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朋更糊涂了!

    不过既然陈群这么说;他还是要上前见礼;学着陈群的模样,搭手行礼;“曹朋拜见三兄。”

    “噗一!”

    陈样不禁笑了。

    中年人也忍不住乐了。

    “友学啊;三兄是我的称呼;你怎么……不过;你唤休若三兄,倒也不算失礼。文若和叔孙也算交情深厚;你唤这一声三兄”也能说得过去。来来来;我为你引介;此苟文若三兄,苟衍。”

    曹朋闻听;顿时愣住了!

    东汉末年时;苟氏一门;能人辈出。

    从苟淑开始;得,神君;之名;被赞为顿川四长之一。苟淑有八子;号苟氏八龙;全'文字手打皆有才名。八龙之下;又有苟或苟衍苟谋三兄弟;以及苟悦苟仲豫。苟或之下”更有苟攸苟公达这样的人物。可以说”苟氏四代无庸才。苟衍;在三国演义中没有登场”所以曹朋印象不深。但重生于东汉末年已有一年多”而且在许都呆了半年;所结交的人也大都非比寻常人。

    曹朋倒是听说过苟衍的名字;言他能言善辩;机谋百出。

    而苟或的二兄苗谋”如今在袁绍帐下效力”也是个了不得的人。

    至于黄或的大兄;其实并非苟或亲兄。说的是苟或的堂兄,也就是苗悦苟仲谢……

    此人性清雅;品格高尚;才学过人。灵帝年间;因宦官擅权;所以隐居不仕。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以后”征召苟悦为黄门侍郎;迁秘书监;侍中。其官位;丝毫不输于苟或。

    不过;曹朋是真不认识苟衍;也不清楚这苟衍找他;究竟有什么事情。

    看曹朋那一副迷糊的模样,苟衍乐了。

    “曹朋;我给你出一副骈体文。

    上联是风声雨声书声,声声入耳。”

    曹朋一怔;本能的回道:“那我对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咦;你怎么知道这个?”

    这副槽联;是曹朋客居典家坞时;在自己书房门口所书。

    由于楹联此时还没有出现,更多是以骈体文的形式;而出现在文章之中。他也是自娱自乐;当然也不排除;想要装逼的心理。

    可是乍听苟衍说出这副楹联的时候;他还是感到震惊。甚至本能的以为:苟衍也穿越来的?

    苟衍看着曹朋那大惊失色的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

    “兄长,你刚才所家哦;此颖川自去年以来;颇有趣味的游戏。一开始;是从文若那边传出;顾川书院争相效的……,…后来才知道;这游戏居然走出自一个十四岁少年。文若也只是偶然间;在别人住所看到。”

    这正厅里的人;除了曹朋之外;哪个不是饱诗书;才华横溢之人?

    陈群和陈登一下子听出”这游戏中锋奥妙。

    “三兄”你莫不是说;此游戏出自友学之手?”

    “呵呵;正是。”练群蓦地转过身;恶狠狠的瞪着曹朋。

    “友学;有此妙趣;何不早言。”

    “呃……,…我忘记了!”

    曹朋心道:我哪知道你们喜欢对对子?

    而陈登则蹙眉;看曹朋的目光;似乎又有些不同。

    昨日;他听了一篇《陋室铭》;今日,又知骈体文居然可以如此使用。

    对曹朋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许多;甚至觉得;此前两个月;把曹朋赶去东陵亭;是不是错了?

    早知此子有此才华;留在身边也好啊。

    可恨小子;此前和他几次交谈;好像并未发现;他还有如此才茶……,…

    一时间;陈登不免生出了一丝患得患失的情绪。

    苟衍示意曹朋在一旁坐下;而后沉声道:“我此次奉天子诏命,随典军校尉王朗”出使江东。临行之前;文若向我推荐了你;而后公达也说;若有可能;让我带你一同前往江东……甚至郭嘉也向我椎荐你;让我不免觉得奇怪。你内兄与奉孝学出同门”我倒是听人说过。

    文若和令兄也有交情;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我一直有些想不明白,文若、公达还有奉孝;为何都如此看重于你呢?”

