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像人在劳累之后,喘口气,休息一样。

    翻整田地,就是喘的那口气,而入冬以后,大地就将休眠。

    “没想到这荥阳县,治理的倒也不差。”

    郭嘉忍不住发出一句感慨。

    也难怪,一路下来,随处可见战火硝烟。

    反倒是这荥阳,犹如一方净土。那些忙碌的百姓们,看上去很是逍遥,透着几分愉悦之情。

    想必今年荥阳县的收成,不会太差。

    曹操不是第一次来参观河一工坊,所以轻车熟路。

    他们也知道,曹朋一家,就住在河一工坊旁边,所以也不需要去打听。行至汜水河畔,忽听一阵嘶喊声。

    羊衜心里一惊,连忙摆手,示意护卫上前。

    哪知,曹操却让他们散开。与郭嘉催马上了一座山丘,举目向远处眺望,只见不远处一座河滩上,有几队人马正在训练。那些人,看穿着并非官军,而是私兵装束。没有携带兵器,只是在河滩上行进,跑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几个人,骑在马上,身着单衣,厉声呵斥。

    但见那些军卒,却毫无怨言,遵照着骑马之人的吩咐,不断进行操演。

    郭嘉,突然手指远处,就看到有一个赤面汉子,正在操练一队军卒。人数不多,也就是十人左右。他们赤膊走上前,随着一声喝令,军卒立刻列队在河滩上,将那十个人圈在中间。

    随后,就见那十个人,开始和军卒交手。

    从一开始的一对一,到后来,一对十,打得极为惨烈……

    是乡间群殴吗?

    似乎不是!

    但是,羊衜从未见过,这样的练兵之法。

    那十名军卒,明显是精锐。通过不断的搏斗,直到最后,被对手所制。那酷烈的景象,令羊衜暗自吃惊。

    就在这时候,羊衜忽然听郭嘉轻声道:“主公,快看……那是不是三公子?”

    曹操愕然,顺着郭嘉手指方向看去。

    就见一员小将,领着一队人马出现在河滩上。

    “安平,先生吩咐,让你明天带白驼兵,入山训练。”

    “啊?”

    “嘿嘿,这任务嘛……”小将勒住马,朝着那赤面汉子看去,“祝先生,你们今晚动身入山,明日安平会令白驼兵进山,围剿你们。这个训练,将会持续十天……十天之内,不会有任何支援。只要坚持过十天,你手下还能保存三成人手,就算胜利。安平,如果你输了的话……先生可吩咐了,到时候少不得来一场特训。对了,我和令明将为裁判,你们到时候小心。”

    不管是赤面汉子,还是那骑马的彪形大汉,顿时苦了脸。

    曹彰得意大笑,目光无意间闪过,一下子就发现了远处山丘上的曹操等人。

    只是距离有点远,看不清楚是谁。曹彰眉头一蹙,二话不说,催马便朝着土丘方向冲过来。

    “主公……”

    曹操不由得哑然失笑。

    “算了,别藏了,被人看到了,再躲藏,恐怕会惹出事端。

    奉孝,咱们过去看看,顺便打听一下,这些人究竟在搞什么鬼。阿福又在玩儿什么花样。”

    “喏!”

    郭嘉当下应道。

    曹操一马当下,冲下了山丘。

    而这时候,曹彰也看清楚了曹操,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刚要喊出声,却见曹操做势,把手指放在唇边,示意他别乱叫喊。

    曹彰策马来到曹操跟前,甩蹬离鞍,快走几步,单膝跪地道:“父亲,你什么时候来的荥阳。”

    “刚到。”

    曹操抬起头,见远处虎视眈眈,一脸警惕之色的军卒。于是伸手拉起曹彰,“让他们散去吧,然后陪我去住处。”

    “喏。”

    曹彰连忙上马,跑了回去和庞明祝道交代一声,便返回曹操身边。

    而庞明等人,虽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人,但想来也是地位尊崇。这段时间,家里不泛名流高士,所以两人也没有在意。自从曹朋开设福纸楼,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不少人前来拜访,希望能从曹朋这边获得一些名贵纸张。同时,也有人希望和曹朋联手,一起经营福纸。

    其中,就有河东卫氏的使者。

    庞明也算是见怪不怪,于是拉着队伍,返回河滩。

    “子文,他们在干什么?”

