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夫,家里面可还好?”

    “一切安好……你阿姐虽然还不能下床行走,但已可以坐起来。月英一直照顾阿娘和你阿姐,所以不必担心。只是阿娘很想你,好几次说想来看你,却被父亲拦住,故而时常流泪。”

    曹朋闻听,沉默了!

    “姐夫,你回去告诉阿娘,让她莫难过。

    最迟半年,我一定能出去……曹公把我关押在牢里,其实也是一种保护,请阿娘切勿挂念。”

    邓稷,轻轻点头。

    “还有一件事,我需找你商议。”

    “恩?”

    邓稷给曹朋倒了一杯酒,轻声说:“此事关系到海西发展,我回来时,子山特地托我向你请教。”

    “哦?”

    曹朋闻听,不由得露出疑惑之色。!~!

    ..

七月最后一天,请大家看看!

距离八月,不足十小时。

    老新最后一次单章,拜求月票。

    开完这个单章后,就开始断网码字。不想说什么借口,这个月的更新,的确有点不稳。但兄弟姐妹们的支持,依然非常给力,老新感激不尽。最后十小时,爆发十小时

    老新不说爆发多少,但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

    说到做到。

    求月票V!~!

    ..

第334章 粉墨登场(八千字大章)

    步莺顺利入主海西后,并没有特别的举措。

    一切依旧如之前邓稷在海西时一样,屯田,拓荒,煮海制…”在曲阳、伊芦相继被纳入海西治下后,一个大海西的局面,已经形成。

    如今,整个大海西有人口二十余万,散落于海西县、曲阳县、伊芦县等地区,形成了一个极为繁荣的地区;甚至连徐谬也是为之赞叹。

    在年初时;应徐理之邀;海西九大行会入驻下郊;将海西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广。

    步莺在接手海西后,得到了诸多老臣子的支持。如王买潘璋;周仓冯超等人,都表示了对步莺的支持。伊芦长邓芝虽然有些不甘愿;可是面对步莺强势而来,也只能低头表示认可。

    随后,海西九大行会纷纷表示支持步莺,也使得这一场海西政权的更迭,迅速便平息下来。

    步莺的问题,与海西九大行会有关。

    “九大行会经历四载;已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时期。

    他们不但使海西三县的商市稳定,更渐渐将淮阴、射阳,包括海陵和盐渎等闲都包括进来。

    年初将行会设立于下郊,更使得尤大行会成为淮南淮北两地最大的商市组织。

    他们从去年开始与雅阳合作;借助涛阳的便利,更大牟其利”,只是随着两地之间的经商越来越频繁,货物的吞吐量和货币的流动;也都随之增大。去年一年;海西与维阳的交易额;就高达七千四百余万钱,在年初后;交易量又增加许多。虽说之前刘备在东海郡起事;但对于九大行会并无太大影响。可交易量增加之后,又出现了许多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恍如?”

    曹朋抿了一口面问道。

    ,恍如……铩钱。”

    “铮钱?铮钱怎么了?”

    邓稷苦笑一声,“你可知道;年初金市行首黄整,曾意图从维阳收购一批货的……”,其交易金额;近千万钱。但只是为了运送这些铜钱。就足足使用了十数辆车;近五十匹驾马。黄整说;待今年盐市一开;仅是盐市一项;交易金额就会逾亿,这长途运输,实在太危险。”

    从海西到摊阳;大致有两条路。

    一条是走泰山彭城郡,入充州而通陈留,过官渡抵达维阳;另一条则是走徐县;过汝南梁郡陈郡;通颖川,自伊阙关而抵雏阳。可不管走哪一条路,路程都很遥远;且颇为难行……

    虽说曹操治下的匪患已减轻许多;可路上还是会有许多盗匪。

    这些盗匪出山为寇;入山为贼,行踪诡异,很难剁灭。为此;每一次长途跋涉的运输,都要出动数百,乃至上千人的卫队随行。但只是这一笔开悄;就足以令许多商户感到头疼。

    为此;不少商人明知海潍商路利益巨大;却望而止步。

    步莺接掌海西后;便立刻面对这样一个麻烦。而海西九大行首;更坐拥金山而不得;实在是痛苦万分。所以;九大行首在商议之后;一起找上了步莺。虽说他们现在坐镇下郊,理论上而言,有问题可以找徐馨商议。但许是本能的;九大行首还是愿意通过海西来磋商。

