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婿-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心中,便不免生出嫌疑,一句或许居心叵测,便可将你打入地狱,这样一来,你心中的抱负,还如何施展?”

    手冻得厉害,见李义府已经恢复过来,刘逸将手中的雪块扔得远远的,也不再多言。

    “岳州的事,折子呈上便可以了,莫要再参与进来,回书院去吧。”

    李义府惊异得张嘴,自己还能继续回书院?刘逸看着他那样子皱眉,没好气得拍掉身上的积雪。

    “毕业之前,你还是书院的学生,做错了事,书院为你担着,但是毕业之后,那路便是你们自己选了,好好珍惜这半年时光吧。”

    踢掉脚上的雪渍,也不管李义府是什么表情,心里有了计较,估计东海是去不成了,皇帝的旨意该很快要下来了,总要有人给交代的,提早做个准备,这次面临的,该是长孙无忌吧?

    王得将马催得飞快,一月便已入长安,拱手呈上折子,李二看着王得一身的风尘模样,很是疑惑的展开。

    “臣刘逸拜上,荒诞行径,引得岳州喧嚣不定,臣之责也。。。。。”

    李二咧嘴一笑,还知道请罪了?看刘逸先说李恪乃自己至亲好友,公主高阳又与李恪还有自己相熟,“少时折梅相戏亦有之,不忍见其入了高原蛮荒之地,心生怨念,遂有《汉宫秋》也。”

    李二差点笑岔了气,指着王得,朕何时说过要将高阳嫁给吐蕃赞普了?王得笑呵呵的回没有,不过周国公说,陛下的公主当中,年龄合适者,莫出高阳殿下,大概由来如此吧。

    李二点头,这样说倒也符合,眼睛继续往下看,汉宫秋才入了眼,就张口一句混账,他这是将朕比做那个连自己妃子都保护不好的汉元帝?王得不敢接话了,李二瞪一眼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缩减版的琵琶行看得点头,但是看到后面,百官相胁,王昭君自请前去和亲的时候,就恨不得撕了手里的折子。

    “气煞朕也!”

    一句话吓得周围宫女内侍跪了一地,长孙匆匆赶来,连连安抚,李二好不容易匀了气,又捡起曲子。

    “朕到要看看这小子将朕编排成了何种样子!”

    长孙脸色骤然煞白,小子这称唿,他们夫妻一般只对刘逸才说的,再加上编排两字出口,揉着李二太阳穴的手就不由得勐然抖了一下,李二觉察,叹气将长孙拉过来坐下。

    “没事,就是一个民间曲子罢了,朕也是不由得入其中,乱了心神罢了。”

    “曲子?可是刘逸瞎写,又犯了您的忌讳?您是不该再宠着他了,越来越无法无天,陛下您将他召回,妾身这里定要好好训斥于他!”

    长孙微微抬眉,脸做怒状,李二却也是消了刚才的气,摇摇头,不回长孙的话语,将汉宫秋又重新读了一遍,深吸一口气吐出,交到长孙手里,自己闭上眼睛,眉头时而锁起,时而展开。

    “呵,也不知道从哪个野史传闻里中得来的,史书读到哪里去了,胡乱的瞎写,偏偏能乱了朕的心神,太上皇最好戏曲,王得,上皇如何作评?”

    “回陛下,上皇阅完之后,对老奴说道,不过文事罢了,不过,上皇犹有雄风,欲与周国公一道出海,于辽东做一回海盗。上皇还说。。。。”

    “还说,陛下可记得平阳殿下否?”

    李二彻底愣住了,就连正在阅览曲子的长孙,也是惊得抬起了头,平阳昭公主?这个传奇般的女子,古往今来,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得女子,太上皇最得意宠爱的公主,此时提出,是摆明要断了和亲之举吗?

    “长姐?”

    李二一时间变得极其颓然与痛苦,长孙急忙挥退所有,李二挪移着步伐往里走去。

    “诏房玄龄,杜如晦进宫。”

    幽幽得吐出言语,李二行到兵器架子之前,缓缓抚着,低声细语,老房和老杜来的时候,李二已经独自喝光了一小坛子烈酒,长孙在一旁默默相陪,见得两人到来,才起身而去,李二阻拦了想要大礼参拜的两人,指着旁边的椅子。

    “都坐吧。”

    “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功参佐命!”

    莫名的吐出这几个字,房玄龄和杜如晦惊疑的看着皇帝,手中的酒杯都忘记,半饷才回神饮下。

    “陛下是在思念平阳殿下?何故?”