    曹彰笑道:“那骑马的汉子,名叫庞明,是先生在西凉收的两头猛虎之一。那些兵卒,是先生的白驼兵,正在操练。赤脸的,叫祝道,是个游侠儿,之前曾在河西郡商会做事。临洮之战是,他和王都尉潜入临洮县城,协助甘将军攻取临洮,立下了汗马功劳。今为先生门客。

    他手下那十个人,是先生命人从军中选来的锐士。

    先生说对他们要特殊训练……孩儿当时好奇,还跟着训练了几日,后来实在是吃不得那个苦,只得退出。”

    “啊?”

    曹操吃惊不小!

    要知道,曹彰在曹家诸子当众,属于那种很能吃苦的主儿。

    习武之人,怎可能不吃苦呢?

    所以听说曹彰也受不得那种训练,他暗自吃惊,曹朋究竟是如何训练呢?

    “箭术,刀术,骑术,求生术,搏击术……”

    曹彰在马上,掰着手指头开始诉苦,“先生一共设定了十种训练方法,还有隐匿之法,一个比一个奇怪。最初,先生从本地挑选,一个都没选上。后来先生跑去找夏侯叔父,从军中选出这些人。父亲,你不知道,先生选人,何等严苛。长的好的人不行,难看的也不行;太高的不行,太矮的也不成;能打的不成,不能打的也不成;年纪太大不成,太小也不成……

    差点把夏侯叔父惹怒了!

    不过后来夏侯叔父看了一次训练,才算是不再追究。

    从三千人里,挑选十个人……我实在不晓得先生究竟是要做什么。问他,也是神神秘秘……”

    三千人里才选出十人?

    曹操也不禁暗自吃惊。

    他知道,以夏侯渊和曹朋的关系,断然不会用一些老弱残兵去应付,绝对会给予一些精锐。

    从三千精卒当中,挑选出十个人?

    那是何等严苛的标准。

    曹操看了郭嘉一眼,却见郭嘉也是一脸茫然。

    于是,他将话题一转,“子文,你最近在这里,都做些什么?”

    “晨间习武,晌午读书,午后就跟着先生的白驼兵,看他们训练,夜间先生考核,通过了才可以休息。”

    曹操听罢,不禁眉头一蹙。

    他上上下下打量曹彰,可以感觉到,昔日那个只知舞枪弄棒的黄须儿,如今真的是长大了。

    看上去瘦了一些,但很精壮。

    同时,又增添了几分沉稳的气度……

    “都读了什么书?”

    “一开始是八百字文,而后三字经。

    现在开始学《论》,偶尔还会读父亲送我的《孙武十三篇注释》,有时候和小艾一起讨论《三十六计》,要不然就读六韬三略。呃,先生还让我读《书》,说不读《书》,不足以言兵事。

    这段时间,可真苦坏我了!”

    曹操大笑不止,连连点头。

    “对了,友学的《三十六计》,已经成书了?”

    “嗯!”

    曹操扭头对郭嘉笑道:“奉孝说的不错,让他老老实实一段时间。我等他这《三十六计》,足足两载,如今总算是成书了!正好,让他用鹿纹笺给我抄写一部,待回去时,正要好生看看。”

    郭嘉,笑而不语。

    +++++++++++++++++++++++++++++++++++++++++++++++++++++++++++++

    不知不觉,一行人已进入田庄。

    当得知曹操前来,把庄上众人吓了一跳。

    张氏忙带着一家人前来拜会。

    说起来,曹操也不算是外人,所以也不陌生。

    不过,他没有看到曹朋,不禁感觉有些奇怪,于是开口询问。

    “阿福这两日,一直呆在工坊里,很少在家。”

    “他在工坊作甚?”

    张氏不禁瞠目结舌,半晌后结结巴巴道:“叔叔莫非忘了?阿福如今尚在鬼薪,自然要去工坊。”

    拜托,是你判他鬼薪三岁!