    步莺对这个问题,也很头疼。

    说起来;他上任后所面临的情况,比之当初邓稷差不太多。

    邓稷是从一无所有,到最后雄霸海西;而步莺呢?上任后先是刘备之乱,而后又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他的麻烦在于,邓稷之前做的太好,把这个起点抬得太高。以至于步鸳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麻烦;或者无法缓解这个问题,都会对他的声誉造成影响,以后会有更多困难。

    步笃,是曹朋举荐而来。

    从某种程度上,他是曹朋的家臣。

    他的一举一动,每一个举措,都代表着曹朋的利益。

    徐理陈登那些人难道对海西就没有**吗?徐理还是海西本地人。对海西的**更甚于陈登。

    当初那稷要走;徐理和陈登也举荐过别人。

    但最后;曹操还是认同了曹朋,举贤不避亲;的步莺。

    如果步莺做的不好;就会给曹朋丢面子;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不能做好,势必会影响到曹朋在海西的影响力。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麻烦,海西每年有三成利益,毕竟是归属于曹朋。

    无奈之下;步莺只得请那稷;向曹朋求教。

    曹朋听完了邓稷的话语后;也不禁目瞪口呆。

    他倒是知道海西如今的势头很好,可是却没想到;会这么好。

    七千四百余万钱,近十万贯。

    听上去似乎并不是特别多;而且还是交易金额。可要知道;四年前海西还只是一个人口不过两三万而已的荒僻小县……听邓稷的意思。海西已进入一个发展的井喷期。但只是盐市一项交易;朝廷就可以获得两千余万的税呢……”这又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如果再加上其他赋税;以及各项明理暗里的收入,海西今年的税收,可以达到五千万。乃至更多……

    曹朋倒吸一口凉气!

    也意识到;海西过速的发展;已造成了不平衡的迹象。

    单只是这一个运输的问题;就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

    可问题是;他能有什么招数?

    “姐夫,这个事一下子我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不过;容我几天;好好考虑一下。实在不行,设法与长文兄联系,看看他能有什么好办法。

    他人面广,家族大;可能会有一些主意。”

    “恩,我也这么以为;准备明天一早让巨业叔走一趟雅阳;拜访一下陈县令。”

    邓稷知道;曹朋并非推脱。

    而是这种事情;的确麻烦,不可能~下子就想出策略。

    步莺也非等闲之辈;他都为之头疼,况乎曹朋?哪怕曹朋能想出办法;也需要一些时日思考。

    邓稷给曹册满了一杯酒,轻声问道:“阿福;主公究竟是什么意思?”

    “嗯?”

    “我是说;这要把你关到什么时候?”

    曹朋闻听;搔搔头,露出一抹苦笑。

    “主公心思,其实你我可以猜度出来?

    我这次祸事有些大,估计主公也很为难。不过我想;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否则主公早就开口。之所以现在闭口不言;恐怕也是在等待机会开脱。姐夫;你莫担心。我若是被处以极刑,伏完也好受不了。现在;我们两个是拴在一条线上的蚂虾,我死,他也要死;他活;我必能活。嗯他伏完,堂堂国丈,我换他一条命,不吃…”,嘿嘿,陛下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伏完被杀,所以早晚会给出决断。主公现在;恐怕是在等陛下的主意,而后行动。”

    邓稷脸上,露出一丝隐忧。

    “就害怕,夜长梦多!”

    举起酒杯,曹朋与邓稷邀酒;而后一饮而尽。

    窗外,明月高升。

    皎洁的月光,透过小小的窗子,撒进牢室。

    牢室外,是一座莲池。夏夜时;莲池里的池蛙呱呱鸣叫;声音此起彼…”

    “姐夫;你这次回来,可有安排?”

    “恩,我已见过…”尚书;在家中停留三日之后;便会前往梅山,出任梅山长。”

    “只是梅山长?”

    邓稷一笑;“还兼一个行军司马的职务。”

    “谁的行军司马?”

    “文长。”

    “魏大哥?”