    李二疲倦得笑笑,将汉宫秋递了过去。

    “今日得刘逸的一个闲曲故事,又得太上皇问及,朕心不能定,神不能安,玄龄,克明,和亲之举,真的错了吗?”

    大唐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却也是当时的李秀宁守下来的,娘子关乃关中与中原的屏障,山西乃李家的大本营,李二攻克天下的时候,便是平阳公主镇守此地,汉宫秋开头便是“凭家人平定天下否”几个大字,却是笑话了天下缩首男儿,也笑话了他李世民,大唐还要继续付出公主才可换来安宁?若是如此,这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欲谷设仍在西域逍遥,吐蕃仍在高原虎视眈眈,辽东尚未雪耻,刘逸说得对啊,大唐何时没有了进取之心?豺狼之辈,喂之不饱,安之不久,唯有以杀制之,以武摄之,兵出辽东,朕想要禄东赞看着,我大唐铁骑,如何踏破高句丽的长城!”(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禄东赞的哀鸣

    暮春之时,刘逸没有等来让自己回京的消息,却拿到了李二的圣旨,泉盖苏文已反,杀高建武,夺得大权,自封莫之离。倭国间人皇女连同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发动突然袭击,苏我入鹿身死,苏我家族走向衰败,宝皇女终于登上皇位,称皇极天皇。

    高句丽与倭国的政变成功之后,泉盖苏文见间人皇女,再联合百济,三国蠢蠢欲动,想要共同征伐新罗,禄东赞下高原而来,未尝不是看到了这一点,大唐若想要攻伐高句丽,便没有精力经营西域疆场,这时候提出和亲,成功的可能是最大的,华胥书院啊,每次远远观看隐藏在密林深处的大唐宝库,禄东赞都在心里呐喊,那里是大唐神秘和强大的代名词,精美的琉璃,强大的军备,令人恐惧的火药之术,勐火油炼制之术,这些都出自于它啊,真想将它搬到高原之上,若如此,不久之后的吐蕃,将掌控整个西域,甚至南及天竺,骠国!

    和亲,一定要和亲!不说别的,高原苦寒,烈酒茶叶如今几乎已经成了临近的高原百姓的必备之物,一小壶烈酒,再加一小包茶叶和粗盐,就这三样东西,被大唐的商人卖成了天价,一匹战马或者一匹骆驼来换,还要看商人的心情,这在禄东赞看来几乎是抢钱啊,可是有什么办法,他想阻止,却阻止不了!所以他想要学这些,可是他进不了华胥书院,甚至进不了华胥镇!

    “朕怜悯高原苦寒之地,活之不易,特许陇右一带,可售粮于吐蕃,牛羊马匹交换即可,如此以来,吐蕃国再无饥谨之忧,全朕之心安也。”

    李二说出这话的时候,禄东赞几乎咬碎了牙齿,再过十年,等高原人习惯了烈酒和茶叶,再习惯了自唐国购买粮食,那吐蕃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唐皇帝只要一声令下,便可左右吐蕃命运,到那时候,高原,还是高原吗,勇士,又将何在?

    “大唐皇帝陛下,吾王仰慕中原文化已久,诗词歌赋,农事桑田,无不涉及,然则民不开化,故欲求一贤良公主,宣大唐百杂之术于高原之上,启高原心智,必奉大唐为万世之尊也。”

    禄东赞拱手施礼,百官挺着肚子抚须而笑,颇为傲然,甚至有人会站出来附和,当以和为贵,大唐礼仪之邦,区区杂学,陛下随意赐下便是,既彰显我大国风范,又宣扬我大唐文华,必然万世流芳称赞。

    李二微笑不语,看了那官员一眼,便记下了名字,想不到过了这么久,自己的朝堂之中,居然还有这等蠢货!

    “吐蕃大相有所不知,大唐早已无杂学一说,我大唐最年轻的国公刘逸曾说过,诸般学说,治世为先,活人为首,定国为要,大相所称杂学,早已在华胥书院之中开设科目,曰,经世之学,物理之学,医药之学,演化之学,大相口称杂学,周国公若知晓,怕是要再与大相理论一二了。”

    杜如晦笑呵呵的站出班列,旁边房玄龄哂然,也跟随而出。

    “不错不错,听闻大相已是精通我大唐儒家经典,又习兵家战略,堪称大家,只是为何大相言出如此偏颇之语?”

