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王侯-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更送上,今晚还有第三更,甚至第四更,兄弟们不要错过——————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临金陵

    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无论如何,芜湖城在潘美眼中都算得上是一块大肥肉了。

    北门,潘美按着剑柄。带领亲兵的队伍进入了芜湖城的街道。周围杀人放火之声络绎不绝,蔓延开去。

    一双眼亮仇恨的眼睛,正在路旁一座坍塌的二层楼房里,静静地盯着他………

    …………

    …………

    芜湖城城南面。士兵、百姓拥挤在城市道路中。疯狂地往城外冲出去。后方的街市间。宋军已经推进过来,在街巷间展开摧枯拉朽的厮杀,一个挤满了人的巷道中。三名宋国骑士堵住了后路,手持长枪,朝着前方疯狂地刺过去。

    鲜血飞洒而出,男人的叫声、女人的叫声、孩子的哭声汇成一片,有的人试图躲在下方,旋即被马蹄踩碎了胳膊、踩碎了脑袋,也有人正踩着其他人的身体往墙壁的另一面爬,其中也有溃败的士兵,手持钢刀,眼看人群挤过去的速度太慢,举起钢刀开始杀人,然而后方长枪刺过来,还是将他们刺穿了身体。

    在潘美的默许之下,宋军一哄入城,开始烧杀抢掠起来。

    只见城中处处火起,奸。淫者、掳掠者、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者比比皆是,杀红了眼的士兵甚至连寺院也不放过。虽说宋人信佛者也有,但是不信神佛的也大有人在,他们是不敬神明的,有他们带头,那些临危携细软逃进寺庙,把寺庙当做保护神的百姓也都被劫掠一空,若见有姿色出众的女子,便在佛堂之上也有施暴者。

    潘美下面有一个名叫冯鑫的部将又惊又怒,眼见兵士如匪,散落各处,欲待制止也是有心无力,只得怒火满腔去寻潘美。

    待他见到潘美,立即愤然禀道:“大帅,我宋国王师侥江南,讨伐者乃是唐主,这些百姓,不日都将是我宋国子民,怎么可以纵兵如匪,肆意屠杀、奸。淫、掳掠。”

    潘美不以为然,微笑道:“本帅所为自有原因,此战之后,便要直面金陵城,本帅已经得到情报,南唐各地勤王大军中已经有不少汇聚向金陵,至少有十万人马,唐军背靠金陵,势必有一场硬战,到时候唯有三军勇猛向前,方能一战大败唐军。而若想让三军变得更加勇猛,眼前最有效简单的办法自然是任三军掳掠此城。”

    “大帅,吊伐唐国,百姓无辜,眼看他们受此无妄兵灾,大帅就忍得下心么?”

    潘美脸色一沉,喝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冯将军岂可怀妇人之仁?”

    冯鑫一窒,知道已经惹恼了潘美,但依然咬着牙拱手道:“大帅,若是纵兵如匪,失却江南民心,江南军民难保不会重蹈蜀人覆辙。破城安民,军纪严明,方能招揽民心呐。”

    潘美纵容所部,既为激励三军誓死效命,其实也有一个见不得人的目的,是想趁机以此收拢军心,对所属大军加强控制,好为将来有朝一日用到。但这个目的自然是不能说出来。

    不过潘美也不想太过己甚或者明显,如今目的已然达到,再加上冯鑫乃开封城中央禁军大将,是皇帝陛下身边近臣,所以他便顺水推舟地笑道:“若非城中未遇抵抗,本帅还要下令屠城呢!冯将军宅心仁厚,罢了,本帅看你面子,收兵便是。”

    此时城中处处破败,战火硝烟,自以来,战乱一起,遭殃的总是百姓,所谓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只存在于官方的史书神话中。即便以岳飞之孙岳珂所叙为蓝本塑造出来的岳家军的撼天战功和钢铁军纪,简直就是仁义之师的最佳注解,事实上也要打个些折扣。

    所谓秋毫无犯的王者之师,与其他军队的区别只是造的孽多与少罢了,那时所矜夸的秋毫无犯,还时常是指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而言的,他们对敌国领土上的百姓倒底如何可想而知。

    北门街道。城市中战斗喧闹的声音四面八方的传来。潘美骑着战马,手臂按在剑柄上,一边和冯鑫说着话,一边向前行去。

    刺杀忽如其来。

    陡然凝聚的杀气仿佛稀薄了天光,阻隔了声响,无声的锋芒夹着凄厉的杀意从路边一座坍塌大半的小楼里陡然射出,当众人反应过来的瞬间,已经暴射直潘美的战马前方,锋芒当空斩下。