    邓稷点头道:“是啊,就是魏延。

    他如今任梅山校尉,领军驻扎梅山之畔。

    苟尚书说;我和文长曾经合作过,又是旧识;所以让我与他一起出镇梅山;以保护粮道安全。”

    曹朋想了想道:“若是魏大哥,那倒不会有太大问题。”

    “是啊;没想到文长如今,也成了一营校尉。”

    魏延是秩千石的校尉,比曹朋的越骑校尉,低一个品级。

    秩千石,月俸九十僻;比两千石,月俸一百科,二者之间;差十讲俸禄;所以差别并不算太大。可只有进入比两千石,才能称得上是朝廷大员。魏延现在;已经触摸到朝廷大员的门槛。

    想想,也颇不容易。

    他当初一介白丁,随满宠部下。

    短短四年,能做到这个地步;所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

    提起魏延来,邓稷也不禁笑了……

    当年;他们因为种种缘由,成为袍泽。那时候,魏延不过是一个都伯,而他则是头阳屯的节从。现在……

    邓稷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这时间,过的可真快!”

    “恩;很快。”

    曹朋眼中;流露出迷蒙之色。

    两人沉默良久,突然间呵呵的笑起来。

    也随着这一笑;搁在邓稷心中的那一抹隔阂,似乎烟消云散。

    “夜了;我先回去。”

    “!”

    “有没有什么需要?我明天来看你时;给你带来。”

    曹朋想了想;拿起一本书;“我这些天在看蔡邑先生的《灵记》;颇有感悟。能否帮我找来《东观汉记》全书,还有蔡先生的著作?还有;能否帮我找来《酸枣令刘熊碑帖》,我想临摹一下。这些日子;一直都没有联系,这手都生了!若回去被月英考核;必会责备。”

    灵记;是《东观汉记》的一篇。

    这东观汉记,记载了汉光武帝只灵帝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编撰于东观,故而得名。

    这本书,是经过几代人修撰才成书。

    初;汉明帝命班固陈宗等人共撰《世祖本纪》,而后班固等人又编撰了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为列传和载记,共二十八篇。这也是东观汉记的草创时期;到安帝时,刘珍李尤等人又续撰纪、表、名臣、节士等篇,从汉光武帝起;至永初年至;更名为《汉纪》。

    此后;东观汉记又经历了数次续撰,至汉灵帝时而终结。

    蔡邑、杨彪、卢植等人,是最后一批续撰者,补作纪、志、传数十篇;延伸至汉灵帝…”

    在后汉书未出现时;史记、汉书和这部东观汉记,本称为三史;为许多人所习读。

    三国演义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片段:董卓死后,蔡邑为董卓…”,王允与蔡笆素有间隙,故而趁机将蔡笆拿住,要杀死蔡邑。蔡苞说,你杀我可以,但能否允许我把《汉记》编撰完再杀我?可王允却不同意,还是把蔡邑杀害。以至于《汉记》后期的许多文章,也随之失传;留下来的;也仅是灵记残篇。

    蔡苞的文采;自无需赘言。

    曹朋这些日子来,读蔡苞的著作,也极为敬服。

    同时,他对东观汉记也颇为好奇,故而请邓稷寻找。

    邓稷想了想,“一下子也未必能找来全本;不过我会尽…”,你也莫担心;家里有我和阿爹。”

    曹朋微微一笑,旋即转开了话题。

    夜;深了!

    曹朋躺在干爽的草堆上,透过小窗,仰望苍穹。

    但见群星璀璨,一条银河横跨天…”曹朋嘴里咬着一根枯草,思忖着邓稷之前所说的事情。

    是啊,的确是要想个办法,来解决一下。

    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他似乎捕捉到了一丝头绪。

    翻身坐起来,靠着粉白的墙壁,曹朋双手抱拳在颌下,蜷腿沉思不语。

    片刻后;他突然道:“子幽!”

    夏侯兰睡得迷迷糊糊,听到曹朋的呼唤,睁开眼坐起来。

    揉了揉眼睛;,“公子,还没有睡?”

    “上次小真带来的纸墨,放在何处?”

    “哦,我收起来了。”

    夏侯兰起身;从角落里翻出一个包裹,递给了曹朋。

    “公子,你在想什么?”

