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一个,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

    哪怕是一个还没有建起的小县长,可终究是拿的是朝廷俸禄,在人前也有面子。

    这个选择题,几乎没有必要去纠结。

    当曹朋说完之后,耿庆在第一时间就改了称呼,自称下官。

    偏偏曹朋还来了要购买的选择……这怎么可以!!!没听到我都自称下官了吗?

    秋奴等人看着耿庆的目光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刚才他们还在暗自偷笑,你耿庆有个好儿子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要被曹朋收拾?连自家地盘都保不住了……可一眨眼的功夫,风云突变。这耿庆居然要变成朝廷命官,而且还是一县之长。这让秋奴等人,又情何以堪?简直快疯了!

    当年红泽三十六部成立时,除了少数人是官宦世家。

    其中最显赫的,莫过于窦兰的祖先,大将军,冠军侯窦宪的后裔。再往下,最大的也就是后来入赘过来的李其,官拜校尉之职。其余各部落大人,也就是芝麻绿豆大的官位。靠着当初一点点权力,聚集了一帮人,形成了一个独立部落。

    乃至于到今天,对朝廷的册封,人们还是非常向往。

    而今耿庆一跃成为那子虚乌有的胡堡县县长,传出去,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羡慕。

    曹朋笑了!

    “既然耿县长同意我的方案,那就这么定下来。

    请耿县长将部曲名册尽快呈上,而后待开春,可前往红砂岗监督新城的建造。”

    “下官,多谢将军提携。”

    再坐下来的时候,耿庆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成了朝廷命官。

    脑袋晕乎乎的,脚底下有点发软,好像踩着云彩。以至于秋奴等人向他道贺时,他也只是傻乎乎的发笑,连个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毕竟,他不是窦兰那种有着显赫门楣的子弟,更不是什么官宦世家。一下子当了官,连他自己都有些晕乎。

    曹朋咳嗽了一声,召回了众人的注意力。

    “朝廷已有诏令,将在河西置郡。

    不过,若治下不足五县,不足以置郡。今河西红水县已经开始营建,廉堡更接近完工。之后还有凤鸣堡和胡堡两地在来年破土,已有四县之地,尚缺一县,还需斟酌。我某本欲在红水集的基础上,置武堡,以缅怀当年河西屯军赫赫武功。可惜,窦将军没有来,只怕是不肯同意,此事也只好暂放置一边,日后再说。

    今天请大家来的第二件事,是关于日后河西的发展事宜。

    某在来年开春,将正式兼任河西郡太守之职。所以做出了一个简单的计划,与诸公商议。”

    王双蔡迪两人立刻上前,将一份份准备好的书卷,放在诸大人的身边。

    步骘轻轻咳嗽了一声,站起身道:“就由我来为大家宣读一下这份计划的内容。”

    整个计划,共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人口普查。

    勿论是汉民还是胡人,都必须要统一造册,登记名录。

    这项事务,必须要在年末前结束,若来年开春时,仍未递交名册的部落,将视为谋逆,曹朋会出兵征讨。到时候,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客客气气的说话了。

    这其二,便是屯田令的推广。

    来年开春,将会在红水县和廉堡两地,率先推行屯田令。

    不过与此前屯田不同,河西屯田更注重兵屯,也就是曹朋一直在考虑的兵农合一,兵牧合一制度。并在红水县和廉堡两地设立军府,主抓屯田事宜。这已经属于府兵制的范畴。不过很多具体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在推行中摸索。

    在推行屯田令和畜牧路之时,河西郡将会提出许多优惠的政策。

    除了一如在中原的屯田令政策之外,还有开荒令,以及植林令。每开一亩荒地,需种植十株林木。后世西北黄土高坡荒凉景象,曹朋记忆犹新。在开垦土地的同时,他也必须要考虑植被的问题。不管怎样,他不希望眼前这片绿色的土地,塞上的江南,因他的缘故变成一片荒土。在设立植林令的时候,许多人不太明白。事实上,历史上河西地区的荒凉,是在数百年,乃至近千年后才发生。

