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知道。可是却有人发现,那牌匾的下方,赫然有孔融题名。也就是说,这两个字,是孔融所题,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阁楼里,清一色身着水蓝色蝉衣,一副学子打扮的女婢。

    这些女人,很明显是经过专门的培之,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学子的气度,颇有气质。更重要的是,这些女子个个貌美,有书卷之气。进出阁楼,使许多人产生了浓厚兴趣,不由得驻足观瞧。

    “这福纸楼,究竟是做什么的?”

    一众刚从太学中下学的学子,面露疑惑之色。

    “进去看看,不就清楚了?”

    “没错,进去看看!”

    众人迈步走进闰楼,却见一楼大厅中,正中央是一个柜台,周围摆放着一个又一个书架。

    书架上,全都是一刀刀的纸张,散发出淡淡香韵。

    一个貌美女侍上前,极为恭敬的道:“各位先生,今日小店开张,先生们乃首批客人,可以得八折优惠,请随便参观,若有什么疑问,只管询问小婢。小婢编号g号,希望能使先生们获得一次愉快的购物。”

    一个太学生愕然道:“你们这里,究竟是卖什么物品?”

    “先生,小店名为福纸楼,卖的自然是福纸。”

    “福纸?”

    太学生更加奇怪,连忙又开口询问。

    “请先生随我来。”

    那女婢恭敬的引领众太学生,走到一个书架跟前,只见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纸张。

    有常见的左伯纸,麻纸和桑皮纸,还有很多太学生们,未曾见过的纸张。

    “这是·……·……”

    “此我家主人专门设计,制作出来的新纸。

    又因家主人之名,而得福纸二字。先生请看,这是家主人采用孟门桑皮纸的原始工艺,经过改良之后而成的桑皮福纸。纸质坚韧,且具有保温性,可长期存放,用于契约文书,最为合适。

    孟门桑皮,每一百斤可分为四百刀,每刀二十五张。

    而家主人的桑皮福纸,每一百斤可以分为八百刀,每刀五十张。也就是说,同等重量的桑皮纸,我们可以多出四倍的份量,但纸质更好。同时在价格上,比孟门桑皮,要便宜五倍。”

    孟门桑皮纸,起源于秦汉时期。

    在东汉末年,与麻纸和左伯纸齐名,主要集中于并州离石地区。

    由于其工艺复杂,而且制作费用昂贵,很少为人所用。在市面上,一道孟门桑皮,价值五贯,堪称昂贵至极。许多人只闻孟门桑皮之名,而不得其用,就是因为这昂贵价格令人望而却步。

    东汉初,孟门桑皮一度成为供品,尤胜左伯纸。

    左伯纸每刀一百张,价值八贯。可孟门桑皮的价格,比左伯纸高出两倍有命·……

    太学生们初闻是卖纸,都有些丧气。你说你贩卖纸张就贩卖,搞出这么多的动静又是何意?

    可听罢那8号女侍极为专业的讲解,不由得兴趣大增。

    要知道,自蔡伦造纸后,纸张的成本虽然较原来有所降低,可依然不是普通人能够购买。

    一名太学生从女侍手中接过一张桑皮福纸,顿觉手感不同。

    “好纸!”

    他轻声赞了一句。

    想来,此人家中富裕,所以毫不犹豫便定下了十刀桑皮福纸。

    “姑娘,你们这里还有其他的介绍吗?这种桑皮福纸,与文书契约倒是合适,和我等学子,用这种纸·……·……”

    另一个学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却见女侍笑靥如花,连连点头:“先生们,请随我来。”

    这福纸楼内的纸张种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若没有人一旁解说,走进来足以让人头昏脑胀。

    按照女侍的讲解,福纸楼内,共分有契约文书,书画,记账等十个大类。

    每个大类,又分有无数个小类别。比如这笺纸,就有十数个类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纸张。比如,对那种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可以用染黄麻纸,与平辈儿,可以用冷光笺,对地位较高的人,又有宣纸可用。对女子,有彩笺,对男子,有素笺·……等等,种类五花八门,只听得一种太学生,头晕脑胀。在女女婢温婉而悦耳的解说声中,不少太学生鬼使神差般,定下了各种纸张。从几十钱到几贯乃至几十贯一刀的纸张,堆积了一摞。

    到结账时,太学生们看着这许多的纸张,不由得瞪目结舌。

    “这么多,我怎么拿回去?”

