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 ┊┊ ┊┊ ┊┊U!~!

    ..

日报7月8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日报7月8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作者:何方神圣_炎

    首先得说说‘斗将’。

    其实斗将在军阵中比较盛行的是春秋时期,那时候的中国古代争斗,多数并未是为了彻底的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更多的是征服对方。

    而征只是手段,让对方臣服自己,取得经济或民生利益才是最终目的。所以,那时候的战争因周礼影响,多数是比较客气的,也是颇有‘君子风度’的‘斗将’,甚至一次斗将可以结束一场战争。

    到后来,社会发展进步,科技和生产技术不断增强,致使武器装备丰富而更具实用性和杀伤力。相应的,利用不断进步的武器装备和战争资源,战争的形式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由最初的对阵改变为多样性的狡诈厮杀,甚至是以当时来说不循常规的立体穿插作战。

    而随着战争资源的开发,和军事装备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到后来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这个时候,传统的斗将之风就越来越少了,随着战争手段的残酷和政治目的的不可调和,以及政治家的野心。传统的斗将几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电视或者演义小说里看到的以打击对方士气、消灭对方熊猛之士为目的厮杀。

    当然了,其实这时候斗将几乎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战阵冲杀中,有意或无意的类似与现代斩首战术的斗将。

    其实,看史料的斗将记载,你不难看出与电视剧的不同,电视剧或小说里是用春秋时期的斗将形式来演绎所描写的故事内容。

    真实的斗将,如果是有意的话,是为了消灭对方指挥中枢,继而利用本阵的冲杀能力强的部队由‘武艺’高的将官带领,混于战阵中,伺机冲击对方指挥本阵,消灭指挥机关,从而使敌军陷入混乱,从而取胜。

    比如我们说的三国中关于斩颜良。

    如果是无意的话,那一般情况是己方存活能力强或比较机动的作战队

    在混战时偶遇对方存活能力强或比较机动的部队,相互绞杀的结果。

    其实,大家看一些史料中的斗将记载,多都是这些中的情况。当然了,也有极少的是双方部队谁都无法确定取得战争主动权,继而以这种打击对方士气的方式来争取主动权。

    而,这种情况下,1v1的情况也极少发生,因为双方斗将,决定胜负的因素太多了,并未是谁勇武谁就一定能获胜。

    斗将是相当残酷的,往往就是瞬间或者1。2个照面就能解决问题,而并非打来打去从白天打到晚上,那纯属扯淡。所以,一方的一念迟疑或者一个微小的石头,一个马蹄下的小坑都有可能影响结果。

    而无法掌握战斗主动权的统帅们是不可能冒这个风险的。

    回到主题,说话,今天的章节,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阿福最后的叹息,继而让我想到了这个主题――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阿福穿越了,因为他是曹营的人,就必须为曹营考虑,消灭刘备在萌芽中,是他必须做的。

    可没成想,他的主动令关羽也到了袁绍处。实际上,以徐晃的作战指挥能力,一个颜良+张飞,是绝对不可能让他溃败的,庚新同志这里有些演义化了。

    但是,关羽的出现似乎给刘备增加了许多战力。抛开夸张的演义个人勇武不谈,就以实际指挥作战能力来说,关羽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战将。

    以徐晃只能,似乎刘备一个人无法取得濮阳,但来了个关羽,可用之地就宽裕很多,舀下濮阳也就不无可能了。

    以往,阿福与刘备的基情总是在刘备失败或下风中结束,这次,阿福让关羽回到刘备身边,似乎真就是自己砸了自己的脚。这回阿福还给了留给一次激情啊。

    另一处,就是贾诩了,果然是开始报复了。

    阿福,真就不用怕贾诩,政治就是这样,下官怕上官有时候在政治面前往往会不循旧例。

    脑袋聪明,是好事,但在绝对的政治关系中,只能是被利用和弱势的,这就是现实,而不是小孩过家家。

    你贾诩再聪明,再能算,面对庞大的利益关系集体,也只能选择沉默,这也就是为什么贾诩在实际操作中选择低调行事,你一旦触怒了利益集团的一角,那你面对的将是整个利益集团。