    可曹朋还是极为倔强的坚持了这植林令的设置。

    对于屯田令,河西人并不陌生。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有河西屯田的举措。而红泽诸大人的祖先,更是当年的屯民。

    虽说曹朋的府兵制屯田和众人所知晓的屯田,有不小的区别。

    大家还算是能够认可……

    第三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曹朋将会在河西,组建河西郡商会。

    这个商会,隶属于官府名下,属于官府的一个分支机构。

    这个机构的作用,就是协调胡汉之间的各种交易。自有汉以来,胡汉敌对,同时又往来频繁。中原的物资,通过行商坐贾输送到塞外,而塞外的牛羊皮毛等物品,也源源不断的贩卖到中原。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塞外的牛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利润,而中原的丝绸等物品,又极为昂贵,使得塞外胡人无力购买。

    商会就是调节和平衡这其中的矛盾。

    一方面增加胡人的利润,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中原商贾,前来河西与胡人交易。

    诸胡部落首领,闻听之后也不禁大感兴趣。

    “但不知,这商会如何设置?”

    “商会设大行首一人,令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有六位小行首,负责处理具体的事务。

    不过,所有河西郡商贾,必须要在商会登记造册。

    若无登记造册,擅自扰乱河西郡集市者,格杀勿论;同时,商会也会尽力保证诸位的利益,若你们的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商会提交,若可以仲裁解决,则尽量解决;若不能私下达成和解,则提交官府,由官府出面,负责解决纠纷。

    总之,成立这个商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诸公解决麻烦。

    商会最终决议,神圣不可侵犯。

    若有人胆敢触犯商会利益,视为官府之地,全河西之地,轻则驱逐,重则征伐。”

    话音落下,瓯脱内一阵寂静。

    所有人都在盘算着,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能够正常的进行交易,进行买卖,得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倒也不是一桩坏事。

    “那商会的大行首何人,六小行首,如何安排?”

    “大行首人选,曹将军已有安排。不过诸公放心,此人与塞上颇有些人脉和威望,断然不会令大家感到失望。除此之外,六小行首有诸公选出之后,由商会提交报备。若通过官府认可,即能够出任小行首之职,并可领取相应的俸禄。”

    “由我们推选?”

    诸大人一惊,顿时喜出望外。

    “这个推选,会在官府的监督下,本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推选,诸公大可放心。”

    一时间,瓯脱中议论纷纷,众人交头接耳。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小行首的位子,将会给各自带来何等巨大的利益。

    耿庆倒是一脸的轻松,没有参与讨论。

    他已经满足了!

    得胡长之职,已出乎他的预料之外。至于小行首之职,似乎没必要再去参与其中。

    人当知足!

    如果他再加入小行首的推选,势必会被众人所敌视。

    他只需要做好胡长,便足矣……至于那些商贾之事,还是不要再去碰触的为好。

    心里,充满了对曹朋的感激。

    同时又暗自担心,曹朋虽说过,武堡之事日后再说。

    可是窦兰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曹朋绝不会善罢甘休。红水集,早晚会有兵祸……而他的儿子耿钧,还在红水集,岂不是要有麻烦?耿钧突然后悔,当时从李家牧场撤离时,不该放任耿钧离开。早知道这样子,绑也要把那小子给绑回来。

    偷偷看了曹朋一眼,却见曹朋神色淡然,和庞统等人说笑。

    “诸公,此事非一日可定。

    这人选问题,可慢慢讨论,当务之急,是登录名册,尽早完成对河西的人口清算。”

    曹朋咳嗽一声,“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同意的在你们面前的协议里签字画押,不同意的现在就可以离去,请诸公选择。”

    说罢,曹朋起身,向瓯脱外行去。

    诸将也纷纷跟随,鱼贯而出。

    眨眼间,偌大的瓯脱,除了诸大人之外,只剩下步骘贾星和庞林三人留下。

    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曹朋的态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合作的,大家一起发财;不合作,就是我的敌人!