    潘美的亲卫之中,已经有一人从侧后方陡然射出箭矢,另一人刷的掷出长枪,然而那一瞬间,众人的反应似乎并不能赶上刺杀到来的速度,空中那人随着锋芒的劈下,尖锐的叫喊出声:“哇呀…………”凄厉而诡异的声音竟犹如夜鸦啼鸣。

    潘美身上的大氅呼啸着展开在空中,下午的街道上,战马人立而起,半空中犹如爆起了一团日光。潘美“哈”的一声,拔剑挥斩,手中宝剑带起刺眼光芒,与那凄厉丧死的气息碰撞在空中。

    来袭的那名刺客被挥斩得飞退出去,却是一名身材瘦小的年轻女子,手中一把兵器似刀似镰。锋锐无比。他在地上滚了几圈,才刚刚站起来,枪林已至。

    “啊…………”

    她一声尖叫,身形飞退,箭矢射穿她的肩膀,长枪跟随而来,她挥刀猛砍,只在片刻之后,便被逼入路边废墟的死角中,几柄长枪刺穿她的身体。几乎将她整个挑了起来。她握着手中的镰刀,目光望着潘美,口中鲜血出来,大声喊道:“狗贼,你的士兵杀了我全家,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啊………”的大叫。但随后。那诡异的叫声也消失了。

    显然,是宋军入城在强杀劫掠中或许遇到芜湖城内某个江湖世家抵抗,然后就将这个江湖世家给灭族了,刚才那女子显然是漏网之鱼跑来报仇的。不过这女子的身形瘦小,身为女子力量也不够,然而显然她一直练武,并且在刺杀之道上很有天赋,只希望能以一击之力斩杀大将。只是一击不中,也就死了。

    潘美骑在马上,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望着这具尸体,也懒得理会此女刚才死前所说,淡漠说道:“是南唐的江湖人,身手不错,将她扒光了挂在城门上。”

    他收起手中重剑,便有卫士领命而去。

    这只是小小序曲而已。不久之后,在芜湖城休整一天之后,潘美便要带大军席卷而下,进逼金陵……

    …………

    …………

    潘美在芜湖城休整一天之后,乘胜追击,挥师东进,先克新林寨,又破白鹭州,再破新林港,终于长驱直入,兵逼金陵城西南郊。

    潘美在江南的主要战场上连战皆捷,与此同时,东边战场也捷报频传。赵赞又攻破鄂州、袁州,野战大败十万南唐大军,然后攻克樊山寨,围攻武昌、江阴,进围润州。

    赵赞从东南边进攻时,兵分三路,横向一线进攻,全面开花,使南唐驻各州的军队自顾不暇,不少州都无力援救金陵,这也是赵匡胤在发兵之初,亲自部署的战略意图,赵赞和潘美都知道这一点,目的就是保证潘美所率主力,不受各地重骑兵的牵制,集中优势兵力,向金陵城下进击。

    潘美连克白鹭州、新林港,来到金陵西南郊之后,马不停蹄,人不解甲,一鼓作气猛攻金陵之南的掎角重镇溧水。

    溧水唐军主帅乃老将李雄,早在宋军渡江之初,他便请求朝廷为其增加兵力,准备在金陵外围与宋军决战,但是朝廷并未答复他的请求。现在宋军主力来攻,气势汹汹,而溧水城内兵马不过五千,如何抵敌?李雄虽然心灰意冷,却不肯投降,也不愿弃城逃跑,他对部下众将说道:“我是定然要死于国难,尔等可好自为之。”

    宋军开始进攻,李雄率领七个儿子奋力守寨。当宋军如潮水一般拥入寨中时,李雄挺枪冲入敌阵,七个儿子各持兵器,紧随其后。父子八人浴血拼杀,枪挑剑刺,左格右击,杀死宋兵无数,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力难回天,八人皆战死于两军阵中。明知不可而为之,李雄父子为国难慷慨赴死,死得义无反顾,轰轰烈烈。金陵附近之地的百姓在若干年之后,仍有人为李雄父子八人生香焚纸,超度亡灵。