    曹朋一笑,“没什么,你先睡吧。”

    他摊开了纸,然后把油灯拨亮,提笔磨墨,思忖片刻后,在纸张上奋笔疾书;表情庄肃……

    建安五年;四月。

    袁绍掘地道不成后;又想出一记。

    他命军卒聚土成山丘,命弓箭手立于山丘之上,可鸟瞰曹军大营。

    每天,弓箭手居高临下;对曹营施以箭矢。曹军被袁军压制;苦不堪言;甚至连出恭,都要带着盾牌遮挡箭矢。整整十日,曹军伤亡惨重;士气也呈现衰落趋势。曹操面对袁绍的这种箭矢攻击,也束手无策。虽说营中也有弓箭手,可袁军占领高处;可以牢牢将曹军压制。

    就在这时候,刘晔率部抵达官渡。

    见此情况;刘晔立刻显出一策。

    “以抛石车攻击?”

    曹操苦笑道:“子扬休要说笑,抛石机虽说威力巨大;可是射程远不似箭矢,根本无法靠近。”

    刘晔说:,“主公休慌。

    晔于许都;无事时曾将抛石车做出改进,抛射距离可增加三十步;而威力丝毫不减。

    如今袁绍聚弓箭手于高处,正可以这种改进的抛石车予以攻…”晔前些时候;曾阅友学在曲阳时的一些战报,所以还想出一策。以陶罐承载桐油,在外层包裹引火之物,而后投掷发射。灌碎而桐油散;与火相触;可产生巨大威力。袁绍施以弓箭,主公何不还以火攻?”

    曹操闻听,顿时大喜。

    他命刘晔为司空参军事,集中营中工匠;连夜打造投石车。

    这种经过欢进的投石车,射程和威力都有巨大的提升。曹操思忖后,改投石车,为霹雳车。

    十日后,三百余架改进的霹雳车同时发射。

    袁军大营中的土山,顿时化为一片火悔……”。

    曹操眼见袁军的弓箭手失去了作用,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当晚,他在军中设宴,为刘晔请功。

    酒宴之上,曹操看似无意的问了一句,“子扬,你刚才许都来,可知道曹朋如今在牢中做何事?”

    “我曾听子孝将军说;曹朋被关之后;非常平静。

    前些日子,邓叔孙从徐州返回;曾探望他几次。后来还四处求书,寻找《东观汉记》”我手里正好有几篇本纪,故而就转交隽石送过去。平日里,他就是看看书;练练拳脚。

    据说;他还在牢中西练和他一起坐牢的飞睡亲卫…

    这小子好大的心,闯了这么大的祸,居然一点也不慌张。”

    曹操笑而不语,并没有去接刘晔的话。

    当晚;他找来了郭嘉和程昱,在谈完了公事以后,突然问道:“伸德,辅国将军一案已经拖了很久;为何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程昱一怔,心道:你若不发话,谁能决定下来?

    可他心里这么想;却不能这么说出来。

    于是笑呵呵道:“想来,是辅国将军身份特殊,故而不好判决。”

    “辅国将军扰乱纲纪;破坏律法,乃死罪”,有何不好判决?

    曹阿福肆意逞凶,私闯民宅,连杀数人,罪证确凿”,依我看,此二人皆罪大恶极,当斩!”

    程昱闻听,不由得大惊。

    他有点搞不明白;曹操为何突然要杀曹朋。

    起身刚要劝解,却被郭嘉拉扯了一下。

    扭头看去,见郭嘉朝着他轻轻摇头;那意思分明是说,不要劝说!

    “遵命!”

    劝解的话语;到了嘴边;变成了一声应诺。

    程昱和郭嘉离开大帐后,程昱忍不住问道:“奉孝;你与邓稷有同门之谁;也素看好曹朋。

    何故今日主公要杀曹朋;你却不让我劝说?”

    郭嘉微微一笑;左右看无人,才轻声道:“主公不是要杀阿福,实逼迫陛下,出面表态。”

    “哦?”

    “不管怎样,阿福杀人乃事实,谁也无法抹消。

    主公若为阿福开脱,势必会令那些清流指责,陛下又迟迟不肯站出来表态,主公这也是要逼迫陛下出面。放心吧;阿福不会有事!若阿福有三长两短,那辅国将军必会为他陪葬。”

    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程昱若有所悟;点了点头说:“你这么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