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2年,乐队在一些小城镇里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巡演,之后,他们遇到了鞭笞金属教父约翰尼·Z(JohnnyZ),他的Megaforce(Soldiers of Metal),迎合了当时摇流乐迷们的口味。在约翰尼·Z的介绍下;乐队为Manowar和当时刚出道的〃金属〃做暖场。1984年,乐队发行了首张专辑《金属拳头》(FisfulofMetal)。其中的吉他演奏速野蛮凶恶,歌曲名称也骇人听闻,但专辑未引起多大的注意。与〃炭疽〃同时,伊恩、利尔克和贝南特还自组了the Stormtro opers of Death(SOD)乐队,1984年发行了具有鲜明硬核风格的专辑《说英语,否则就死》(Speak EnglishorDie)。不久以后,利尔克离开〃炭疽〃组建了〃核袭击〃(Nuclear Assault)乐队,弗兰克·贝洛(Frank Bello)加入。这样的成员没有稳定几天,特宾被开除,先由马特·法伦(MattFallon)接替,而后又换为前〃黑圣经〃(Bible Black)乐队的成员乔伊·贝拉多纳(Joey Belladonna)。
贝拉多纳强有力的、歌剧式的演唱风格使〃炭疽〃以后的作品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光彩。1985年,发行了现场版的小LP专辑《武的和危险的》(Armedand Dangerous)。其中改变自〃性手枪〃THE SEX PISTOLS)乐队的名曲《神佑我王》(God Save the Queen)成为乐队最受欢迎的现场演出作品。被大唱片公司注意到后,1986年队为Island 唱片公司录制了下一张专辑《疾病在蔓延》(Spreadinghe Disease)。该专辑使乐队步入主流,并实际上奠定了此后5年间音乐基调。其中有些歌曲是金属音乐常用的题材,如核战争[《余》(After shock)]、神话里的怪物[《水母》(Medusa)],而《疯人院》(Mad house)、《孤独的正义之神》(Lone Justice)样的歌曲使乐队获得了大批歌迷。
乐队的形象还成为当时的流行时尚,使冲浪短裤、棒球帽和滑板为最新的摇滚时尚。当然,后来他们不得不为摆脱这一形象付出巨的代价。但1986年时,他们正忙于和〃金属〃这样的乐队一起巡演,大钱呢。
在1987年的专辑《在活人之中》(Among the Living)里,〃炭〃的风格有了改变。在富有传奇色彩的制作人埃迪·克雷默(Eddieramer)的指导下,他们制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印第安人》Indians)、《壁橱里的骷髅》(Skeleton in the Closet)、我就是法律》(IAmtheLaw)等,这些歌曲许多取材于真人真事该专辑在美国成为金唱片,在英国登上排行榜第18名,其中热门单曲《我就是这个人》(I'm the Man)登上英国榜第20名,其说唱风格运用得非常成功。
翌年,乐队在〃多宁顿摇滚怪物音乐节〃(The Doningt on Monsters of RockFestival)上的表演和新专辑《快乐之国》(State of Euphoria)使他们巩固了已有的商业成功。其中单曲《让我笑》(MakeMeLaugh)登上英国排行榜第26名,但翻唱〃信任〃(Trust)乐队的歌曲《反社会》(Anti…Social)却显得不协调。
一场发生于乐队Yonkers录音棚的大火使他们放慢了前进的脚步;这次事故毁坏了10万美元的设备。1990年,专辑《持续的时代》(PersistenceofTime)轻而易举地登上排行榜第13名,其中又有一首翻唱歌曲,乔·杰克逊(JOEJACKSON)的《把握时间》(Got the Time)成为单曲榜上的热门歌曲。由于乐队一直在进行说唱乐的尝试,他们同〃人民公敌〃(ENEMY PUBLIC)乐队的查克·D(ChuckD)一起创作了歌曲《带来噪音》(Bring the Noise),并于1991年发行了专辑《杀手Bs的袭击》(Attack of the Killer Bs)。该专辑混合了说唱歌曲、早期SOD乐队的歌曲和B面单曲。
这些迹象表明,乐队开始不再是一个整体了。1990年初的Grunge风潮使摇滚音乐经历着一个巨大的转变,同时重金属音乐也趋于流行化。在这种局面下,贝拉多纳搞起了Grunge风潮使摇滚音乐经历着一个巨大的转变,同时重金属音乐也趋于流行化。在这种局面下,贝拉多纳搞起了Grunge,继而同他人合作。他最终离队,代之以技艺稍逊但作风硬朗的约翰·布什(JohnBush)。