    就算是皇帝,在庞大里利益集团面前,也需要忍耐和妥协,更何况是贾诩这个降臣呢。

    再有,今天等还的,就是徐晃了。

    相信庚新同志,对徐晃应该很清楚,也不会太过抹杀他的功绩和能力吧。

    官渡之战的正面战场,功劳最大的将领可以说就是徐晃了,五子良将中官渡之战最耀眼的也是徐晃。

    颜良部、文丑部在历史中也是由徐晃的部队完成消灭的。

    而张辽和关羽只是先登死士,说好听些是箭头部队,说不好听些就是去当炮灰的。

    当然了,这里张辽和关羽所部可能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战斗力比较强机动性比较强的游击小队。而,大部队作战,最终临战指挥的还是徐晃。

    灭文丑的时候,虽然曹操是用计了,可是具体执行率领部队作战的,还是徐晃。

    诛颜良部,斩文丑部后,徐晃也从裨将军一跃晋升为偏将军。

    现在,书中徐晃如此的窝囊,恐怕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绝不会就此罢休吧,那五子良将也太不值钱了,张辽神马的也都是浮云了。

    因此,还给徐晃本来他应该得到的,迫在眉睫啊。

    几个大事说完了,小事突然忘的一干二净了,呵呵,也许这就是不做手稿的弊端。

    得嘞,要的就是一时的感叹和想法,太细致了,反而不美。

    另外,神圣我也成危人了,而且也订阅全书了,在此,终于可以安心的写日报了,安逸中。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 ┊┊ ┊┊ ┊┊ ┊┊ ┊┊U!~!

    ..

日报7月9日战官渡白马为先

    日报7月9日战官渡白马为先

    作者:何方神圣_炎

    今天3更的内容庚新交代的很清楚,尤其是官渡之战前期围绕白马展开的一系列战斗。

    从敌我内部情况,到各条战线的情况。确实,战争看的并不只是主战场,侧面战场同样对正面战场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比如,此次白马之战,正是由于延津战场的胶着才诱使袁绍军分兵向西,给曹操重新夺取白马创造了机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荀攸,庚新同志不厚道啊,官渡之战最出彩的武将是徐晃,此时被庚新同志给悲剧了;而最出彩的谋士荀攸,又让他去侧翼打酱油了。

    郭嘉、贾诩虽好可毕竟是搞一些阴谋诡计的,正经在战术和军事行动上给力的,还是荀攸啊,佯攻延津解白马之围、迁徙百姓设计诛杀文丑部、甚至是乌巢之战,可都是荀攸一手策划和参谋的啊。

    这时候的郭嘉,可能正在搞孙策的事儿,也算战斗在隐蔽战线的英豪了。

    呃,其实还有个事儿,就是赵云。在官渡之战时期,赵云实际上是到‘邺’找到了刘备,并投靠,只是,那时候赵云并不显山露水,毕竟当初和袁绍军干过几仗,这时候赵云正悄悄的帮刘备招募士卒呢。

    而这时候曹操军中另一位高谋程昱上演了空城计原型,鄄城之战。

    说这么几个人,感觉是挺凌乱的,确实,大战开启,各条战线都有很多惊人之事。

    回到正面战场上,关于文章中的白马之战,庚新用了常山之蛇来形容,这白马就是蛇腹,作为官渡之战前期的焦点战役,白马就好像蛇的七寸成为遏制袁绍军势的关键之重。

    愚以为,此次文中白马之战颇有围点打援的意思,目的就是消灭意外占领濮阳的刘备。

    许平回去后一定是痛斥了刘备,并告知袁绍刘备确有反意,已不可信任,那么,黎阳方面就必须出重兵控制白马,继而从刘备手里夺取濮阳。

    (黄河改道了?黎阳和白马离的相当近,很难想象当初黄河是从它俩中间流过。而且延津现在也是在黄河以北,当初来黄河以南?不知道当初濮阳是在黄河北还是黄河南了。?。)

    那么,历史似乎终于大致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袁绍出兵白马,开启了白马大战。那么颜良到底死于何人之手?