    对曹朋这雷厉风行的举动,诸大人面面相觑。半晌后,秋奴提笔,率先在契约上签下名字。

    “日后,还请各位先生多多照拂。”

    他这一动,立刻带动了许多人。

    红泽来的几个部落大人纷纷签名,而后递交到庞林手中。有那犹豫不决的人,见秋奴等人做出选择,也纷纷下了决心。这,恐怕也是曹朋的最后一次通牒吧……

    ++++++++++++++++++++++++++++++++++++++++++++++

    瓯脱外,冰城在阳光下闪烁晶莹光彩,极为动人。

    曹朋伸了一个懒腰,扭头道:“十天后,出兵红水集!

    这次士元就不用去了,留在家中好生歇息。元直,此次还需你多多费心才是啊。”

    庞统无所谓的一笑,点头应下。

    而徐庶则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O!~!

    ..

第437章 河西第三弹(三)

    第437章 河西第三弹(三)

    建安八年的冬天,局势骤然间变得平静下来。

    河北二袁之争,因曹出兵相助,使得袁谭袁尚全都偃旗息鼓。袁尚部将吕旷吕翔二人,归顺曹迫使袁尚不得不返回邺城。不过,袁谭并不老实,在稳住阵脚之后,竟ī刻将军印绶于二吕,试图拉拢二人。但吕旷吕翔两人也不傻,立刻将此事报知曹曹得知消息后,只是冷笑一声,便不再过问这件事。

    十月初,曹下令,修建白沟,以通粮道。

    这白沟是一条小河,位于后世河南省浚县以西,发源处靠近淇水(古黄河支流)。向东北流下,接清河(古水名,源出河南省内黄南)。曹使人作堰劫淇水入白沟加大水量。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航运粮。待白沟修好后,会接通淇水和清河两条河流,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由此也可以看出,曹已迫不及待的决定,要尽快平河北。至于这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就有来自荆州的压力。

    建安八年六月,刘备驻扎新野。

    随即,他在新野县招兵买马,更招揽了不少强力人物。

    更有不少荆襄世族,因诸葛亮的缘故,而开始向刘备示好。如果说,单凭一个诸葛亮,或许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但随着庞统堂兄庞山民的出仕,还有诸葛亮迎娶了蔡氏nv之后,诸葛亮在荆州的地位,随之稳固下来,并为许多人接受。

    加之刘表身边不少山阳老臣,如伊籍等,对刘备表示了好感。

    刘备在荆州的环境,也随之宽松许多……

    八月,诸葛亮正式为刘备军师,为刘备献计献策。

    期间,张绣曾试图攻打新野,却被诸葛亮设计惨败,大大提高了他在刘备手下的地位。

    这也使得刘表对刘备,更加放心。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刘备在新野,可以使荆州南面无虞。当然了,刘表也不可能给刘备太大的权力,在某些方面还是予以压制。刘备的能力越大,刘表在放心的同时,也会越发担心。

    转眼间,已进入十一月。

    一场冬雨过后,荆州气温陡寒。

    江南的冬天,不似北方那般看上去的寒冷。可实际上,却比北方更加难熬……

    刘表和蔡夫人在后uā园的两庑下,正逗着幼子刘琮。

    他本有长子刘琦,今已二十有五……刘琦长的很像刘表,所以之前甚得刘表所看重。只是,随着幼子刘琮的出生,加上蔡夫人的挑拨,使得刘表开始疏远刘琦。

    “伯yù;近来,与刘皇叔往来颇有些频繁啊。”

    蔡夫人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刘表一怔。再看过去时,却发现蔡夫人已扭过头,逗刘琮。小刘琮已八岁,生的粉雕yù;琢,颇随母亲的模样。见刘表看过来,他颇为乖巧的端着酒杯上前,nǎi声nǎi气的说:“父亲,请饮酒。”

    “好,好,好!”

    刘表不禁大乐,结果铜爵后,将刘琮抱在怀中。

    “夫人,你刚才说,伯yù;和玄德往来频繁?”