到1993年Warner公司发行专辑《白噪音之声》(The Sound of WhiteNoise)时,乐队已经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以求吉他演奏更具当代风味。但是要想赶走自己多年的卡通形象是很困难的,尽管该专辑登上《公告牌》排行榜第7名,但它并未达到在以前的努力下应得的高度。乐队想有所改变,但丹尼·斯皮茨的演奏风格和缺乏激情的舞台表现拖了其他人的后腿。他对乐队创作少有贡献,并且把自己排斥于乐队活动之外,这导致了他1995年离开乐队。
尽管1995年〃炭疽〃为Warner公司出的第2张专辑《爵士舞曲442》(Stomp442)中的吉他分别由贝南特、伊恩·迪姆巴格(IanDimebag)、达雷尔[Darrell,〃潘特拉〃(Pantera)乐队成员]和保罗·克鲁克(PaulCrook,曾在贝拉多纳以前的乐队里弹吉他)弹奏,但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最好的专辑。在Grunge甚嚣尘上之时,他们仍旧保持着重金属的本色。〃炭疽〃是最不妥协的乐队之一。
Blur
Heavy metal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90年代这些Heavy metal乐队似都只能将他们的辉煌历史追溯到80年代或者更远,人们不禁要问,Heavy metal真的消亡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很多,我不能象先知一样孤独地站苍野上对于将来的事作出一番预见,所能做的只能是回忆过去,以及对现状的不满,既然Heavy metal的革命性在90年代不再适合,那么维持现状无疑是自掘坟墓,改变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改,在继1991年专辑Metallica推出后,沉寂5年后,又推出了Load专辑,这支以编典与旋律优美,表演健长的乐队似乎给了媒体操作的素材,人们难道可以以专辑的热销藉此来说明已经复苏等等没有真正事实依据的事,在Load14首歌我们并没有看到事实所能依靠的迹象,而事实上,挽救Heavy Metal并不是哪一支乐队所能完成,对于这些老Heavy Metal乐队来说,他们总是非常小心,决不敢冒然尝试,而另一些事实也说明复苏之事纯粹空穴来风,主唱兼吉它Jamcs Hetfield公开承认他们并不想去充当什么救世主,换句话说他们只注重专辑的热销。
Bon Jovi
Bon Jovi 是起步于新泽西的一只四人组合,属于主流硬摇滚和重金属的风格,年轻人和家庭妇女对他们同样喜爱。他们还制作一些简洁的表演录影带,突出主音 Jon Bon Jovi 的抢眼外表,这些录影带使86年发行的《 Slippery When Wet 》和88年 的《 New Jersey 》在全世界获得多白金的成绩。此二专辑都因趋近流行背离重金属而遭非议,但乐队逐渐成功转变了他们在90年代的重金属形象,而致力于直接的舞台表演摇滚。此变化使 Bon Jovi 成为唯一在90年代仍拥有广大观众的80年代流行…重金属乐队。
Bon Jovi 年青时代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摇滚乐上,他经常与 David Rashbaum 一起在一些本地乐队演出。他在纽约著名的录音棚“ Power Station ”找到了一份门卫的工作,不久就开始和一些知名艺人,如 E Street Band 和 Aldo Nova 合作录音。其中一首《 Runaway 》成为新泽西当地的电台金曲,于是 Bon Jovi 组建了 Bon Jovi 乐队,吸收了 Rashbaum ,吉他手 Dave Sabo ,贝斯手 Alec John Such 和鼓手 Tico Torres ,于83年与 Polygram/Mercury 唱片公司签约。
Bon Jovi 的命名作品《 Runaway 》84年发行,进入前40名。第二年,《 7800 Fahrenheit 》发行并获白金销量。他们在其后的专辑 《 Slippery When Wet 》中改变了风格,在美国售出九百万张,乐队进入了流行…重金属时代。单曲《 You Give Love A Bad Name 》和 《 Livin' On A Prayer 》到达榜首,《 Wanted Dead or Alive 》进入前十。
