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婿-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慢慢的平息了下来,酒量很好,这时候居然还没有多少醉意,眼睛依然清晰,舒服的向后躺着。

    “我不管那么多,我只想确认你不会被那些猴子拿石头砸死就好,钱财是需要的,不然这岳州的商贾勋贵会将你陷入不复之地,那时候我就算拼王位,也不见得能保住你。我知道你有办法的,我跟随你去,只是想要在你犹豫的时候,替你举起屠刀!”(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糊的王珪(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随着刘逸与李恪的谈话落幕,迟迟的年关终于来临,岳州城大概好久没过过这样的年节了,虽然住的大部分是草窝棚,可是却拦不住他们心里的希望,奢侈的煮了一回干饭,又跑到衙门去领腌制好的兽肉,都是侯府上次打猎过剩的结果,堆了太多。

    王珪在年节之前终于来到,没来得及会刘逸的面,就被堆积如山的政务给拦住了,无语凝咽,我的陛下啊,这样的事情该拍戴胄来的。不愧是做过宰相的人,威严自然不用说,将岳州的官员聚集,都跑到工地上做什么,他刘逸就缺你们几个了?这么多政务堆积,城建好了也是一片大麻烦,还不赶紧趁现在容易的时候处理了,等到以后,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事来叻,就知道刘逸不是个靠谱的,君山居然被批了以后中茶树,皇帝行宫居然被留到最后建造,还有这杀夫的女子,居然被收容到侯府之内,那些水匪,只要好好生活,努力干活,再不滋事,居然过往不纠?谁给他刘逸的权利!

    官员们看着这位新来的刺史在官衙咆哮,嗫嚅着不敢说话,昔日宰相,他们还是认得的,只是心里发慌,想要再去工地监察,华胥侯说了啊,这些也算到他们政绩之中,都会据实上报的,耽误了这些日子,可亏了好多。

    “怎么,本官都说错了不成?张超,你来说说。”

    张超算是如今这群人的主心骨了,当然,这家伙也还算有点才学,算是一方干吏的,只是因为贪了五两银子,就被情绪不稳定的李二踹到了洞庭,本以为再无归期,谁知道先是水师开来,后刘逸又到了,到现在,岳州已经热火朝天了,对于回归长安的日期,他几乎可以算出来了,只是现在,好像又有点舍不得轻易离开了,难道是因为在这呆得太久了?绝非!

    “王大人,事情都是事实,没有记差了,大人也没有说错。只是这些看似荒唐的东西,放到岳州,却是最适合不过了。君山生蚊虫,虽有良田,却太过遥远,又受水患所扰,不好管理,杀夫的女子是因为他丈夫想要诱惑人心,聚众为匪,女子苦劝无奈,只得杀夫再自尽,亏得侯府小武娘子救下,才捡回了一条命,水匪大半本不是恶人,不过因为肚子实在太饿,受不了才入山为匪的,侯爷诛杀首恶与顽固之辈,给心存良善的一条生路,这是陛下允许了的,至于皇家行宫,岳州城的建设,就是魏王和吴王主持,怪不到华胥侯头上的。”

    “大人,这些政事看似繁杂,其实里面大部分华胥侯已经处理了的,魏王,吴王,小武娘子也帮忙处理了一些,其实也没剩下多少的,下官等人在城中忙活,也不是玩忽职守,本末倒置,只是其实这岳州城的真正政事,都在这建造之中了,只要这些处理好了,其他的,都是小事情的。”

    张超以前受过王珪的指点,算半个王珪的门生,自然知道王珪的脾气,而且能在李二盛怒之下活命的人,都算得上有本事的,此次王珪前来了,自然将一切都说出来,不偏不倚,让这位昔日的宰相,也不置于糊里糊涂的好心办错事。再者,能在王珪面前得到他的赏识,对于自己以后在长安的仕途也是一番助力不是?