    “先生们不用担心,小店没有送货上门的服务,店内配有车仗,可以帮助先生们送货到家。”

    “那,可要额外费用?”

    女侍微笑,“不用,这是小店的本份。”

    当一干太学生,满意离去时,另一批客人,走进楼内。

    从那服侍上可以看出,这些客人的身份不同于那些太学生。于是立刻有女侍走上前去,“几位大人气度非凡,一看就知道不比常人小店里有各种纸张供大人们选择……”,号女侍为您服务。”

    几位客人一怔,旋即露出了赞赏之色·RH!~!

    ..

第523章 文化暴利(1/2)

    转眼间,来到荥阳已近半载。

    暮春时抵达,而今已入了仲秋,天气渐渐转凉。总体而言,建安十年算不上风调雨顺,特别是青州,在年初时出现了早情,入夏后又有局部地区,发生了疫情,使得青州在入秋后,险些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暴乱。章好曹操早有准备,命徐州刺史徐理,晋级从海西调拨大批物资,稳定了青州局势。虽然说不得是一个好年景,可毕竟没有发生灾荒,也算的是一桩好事。

    海西,发展越来越快。

    其辐射区域,已横跨两淮,渐渐演变成为一块繁华富度之地。

    曹操在年初时,下令重修沫水、沮水和游水两淮三大河流,也进一步推动了两淮地区发展。

    并且,在仲夏时,曹操又下令,在沮水和泗水之间,开凿河渠,连通两河。同时命豫州刺史满宠,着手设计在泗水和鸿沟之间开凿河渠。并使梁郡太守郑浑参与设计,负责督过……

    郑浑,虽为成凉州刺史。

    但由于他的出身和才华,最终令曹操下决心,委任一郡太守。

    梁郡,也是泗水和鸿沟水之间的必经之地。地形相对复杂,所以这任务也就显得格外繁重。

    按照曹操的规划,两个 河渠道最后,必然要连通一处。

    到时候,两准所产生的财富,将会通过这新建造而成的河渠,源源不断输入中原,进一步抑制中原物价,有助于恢复民生。不过,和河渠建造,并非一蹴而就可成。根基荀彧等人的计算,如此浩大工程,几乎贯穿三州之地,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若建成,效果也显而易见。所以,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来同意……荀彧规划要十年方能竣工。

    这分明就是大运河的雏形啊!

    当曹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两谁的发展,已超出了曹朋的预料……

    而今两淮的财富急剧增加,已成为曹操·大物资基地。当年偶然为之,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历史上,两淮的发展,至少要到东西两晋,南北对峙时期。可没想到,竟提前发生。徐州地形复杂,若不修建大运河,势必会影响到日后发展。可以想象,随着运河开凿,徐州将与中原,进一步联系在一起。所产生出的影响,也会随之时间推移,日益增大!

    曹操,不愧是雄才大略之人!

    而且他不是历史上那个开凿运河的杨广,所以在实施计划的时候,也极为谨慎,不会出现劳民伤财的结果。

    根据荀彧的归化,运河开凿,于每年暮秋开始,持续整个冬季。

    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大量人力闲置的时期,更不会影响到来年的春耕……

    每年四到五个月的时间,逐渐推进。十年之后,一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命脉,也将随之出现。

    若真如此,那未来又将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局面?

    曹朋不由得心生感慨!

