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代,没有报纸。

    所以舆论导向完全由清流掌控。

    曹朋在与李儒交谈一番之后;对孔融的定位又做了一个全新的判定。

    历史上;这货也是因为得罪了曹操,最终被曹操所杀。这也是曹操在后世,被抨击的一大要害。

    李儒笑道:“若公子能把孔融这些人控制起来,必能无往而不利。”

    控制起来吗?

    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帮人在后世那就是一帮子愤青。

    只要能把他们的言论;控制在一定的范畴里;必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不过,现在条件还不算成熟,等到时机成熟时,在行动…”在此之前,和孔融这些人打好关系无疑很重要。曹朋在思忖良欠之后;最终决定;应该往孔融府上;去拜访一番。

    当然了要拜访孔融;并非易事。

    孔融身为清流代表;可不是说见就能见到。

    这个拜访必须要有一些名目,而且要合情合理。曹朋坐在书房中沉思许久最终把目光,落在可州撰写好的那部《三字经》上面。抛砖引玉也好;投石问路也罢,就让这部《三字经》;充当一个敲门砖吧。

    三字经历经一个月的时间,编撰完整。全文共 凹字;与原文符合。

    但内容肯定会有不同,曹朋依据这个时代的情况;做出了一些变化。比如;原文里的“寰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变成了“淑神君;为四长。有八子;皆成龙,。说的就是苟或的祖父;当年的颇川四长之一苟淑。苟淑早年有“神君;美名;故而淑神君,正合适。

    苟淑有八个儿子;时称八龙。

    与“要燕山;相比;未遑多让……

    更重要的是;曹朋希望借由这种方式;向苟或示好。

    不可否认,在曹朋与伏完冲突中,苟或看似秉公执法,但还是有些倾向伏完。如此一来,和曹家的关系,自然变得疏远了一些。这一点;从曹朋被刺一案,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按道理说;曹朋被刺,苟或应该过来探望。

    苟或和邓稷的关系不错;此前与曹朋;也多有扶持。可偏偏曹朋遇刺;连新任许县令司马朗都来探望了一下;苟或却始终未曾露头。曹朋可不希望,苦丛经营的关系,因为伏完一事而被破坏。毕竟;在未来十二年里;苟或在曹魏集团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不可轻易得罪。

    “来人;把胡班找来。”

    片刻后,胡班匆匆来到曹朋的书房里。

    曹朋把包好的《三字经》;连带着一份名刺;交给胡班。

    “把这件东西交给孔融孔扬州。”

    “喏!;。

    看着胡班离去的背影;曹朋心道:能否成事,在此一举”

    最初剽窃时;曹朋是羞愧。

    第二次割窃时;曹朋是非常羞愧。

    等到第三次到窃时,曹朋是很羞嗯……”,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那点羞愧之心;也渐渐的淡了。

    身为穿越众;若不懂得剁窃,焉能被称之为穿越众。

    道最后,曹朋已经全无感觉。当剩窃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的时候;还能有什么感觉呢?至少,曹朋已经麻木了!剁窃一次是剽窃;到窃十次还是刻窃。但到窃百次,千次;那叫宗师!

    司空府花园里,阳光明媚。

    桂花香满园;五彩斑谰。

    卞夫人行走于花海之中;神态极为轻松。

    虽已三旬有余,可是却风韵犹存。娼家出身的经历;已无人再提起。可是娼家的经历;却使得卞夫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妩媚风情。她性格清冷,不喜繁华;与环夫人正好是相反。

    环夫人充满了活力,而卞夫人则显得沉稳;有雍容之气。

    两人各有千秋,说不上谁好谁坏,总之都甚得曹操所喜”

    官宦人家,看似和睦。

    然则暗地里勾心斗角;却不足为人道。

    卞夫人停下脚步,轻声道:“果果;消息可确实?”

    “夫人;的确有这回事。”

    说话的;是一个十七八岁;明眸皓齿的少女;神态恭敬。

    她;叫夏果果,本是吴郡人士。早年随家人来到谈县;父母双亡;后来被卞夫人收留,成了卞夫人身边最贴心的婢女。

    卞夫人道:“仓舒聪慧;确需人教导。

    我倒不是说曹朋不合适;他是司空族侄,对司空又忠心耿耿;而且素有才名。只不过;他今年好像才十七岁吧;也就是比子衡大三岁。让他来教导仓舒,会不会有一些不太合适?”