    李二都要在御座之上拍掌称赞了,禄东赞脸如同吃了苍蝇一样难看,刘逸,又是刘逸!

    “两位爱卿所言虽有些唐突,却也为事实,禄东赞,你高原之地,对我中原了解太少了。也罢,许你久居长安之权,好好参详一番,至于为汝主求娶大唐公主一事,呵呵,若大相能说动一人,朕便许了便是,如何?”

    李二笑得很自信啊,禄东赞还待再言,李绩已经迈出班列,根本没拿禄东赞当一回事,站在他的前方。

    “陛下,辽东之地,弹丸小国,泉盖苏文不顾我泱泱大唐规劝,乱政称王,臣请击之!”

    击之两字深深震住了后方的禄东赞,落寞的回到他国宾该有的位置,眼睛在大唐官员中寻找那些他送过礼物的人,却发现那些人无论文武,早已经不看向他,《汉宫秋》啊,不过刘逸的一篇传唱的曲子而已,形式居然已经完全改变,大唐皇帝的态度已经由迟疑变为玩味,如今的自己,在这大唐群臣眼里,不过一个笑话而已!

    鸿胪寺外,高阳骑在大青马之上,身后跟着一群苦苦相求的侍卫,高阳不理,谁要上前就是一鞭子甩出去,来福和来寿两个老油条也在其列,只是如今两人已经升任寺丞,如今鸿胪寺无寺卿,便由他们主持鸿胪寺的事宜,心里暗暗咒骂禄东赞,做什么不好,非要上和亲的国书,好吧,如今人家正主之一来了,怎么送啊,只盼望禄东赞能回来得晚些,让高阳没了耐心离去。

    禄东赞一路闭目算计,一次不行,便去第二次,若是南地武媚攻下了骠国,那吐蕃就会被大唐如同一个巨兽一般含在嘴里,随时可以拿下,等不起啊!

    “你便是禄东赞吗?”

    脆生生的声音隐含怒气,白巾遮掩了半脸,一身雪白轻装,没有多华丽,高坐马背之上,显现出一副傲绝尊贵之态,禄东赞微微疑惑,又显出怒气,才在皇宫里受了气,如今连大唐的一个女子都敢直唿自己姓名了吗!只是抬头之余,却发现出声之人在众人环绕之下,甚至等他靠近一些,已经有兵卒抽出佩刀。

    “此乃大唐高阳公主殿下,吐蕃国使,还不拜见!”

    声音一片冷冽,禄东赞怔在了原地。

    “哼,原来是个傻子!喂,傻胡子,本公主警告你,烧了你的国书回高原去吧,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还高原第一智者呢?想你们国王也好不到哪里去!破地方,再加一群野人,人傻了才去勒!听着,不许再递国书,要不然,本公主要你好看!”

    身边的马车护手被禄东赞捏得嘎吱作响,高阳却丝毫不惧怕,再次冷哼一声,交代完毕之后,移马而去,听说刘逸和恪哥哥要回来了,得去找他们要点钱花去,父皇给得也太少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兵发辽东

    洞庭水师出辽东,朕不想看到泉盖苏文的长城修建完成,替朕打开辽东的大门,夺回旧朝失地!

    李二的口谕言简意赅,调兵圣旨和虎符都到了,水师统领的官职再次被李二按到了刘逸身上,水师的官兵门齐声欢唿,终于能干点正事了,每日都是护送商船算个什么事!将士们可都等着功勋来封妻荫子呐!

    家人除了秦明若之外,都回了长安,将在外,这本是一个规矩,好听点是皇家护佑,难听点便是人质,刘逸这次顺从得厉害,没有二话,船队已经开拔,刘逸和李恪身在征东舰之上,如同狼一般吼叫,身后百舸争流,千帆竞过,洞庭水师全员出动,兵发辽东!

    李绩自陆路出发,为主力之军,领兵二十万余人,沿路设烽火,克辽东则燃起,闻达八方,胡兵为先锋,才回归长安的鹰扬再次被李绩求了一半出来,一千五百人,神机营俱在,问题公爷已经先领水师而去,疲惫早已经一扫而光,踏马飞走,风沙万里。

    李渊奇迹般的身体越来越好,直到最后,他已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站立在安南号的甲板之上,看波涛起伏,鱼跃大海。执拗的将纸甲穿戴在身,言道,朕一生不曾亲自坐镇沙场,临老一战,全朕之豪情,期大唐万世之基!

