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朋没有任何表示,就那么静静的坐着。大约又过了十五六分钟,大帐外传来两个军司马的应卯声。

    声音有些发颤,显然是看到了帐外的那些尸体。

    曹朋放下手中书卷,慢慢抬起头来。两个军司马脸色苍白,脚步有些踉跄着,走进了大帐。

    “末将………

    曹朋不等他们开口,抬手示意他们住嘴。

    他闭上眼睛,似乎陷入了沉思。

    中军大帐里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吴班看着那两名军司马,不由得暗自苦笑一声。

    “本来,曹某奉命来此,是受司空所托,出镇渎亭。

    说实在话,诸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从延津下来,在这等情况下守在这里,可说是难能可贵。若非迫不得已,曹朋是很想与诸位把酒言欢,好好相处。若有机会,一同建功立业。

    曹朋深知,自己资历不足,所以也不想为难大家。

    可是,军令如山,军法如刀“…………这渎亭大营里,某为主将,说出来的话,就是命令!我昨天说过,卯时点兵,操演兵马。若不至,以军法论处,绝不会姑息………我不喜欢杀人,却不介意杀人。舒强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昨日三通点将鼓,他却未率部前来“…大敌当前,军法容不得任何人违抗。某不得已,只得使人前往塔村,再次命舒强前来。可舒强仍不听调遣……,此等情况下,我只得下令,将舒强及其所部人马剿灭……唉想来着实心痛。”

    果然!

    吴班不由得心里一颤抬头向曹朋看去。

    这时候,阚泽走进了中军大帐,手里还挽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呈放在帅案前的地面上。

    “禀校尉,此次韩德郝昭所部出击,共击杀反贼一百八十七人,与舒强所部人数吻合。

    舒强首级,被韩德军侯所获,现呈于校尉,请校尉检验。”

    “都是自己人我有什么好检验?将舒强首级,悬于辕门之上,以警他人。”

    “喏!”

    阚泽拿起人头,转身步出大帐。

    吴班看着曹朋,心中暗自感慨:这位曹校尉,真不愧是能火烧八百,诛杀颜良的人物。只凭这份沉稳和谋划就非我等可比。还以为昨日他是恼羞成怒,不想他已是做出决断”“”

    这是个杀戈果决的人物,我还需小心才是。

    他正想着,耳边却响起了曹朋的声音:“刚才,三通点将鼓毕只有吴元雄一人应卯。我记得,他的军帐位于浮桥东岸,距离中军大帐最远,反而最先抵达“…两位军司马,就在我中军火帐之畔,三通鼓毕,却不见踪影。今晚,已死了许多愉。我实不欲再开杀戒。可我若是不处罚,则军令威严何在?两位军司马,可否给我一个解释,也好令我不行军法呢?”

    一边说着,曹朋慢慢抬起头,目光灼灼,凝视着两位军司马。

    噗通,两个军司马跪下了!

    “校尉饶命,校尉饶命。”

    他们算是明白过了,眼前这少年并不是一个刚出道,什么都不懂的雏儿。其杀戈果决的狠辣手段,足以证明他是个说得出,做得到,而且不会计任何后果的家伙。试想,有哪一个校尉刚上任,就敢把一百多个部曲干掉?可曹朋做了!不但做了,而且做的是干净利落脆,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等到大家明白过来的时候,一部人马,已经变成了一堆无头的死尸。

    曹朋既然说出军法威严,那就定然会做到。

    吴班看着两个同伴,不由得在心中暗自苦笑…”

    其实,他昨天何尝不是想要看笑话。今天能准时抵达,不过是习惯而已。如果不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他说不定……,暗自叹了口气,吴班知道,这渎亭大营的天,恐怕已经姓曹了!

    曹朋站起身来,绕过帅案来到两个军司马跟前。

    “非是某家想要杀人,实在是…………

    我今日若不处罚二位,这军法威严,如何能够服众?可若让我杀了你二人,我心实有不忍。

    两位,可有高见?”