    夏果果听罢;哪能不明白卞夫人的意思。

    “以小婢看;定是不合适的。”

    “嗯,不过仓舒是小环之子;我不好说什么。反正,谨慎一些比较好,莫要耽误了仓好……,。”

    “小婢明白!”

    夏果果搀扶着卞夫人,恭敬的答应。

    “回去吧,我累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胜似真刀实枪搏杀的战争。

    环夫人的意思很明白;曹朋人脉广,而且才学好,将来必然是曹操重臣。让曹冲随着曹朋;虽然只是蒙学,却坐实了师生关系。有了这层关系,将来必然能为曹冲带来许多方便。

    不过;环夫人能看到的;卞夫人同样可以看出来。

    曹朋的人脉友广!

    他是曹操族侄;又是小八义之一,有文名。

    他救国典韦;和典韦许祷两人的儿子,是结义兄弟;他与颖川士子关系密切,特别是陈群,据说关系很好:他是胡昭的弟子,也就有了足够的资本;他和夏侯渊、曹洪、曹仁有生意上的往来,隐隐成同盟关系;他在士林的名声很好;与许多外姓将领;也颇有来往;他”

    如果不认真的思忖;谁也不会觉察到曹朋身边的力量。

    更不要说曹朋的父亲曹汲,如今已是比两千石俸禄的执金吾承;又是造刀名家;他的姐夫,也有独镇一方的能力;和郭嘉还有同门之谊。短短四年时间,曹朋已隐隐发展成了气候。

    卞夫人开始感觉后悔;此前似乎忽视了曹朋的存在。

    但后悔也没有用,既然如此;我断然不会让曹朋和仓舒,达成关系……

    总之,曹朋属于那种躺着中枪的主儿。

    他在家中每天练习华住待授给他的五禽戏;同时也没有落下白虎七无无事时,则看书练字,日子倒也过得挺逍遥。

    可是在外面;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许都作为汉室都城;自然汇集了天下英才,更有无数知名大儒,聚集在许都城中。

    五公子要找老师?

    这是一桩好事啊!

    什么;让曹朋做五公子的老师?

    这怎么可以!那曹朋;不过是好过几篇文章;做过几首诗而已。没听说他著过什么经典,更不要说有传世之作。再者说了,曹朋今年才十七岁吧,他懂得什么?他知道什么是治国之道;知道什么是上古之风?当然了;不能否认曹朋也有才学,可是为人师,却万万不能。

    包括孔融在内;也表示出强烈反对。

    曹操,就要回来了!

    官渡之战;已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袁绍退过大河之后;与袁谈、袁尚;以及外甥高干汇合。

    官渡一战,袁绍几乎是全军覆没二十余万大军;折损与河南岸;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过;河北人口众多;袁绍尚有一战之力。他退回河北之后;便下令整顿兵马;休养生息,准备与曹操再一次决一死战。

    不过,田丰在官渡之战结束后,被袁绍下令赐死。

    沮授被曹操俘虏后;誓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斩杀于延津…

    曹操虽大获全胜,却已无力进击。他需要消化这一次大胜,同时也需要让自己的兵马;休整一下。

    建安五年九月,官渡大战结束两个月后,曹操班师返回许都。

    “曹友学何德何能;又岂可为人师?”

    许都的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

    话题的重点,还是集中在曹朋是否有资格担当曹冲老师的问题上。

    环夫人并没有让人阻止,而是冷眼旁观。当争论开始之后,她就觉察到了其中隐藏的奥妙。

    这一场争论,定然是有人在暗中主使。

    本来嘛,只是启蒙而已,怎可能有这么大的争议?