    曹操顿时一脸尴尬,不知道该如何说才是。

    我是判罚他鬼薪三岁,却不是让他真的去做苦力啊。可这番话,他又不好说出口,总不能对张氏说:我让他鬼薪三岁,就是做做样子,不必当真。那一来,岂不是平白落了脸面?

    黄月英猜出了曹操心思,连忙道:“主公,其实夫君之所以去工坊,是有缘由。”

    “哦?”

    “夫君觉得,工坊效率不高,所以想出了一个流水线的做工方式。

    这几天,新的章程刚开始推行,必须要有人盯着才可以。夫君所以才会在工坊,以方便进行整治。等这新章程为大家所熟悉之后,自然就可以抽身出来,还请主公莫要怪罪才是。”

    “流水线?”

    曹操愕然,一脸迷茫。

    羊衜也觉得新奇,这做工的章程,自古就有之,需要改变什么?

    “月英,究竟什么是流水线?”

    郭嘉耐不住心中好奇,于是开口询问。

    黄月英想了想,“其实,用夫君的话,六个字就可以概括:标准化、制度化!”

    她开始详细的讲解了这流水线工作法,听得曹操,连连点头。而郭嘉则陷入沉思,待黄月英说完之后,他沉声道:“此法,似曾为暴秦所用。后暴秦灭亡,便不为人所知。友学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的确是不简单。看起来,他在西北两载,的确是收获不小,可喜可贺。”

    流水线工作法,早在先秦便有之。

    只是,这种方法在秦朝灭亡后,便少有人知,逐渐淡出。

    若非郭嘉读书驳杂,恐怕也不清楚这件事情。在他想来,曹朋能想出这流水线的工作方法,应该是源于他在西北的两年。毕竟,那里曾经是老秦根基所在,说不定会有人能够知晓。

    曹操,旋即释然。

    就在这时,曹朋回来了!

    他是得了曹彰的通知,才知道曹操到来的消息。

    匆匆忙忙赶回家,甚至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更换。看着曹朋一身泥污,汗流浃背的模样,不知为何,曹操鼻子一酸,差点流泪。

    这,可是为我打下了西北的功臣!

    却因为韦端那国蠹,而落得如此模样……

    “阿福,近来可好?”

    曹朋忙回道:“启禀主公,罪臣尚安好。”

    “好了好了,莫要说什么罪臣,此事……我今从虎牢前来,正好途经荥阳,所以来探望你。

    你明日,不必再去工坊,随我走走,说说话吧。

    说起来,这一眨眼快三年了,咱们就未曾相见。对了,刚才路上,子文说什么入山训练,明日可否陪我前去一观。”

    “此侄儿之幸。”

    张氏见曹朋回来,便带着黄月英等人退下。

    大厅里,只剩下曹操、郭嘉、曹彰、羊衜和曹朋五人。

    “阿福,听说你又做父亲了?”

    为什么说‘又’?只因曹朋不久之前,又添了一子一女。郭寰为曹朋生下一女,取名为曹媛,而甄宓则为曹朋生下一子,不过这名字,却颇为怪异,名叫曹叡。叡,是聪明的意思。

    按照甄宓的说法,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聪明的小子。

    可曹朋却觉得万分别扭!

    只因为这曹叡,正是历史上的魏明帝,曹丕之子。

    他有心反对,可无奈一家人都认为这个名字非常好,让他也找不出合适的辩解理由。为此,他这心里面,可是着实别扭了一段时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就渐渐的忽视过去。

    反正曹丕已经挂了!

    曹叡,是我儿子……

    郭嘉好奇的问道:“为何不见小鸾他们?”

    “呃,她们去雒阳白马寺上香去了。”

    “哦?”

    “我在西北新纳妾室,有些笃信浮屠。所以产子之后,想要去为孩子祈求福泽……小鸾和小寰正好也有心前往,就带着孩子一同前去。呵呵,估计过几日,她们就会返回荥阳吧。”

    “原来如此。”

    郭嘉也就没再追问。

    几人闲聊了片刻,郭嘉突然开口问道:“友学,今江东孙权,屯兵濡须口,虎视合肥,你可知晓?”

    曹朋一怔,“近来忙于工坊事务,确不清楚。”RO!~!

    ..