    个人认为甘宁的可能性比较大,貌似,甘宁已经升级了。而且,手中持有利器,亲爹为亲儿子做的刀,那品质恐怕比天罡刀更好吧。并且,甘宁有马上三宝。至此,甘宁在马战中最少提升了几个等级。

    结合今天章节最后阿福从辎重库里出来,马上要去找军师,我认为他找到的是袁绍军的大批冬衣或者甲胄。

    因为,一般的守城器械,阿福没必要那么兴奋的马上叫军师。大家还记得曲阳之战的时候,有过这么一段成功战例,那么,这里是否也可以应用呢?

    试想:

    甘宁部身着袁绍军服,穿插混迹与袁绍的部队与部队之间,袭击骚扰袁绍军攻城部队的辎重和后方。在白马之战最关键的时刻,携骑军突然冲击指挥中枢,诛杀袁绍部队指挥官颜良。(这也是我昨天日报中所提的关于所谓的斗将之说,而这战术,也算是特种作战了吧。)

    而关系到‘非常规’战术需要,这恐怕,才是有必要与军师商议的吧。

    至此,诛颜良,甘宁同志获得,关羽张辽哭了。而作战指挥之功成了阿福囊中之物,徐晃同志哭了。

    呃,写着写着,又写成预言贴了,我汗,庚新大老爷,千万不要爆我菊啊,就这么地吧,哈哈。

    其实,今天直到写完日报,还没想明白题目,最后没办法就内容胡乱搞了个题目。这些天也不知道是状态不好,还是对于金戈铁马已经麻木了,实在没有好的切入点。

    回头吐槽,可惜了白马魅影了,活此啦的被迫剖腹产了,悲剧啊!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 ┊┊ ┊┊ ┊┊ ┊┊ ┊┊U!~!

    ..

日报7月10日诛颜良斩文丑

    日报7月10日诛颜良斩文丑

    作者:何方神圣_炎

    居然是火烧白马,是啊,既然都已经屠城了,而且曹操也要退守官渡,这白马城留下确实没什么意思了。

    昨日还有一丝疑虑,认为留下白马城为后来计引文丑做一个伏笔,没想到,庚新同志就这么果断的烧了白马。

    烧就烧了吧,颜良也该打完酱油引出文丑了。

    作为官渡之战前期战役中最重要的白马之役,围绕白马,袁绍损失了两员极为重要的将领,也是他最为信任的两员部将。曹操可谓赚的钵满盆溢,为后期的焦点战役官渡之战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至此,河北四庭柱已陨落两人,只剩下张?和高览了。但是,相对于颜良和文丑,作为韩馥降臣的张?似乎并不被袁绍完全信任。即便是当初张?被委以拒公孙瓒的任务,恐怕也是当作炮灰消耗这些降臣的实力吧。

    可叹,袁绍该亡啊。乌巢之战如听从张?之策举重兵驰援乌巢,恐怕官渡之战战败者就是曹操了。可惜,这出策之人并非颜良文丑这样令袁绍信任的部将,而是一个降臣。

    如此看来,白马是一个影响着整个官渡之战战局的重要战役。

    其占领地和人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了两个令袁绍视为左膀右臂、足可信赖的人。

    而曹操这边,庚新同志用一个刘延的死、徐晃的失败,换出一个曹朋的崛起,似乎也很附和演绎小说的情景。

    酱油男一号颜良和酱油男二号文丑,正是阿福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历史上徐晃用此役从裨将军升迁为五品偏将军,那这次以阿福的的功劳,其职称再怎么说也该有个杂号将军或者裨将军了吧。

    而后面还有更重要的官渡之战的粮草保卫战中,徐晃同志及乐进同志也不会吝啬把这次的功劳交给阿福吧。

    那么阿福到底会出现在故市还是乌巢呢?本着不在一只羊身上拔毛的指导原则,以及主角身处矛盾中心论的原则,这次也该是乌巢的乐进倒霉了吧。要是还在故市,那徐晃可得哭死了。

    由此想到的,庚新同志会不会把曹魏的宿卫系统提前搬出来呢?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北军五营似乎不适合曹朋及正在茁壮成长的新人们入驻哦。

    如果能成型,那阿福可真是老曹贼手中真正的小曹贼了,在未来北征乌桓的时候,阿福才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 ┊┊ ┊┊ ┊┊ ┊┊ ┊┊U!~!