    启蒙,不同于正式教授。也就是教一些最粗浅的东…”识字。写字,能粗通一些典籍。

    在乡村私熟中;许多启蒙老师,根本没有什么名气,有的时候粗通几百个字;就能开课授业。而真正接受教育,是要从《诗》《论开始》,一般在这个阶段,就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如果再进一步,如《尚书》《春秋》《周易》《史记》之类,授课先生的门槛更高。

    环夫人不是要曹朋教曹冲那些高深的东西,说简单一些,她其实还是希望能为曹冲找一个帮手。

    然而,事情演变到这一步,已不受环夫人控制。

    她也只能在一旁,静静的观察;等待事态的发展。

    曹朋是否能为人师,最终还是要看曹操的态度。而在此之前;环夫人也只能是按兵不动……

    孔融在朋友家中吃了酒;天黑以后,才回到家中。

    今天,在朋友家里谈的很愉快;也让孔融的心情非常好。若在平时;不到亥时;他已上床睡觉。可今天有些兴奋了;回到家后,他也睡不着,干脆来到书房里,想找本书打发时间。

    桌案上,放着一个布包。

    孔融疑惑的拿起来;沉声问道:“这东西,是谁送来的?”

    “老爷忘了?这是几天前;曹八百派人送来……”,当时老爷没有在意;只让小人放在一旁。”

    “曹八百?曹朋?”

    孔融愣了一下,似乎有点印象了。

    几天前,曹朋的确是让人送来了这个布包,但当时孔融并没有在意;于是随手放在了案上。

    接下来几天,他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几乎快要忘记。

    若非今天吃多了酒睡不着;他恐怕也不会留意。不过,孔融却想不起来;自己和曹朋有什么交情。他对曹朋的印象不错;一方面是因为曹朋那篇《八百字文》;另一方面则是当初那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更重要一点,曹朋的老师是胡昭;才学名气并不输孔融。

    只是,之前曹朋大闹辅国将军府”…

    孔融突然想起来,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关于让曹朋当曹冲老师的事情。

    莫非,曹朋要我帮忙?

    他冷笑一声,随手把布包扔在案上。

    小小年纪;也敢为人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孔融对这个启蒙老师,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就好像是大学教授;你让他去教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他怎可能来劲儿?坐下来;孔融闭上眼睛沉吟片刻,而后睁眼盯着书案上的布鬼……,…

    “也罢,让我看看,你究竟送的是什么。”

    孔融目光涿州;忍不住好奇,将布包解开。未完待续;!~!

    ..

第341章 一篇文章动天下

    建安五年十月初三,曹操凯旋而归。

    官渡之战的胜利,使得曹操坐稳了河南霸主之位,并隐隐有赶超袁绍的迹象。这种时候,再也无人叫嚣着让袁绍与曹操共同把持朝政了。曹操用一场大胜,证明他比袁绍强上百倍。

    汉帝刘协率百官,出城迎接。

    曹操下马,叩拜刘协,上演了一出君臣相知的和谐戏码。

    事实上,曹操在官渡大获全胜,最失落的人并非袁绍,而是汉帝刘协。他本指望着让袁绍惨胜曹操,然后他以汉家天子之名站出来,力挽狂澜……他希望袁绍胜,却不想曹操丵死。曹操活着,才可以制衡袁绍,而惨胜之后的袁绍,也必将元气大伤,到时候刘协就能顺理成章的将两人手中权力收回……只可惜,刘协的小算盘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成一场空!

    袁绍,不足与谋!

    这也是刘协心中最强烈的感受。

    想你袁绍,坐拥四州,麾下雄兵百万,钱粮广盛,人口众多,结果却被曹操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这种人,和废物无甚差别。

    至少在刘协心里,袁绍的地位一落千丈。

    不过,刘协不可能就此罢休。

    在迎接曹操还许之前,他已下诏,加封曹操为太傅之阶。

    曹操本已官拜司空,属三公之列。而太傅,则在三公之上,负责执掌以善劝道天子职责,无日常事务。

    想必,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会很不舒服吧!