    但也仅仅是感慨而已·……·……

    海西,和他的关系已经不大。

    阚泽正式从海西令的位置上卸任,转而为凉州从事。在一个月前,他已赶往凉州赴任,协助曹汲。

    也正是从阚泽卸任的那一刻起,曹朋在海西留下的烙印,被彻底抹消。

    除了郁洲山屯扎的水师,与曹朋尚有些关联之外,整个海西地区,曹朋的控制力等同于零。

    不过,曹朋并不觉得可惜。

    因为他能看出,海西在未来二十年里,无法获得太大的发展。

    毕竟,江东尚在孙权掌控中,两淮的影响力如果不能向东南扩展,必然将止步于长江以北地区。

    同理,受科技的限制,尚无法从陆地走向海洋。

    大航海的时代还很遥远,那么海西的影响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除非,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出现,除非,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出现,除非,曹操能收复了江东地区。

    然则这三点,最简单的恐怕就是收复江东。

    相对于这第三点,前两个条件,还需要充足的时间……

    曹朋毕竟不是百事通,并不清楚这造船和航海的技术。事实上,对于周仓屯驻郁洲山,组建水军的决定,至今在朝堂上仍有诸多的异议。周仓为水军校尉,可手中所控制的船只,并不算太多。对此,曹朋也无能为力!他只能尽可能的,为周仓争取到更多的船只以增强力量。

    “没想到,这文化产业,还真是一个暴利行业!”

    曹朋坐在书房里,看着从许都送来的财务报表,不由得连连摇头,发出一声感慨。

    没错,许都福纸楼,正是曹朋所建。

    历经六载,黄月英在黄承彦的帮助下,依照着曹朋之前所提到过的种种设想,最终造出了各种不同的纸张。比之原来的纸张,福纸的成本更加低廉,更有利于向民间推广。在曹朋返回荥阳之后,得知黄月英造纸成功的消息之后,便立刻在脑中产生出一个奇妙的想法……

    卖纸!

    他要设法,加大纸张的推广力度,增强纸张的普及型。

    这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在历史文明的传承历史中,纸张的推广和普及,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此前,由于造纸成本的昂贵,在历经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时间后,纸张才算是完全普及开来。而今,他要做的是加快这个普及的进程,才好进一步推动他的下一个计划。

    只是,曹朋没有想到。

    这福纸楼,竟然产生了他无法想象的巨额利润。

    由于身份的原因,曹朋并没有出面,而是委托了濮阳闺,来负责在许都开设福纸楼。而对于这桩生意,曹朋一如往常,先和曹洪等人联系。可明显,曹洪等人最终没有产生兴趣。

    而后,曹朋和陈群,以及荀衍取得联络。

    并通过荀衍的关系,与正在家中将养身体的颍川名士钟繇,达成合作关系。

    经过一个月的试推广,福纸楼的构思,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福纸楼正式开始营业十天后,濮阳闺通过他在太学院的关系,向福纸楼下达了一个大额订单,以供应太学院纸张。

    旋即,尚书府也向福纸楼下单。

    订购了大批的桑皮福纸,以及各种笺纸,用于公务处理。

    就在三天前,豫州地区最大的书院,也就是那颍川书院向福纸楼下单,同样是订购纸张。

    这些地区和机构的订单,各不相同。

    比如尚书府的订单,已笺纸和桑皮纸为主。笺纸用于公务交流,而桑皮纸则是用干契约公文等用,价格相对昂贵,而书院主要是为方便学生使用·,太学院订购的大都是价格中等的染黄纸和硬黄纸,还有少量鱼子笺和冷光笺;至于颍川书院,作为具有浓郁区域性和私立性的书院,则是以桑麻纸为主,价格相对低廉,但胜在颍川书院所需求的量大,故而也是一笔好买卖。

    陈群已派人前来,和曹朋商议在长安设立福纸楼的事宜。

    据说,曹洪懊恼万分,面对如此巨大利益而坐失,让他顿足捶胸。

    曹朋已经开始计划,来年开春之后,会在雒阳等地开始三家福纸楼,到时候必然会产生更大的利润。

    而造纸工坊,也已经完全竣工,可以投入生产。

    工坊位于河一工坊以西,频临虢亭。造纸工坊的兴建,将吸纳近千流民,以缓解荥阳本地,土地紧张的局面。于荥阳太守王植而言,这个造纸工坊的出现,不但可以增加荥阳郡税赋,还能够降低荥阳人口密集,土地相对稀少的窘境。着实是一桩了不得的政绩,自然也拍手欢迎。

    文化暴利,这就是**裸的文化暴利!