    ..

日报7月11日其实先死的是文丑

    日报7月11日其实先死的是文丑

    作者:何方神圣_炎

    没错,题目是如此。

    看来,庚新同志有意要在顺应历史事情的情况下略微的改变细节内容喽?

    事情是这样的,本来白马之战颜良是由张辽关羽先登突击刺死的,然后曹操迁徒白马的百姓,袁绍部渡河追击占领白马、延津,至延津南。时曹操驻军白马南的南阪,而后用计突击追击的文丑部,在乱军中斩杀文丑。

    现在,颜良死于乱军,而以如此接近的重要将领死亡来说,文丑就不该做个糊涂鬼不知道被谁杀死了,那么很可能又是甘宁在突击的时候学张辽和关羽直插文丑处刺死文丑。

    那这俩兄弟,可真是反过来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以死法来说,先死的是文丑,后挂的是颜良。

    呵呵,开个玩笑。

    白马之役终于结束了,要迎来了官渡之战中的曹军大退守,这次阿福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如果文丑,庚新同志还是安排给阿福的话,我估计会有两个可能:

    其一

    按照历史的走向,延津丢失曹操主动败退官渡,这回虽然没有老百姓做累赘了,但同样需要殿后之人。

    那么,会不会是贾诩请缨呢?

    毕竟在此次白马之役中,贾诩没有做好作为‘毒士’应有的工作。曹操如此看重曹朋,既然同意贾诩协助阿福了,那么战前必定有所交代,不可能一句话都不说,起码是叮嘱贾诩,无论作为一个年长者还是参司空军事,都要妥善的处理好白马之战。虽然阿福是主将,但在曹操看来,恐怕能令白马完成既定任务的只有贾诩。而且应该还会叮嘱贾诩,不要因小失大,介怀于内部的小争小气,一定要照顾好阿福。

    可这两点,贾诩一样都没做到。主导白马获胜的是阿福,而阿福又险些挂掉,同时身处险地的还有典韦和许褚的儿子,曹真的兄弟。

    你贾诩枉为‘毒士’!如此时刻,断后的任务你再不主动请缨,曹操怎么看你?典韦、许褚、曹真等诸将如何看你?那郭嘉等谋士们如何看你?你还想在曹营中混了吗?!

    既然贾诩请缨了,那么阿福依照李儒的策略,同样会继续请缨参战。

    理由好说。

    “我已是一个死过之人,既然或者回来了,必有神灵庇护。况且诸位将军已经在延津战得精疲力尽,还有护卫主公之责。我伤已无碍,正是尽一片绵薄之力的时候。况且,白马之战我与都亭侯配合默契,有都亭侯在,想来断后之责定会顺利完成。”

    由此,恐怕贾诩对于阿福的感观更会加深。而在南阪之战中,阿福再次利用合理的技战术以弱势骑军干掉成倍于自己的文丑部。那么,贾诩这回也许会完全放心的把贾星交给阿福了吧。

    其二

    依旧按照历史的走向,延津丢失曹操主动败退官渡。

    而所不同的是,这是一部小说,我们需要主角,那么曹操此次也许是真的败退官渡,甚至是很危险的溃败。当然,因此断后部队可能不会在南阪了。

    但,此时阿福已经修养结束,携所部正好靠近曹操,正赶上曹军的败退,而阿福定然前去救援,行至南阪突遇前后6000余骑军的文丑部。此时阿福手中的飞?骑军只有600余骑,因要急行军,步军也只有少量黑?近卫。此时,阿福只能用计,(难道是用自己做诱饵,然后利用飞?甘宁突击文丑中军,刺死文丑?)同样,如果庚新同志有心把文丑交给阿福的话,此战依旧会按历史所循,阿福打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漂亮战斗,并斩杀文丑。

    到这里,其实按照小说一般的主角旋窝论,此次重要的剿灭文丑的战斗,断后的一定是阿福。只是进入角色的方式不同而已吧。

    此战之后,便正式拉开了官渡之战。

    像昨天说的,阿福也该晋升了吧。

    此役正是阿福从幕后走向前台,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