    攻克溧水之后,金陵的正北、西北屏障全部扫清,潘美率大军步步紧逼,终于屯兵于金陵城下。赵赞也带大军从东南逼近金陵城。

    金陵城北据大江,南接重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乃虎踞龙擞之地,山川形胜之冲。金陵城规模宏伟,城池坚固,均为巨石砌成,坚固异常。四周壕堑重叠,确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雄城。

    …………

    …………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

    开封,晋王府,后院书房。

    赵光义看着潘美派人定期给他送来关于自己在南唐战况,眼见浮桥架设成功,潘美也已经大败林仁肇,不由心中欣喜,喃喃自语道:“只要潘美能够在三个月内打下南唐,然后携胜而归,必然能够封为枢密副使,到那时大事才能有五成以上成算。”

    今晚第三更送上,兄弟稍等我会加班写出第四更,只求捧场,求月票鼓励一下————————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两赵之争

    这时赵光义的心腹————晋王府管家走进书房,恭敬向赵光义行礼,然后说道:“王爷,密信已经送到御史中丞王大人那里。”

    赵光义喝了一口茶,说道:“没有让人看见你吧?”

    管家立即说道:“王爷放心,除了王大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这封密信的存在。”

    赵光义微微颔首,表示满意,说道:“很好!你下去领上一百贯的赏钱,然后请王先生过来。”

    管家心中欣喜,恭敬称是,然后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晋王府名为年初时新来的幕僚王先生,实为圣堂四长老王诸同便来到了赵光义书房。

    王诸同是圣堂七宗王姓中太原王氏当代家主,传自汉末,在隋唐时期太原王氏都是贵族中的贵族,出过公侯,更是书香门第。但如今却类似于隐藏世家,在圣堂一直属于实力派,如今却是圣堂大长老玉枫铁杆心腹和盟友。

    王诸同进来之后,微微向赵光义一礼,便自顾坐在赵光义对面茶几旁,自有丫鬟上前端上茶水和干果点心。这一幕落在赵光义眼中,心中冷笑,暗道:“小小草民一个,每次见到本王竟然如此托大,等本王坐上那个位置,便将尔等圣堂贼人全部杀光。”

    心中这样想着,但赵光义面上却不露丝毫,甚至面带礼贤下士的热情微笑客气回礼。

    等丫鬟下去之后,赵光义说道:“以我那哥哥的性格为人和雷厉风行的做事习惯,没有意外的话,明日便会下诏施行广开言路之策。状告赵普各种密信便摆脱王先生一手策划了。”

    王诸同说道:“王爷客气了,这等小事以我们圣堂的人力、物力只是小事一桩,并且老夫保证不会让皇帝怀疑到王爷身上。”

    …………

    …………

    第二日,开封皇宫,例行朝会。

    枢密院曹彬和三司使罗公明关于南唐战事进度、粮草等事宜汇报之后,御史中丞王悦风突然出班说道:“陛下,为了使陛下能更多地了解下情,了解朝廷内外、全国各地的种种实情,不再为小人所蒙蔽,为奸人所利用。为了更多地听取臣下的建言,更详尽地了解民情,臣经过数月的深思熟虑,认为陛下应下达诏书,鼓励大臣或草泽之民上书言事,广开言路,并且将其定为一种相对稳定制度。比如,每五日内殿起居,百官依次转对,并须指陈时政得失,朝廷急务,或刑狱冤狱,百姓疾苦,成采访以闻,仍需直书其事,不在广有牵引。事关急切者,许非时诣阙上章,不得须候次对。”

    实事上,一直以来,上到朝政得失,中至刑狱冤滥,下至百姓疾苦,赵匡胤都要过问,要掌握,要烂熟于胸。就这一点来说,赵匡胤不愧为一代明君、千古英主。所以,王悦风此言大何赵匡胤心意,略一思索之后,便同意王悦风此言,并且果真如赵光义猜测的那样,雷厉风行的直接下了诏书。具体来说就是为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而建立了转对制度,朝班大臣要依次奏对,各级官府和草民百姓亦可上书言事,指陈朝政得失和权贵大臣们的各种过错。

    此诏书一下,数天之内便人言籍籍,署名的、不署名的奏折、书信纷至沓来,最多的时候一天便可收到上百封。

    对这些揭发信函,赵匡胤都认真阅示,对揭露出来的许多地方官吏贪赃受贿、横

    行不法、苛征暴敛、草菅人命等劣迹,均让华夏卫府监察司去查处,一旦罪证属实,即绳之以法,毫不留情。

    但是,有一些奏对所揭露的问题,却让宋赵匡胤感到非常不安,处置起来又十分棘手。这些奏对虽然言词闪烁,说得不那么露骨,但是不难猜测,说的都是同一个人————宰相赵普。