    眸光如剑;直视曹朋。

    而曹朋却很糊呢……,…

    苟衍的意思;他大致上已经明白:苟衍要出使江东;苟或他们便向苟衍推荐了他。慢着”苟衍刚才说;他是随典军校尉王朗出使江东?也就是说;苟衍并非主导;而是一个副手……

    可是;你们出使江东;与我又有何干?

    曹朋一头雾水;有点想不明白苟衍的意图。

    对于苟衍这个问题;他更是不明所以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事实上;曹蛆和苟或、郭嘉乃至苟攸,并没有接触过。他见过苟或;却没有和苟或说过话;和郭嘉照过面,虽有交谈;也只是寥寥数语。而且当时的话题;还牵扯到郭嘉的健康状况;郭嘉似乎并不是很高兴……至于苟攸”曹朋更是没有见过;更不要说有什么特殊交情。

    这三个人;突然联合推荐自己;究竟是什么用意?

    曹朋心里疑惑不解;茫然的摇了摇头。

    荀衍凝视曹朋半晌后;突然一摆手;“你此次赶来;可带有随从?”

    “哦;只一员家将;如今在门外等候。”

    “这样吧;你和你的家将今晚就宿于陈府;明日一早随我与大队人马汇合,随行出使江东。”

    “喏!”

    曹朋起身插手应命。

    这种事情;他也做不得主。

    虽说他现在是受陈登征辟,属于陈登所属。

    但是看陈登那意思;也没有反对的表示”说明他已经同意。

    “对了;还有一件事。”

    曹朋正准备出去”又被荀衍唤住。

    “听说;你身手不弱?”不等曹朋回答;陈群已抢先开口道:“这个的确不假。友学刀马纯熟;曾在下邳城独斗吕布八健将之一的宋宪;并险些取宋宪性命。他的身手;非常出众;而且他的家将;也非等闲。”

    荀衍点点头;冲着正厅外面人喝道:“来人;将那匣子取来。”

    而后他对曹朋道:“我此次过来的时候;令尊托子丹让我转交你一样东西。”

    “我爹吗?”

    曹朋疑惑不解;不知道曹汲让苟衍;带来什么物品。

    这时候;从正厅外走进一个家将;怀中捧着一个长条黑涛木匣,来到曹朋跟前。

    从家将手中接过木匣;入手沉甸甸;估摸着有五六十斤重。

    曹朋眉头一蹙;向苟衍看去。

    而苟衍则露出惊奇之色;“你可以打开来看看。”

    曹朋点点头;把长匣至于地面;按住簧扣;只听喀吧一声轻响;匣盖子立刻弹起。长匣约九尺五寸;近丈长度。红绸缎子做底;上面扣着一对大刀。这对大刀;长约有八尺五寸左右;刀柄去环。黑涛桃木制成的刀柄;锁死刀茎;刀愕口出装有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黑涛木瓜护手。

    这对大刀;长短宽窄略有不同。

    一支刀身长六尺;另一支不过五尺五寸。

    而且一宽一窄;宽的大约有一巴掌大小;窄的仅有三指左右。

    刀脊上镂刻有刀铭:戍寅正月汲造吾儿及冠。

    意思是说;这两口刀是曹汲为曹朋祝贺及冠而造;于年初正月完成。

    戌寅年;亦即建安三年。

    去年邓稷曾和曹朋提起过;准备在今年,也就是建安三年为他行成*人礼。嗯必这件事也通知了曹汲;故而曹汲特意打造出这一对长刀;作为曹朋的成*人礼物。

    曹朋探手;抄起双刀。

    却发现刀脊的另一面还有一行刀铭:戍寅正月汲造河一。

    河一;就是河一工坊;同时也是这双刀的名字。曹朋掂量了一下;长宽大刀;约二十八斤重;短窄大刀;约二十斤左右;合计四十八斤。如果是在去年曹朋离开许都的时候;肯定无法使动这对河一大刀。不过在经过一连串的历练;特别是和吕布一战;曹朋已再获突破。

    这一对大刀的份量;刚刚趁手。

    他站在大厅中;轻轻舞动双刀;但见刀光闪闪;刀云偏偏。

    苟衍等人虽隔着一段距离;犹自可以感受到;那对大刀上传来的森森寒意,不由得同时叫好。

    而曹朋则暗自感慨:老爹的造刀技艺,似乎比先前;又进步了许多!X!~!

    ..

