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芨盖啄芨柚С郑暇顾橇⒐痪茫盗Ρ∪酢K哉庖淮卫矗翘岢隽艘泼窨仪搿硪环矫妫绻强梢郧V谱「呔淅霰恚蛴闹葜剑材芄凰忱矶唷8盖卓悸橇季茫龆ń蛹朗虾汗菇凇!

    曹朋点点头,表示明白。

    “那,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自然越快越好……父亲还想要和你先谈一谈,而后再做决定。”

    “那好,我收拾一下,咱们即刻动身。”

    +++++++++++++++++++++++++++++++++++++++++++++++++++++++++++

    夜了,黎阳渡口上,一队车仗,正缓缓登船。

    风从河水上游出来,格外轻柔……

    高顺站在甲板上,看着车仗缓缓驶上了渡船,思绪此起彼伏。

    突然,他感到有一只小手,扯住他的衣襟。扭头看去,却见一双若星辰般璀璨的黑色眼眸。

    那眼眸中,透着一丝丝惶恐和茫然。

    “高叔叔,你说……他还会记得我吗?”

    声音若黄鹂般清脆悦耳,却让人感觉,是那么的无助!RO!~!

    ..

第534章 南阳太守(1/3)

    第534章 南阳太守(1/3)

    再临许都,曹朋的心情却很平静。

    这座东汉末年的都城,从最初的残破,到而今的繁荣,却无法引起他半点情绪的波澜。而今的许都,和四年前的许都又是一番模样。巍峨皇城,城墙似乎比四年前高了许多,面积也增加了许多。但在曹朋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个被扩大了的牢笼,其性质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去年陛下言,皇城太小,气度不足。”

    曹真脸上透出鄙薄之色,冷冷道:“于是那些老东西便一个个在朝堂上请命,叫嚣着要扩建都城。父亲不得已,只得应下请求。可是那些老东西却不罢休,今年又提出许多非分之想。”

    曹朋知道,曹真口中的‘老家伙’,是那些东归老臣。

    说他们忠于汉室,但实际上又各有打算;说他们怀有私心,可一个个坚定的站在汉帝左右。

    与其说是国家栋梁,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蛀虫。

    曹朋对这些人,其实并无好感。

    “文举公,可曾闹过?”

    曹真一怔,旋即摇摇头,“孔融这两年倒是非常安静,很少出面,大多数时间在家中潜心学问。

    年初,他和刘祯、阮瑀合著《文论》,倒是引起了不少人关注。

    父亲也非常赞赏,还称赞他此举,乃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伟业,并赐三百金,让他们用于搜集失传的珍本,加以修编撰写。这件事也是最近一段时间,许都议论最多的事情。不少人受孔融等人的影响,也开始加以修学。似陈琳王粲徐干等人,都时常去向孔融求教。”

    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在曹朋耳边回响。

    王粲、陈琳、徐干、刘祯……

    这不就是传说中,那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吗?

    不过,在曹朋的记忆中,建安七子好像没几个能有好下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孔融了。

    在曹朋心里,孔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士。

    他所要做的应该是潜心学问,而不是参与朝堂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读书人心中的抱负,但也要因人而异。孔融是个很纯粹的文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朝堂上的权谋诡诈。若把他投入朝堂之中,早晚都会被撕成碎片,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反倒是让他潜心学问,有心情就去问两句,没心情就不理不睬。超然物外,方能保全其身。若孔融在历史上真的能够做到这般,恐怕老曹也不会下狠下,灭了他一家。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曹朋开始庆幸,从一开始交好孔融。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更不断把孔融从朝堂里拉扯出来。也正因此,才会有今日的《文论》吧。

    关于《文论》一书,曹朋没什么印象。

    反正记忆中,孔融应该没写出这本书来……

    而今,一本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著作问世,是否也代表着,一段新的历史?

    曹朋不知道,却隐隐有些期待!

    ++++++++++++++++++++++++++++++++++++++++++++++++++++++++

    “阿福,阿福?”

    “啊?”

    曹朋从沉思中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在一座门第高深的府邸前驻足。

    典府!

    “带我来这儿干嘛?”

    曹朋诧异的问道。

    这里是典府,而且是典府的侧门。

    如今官拜虎威将军,加城门校尉,关内侯的典韦,已另立府邸。不过这里距离曹府并不算太远,和司空府是背靠背而建。原来的典府,被司空府兼并了。但作为补偿,典韦获得了一座更为豪华的府邸,而且依旧是与司空府相连。如果不知道的话,会以为这里就是司空府的后门。

    但实际上,典府和司空府,也的确是紧密相连,中间只隔着一条小巷。

    出典府后门,就是司空府后门。

    也可以看得出来,典韦在曹操眼中的地位,没有丝毫的降低。

    “父亲让我把你暂时安排在这里,等他见过你之后,会另行安排住所。”

    “不让我回家吗?”

    曹真脸一板,“阿福,你是刑徒,焉能随意返家?”

    曹朋不由得,苦笑!

    他在许都也有住所,那奉车侯府,而今仍旧空置。只是,曹朋是刑徒,这身份的限制,注定他无法轻易抛头露面。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他出面来,总是会引起一帮子汉室老臣的喧嚣。

    典韦那厮,蛮不讲理。

    曹操和典韦又往来密切,曹朋住在这里,倒也不会惹人注目。

    这也是曹操为什么会派曹真,还带着虎豹骑把曹朋接过来。曹朋此时的打扮,和虎豹骑的兵卒并无区别。黑盔黑甲,面带猛虎黑铁面具,混在人群之中,根本就不会引起他人关注。

    曹真领着曹朋,迈步走进了典府。

    典韦也得到了消息,所以一直在家中等候。

    看到曹朋,典韦咧开嘴笑了,“阿福,这几年不见,你这小子,越发雄武了。”

    “拜见叔父!”