    但紧接着没过多久,便又出现了不少揭发赵不义的密信。不过比起状告赵普的密信,揭发赵光义的密信就少了太多了。显然赵普一系虽然反应迅速,进行了反制,但比起早有准备,且蓄意而为的赵光义一系还是明显落在了下风。

    而这一下,使赵匡胤从中察觉到了一种危险的信号————在开封城里,有两股巨大的派系势力正在悄然崛起,渐渐地浸淫和威胁着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这当然是赵匡胤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但这两股势力的代表者,正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处置起来不能不特别小心。

    一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权相赵普。赵普从乾德二年任宰相,至今已长达近九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权欲物欲越来越膨胀,专权越来越厉害。许多奏章揭发他嗜财贪贿、假公济私、广蓄家奴等情弊。这些赵匡胤太致都清楚,他自己就曾经亲眼看到十罐瓜子金,对这些不法行为他不想处置过急,还能暂时容忍。

    但是,奏书所揭示的另一类问题却不能不引起他的高度注意。有人说,现在宰相赵普权倾朝野,势焰熏灼,门生故吏遍天下,朝中大臣每遇大事,便想方设法走他的门子。对这种专权自重、另立中心的行为,赵匡胤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但是该怎样处置这位开国元勋,既要不落个“兔死狗烹”的恶名,又能不引起朝野震动,宋赵匡胤为此颇费踌躇。想来想去,还是暂时不动为好,他要等待一个最佳时机。

    更让他感到痛心的,是他的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一些奏书都揭发赵光义利用独掌开封府这个得天独厚的特殊地位,在府中广揽天下豪杰,蓄意结交了一大批文武臣僚,积极经营自己的派系势力。

    …………

    …………

    宰相府。

    哐当一声,赵光义将手中杯子砸在地上,脸色铁青,异常难看,他刚从自己在内廷的耳目那里打听到,在陛下那里揭发自己密信果然最多。

    “赵光义你既然如此狠毒,便不要怪老夫下狠手。”这样喃喃自语着,他却已经拿起桌子上的毛笔奋笔疾书,写下两封密信装封好,然后叫来两名机灵能干的心腹,将两封密信分别交于心腹,郑重说道:“三郎将手中密信亲手交于开封城城防军统领党进手中。四郎将手中官信亲手交于禁军大将刘永刚手中。”

    二人小心将密信装进怀中,然后肃然领命而去。

    曹玮被派往南方跟着潘美攻打南唐之后,皇宫防卫问题便暂时交给了一位名叫刘永刚的禁军大将。这名禁军大将性格直爽,曾经是赵匡胤一名亲兵,对其最是忠诚不过。可是,就在赵匡胤今天将其叫来奏对时,刘永刚却公然指斥赵光义在开封府肆意妄为,罗织党羽,不戢吏仆,纵法结交豪俊。他说现在开封府的地位,已经与皇上不相上下,请求赵匡胤能重视起来,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免生不测。

    听着这些情况,赵匡胤心中怦怦乱跳。对于赵光义有意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原来也有所察觉,这种势力自然是赵氏最高权力内部离心的一种政治力量,不能等闲视之。但是,赵匡胤极为重视兄弟亲情,兄弟之间微妙的矛盾萌芽,他不允许外人窥视,更不想弄得沸沸扬扬,为免臣下说三道四。因此,赵匡胤听完刘永刚的禀报之后,立时变了脸,呵斥道:“朕与弟弟光义起国,和好相保,他日想令他管理天下公事。刘永刚你竟敢离间我手足之情。若敢在外面胡言乱语,小心砍你脑袋。”

    斥退刘永刚之后,赵匡胤却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之中。历代王朝,皇室之中骨肉相煎、兄弟惨杀、父子反目成仇的事例不胜枚举,都是为了争夺皇位,自己的弟兄们无论如何不能重演这种悲剧。

    在赵匡胤看来,要想击溃赵光义正在萌动的势力圈子很容易,只要自己一句话,或足采取一点儿果断的措施,这股势力马上就会土崩瓦解,作鸟兽散。但是那样做,自己这位皇弟将何以抬头,何以为人?

    还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