    王珪皱起了眉头,很是疑惑得看着一众官员,胆大点的都点头附和张超的观点了,胆小点的虽然不说,可是从他们眼神里看得出来,张超该是没有虚言或者夸大了。

    “刘逸如今何在?听说他大婚全城恭贺?还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沉吟半饷,王珪才抬起头来,转身问道,他想要前去会一会刘逸了。

    “大人,华胥侯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家中,其实算起来十天都说得,反正又不是一窝蜂全部去的,最初三天最是热闹罢了,后面又有百姓陆陆续续的前去,这宴席也就一直持续到十日之后,才撤了下去的。不管如何,华胥侯将自己大婚放在这穷乡僻壤,也算是安了大家的心,不为过的大人。”

    又是特殊情况啊,王珪头疼的拍着脑袋,大唐还有一个地方令自己完全陌生不成?就算交州,自己也能从古籍之中说出一两句来啊,可是到了岳州,好像书中的记载都错误了的,王珪产生了严重的疑惑。

    “递上本官的请帖,请华胥侯过府一叙。”

    “还是不行的大人,冯公前来也是亲自上府的,更何况华胥侯如今忙着绘制海图,从不轻易出府,岳州的建设都交于了魏王和吴王还有小武娘子,如今吴王也不管了,这个年节过完,估计也会一起扬帆出海了,五千水师带了三千过去,陛下有旨意,命华胥侯平定六诏混战。”

    王珪就气得不行了,这臭小子如今这么摆谱了?还有张超,怎么一副全是为刘逸说话的样子,这群官员也是,就连陛下都曾在旨意中特别交代,不可随意插手岳州之事,只需爱卿理好户籍与平常琐碎之事就好。

    气过之后就是迷茫了,王珪解散了官员,让他们回到各自岗位,看得出来他们脸上得喜色,王珪暗自叹息,独自一人换下官服,穿着平常,自己一人带着几个随从在岳州城游荡,虽是年节,可还是有许多人在忙碌,只有在吃年饭的时候喜笑颜开的端着大腕猛吃,一大片肉犹豫了好久,才在饭都吃完了吞下去,拍拍肚皮,又放下大腕,提着工具向干活的地方走去。

    内城已经建设完毕,正在装修,商贾也好,勋贵也罢,都是自家人在那里忙活,少有别人帮忙,上前询问,才知道,这里都是这样的,只有一天下工了之后,这里才能有人可雇佣,可都干不了多久,第二天还要继续上工叻,得留气力,那里的活才是正经的。

    “这是为何?按理说你们所给的工钱该比外面多才是啊。”

    正在将一块门板装上去的商人停了下来,拍了拍灰尘,这才对着王珪拱手,笑着说道。

    “老丈大概初来,不知岳州情况,这里的下苦人以前好多都做过水匪的,又或者是山野里的野人,没户籍的,陛下开恩,许他们戴罪立功,只有把自己活做好了,官府才会重新发放户籍,这可是关系他们一生的大事,有感念吾皇浓恩,所以自然有轻重。”

    “老丈估计也是想来岳州置办一份家业的吧?那老丈可要抓紧了,这地好,抢手得很,若是等侯爷自南洋回来,就这里的地契,估计翻个几番都算少的,至于内城,那都不用想了,好地早就被商家和勋贵预定完毕了,如今鬼市这地段又卖得火热,估计再等,那就是外城了。不过外城主要是海商也外族人的聚集之地,老丈若是做大买卖的,倒也能在这里置办一点,做个仓库也是好的不是?我便在外城置办了一份,准备存些药材,这南地的药材年份足,药性足,老丈若日后有需要,可直接来找小人,保证足足的。”

    这就开始提前推销了,王珪乐得点头,带着好奇继续了下一家,等整个内城匆匆走完,已经花去了将近一月之久,而这时候,刘逸的大军已经开始聚集洞庭之上,三艘巨大战舰从船坞之中缓缓下水,归入舰队之中,轻微摇摆之后,就稳稳停住,帆张一半,牛角号声低低吹起,就在浩渺得东洞庭之上,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飞驰。

    公输横和墨钟指着江山巡游的巨舰畅快大笑,刘逸和小武,李恪在一旁站立,也是笑颜一片,至于李泰,早就登上巨舰,口中骂着刘逸小气和不守信,不带自己去南洋,那巨舰的第一次就非他莫属了,刘逸听得很是蛋疼,这又不是青楼的姑娘卖红,你至于这样么?