    我不杀你,以后就没法子否命令别人:我杀了你,又有些不忍。

    曹朋说的很清楚,让两个军司马如堕冰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校眉,两位司马并无大错,也许只是被耽搁了时间。

    如果就这么杀掉,说不定会令校尉声名在营中受损。那些军卒,说不得会因此以为校尉公报私仇………豫有一计,可使校尉即能免了两位军司马的性命,又可以令营中士卒无话可说。”

    田豫起身劝阻,两个军司马顿时惊喜万分。

    曹朋道:“不知先生有何妙计?”

    田豫一笑,“其实很简单,若两位军司马非校尉部数,即便是来得晚了,也算不得什么大错。”

    “哦?”

    曹朋露出疑惑之色。

    而两个军司马则有些莫名其妙。

    田豫呵呵一笑,“两位军司马不是要往长水营报到吗?”

    曹朋顿时恍然大悟,露出一抹喜色。

    田豫的意思就是说,把这两个军司马调走,这之前误卯的罪名,自然可以不必再去计较。

    他回过身,看着两个军司马,“两位以为如何?”

    吴班不禁暗叫高明,把这两个军司马调走,的确是一招妙棋。

    曹朋已经杀了舒强所部,如果再杀了这两个军司马,弄不好会令军卒产生出恐惧,甚至发生营啸。

    调走了两人,曹朋可以顺势接受他二人部曲,同时还能令两个军司马感恩戴德,更给军卒以宽宏印象。这一手,可算得上是一箭三雕。只要那两人点头,渎亭大营将彻底被曹朋控制。

    这一切,恐怕是早就设计好了,只等这两人上钩。

    如果两个军司马今天准时应卯,说不得曹朋还要另想他法。只可惜,这两人自己撞上前来。

    吴班虽然看出了端倪,却不能站出来挑明。

    心里更生出一种奇怪的想法:这少年的手段,可算得上是高明。

    “我等愿往长水营。”

    两个军司马连声呼喊。

    曹朋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灿烂笑容。

    “说起来,某曾为北军中候,长水营倒也不算陌生。

    长水营的鄱校尉是个好人,其行军司马夏侯尚,更是妙才将军的侄儿,和你们的关系也听亲近。昔日妙才将军是陈留太守,你二人是奉他征辟而来。如今到伯仁帐下,定然平步青云。

    但是,你们的部曲,必须留下,“……”

    先离开这里吧!

    和这个笑面虎在一起,压力实在太大。

    两个军司马也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这其中的奥妙。

    只是,人家把事情摆在了台面上,于情于理他们只能感恩戴德,却不可能有半句怨言。

    “我等部曲,本就是渎亭武卒,自当留下。”

    “如此………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们带着书信,立刻去酸枣,向伯仁司马报到责吧。”

    靠,这就是摆明了赶人啊!

    可两个军司马还不能有半点怨言,连连道谢,退出大帐。

    军帐外,阚泽早已经命人备好了马匹。两个军司马一出来,立刻上马,被护送出了辕门………,曹朋轻轻叹了口气,回身坐下。

    目光,看似极为随意的从吴班身上扫过。

    吴班连忙起身道:“末将愿从校尉之命。”

    “元雄司马,你是个人才。”

    曹朋沉声道:“说句实在话,你我也算是亲戚,本应相互扶持。也许你还不知道,司空的养祖母,便是你陈留吴氏族人。当年她入了皇宫,与家中断了联系。可心里,还惦记着你们。”

    “啊?”

    吴班闻听,大吃一惊。

    “若你有心,待战事结束之后,不妨回去查一查。

    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请老夫人回家看看。老夫人如今在许都,挺孤单,时常念叨当年族人。”

    吴班是真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乍听曹朋提起,他也是呆若木鸡。

    “舒强所部,刃人被诛,渎亭如今只剩六百余人。不过,张球二人既然走了,他们的部曲,自然需要重新调配。我会命人调拨一百三十人到你麾下,使你部曲满员,你看如何?”

    吴班这时候,有点晕!

    不过能使己部满员,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末将,愿从校尉之命。”

    “韩德!”

    “末将在!”

    从大帐外,走进来一人,正是刚才吴班在帐外看到,手持圆盘巨斧的彪形大汉。

    “余下尚有二百余人,一并归入你部曲。从今天开始,你为渎亭军司马,负责驻守小潭,你可愿意?”