    天子下诏,按照规矩,曹操需三次请辞,而后才可以正式接受。

    但这个太傅的名头,已经十拿九稳。对曹操而言,太傅不太傅无所谓,关键是这个面子问题。

    后世人常说,曹操喜欢翘尾巴。

    当官渡大胜之后,曹操的小尾巴,又有点想翘起来了……

    入城之后,又有一番繁琐礼仪。

    当晚,汉天子刘协在金銮宝殿设宴为曹操庆功,文武百官,悉数参加。刘协只露了一个面,便退场了。他心里并不舒服,为曹操庆功也是不得已为之。但要他一直陪伴,那绝不可能。

    刘协退场后,酒宴的气氛,随之达到了**。

    “诸公,诸公且听某一言。”

    曹操突然高声说话,大殿上众人,顿时止住声息。

    “某有一私事,欲与诸公相商。

    我家五儿已五岁,正当启蒙。只是这先生却不好求,不知诸公对此,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此前,环夫人已多次派人送信,表示了她的想法。

    她希望由曹朋为曹冲启蒙。

    不过,曹操当时忙于战事,所以并未决断。而且,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此事……曹朋嘛,倒是个好人选。不管怎样,曹操对曹朋的忠心,对曹朋的才学也很赞赏。但正如卞夫人所说的一样,曹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的年纪。至于他的官职,说实话倒算不得什么……

    而时下所争论的焦点,恰恰也是在曹朋的年龄。

    环夫人的心思,曹操不是不清楚。

    但他并不认为环夫人有什么错。膝下几个孩子,年纪都还小,最大的也不过十四岁,立嫡之事尚早。曹操本人,也非常喜爱曹冲,自然希望将来能有一个人,扶持曹冲,帮助曹冲。

    至于是否立嫡曹冲,曹操并未考虑。

    他正值鼎盛之年,考虑这个问题还早……再说了,就算帮助曹冲,也不意味着一定要立嫡曹冲。

    可问题是,他不想立嫡,家里却不这么认为。

    曹操与郭嘉说过好几次,但郭嘉却始终不肯表达主意。故而,曹操在庆功酒宴上把这件事提出来,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只不过,当曹操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殿上鸦雀无声。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肯开口。

    本来嘛,这是你老曹的家事,何必要拿出来问我们?

    这牵扯到一个站队的问题……万一站错了队伍,那可是会死人的。

    “想来司空也听说了坊市流言。”曹操既然开口了,不回答肯定不成。所以,一双双眼睛,便落在了前太尉杨彪的身上。杨彪如今也是个白身,但却有爵位,故而今日酒宴,也把他请来,“有传言道,司空有意请曹友学为启蒙先生,恐为谣传。倒不是说曹友学怎地,他品行不差,只是年纪却小了些。若再大几岁,必然是最合适人选,可现在,恐有些不妥。”

    “是啊,曹八百才情出众,只是年纪小了!”

    “恩,曹朋确有真才实学,但性子不免冲动……若让他来担当,未必合适。”

    不管是出于好意,还是别有用心,有人开口,其他人自然跟上,议论纷纷……

    这话题,主要还是围绕着曹朋的年纪。当然也有些人,因此前曹朋大闹辅国将军府,对他颇有不满。趁此机会,他们倒不介意踩上两脚。虽然未必有效果,但是却可以恶心一下曹朋。

    众人七嘴八舌,曹操很认真的听取。

    私心里,他也觉得曹朋的年纪有点小了……

    可是又觉得,启蒙而已,不过是读书识字,和年纪有什么关系?

    “文举,你怎么不说话?”

    曹操的目光,环视殿上众人后,落在了孔融的身上。

    平日里,就他是个话痨,今天却不知为何,居然一言不发。

    听到曹操点他的名字,孔融咳嗽了一声,站起身来。此前,杨彪回答时并未起身。而曹操所问的,又是私事,故而大家交谈时,也都是坐着说话。孔融突然这么郑重其事的站起来,所有人都不禁一怔。孔融可不是普通人,他的声名之大,可算得上是清流名士的代表。

    他这么站起来,莫非有什么用意?

    曹操,也愣住了!

    孔融平日里最是不拘小节,说好听一点叫洒脱,说难听一点叫狂放。

    和曹操说话,他很少表现出如此郑重之态。曹操心里面,不禁有些好奇,想要听听孔融的说辞。

    孔融绕过酒案,走到大殿中央。

    只见他,正了正进贤冠,抖了抖衣衫,向前走了两步,“融正欲为司空举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