第527章 初论江东(1/2)

    第527章 初论江东(1/2)

    客厅里的气氛,陡然间凝重起来。

    羊衜不明白,郭嘉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这种事一般非近臣心腹,决不可能提起,更何况曹朋待罪之身,为何要向他询问意见?他下意识向曹操看去,发现曹操浓眉微微一挑,脸色旋即变得有些阴沉。反观曹朋,却依旧是一副轻松之色,丝毫没有压力。

    我一罪人,现在服刑,关心那么多大事做何?

    他看着曹操,显得风轻云淡。

    片刻后,就听曹操开口道:“今周公瑾督军,太史慈鲁肃为两翼,兵临濡须口。江淮局势万分紧张,你却整日里埋首工坊,沉迷于小道,终究是成不得大气候!阿福,你让我很失望。”

    羊衜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

    不过,他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会跑来和曹朋说这些事情。

    而曹朋呢,似乎毫无惧色,呵呵的笑起来……

    “笑什么?”

    曹操勃然大怒。

    曹朋却道:“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朋如今以待罪之身,鬼薪于工坊之中,理当洗心革面,闭门思过。故而,朋至荥阳半载,甚少与人联系。除偶尔与父亲通信,或三五饱学鸿儒往来,再也没有去理会外界种种纠纷。

    至于所谓江东之祸,不过是有心人危言耸听而已。

    自古以来,未有由南而北起事成功之道理。且不说江东人口稀少,虽资源丰厚,却是个未曾开发出来的贫瘠之地。孙权得父兄两世恩泽,堪堪站稳脚跟。若说他有意和主公为敌,我看他未必能有这等胆略。孙权出兵濡须口,与其说是窥视江淮,倒不如说意在北方,主公何惧之有?”

    曹操不禁呆愣住了!

    曹朋所说的由南而北起事成功,的确是没有出现过。

    即便是当年的楚国,实力何等庞大,但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

    事实上,不仅是两汉之前,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似乎也只有有明一代,朱元璋自江南起事,横扫**。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这样的例子。曹操闻听,不由得顿时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以阿福所荐,江南起事,何以不得成功?”

    不禁曹操好奇,包括郭嘉也露出侧耳倾听之色。

    羊衜极感兴趣的看着曹朋,等待着曹朋的回答。的确,对于东汉而言,曹朋的这个论调,颇为新奇。

    这时候,蔡迪端着一盆清水走进来,放到了曹朋身边。

    曹朋起身,洗了洗手,又擦了一把脸,拍了拍蔡迪的脑袋瓜子,示意他出去。

    “那孩子是谁?看上去似不是中原人士。”

    “哦,那是蔡大家之子。”

    “你是说……”

    曹朋笑了笑,“当初蔡大家方回河西,为子嗣将来而担忧。

    我见她操劳辛苦,于是便把小迪收到了门下,蔡大家才算是安心下来。那孩子原本叫阿迪拐,今唤作蔡迪。随我已近三载,虽说资质不算聪慧,确是个能吃苦的孩子,倒颇为懂事。”

    曹朋没有发现,郭嘉的表情有些古怪。

    而羊衜呢,则是一副若有所思模样,慢慢低下了头。

    曹操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蔡迪的背影,心里面还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阿福,你接着说。”

    “自有周以来,凤鸣岐山。

    天下大势,无非东西之争。八百年混战,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勿论春秋五霸,亦或者战国七雄,其焦点始终集中于东西之间。虽有楚国崛起,但相比之下,却一直气度不足。至秦扫**,汉室兴起,张子房劝都关中,垂安后世,于是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反观江东,不过六郡之地,荒僻偏冷。有山蛮之祸,更有地理之局限,人口稀薄。

    孙权偏安江东,借大江天堑,或能苟延残喘。

    但若说让他逐鹿中原,单凭借一个江东,尚不足以维持……更何况,江南少马,多以步卒。

    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孙权非孙伯符,有开疆扩土之能。

    此人不过一守家之犬,主公又何必担心……至于合肥之害,更不足为虑。只需派一大将出镇,辅以水军,足以令江东兵马退避三舍。”

    曹朋说罢,凝视曹操。

    他在言语中,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那就是,水军!

    而这恰恰是曹军目前最为缺乏,甚至说是最为薄弱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