第171章 随行江东

    “休若,曹公此次出使江东,莫非别有用意?……

    天已晚,几乎是两天一夜没有合眼的陈群,却毫无困乏之意。晚饭后,他叩响荀衍的房门。

    荀衍问道:“长文何出此帮”

    陈群犹豫了广下,轻声道:“三兄若不好说,就罢了!只是我不明白,你出使江东,为何要带上友学?”

    “这个荀衍修长的手指,轻叩两下案面。

    他站起来,走到门口,向两边看了~眼,然后合上房门。

    “若是别人问,我断不会解说。

    不过你我两家世交,我也不想瞒你。我此次出使江东,的确另有重任。本来我并不想带什么人,可文若说:我此行责任重大,身边必须要有一二得力之人。年长而名重者,容易被人看破;可年少而无名者,能堪大用者又不多。我当时也就是随口道:身边还少了个书幢。文若便向我推荐了曹友学,说此子聪灵,有急智,身手不凡,且有学识,可以随行辅佐。

    后来奉孝也这么对我说,包括公达……你也知公达为人,性谨少言,很少夸赞他人。

    他对曹友学似乎也颇为称赞,确属难得。加之我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随行,所以才同意下来。

    对了,看样子你和曹朋关系不差,你对他又有何感官?”

    陈群的祖父陈寔,和荀衍的祖父荀淑,同为颍川四长,来往自然紧密

    荀衍虽然没有回答他此去江东,究竟有什么目的,但也算给予了陈群正面的回答。陈群自然不可能再去追问,因为再问下去,就有可能要出事。荀衍念及两家交情,透露了这么一个讯息,对陈群而言…已经足够。至于荀衍去江东到底是做什么事,已非陈群能够知道”

    听荀衍询问,陈群犹豫了一下,轻声回道:“友学此人,我看不透。”

    “呃………”

    荀衍听陈群这么说,可就有些色变了。

    他可是知道,陈群有识人之明。

    看人的眼力牟从来都不差,好坏优劣,大致上能看出端倪。

    一般而言,当某人说出“看不透,这样的言语,其实也就是表明,他所说的人,有真才实学。

    正因为有真才实学,才会说看不透。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荀衍搔搔头,起身在屋中徘徊“若如此,他又岂能甘为我书佐?”

    是啊,有真才实学的人,大都有傲骨,不会屈从人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书幢。哪怕只是做戏,也不太可能。

    陈群道:“友学有节气,性高洁、刚直。

    但他倒不是那种恃才傲物之人,识得轻重,辨得是非。依我看,他也不一定会在意这种事情。只要兄长把话与他说明,他应该不会拒绝。要不然,我过去和他谈谈,再回禀于兄长。”

    “这个…………也好。”

    荀衍想了想,点头答应。

    陈群便告辞离去,径直来到曹朋的住所。

    曹朋也住在陈府中,不过是一个偏房,而且和夏侯兰共居一室。

    陈群过来的时候,曹朋正在灯下赏刀。昏黄的灯光下,那两口大刀泛出了一抹冷幽的光晕。

    夏侯兰颇为羡慕面坐在一旁观赏,口中连连咋舌。

    “友学,你这两口刀,若到市面上,只怕要万金之巨吧。”

    河一斩,才都山铁打造,刀身云纹细腻,极为优美。刀茎和刀身的好口出,桃木木瓜雕琢龙吞口,使得刀身更显几分霸气…………看得出,曹汲为打造这两口大刀,应该是费尽了心思。

    尽可能的考校了曹朋的情况,每一个细节,都极为注重。

    以至于曹朋握住大刀时…竟生出一种血脉相连的感受,……………刀口上的血槽,泛着暗红色的血光,这是曹汲造刀的最显著特征。每一口刀造出,必含血气,令宝刀更具灵性。夏侯兰不禁叹了口气。他开始有点嫉妒曹朋,有一个这么会造刀的老爹,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曹朋忍不住笑了!

    他从榻上拿起鹿皮袋,把双刀收进袋中。

    而后往身边一放,头枕大刀,笑呵呵的与夏侯兰聊起了家常。

    和夏侯兰认识了快一年多,但两人还真没有什么机会,一起说说心里话。

    “子幽,你当年学枪的时候,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吃苦倒也说不上,但一直不被老师看好。”

    子幽,是夏侯兰的表字。

    他回到自己榻上,神情颇有些复杂。

    “你那支银枪,莫非是你老师所赠?我看你枪不离手,莫非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里面吗?”