    遥遥得看见王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精神抖擞的走过来,这就避不开了的,上前行礼,言称忏愧,没有及时拜访,请王公恕罪。

    “知道你在忙正事,又想给老夫一个自己了解洞庭的时间,倒算得上是一片正心,韦挺,杜淹虽然与老夫有旧,却也只是君子之交,涉及不到国朝大事,你既然一心为朝,何来怪罪一说。”

    刘逸这就心虚了,自己找理由躲着这位老大人,其中还是有免得尴尬的成分,谁知道人家比自己看得清楚明白多了,也没有那种为故友一论公道的心思,话说出来,倒显得自己小气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王公教训的是,是小子的不是。”

    老王珪也是一大把年纪了,自己害得人家在寒风里跑了一月,如今人家这样说,心里也过意不去,赔个不是,又不掉几斤肉的。

    “老夫算是明白陛下为何将我送到这里来,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纷乱纠缠,难以一一理清楚,老夫耐心最足,也算是能辩清浊,又不是个喜欢多管闲事的,还真符合你刘逸的要求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 混乱之地(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刘逸抬头,也是莞尔一笑,确实,王珪其实算是最适合的,若是老房或者老杜前来,以他们鲜明的个性,这新生的岳州会提前打下长安的影子,可是岳州本来只是一座商城,你以长安的标准来管理,是不行的,若不管理,那老房和老杜又呆不住的。

    “呵呵,陛下也不过让王公帮小子的忙,将这琐碎之事理顺了,再者,小子即将南下,这里却需要王公这样威望之人来主持了。”

    将自己外面的裘衣给王珪,自己抢了小武的宽大狐裘,女孩子家家的,大过年没事往外面跑什么,脸冻得通红,赶紧坐马车回去,衣服给侯爷了,虽然小了点,也可爱了点,总比没有好,自己又不是古人,穿不得女人的外衣,再说,这东西自己也看不出分男女了。而且身边的王珪一大把年纪了,可怜的没带一件保暖的衣服,冻着了李二非得骂死自己不可。

    “这便是武家姑娘?堂堂的侯爷,怎么就不懂点男女之防?既然在你家里,就好好对待,可别让人说了闲话去。”

    刘逸头上乌鸦直飞,那自己递你衣服你别接啊,到最后全成自己的不是了。

    “算了,你的家事老夫就不管了,只是你将水师带去三千之众,就不怕这岳州再乱起来?”

    话题转得倒是快,刘逸只得再次拱手。

    “岳州人心已稳,只有不出现官逼民反之事,乱不起来的,我大唐的百姓最是醇厚,最懂珍惜既得之福,这样的生活,他们自己也不愿意破坏的,谁若有异心,不需要军士,这群百姓就会将他们撕成碎片!而我所需要做的,便是兑现给他们的承诺,给他们带来安宁,带来富足,带来明日的希望。”

    “岳州人越来越多,所需要的钱财,粮食也越来越多,他们都挨饿挨怕了的,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尝试这种滋味,所以南洋的一趟是必须走的,战船是其次,运送的船只倒是最重要的。”

    其实六诏刘逸没准备花太多时间在那里,他更感兴趣的倒是真腊和扶南,这两个算是南亚大国了,也只有从这里,才能得到刘逸想要的财富。珠宝,象牙,香料这些昂贵之物,在这里其实很容易得到的,不过六诏地区的铜矿,估计李二会非常感兴趣。

    王珪不说话了,而此时的战舰也终于转了过来,抛下巨锚,稳稳得停在了港口。

    没时间再耽搁了,今日既是入水之日,也是扬帆之时,墨钟也会跟随前去,以防巨舰出现什么问题,其实他们早已经在船坞之中试验了多次,不然也不会这样轻易得入水,刘逸对于这两家的手艺,还是信得过的。

    水师有序的移入巨舰,再加上十艘改装过的五牙大舰,其余的,便都是胆大的跟随刘逸闯南洋的商人和勋贵的海船了。大唐第一次大规模的航海,也从这里开始,昨日就已经交代完毕了,陆瑶兮跟随自己前去,其余的人都在岳州,自己会跟随东南季风的末尾赶回来的。

    巨舰的名字李二早已经定下,征东,平西,定南。刘逸很不明白这个平西舰是什么鬼,哪里是沙海,你让这海船怎么跑过去?不过这是人家李二的伟大理想,还是遵从比较好。

    舰队跨出了内港,就已经张起半帆,王珪带着众人在岸上大声吟唱祭祀之词,这东西刘逸可没准备,忙成一片,哪里有时间搞这些,老王珪能补上一些,也算是让刘逸感恩于心吧,耐心得等他们唱完,刘逸大吼一声,边夷混乱,扰我大唐安宁,诸军士可敢一战平之!

