继位,以延续大明正统的血脉。

    写完了谕旨后,崇祯皇帝命身边的宦官将谕旨送往内阁,由内阁下发给选定的勋贵。

    可让崇祯皇帝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前去送谕旨的内侍很快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说内阁已经空无一人,无人送传谕旨。

    崇祯皇帝心中顿时百感交集,想到之前文武百官前呼后拥,以及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的景象,再对比今日的凄凉,禁不住再度潸然泪下。

    既然连内阁的人都跑了一个精光,那么想必勋贵们也不会护送太子和永王、定王离开京城,于是崇祯皇帝唯有把三个儿子托付给各自的外祖父家,毕竟双方之间有着血脉亲缘,肯定会全力确保三子的安危,延续大明正统。

    此时,定王年仅十三岁,而永王十二岁,对京城发生了什么并不清楚,由于被吓到了所以精神显得有些紧张。

    崇祯皇帝让太子和定王和永王换上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又对其仔细叮嘱了一番后让内侍把三人送走,送到他们的外祖父家。

    内侍送太子和定王、永王离开前,周皇后搂着亲身的太子和定王忍不住失声痛哭,后来又把田贵妃所生的永王也搂在了怀里,母子四人哭得一塌糊涂。

    “皇后,如今大势已去,你作为大明国母应当自尽,免受匪人羞辱。”

    等太子三人被送走后,崇祯皇帝望了一眼哭得双目通红的周皇后,面无表情地说道,要是周皇后被大顺军的士兵给玷污了,那么大明的颜面可就没了,他也不好向列祖列宗交代。

    “皇上,如果当日你听臣妾的一句劝南迁金陵,何至落得今日这般田地,天命难违,天命难违呀!”

    周皇后闻言擦了擦脸颊的泪水,向崇祯皇帝一躬身后说道,“今日臣妾能为大明社稷殉身,虽死无憾,皇上保重,来生再见。”

    说完,周皇后哭着回坤宁自缢,她乃大明皇后,就是死也要死在坤宁宫里。

    早在宣府明军投降大顺军时,周皇后就劝崇祯皇帝南迁,可被崇祯皇帝拒绝,倘若崇祯皇帝听了周皇后之言也不会落到如今这般要以身殉国的田地。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周皇后也挺多埋怨崇祯皇帝一两句,于事无补。

    “皇城很快就会被攻破,尔等身为大明妃嫔不能落到闯贼的手里,以保全名节和列祖列宗的礼制。”

    崇祯皇帝神色黯然地望着离开的周皇后,心中浮起一股歉意,暗自叹了一口气后让内侍拿来了一些白绫,向身边哭哭啼啼的袁贵妃以及诸妃嫔挥了挥手后说道,“自尽吧!”

    “皇上保重!”袁贵妃闻言哭着从内侍手里拿过一条白绫,向崇祯皇帝一躬身后捧着白绫离开。

    其余的妃嫔也都哭着捧着白绫走了,前去找地方自尽,她们是皇帝的女人岂能被匪人给凌辱了?

    “唉!”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随后双目寒光一闪,咬着牙向一旁的王承恩说道,“去,把公主们召来!”

    “皇上,公主们还小,不如把她们混在宫女中出宫,或许能保得一命。”王承恩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多年自然知道崇祯皇帝想要做什么,想要开口阻止。

    “她们身为皇家之人,是万万不能落入匪人之手,与其苟延残喘被人凌辱,不如死了痛快。”崇祯皇帝闻言脸色变了变,最终摇了摇头,抽出手里的宝剑神情冷峻地说道,“朕会亲自送她们一程。”

    王承恩见状知道崇祯皇帝心意已决,唯有在无奈地摇了摇头后吩咐内侍把几位公主带来。

    “对了,你派人告诉懿安皇后,皇城将破,让懿安皇后保全名节。”望着离开的内侍,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吩咐王承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