88年的《 New Jersey 》发行时, Bon Jovi 套用了《 Slippery When Wet 》的公式,售出五百万张。单曲《 Bad Medicine 》和《 I'll Be There for You 》达到榜首,《 Born to Be My Baby 》,《 Lay Your Hands on Me 》和 《 Living In Sin 》进入前十。89年乐队帮助 Cher 制作了专辑; 《 Heart of Stone 》,此时 Cher 是 Sambora 的女友,而乐队正在为期18个月的国际巡演当中。之后,乐队休假,期间 Jon Bon Jovi 为《 Young Guns II 》谱曲; 于1990在专辑《 Blaze of Glory 》中发行。专辑中两首单曲到达榜首,《 Miracle 》获第12位,并获格莱美和奥斯卡提名。后一年, Bon Jovi 制作了第五张专集《 Keeping the Faith 》,92年发行,其中《 Bed of Roses 》上榜。金曲合集《 Cross Road 》于94年发行; 95秋;《 These Days 》发行。1996 年 Jon Bon Jovi 在电影《 Moonlight and Valentino 》中客串,并于97夏年发行了首张独唱专辑。
乐队官方网站:bonjovi/
乐队唱片公司网站:mercuryrecords/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策划、编辑——E书时空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yeah/
Bush
Bush 于1992年组建,由吉他/主唱 Gavin Rossdale 领导,是继 Nirvana 后第一支在美国走红的英国乐队。
乐队的第一张专辑《 Sixteen Stone 》由 Interscope 唱片公司于1993年发行。同年10月底,单曲《 Everything Zen 》在 MTV 播出,专辑也开始热销。1995时乐队已在美国取得很大成功,但在英国的成绩却略逊一筹。
1995全年《 Sixteen Stone 》在美国都十分热门,单曲《 Little Things 》在春天达到现代摇滚乐排行榜榜首第4名,同年晚些时候《 edown 》和《 Glycerine 》都达到此榜榜首,并进入Top 40 。
但很快 Bush 遭到新闻界和非主流摇滚圈内人士的白眼,他们认为乐队是拼凑起来的。为反击此种指控,乐队邀请了曾为 Pixies ; Nirvana 和 PJ Harvey 等担任制作的 Steve Albini 指导新专辑。
《 Razorblade Suitcase 》于1996年圣诞节发行,登上美国榜首,并在英国小有作为。《 Razorblade Suitcase 》受到的评论众口不一,但好于《 Sixteen Stone 》,1997年春,达双白金销量。电子合成的翻版单曲合集《 Deconstucted》于1997年下半年发行。
乐队官方网站:bushnet/
乐队唱片公司网站:traumarecords/
Dead Can Dance
Dead Can Dance的两位成员Brendan Perry和Lisa Gerrard都是爱尔兰後裔,1980年他们在澳洲墨尔本相遇後,共同开发并分享著彼此对音乐、文学和视觉艺术的热爱,第一首作品〃Fast Forward〃被澳洲的一家小公司收录在一张圣诞节合 辑里,算是D。C。D。初试啼声的佳作。1982年,D。C。D。前往伦敦,寻求澳洲市场外的成功机会,经过一年的摸索,终於被4AD相中签约,在隔年3月为他们出版首张同名专辑,纪录D。C。D。成军4年间的心血创作。
1984年底4AD计画发行This Mortal Coil第一张合辑,D。C。D。有两首作品入选,分别是〃Dream Made Flesh〃和〃Waves Bee Wings〃,紧接著他们以个人名 义推出的另两首新曲〃It'll End In Tears〃和〃Garden Of The Delights〃也迅速的问 市,其中在单曲内页里发表了Brendan Perry的绘画作品,是D。C。D。多面向才华的一次成功表现。
1985年D。C。D。第二张大碟〃Spleen And Ideal〃出版,在英国独立排行榜上一路攀升到第2名,86年年初,因为广大 乐迷的催促,D。C。D。排出量少质精的演唱会场次,与听众直接沟通,同年并藉 4AD合辑〃Lonely Is An Eyesore〃发表两首新作 〃Frontier〃和〃TheProtagonist〃。