    曹朋预计,工坊在全力开工后,将会给他带来每月逾千贯的收益。而且这还只是初期,随着福纸楼未来在各地的设立,工坊进一步的扩大,所产生的利润,也毕竟是格外的惊人……

    濮阳逸和陆瑁两人,坐在一旁,看完了这份报表之后,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这曹朋,莫非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曹朋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突然问道:“子璋,江东那边,如今形势如何?”

    “前些日子兄长来信,说周都督在柴桑调兵遣将。但具体的目标,目前尚不是特别清楚。”

    周瑜,果有动作!

    曹朋哑然一笑……

    河北荡平在即,而这天下格局,似乎变得越发微妙。

    曹朋知道,孙权和周瑜,绝不会坐视曹操统一北方。他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拖延北方统一的时间,以争取更多的准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谁也无法阻挡。自从黄巾之乱以后,诸侯割据,至今已有二十年时间。随着曹操统一北方,局势愈发的清晰起来。

    只是,不知道曹操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北方之战?

    曹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脸色微微一变。

    “小逸,你什么时候回去?”

    濮阳逸说:“最迟后日,我就要返回许都。”

    “如此,你帮我带一封书信给张机先生。请他得空,为奉孝诊治一下身体,看看他的情况。”

    濮阳逸一怔,“郭祭酒身体不好吗?”

    “呵呵,也不是,不过是检查一二。”

    郭嘉早年,曾过量服用五石散而身体虚弱。

    虽然被董晓及时发现,并停止了他服用五石散的行为,但终究是曾有过一些病状出现。如今,曹操即将再次兴兵。

    曹朋隐隐约约记得,郭嘉就是在征伐北方的时候,因病而亡故,令曹操痛惜不已。

    不管走出于前世对郭嘉的喜爱,还是今生,郭嘉和曹家的亲密关系,曹朋都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下才行。毕竟,他已记不清楚,郭嘉究竟是在那一年病故。虽然依稀有印象,郭嘉是在北征柳城时病故,而现在曹操还在图谋高干。可病症这东西,不可能一日而形成,必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郭嘉是在征伐柳城时病故,说不定这病根子,早已经在之前,出现端倪。

    有备无患!

    曹朋可不想郭嘉,重复那历史的命过……·……

    “对了,有件事也不知当不当讲。”

    “什么事?”

    陆瑁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公子可知道周不疑其人?”

    “当然。”

    “此人近来,在许都极为活跃。

    他年纪虽小,但是确有雄辩之能。此前已接连和文举公、仲豫公等人争论,声名极为响亮。

    这段时间,他似乎隐隐有针对公子之意。

    特别是前些时候,他公开抨击胡公,引起不小的反应。此子,好像是对公子含有敌意·……而且他背后,似有五公子撑腰,言谈极为嚣张,引起许多人感到不满。据说,胡公门下周奇,不日将抵达许都,要与这周不疑争辩。此前周不疑已胜了一次,若再胜,只怕会对胡公产生不利。”

    曹朋闻听,眼睛不由得一眯。

    对于周不疑的作为,他也有所耳闻。

    毕竟荥阳距离许都,不过一两日的路程,有什么消息,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

    对于周不疑的种种挑衅,胡昭也不是不知道。他甚至派人来荥阳,严禁曹朋参与其中。在胡昭和曹朋这个层次而言,周不疑的作为,分明是想踩着他们的肩膀,来获取更大的名声而已。若胡昭出手,或曹朋出手,即便是胜了,也胜之不武。弄不好,还会被人说是以大欺小。

    此前孔融接受了周不疑的挑战,已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胡昭在给曹朋的书信里言:童言无忌,且随他去!

    而胡昭的这个态度,恰恰也符合曹朋的心思。周不疑?荆州神童才华卓持·……

    呸!

    在曹朋眼中,他的行为简直就和那跳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