    “逸子,你真有把握吗?”

    李恪言语还是有些颤抖,和李渊一起欺负下海盗完全可以,但是攻打高句丽,却不是个好想法吧,出了意外,两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又没办法,李二都同意了的,甚至写了一大长篇巨论来歌颂自己父皇,朝堂里群臣没一个反对的,李纲在华胥书院里跳脚大骂,不是说李渊荒唐的,只是气自己没赶上!

    “沙场争雄,谁能有百分百的把握了?好在陛下只要取了前朝旧地,没说攻伐整个高句丽,不然,我是死了不敢带皇爷爷前来的,到了辽东之后,你坐镇舰队之上,我领战象和骑兵前去,海袭碑沙城之后,咱们阻断高句丽的援兵,待李大将军攻下辽东城,白岩城之后,咱们就兵袭平壤,端了他们的老窝,抢了钱财,做一回真正的海盗!”

    李恪听完一口水差点呛死,剧烈咳嗽,这就是你的没把握?这些想法你从哪里来的?就这么肯定李绩能迅速直下如此多的城镇?那可是十多座啊!

    “你看,若所料不差,李绩将军该从通定渡辽水,攻建安,鹰扬军在,李绩不往死里用火药,我就不信!建安城是守不住的,咱们只有在李绩攻破建安之后,攻击辽东城之时,利用战象和火药阻断高句丽的援兵即可,如今南风正起,有勐火油在,李绩将军只要火攻得当,白岩城定然能克,到了这时,泉盖苏文必然全力支援,安市不容有失。而这时候,也该是此次拖延时间最长的时候了。”

    “兵忌久战,人称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久战不下,则军心不定,加之辽东入冬之后太过寒冷,若因此折损,定然不妥,所以到那时候,咱水师就要出力了,兵袭平壤,此乃关键,泉盖苏文若回守,则辽东已得,若不回守,呵呵,那咱们就继续抢劫放火,毁了他们的农时,夺了财宝便走,绝不停留。其实只要咱们每年这样多走几趟,高句丽迟早会饿死自己,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李二的雄心太大,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况且,此次李渊在船上,李二也想要自己的父皇看看他这个皇帝做得到底怎么样,国富兵强,您该放下玄武门的一切了吧。

    李恪听完之后,顿时颇觉无趣,背靠在栏杆之上,他发现自己小时候看过的兵书好像确实没太大作用了,大唐的军备越来越强大,到了最后,只要不是一个煳涂蛋,稳打稳扎,一步一步的推进,大唐都将会是无敌的存在,城墙失去了本该有的作用,八牛弩都能射击到五百步开外了,只要弩箭弩枪足够,横推过去就行,还谈什么啊。

    “李靖知道了会气死的!他的六军镜,会不会被自己一把火烧了?”

    携带了瞄准镜的弩箭很是精准,海鸟不过才飞过,李恪已经一箭直射,掉落下来,随意捡起,就准备生火,自己烤肉吃,和刘逸谈军事太无聊了啊。

    “有什么好烧的,总有可借鉴的,火药虽强,可是人的智慧却是无限的,我就知道有人能以最低等的武器,赶走了一群装备精良的将士,他老人家有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不过火药而已,若不进步,早晚被人超越。”

    李恪这就怒了,扯着刘逸的衣领,你告诉我史上到底谁有这么大的气魄,秦皇还是汉武?我李恪通读正史,为何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伟人?编瞎话忽悠人也找个靠谱的好不?

    “你才读了几本书?遥远的大食国你知道?再过去的罗马帝国,还有西方毛人,你都知道?那边就有一个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道理把?人家能将疆域扩展到将大海当作内湖,哼,井底之蛙罢了,好久没打击你,还装起来了!”

    无聊得挡开李恪,口里毒得厉害,都是战前烦躁症啊,心里虽然将战事规划得很简单,但是世事多变,谁知道最后的结果会如何,李二一代军事奇才,又带着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士,三征高句丽而不下,水师加上李绩的二十万人就可以了?说些大话,不过安慰自己,将心里的烦恼压下而已,毕竟,李渊在啊。

    “逸子,你说真的?”

    李恪却忽然正经了起来,刘逸见如此,也收起笑容,缓缓点头。

    “真的,所以我也想通了,咱们这次去不过打几个小地方而已,烦躁些什么,皇爷爷一片雄风,咱们可不能落后了,拿下了辽东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