    “末将遵命。”韩德,同样是喜出望外。

    曹朋向田豫看了一眼,沉声道:“不过今天还有一件事情,你们要把渎亭所有武卒的名单呈上。必须问清楚他们的住处,家庭成员等各项事务。我会让阁主簿协助你们,务必今日完成。”

    “末将遵命。”

    吴班和韩德同时插手见礼。而曹朋脸上的笑容,也随之变得更浓…!~!

    ..

容老新恢复一日,且更一章!

还是很不舒服,精神格外差。

    今天已更了一章,欠一章,加上之前欠下一万一千字,一共一万五千字,月底前俺会一一补上。V!~!

    ..

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1/3

    建安五年,二月。

    在原来的历史上,官渡之战的序幕才不过刚拉开而已。

    但在这个时空,序幕已近尾声……曹操和袁绍在延津战场,展开惨烈博弈。从白马之战到现在,已持续了近五十天。双方的损失颇为巨大,酸枣城下,用尸横遍野形容,毫不为过。

    从一月下旬开始,除延津之外,又开辟了数个战场。

    臧霸屯守齐郡,和袁谭屡战不止。双方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却不分伯仲,难分胜负。

    在历史上,袁谭同样是一个被小觑的人物。

    他手下还有审配辛毗这样的谋士,给予臧霸极为沉重的压力。

    而在东海郡,夏侯渊吕虔却展现出摧枯拉朽般的力量。二月初,海西军正式展开了行动…………信任海西都尉步莺,在徐州刺史徐理的指挥下,兵分三路,挺进东海。潘璋王买各领一千五百人,攻克司吾、沂城,斩刘备麾下大将刘安首级,屯驻沐水下游;周仓在朐山登陆之后,与邓芝合兵一处,兵临羽山;夏侯渊占领兰陵,次子夏侯霸屯兵次室亭:吕虔自琅琊出兵,占领利城、既丘。四路大军合兵一处,向郏县步步推进,使得刘备有些难以为继。

    二月初六,昌稀接到臧霸书信后,在襄贲献城投降。

    刘备见形势不妙,立刻弃守郏县,率领部将向彭城郡逃逸“……

    夏侯渊和徐理都没有想到刘备会如此果决的放弃郏县,以至于措手不及,使得刘备从两人之间穿行而过”逃匿无踪。二月初八”王买渡过沐水,兵临郏县城下。此时的郏县,已经成了一座空城。不过王买得步莺劝说”并没有进驻郏县,只在城外驻营,等候夏侯渊抵达。

    至此,东海战事彻底平息。

    刘备在东海郡只坚持了二十日,便溃败而走。

    不能说刘备没本事,只能说刘备运气不好。东海郡三面环敌,背靠大海。原本刘备希望借麋家的声望”在东海郡立足。可问题是,麋家在经历了海西的打压之后,早已经变得衰顽,影响力大不如从前。昌稀虽为东海郡太守,毕竟盗匪出身,在东海郡并没有太深厚根基。

    相比之下,海西的影响力远甚于昌稀这位东海郡太守。

    不管是此前的邓稷”还是如今的步鸳,明显更能得到百姓的接纳,所以刘备之败,也是早晚。

    史书曾记载,建安五年,刘备驻守下郊。

    昌稀也曾起兵造反,并且让夏侯渊非常头疼。当时刘备在徐州的声望不差,加之麋家并未受到太大的打击,所以昌稀才能成功。可如今,麋家衰颓,刘备更四处漂流,根本无法给予昌稀支持。单凭一个小小的东海郡,失败是早晚的事情。所区别在于,历史上昌稀在经过这次叛乱后并未被曹操所杀;而这一次”昌稀归降之后,夏侯渊二话不说,就看了他的人头。

    这样做,同样是对臧霸的一种警示!

    “司空,友学这样做,是不是忒毒辣了些?”