    水师将士齐声呐喊,定随总管脚步,宣陛下威仪,扬大唐雄风,一片战字落地,舰船已经开始移动,接着就是整支船队,由慢到快,不消半刻,军舰已经全部入东洞庭,向长江而去。

    这一趟跑的全是空船,一切都只为了速度,因为回来的时候,会拖慢很多,满载的船只,尤其是商队,海船本就是凑合而来,刘逸很是担心这些家伙会在海上的风浪之下喂鱼。

    顺长江而下,入了大海之后,刘逸就想要张满帆了,只是后面的商船是个麻烦,连五牙大舰都追不上,更何谈无风帆的三大巨舰了,忍住耐心,让商船将帆张满,不过如今海上一片平静倒是个好兆头。

    一路平静,没遇到风浪,也没遇到海盗,让刘逸想要校验一下三巨舰都没机会,直到交州地界,船队停靠,至于商船,刘逸将他们留在番禺,让他们在南海郡折腾,自己是要去打仗的,怎么带他们,再说,不是有冯家的几个儿子在这里带着他们嘛,岭南道可是他们老冯家的地盘,你们要是连珍珠在哪里有都不知道,那活该穷死了。

    刘逸在九真靠岸登录,这里距离六诏其实很远的,驩州刺史沈郊提溜着一群难民一样的官员前来迎接,让刘逸差点吐血,这地方刘逸知道后面还有一个姓沈的会过来,沈佺期,初唐四杰之后的大诗人,只是这家伙与张易之交往,被牵连,流放到了这里,写了一大堆望北思乡的诗词,什么驩州南亭夜望之类的,还是有点名气的,只是不知道这个姓沈的又是什么来头。

    “陛下旨意有了吧?”

    懒得说太多,刘逸只在乎自己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只是看着这群难民似的人,刘逸就对李二给自己的其他兵力没有多少信心,这多富饶的地方,怎么一个个都穷得跟什么似的?难道水路不成,就不能走陆路?老冯也不管理一下,纯属浪费资源嘛。

    “已经到了,只是交州刺史杜大人不知为何迟迟没有音讯传来,可能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吧。”

    沈郊都要哭似的,这破地方多少年难以见到长安的人前来,如今来了这么多,官员和百姓就如同看外星人了。

    “休憩之所已经备好,只是驩州偏远,百姓又懒惰至极,没什么可招待统领的,望统领见谅。”

    刘逸无奈的摇头,也懒得说其他的了,对着老吴挥挥手,除去看守船队的军士,其他人就准备上岸了。

    “没什么要你招待的,有个挡风遮雨的地方就好,你说你这刺史当的什么啊,水稻都要烂地里了,怎么还有挨饿之人?”

    话语才出来,沈郊就大哭喊冤了。

    “侯爷啊,这儿的人都冥顽不灵的,说不通啊,也怪不了他们,就算是我大唐中原混乱之时,不也是如此嘛?这里地处交界之处,六诏,扶南,真腊,算是较强大的,却也混战不休,没了钱财粮食,又会到处抢掠,再加上诸多小国,部落,这片地方就没法活了啊。”

    一把鼻涕一把尿的,吓得刘逸一跳,恶心得要命,赶紧躲得远远的。却也差不多明白了,当年自己到达华胥的时候,不是一样嘛,那时候的大唐还是已经开始转向稳定了,就算如此,百姓还是没有信心,就算知道会挨饿,也不愿意多在土地里勤劳,若不是刘逸当时的华胥都是府兵,又有自己的亲兵在,这才会顺利,否则,或许到今天为止,华胥镇也比这里好不到哪里。

    “那你们又是怎么回事?搞得跟难民似的,就算犯了大错遭贬,你们也还是官,你更是一州刺史,大唐重臣,也不至于像这样吧?”

    这样的情况,可只有战乱之后才有的,还有,你们来了,兵叻?

    “侯爷有所不知,若您再迟来半月,这里估计都不会有人了。六诏战乱,南诏也就是蒙舍诏不知为何,却突然变得强大起来,还有真腊,本为扶南属国,真腊公主嫁扶南王子为妻,真腊老国王去世,驸马巴法瓦尔曼继承王位,等到扶南王去世,瓦尔曼与扶南太子却开始了争夺扶南王之位,真腊起兵,如今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再加上突然强大的南诏,这地方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