    夏侯兰摇了摇头,有点了点头。

    “我这支枪,是仿老师那支龙胆银枪所造。”

    “龙胆银枪?”

    曹朋觉得这名字,似乎有此耳熟。

    “是啊,老师早年间曾得越人名匠,采赤朱山精铁所造,枪长一丈二,附龙鳞纹,重四十八斤。因枪刃似龙胆,故名龙胆枪,是老师心爱之物。只可惜,我未得老师真传,所以,…后来老师将龙胆枪传给了和我一同拜师学艺的兄弟。我兄弟见我喜欢,后来在常山郡为吏的时候,便出重金,耗费一年之久,模仿老师的龙胆枪,为我打造了这支枪,名为龙鳞。”

    “哦!”

    常山,龙胆枪,童渊…………

    当这三个名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人名悄然浮现在曹朋的脑海中。

    不会这么巧吧!

    曹朋呼的一下子坐起来,盯着夏侯兰问道:“子幽,你那兄弟,叫什么名字?”

    夏侯兰诧异的看了曹朋一眼“我兄弟叫赵云,字子龙,……怎么了?”

    “你兄弟叫赵云?”

    曹最快'朋惊声问道。

    夏侯兰着实被曹朋的表情吓了一跳,于是连忙坐起身来。

    “是啊,你认识他?”

    “常山真定人氏,赵云赵子龙?”

    “嗯!”

    “哈哈哈…………我不认识。”

    曹朋说罢,又躺了下来。

    只气得夏侯兰咬牙切齿你不认识又何必弄出一副咬人的架势?害得我还以为你和子龙有仇!

    殊不知,曹朋心里此刻,却乐开了花。

    人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若说三国演义中,蜀汉阵营里最为人耳熟能详,最为一众萝莉御姐,**人妻所爱者,怕就是这赵云赵子龙了。一身是胆赵子龙”…长圾坡七进七出,视百万大军若无物。在后世,赵云已经成为了忠义和勇猛的代名词。提起赵云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吕二赵三典韦!

    按照演义里的排名,吕布死后,赵云堪称第一。

    曹朋之前还在想,怎样才能招揽牛人?

    原来,牛人就在身边啊!

    “子幽,你兄弟很厉害?”

    “恩,比我厉害。”

    废话,我当然知道比你厉害。

    曹朋笑问道:“那他现在……”

    “还在公孙膺帐下。”

    “呃………”

    夏侯兰好像明白了曹朋的意思突然间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

    “公子,你莫不是想要招揽我兄弟吗?”

    “呃,……怎么,不可以吗?再说了,你们两个关系那么好,能在一起的话,岂不是一桩美事?”

    “难,难,难。”

    夏侯兰哈哈大笑便躺了下来。

    “怎么难?”

    “我那兄弟,素有大志。

    公子,我承认你有大才,可是你凭什么招揽我兄弟?当初若不是和你打赌,我也未必跟你”至于我兄弟,你就更不用去想。而且,子龙是个死心眼。当初我还是白马义从的时候,他就私下里对我说过,若非随了公孙瓒他倒是愿意跟随玄德公。哦,玄德公你知道吧,就是刘豫州。想当初他曾和田楷一同随玄德公征战,所以早已心折。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留在公别涛帐下?所为何也?他是个死心眼儿当初我让他和我一起走,他都不肯答应。

    就算是公孙瓒死了,他也不会跟你………”

    赵云,已经和刘备勾搭上了?

    演义里倒是说过这么一回事,但由于重生之后曹朋发现很多事情和历史并不符合,心里还是存了几分侥幸。

    没想到如果赵云已经和刘备勾搭上了,那再想要勾搭赵云可就没那么容易。

    曹朋想到这里,搔了搔头。

    “我想想也不可以吗?”

    “呵呵呵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夏侯兰一边笑,一边翻了个身。

    不过看他颤动的身子,就知道这家伙此刻心中,一定笑翻了。

    刘玄德有什么好!

    曹朋不由得腹诽:到现在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只能寄人篱下。

    不过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寄人篱下?

    这年头想要招揽人才,实力和能力固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