在1987年发表第3张专辑〃The Realm Of A Dying〃後,D。C。D。搬入英国政府配给的国宅中,过著近乎是城市隐士的生活,为下一张专辑〃The Steppents Egg〃 撰写词曲,并运用自己的录音器材录制完成整张专辑,期间几乎没有和外界有任何往来,使乐迷对他们的神秘更为敬畏。就当全世界都以为D。C。D。已经决心脱离尘世时,他们却又走出来和大众媒体见面,不但为西班牙名导Augustin Villaronga的坎城开幕片〃Moon Child〃做配乐,女主唱Lisa Gerrard还在电影中称 职的出饰一角,使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90年代起,D。C。D。这个有10年历史的老牌乐团活动更加频繁,第5张专辑〃Aion〃,真诚表达出D。C。D。一向根本溯源的立场,作品里透露了自中古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和美学观念的影响。肇始於89年和电影媒体愉快的合作经验,91年Lisa更积极的拓宽艺术领域,她承诺为Temeno制作的希腊名剧「伊底帕斯王」谱写配乐,并且参与多次艺术季活动,得到英国剧评们的认同。
1992年,美国唱片界纷纷向D。C。D。招手,於是4AD整理出所有录音作品中的精华,加入两支口味清淡的新曲〃Bird〃和〃Spirit〃,在新大陆发行了题名为〃A Passage InTime〃的精选辑,向美国对D。C。D。乐风不熟悉的听者投石问路,吸引了大批包容力较强的消费者,其中包括许多学术、文化界的人士,也为D。C。D。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合作关系,例如美国制片Mark Magidson和导演Ron Frilke在开 拍新片〃Baraka〃时就选上D。C。D。的旧作〃The Steppents Egg〃做主题曲,另外法国音 乐家Hector Zazou制作纪念魔鬼诗人韩波逝世一百周年的概念专辑时,也慕名邀请D。C。D。撰写两首作品,在这张经典专辑里跨刀的艺人还有John Cale,David Sylvian,Bill Laswell和板本龙一等人。
1993年,D。C。D。最畅销的专辑〃Into The Labyrith〃出世,这是他们在4AD旗下发行的第6张专辑,录音和制作的过程全都是在Brendan隐居的爱尔兰修道院里完成。Lisa则在工作告一段落後,回到澳洲维多莉亚山中的老家和父母团圆,这张大碟就在两位主角缺席,几乎完全不做宣传的情形下,神奇的卖出了50万 张。同年9月至11月间D。C。D。展开第一次世界性的巡回演唱,和许多优秀乐手一起在舞台上不断探索自己作品的可能性。
1994年,D。C。D。在加州一间历史悠久的剧院举行多场演出,同时在现场收音,拍摄影片和专辑〃Toward The Within〃,导演工作由旧识 Mark Magidson 担任,影片还没拍完就已受邀到加拿大蒙特娄影展做首映,同名专辑中发表的新作,仍然保留了一贯的乐风,塞尔特民歌,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的诗歌吟唱和来自中东、北非的音乐素材,让〃Toward The Within〃非常的「世界音乐」,至於专辑中收录的旧作现场演绎版本,呈现了不俗的新鲜感。隔年Lisa Gerrard推出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Mirror Pool〃,与澳洲维多利亚交响乐团共同合作将中古世纪的诗歌与古乐融入现代的编曲中,是一张音乐史上少有的发烧钜作,不过在此同时,D。C。D。解散的传说顿时也成为乐坛注目的焦点。
其实D。C。D。的新片发行计画一直都列於4AD的发行时间表中,只是从专辑〃Into The Labyrith〃开始,Lisa和Brendan两人在创作和演出上已经形成个自的风 格,加上〃Mirror Pool〃的发行,自然造成外界对於两人关系的疑忌,不过在96 年的新作〃Spiritchaser〃发行後,谣言不攻自破,两人以近乎心灵相通的方式,将概念集中於南美洲的古音乐文化,诠释出D。C。D。另一种不为人熟悉的音乐领域,从古印地安诗歌的吟唱到秘鲁、智利、阿根廷的原始打击乐,从古乐器的使用到电脑sampling,全在爱尔兰的修道院里完成,内涵上它可视为〃Into The Labyrith〃 的延伸,变的是两人相互吟唱对方的创作,不管是或合或离,呈现出听觉的最高美感。
「我们寻找的是让我们兴奋的素材,寻找精神,猎取它,思考它。。。。 这张专辑你听到的便是精神,它在说话!
恐怖海峡(Dire straits )
Dire straits 我把它译作恐怖海峡,这支乐队的成员Mark Knopfler(Vocals/Guitar)DavidKnopfler(Guitar;1980由Hal Lindes代替)Pick Withers (drums;1982由TerryWillians取代)。
说它是支乐队,其实它只是乐团灵魂人物Mark Knopter个人情感的宣泄,它们音乐背景都是出自于英国吉它大师EricClapton和PeterGreen;再溶入了已让人遗忘的早期摇滚乐和清新 脱俗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