    “啊?”蔡夫人一脸茫然,旋即笑道:“我也只是听人这么说,倒不是特别清楚。”

    “唔。”

    刘表抿了一口酒,眼中闪过一抹戾

    蔡夫人好像没有注意,但是却暗地里一直关注刘表。

    “对了,孔明这家伙在新野可好?”

    “尚好……只是,他夫妻方才成亲,就被刘备叫去新野,留我那侄nv儿独守空闺……刘玄德也恁不晓道理,坏人好事。我想让孔明回来,夫君以为可还妥帖?”

    “这有什么不妥帖。”

    “只恐玄德不放人啊……”

    刘表一蹙眉,“既然如此,那我派人过去知会一声便是。”

    你刘玄德不肯放人,那我找你要人,你放还是不放?对于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刘表心里一直不太痛快。怎么说你诸葛亮和我也是一家人,怎弃我而投刘备?

    一想到这些,刘表心里就不痛快。

    蔡夫人没有继续煽风点火,只是小心翼翼的温酒。

    有些事情,点到即可。

    若非蔡瑁告诉他,刘琦和刘备走的频繁,恐怕蔡夫人也不会说今天这些言语。

    刘表毕竟老了!

    他日若走了,你刘备帮着刘琦夺荆州之主的位子,又当如何是好?你自己找不自在,那就休怪我对你不客气。孔明也是个不晓事的,早知如此,就不该让刘备去新野。

    想到这里,蔡夫人心里,陡升杀意。

    中原,对曹朋而言,似乎有些遥远。

    刘备和诸葛亮,更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建安八年十一月初八,曹朋突然传告河西:红水集不听教化,不服天威。今已天子之名,讨伐之。

    曹朋,终于要对红水集动手了!

    对这样一个结果,河西人似乎早有预料,并未有任何的诧异。

    从十天前,曹朋在红水大营会盟,而窦兰不曾参加就能看得出,出兵是早晚的事情。

    曹朋与河西诸部落签订契约,令无数人感到震惊。

    且不说檀柘归附朝廷,但只是曹朋在会盟上所说的那些事情,就足以令人思索。

    这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中原名士。

    其人颇有iōng怀,也不是一味的排斥胡人。而且,他似乎愿意帮助胡人过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多的利益。虽说手段有点强硬,但就目前看来,似乎也不算太过。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总之,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看法。

    不过,所有人都可以感觉的出来,这会盟只是曹朋的第一步而已。中原人常说,先礼后兵。礼数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用兵了……至于如何用兵?所有人都在观望。

    十一月初十,曹朋在红水大营点兵出征。

    以征羌都尉潘璋为先锋,牛刚为副将,令三千大军出击。

    同时,曹朋在红水大营征五千兵马。其中胡汉杂,凡愿从军者,可去胡奴之身。

    这两个月来,曹朋从檀柘手中先后购买了超过三千胡奴。

    加上他原有的八千汉奴,足足有一万多人。而随后步骘和潘璋到来,又带来了五千兵马。曹朋命人将其打散后,又征召了五千兵卒,共一万三千人。分设两校,由夏侯兰和潘璋各领一校。曹朋自领一校,三千人马,由郝昭一手执掌。

    此时的汉军兵力,已非同等闲。

    如果再算上廉堡和凤鸣滩两处,几近两万人。

    曹朋此次,出动两校兵马,浩浩向红水集进发。

    “今公子用兵,非为征战,实震慑耳。”

    徐庶为军师司马,随行出征。

    在出征之前,徐庶对曹朋而言,“红水集,不足为虑。

    哪怕李其想出兵相助,也会有邓校尉和公威,在凤鸣滩予以牵制,难有大用途。

    所以,公子这一战的目的,是要让河西之地所有人知道,公子的实力。

    唯有这般,方能不战而屈人。于公子而言,镇抚河西,关键在抚,而非征伐。”

    曹朋,深以为然。

    说实话,他还真不把红水集放在眼中。

    先有凤雏初鸣,而今又有‘单福先生’随行。红水集这一战,要打的狠,打的快,打的让那些还心存幻想的人,一个个老老实实臣服。这才是此战真正目的。

    所以,曹朋亲自督军,夏侯兰为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