    酸枣城中,董昭忍不住询问曹操。

    他得到消息,说曹朋在渎亭大开杀戒。一共只有八百多兵马,曹朋一下子就丰掉了近四分之一。

    如今渎亭,设四部军司马。

    其中飞睡可以刨除,黑睡也不好计算其中。

    四部军司马,只有两部满员,曹朋在渎亭的作为,也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言他杀戮过重。

    曹操不禁笑了,“溃军不可用。

    友学若不以雷霆手段,焉能治军?依我看,他没有做错。至少现在,渎亭方面非常平静,不复早先散乱局面。我听人说,渎亭整日练兵,士卒们的士气很足。这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吗?”

    “可渎亭兵力………

    “这件事,国让已呈报过来。

    友学言宁取五百精卒,不要乌合之众。嗯想倒也有道理,他那里倒是不需要太多兵马驻守,只看军卒是否训练有素。此事,我看就到此为止…………我既然把渎亭交给他,就不想再过问了。”

    曹操言语中的意思非常清楚,这件事到此打住,不必继续追究。

    董昭跟随曹操已久,哪能不明白他的心思?

    既然曹操认可了曹朋的所作所为,再追究下去,也没什么用处。两百军卒?又算得什么事?

    酸枣每天死伤的人数,都不止两百。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曹操对曹朋,宠爱有加。

    董昭出了大厅,心中却盘算着另一桩事:既然司空对曹朋如此信赖,是不是应该拉近些关系?

    他想了想,转身顺着回廊来到前厅衙堂公房之中。

    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处理文牍。听到脚步声,男子抬头看去,见是董昭,便连忙起身相迎。

    “兄长,你怎地来了?”

    这中年男芋名叫董访,是董昭的弟弟。

    不过,和董昭在建安之初便归附曹操不一样,董访之前曾在张绣麾下做事,去年才随张绣投奔曹操。如今,董访在司空府接替田豫的职务,为军谋掾,司空主簿。他请董昭落座,而后恭敬询问。

    董昭坐下后,沉吟片刻道:“元谋,有件事我想拜托你去做。”

    “什么事?”

    “渎亭校尉曹朋,你知道吧。”

    董访笑道:“可是那火烧白马,斩颜良,诛文丑,俘虏高览的曹八百?我又怎可能不知此人?”

    “他乃主公族子,不过早年流落南阳。

    你和张伯鸾的关系不差,能不能问一问,让张伯鸾给曹朋一个功名?也算是你我一段善缘。”

    “功名?”

    董访愕然不解。

    董昭说:“曹朋虽然是主公族子”可籍贯却在南阳郡舞阴。

    你也知道”主公族人众多,如果从谯县取功名,恐怕不太容易。可如果没有功名”对曹朋必然是一大遗憾。他需不需要这功名,是一件事:可有没有功名,却是另外一桩事情………既然无法从谯县给予他功名,何不清张伯鸾举荐他一个孝廉之名?他在南阳郡长大,由南阳郡举荐倒也符合规矩。而且,曹友学为父而作《八百字文》,也堪称当今一大孝行”

    董访不是傻子”虽然反应有点慢,可听完董昭这番话,便立刻明白过来……,“这件事并不难,张伯鸾其实也一直在为他早先宛城之战时的事情而感到恐慌。

    如果能有这样的机会,他断然不会拒绝。反正南阳郡每年都有举荐名额,今年干脆就举荐曹友学走了。”

    “恩,这件事你要赶快去做。

    等此战结束之后必然会有人想起这件事情。与其被别人讨得这份情谊,不如咱们自己获得。你刚附主公,虽有我照拂,毕竟有些单薄。曹朋声名响亮,而且人脉颇广。看样子主公对他的信任,丝毫不输于其他人。既然如此,你就尽快和他拉上关系,将来也有照应。”

    “弟即刻写信,今天就让人送往宛城。”

    董昭点点头,和董访闲聊几句起身想要离开。

    就在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一名小校,“董主簿许都六百里加急。”

    “哦?”

    董访连忙上前,从那小校手中接过信筒。

    他扭头向董昭看去就见董昭一蹙眉,走上前接过信筒,“我立刻去见主公,许都六百里加急,必有要事。”

    董访点头,忙和董昭办了交接的手续。

    董昭拿着书信匆匆返回huā厅,却见曹操正准备出门。

    “主公,许都加急。”

    曹操闻听,连忙上前接过来,把书信取出。

    片刻后,他眉头渐渐舒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