    曹朋和典韦不是陌生人,但有些时候,还是要遵循礼数。

    典韦哈哈大笑,上前拉住曹朋的手臂,“走走走,陪我喝酒去……子丹,没甚事的话,你先走吧。”

    曹真苦笑,和曹朋拱手道别。

    他还有许多事情,不可能一直陪着曹朋,这一点,曹朋也可以理解。

    典府中,牛刚,典弗,典存,还有典见,都在家中。见到曹朋之后,一个个兴奋的叫嚷起来。

    全赖牛刚的宣传,和曹彰回来后,他就不断和众人炫耀,他和曹彰在西北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其中不泛有夸张之处,却听得典家一众小子如醉如痴,一个个羡慕的,恨不得立刻前往西北。

    曹朋和典家诸子也不陌生,所以笑呵呵的一一招呼。

    而后,典韦的妻子牛氏,也出来和曹朋见过。先是感谢了曹朋对牛刚的照顾,然后又慰问一番,便下去准备酒菜。

    典韦带着曹朋,在花园凉亭里坐下。

    立刻有家奴端来了酒坛子,摆在凉亭里面。

    而典家诸子则嘻嘻哈哈坐在一旁,一个个看着那酒坛子,只吞口水。

    一群小酒鬼!

    可这帮家伙,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居然……

    曹朋哭笑不得,发现典韦并没有阻拦。反而让年纪最小的典见过来倒酒,还顺便递给了典见一碗酒水。

    这老子,可真是极品。

    但也正常!

    这年月里,可没有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

    甚至,连饮茶的习惯都没有。款待客人,无非酒汤两种……酒,自然容易理解;汤却并非是后世所理解的高汤老汤,而是一种经过简单处理,烹制出来的饮料。典韦这等人,当然不会喜欢‘汤’这样的物品,所以平日里,多用酒水来代替。家中更存着无数的美酒玉浆。

    “叔父,司空不是说一会儿要过来吗?”

    这大清早的就喝酒,曹朋实在是有点受不了。

    哪知道典韦一摆手,笑道:“阿福莫担心,司空今日公务繁忙,恐日间无法前来。他昨日已经告知,会在入夜前来。你只管歇着,莫要担心。午后圆德会回来,到时候让他陪你就是。”

    “对了,二哥和三哥……”

    曹朋神不知鬼不觉,推了一杯酒,疑惑问道。

    圆德,就是典满。

    典韦道:“圆德和老三最近有些忙碌,正点检兵马,不日出征。”

    “出征?”

    曹朋诧异道:“去河北吗?”

    典韦摇头,“不是,去叶县。”

    “叶县?”

    “元让,输了……”

    “啊?”

    曹朋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诧异问道:“什么元让输了?”

    但他旋即反应过来,元让不就是夏侯惇吗?

    此前,夏侯惇为南阳太守,驻守宛城。他输了?难道说,刘备对曹操,用兵了不成?

    典韦突然大怒,厉声吼道:“大耳贼恁狡诈,竟以诡计诈取宛城。元让不察,竟被那大耳贼所乘,结果……若不是魏延和贾文和及时出兵,险些丢了性命。而今,他驻守叶县,正是待罪之身。圆德和老三奉命,将前往叶县。魏延将接掌叶县防务,元让也要返还许都问罪。”

    曹朋,懵了!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十天前!”

    典韦苦笑一声,“想元让一世英雄,竟然栽到了大耳贼手中,我实在是为他感到不值……不过,你说这宛城,也真他娘的邪门。当初主公兵伐宛城,结果折了子潃。若非是你,我险些死在那边;后来张伯鸾也战败,死无全尸……而今,元让也输了,甚至连宛城,一并丢失。”

    典韦骂了半晌,却也没有说到正题上。

    曹朋越听越糊涂,依旧不知道,夏侯惇是如何丢失了宛城。

    还是牛刚看出了曹朋的疑惑,于是上前解释道:“三月时,刘备在襄阳成亲。当时元让叔父以为他不在,所以也就放松了警惕。不成想,月初,荆州突然兴兵,在涅阳集结兵马,意图棘阳。元让叔父听说棘阳危险,于是领兵前往解救,哪知被张飞在夕阳聚伏击,损兵折将。

    最可恨,便是那大耳贼已经悄然返回新野,并亲率兵马,乘元让叔父救援棘阳时,诈开了宛城城门。元让叔父返回宛城时,又险些被一个叫做赵云的家伙所杀,身受重伤。若非贾太中看破了大耳贼奸计,命魏文长及时救援,恐怕……不过,宛城一失,却是极为严重。贾太中亲自出镇舞阴县,又令魏延出镇叶县,总算是稳住了阵脚。主公之所以要晚一些过来,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这两天,许都闹得挺厉害,不过大都被主公压制,才不至于动荡。”

    不知为何,曹朋脑海中,突然闪过了‘火烧博望’四个字。

    历史上,夏侯惇也曾被刘备所败。

    没有想到,历史在这时候,竟然再次上演了夏侯惇的惨败,着实令曹朋,感到了几分震惊。

    原以为,曹操把他找来,是为吕氏汉国之事。

    但如今看来,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曹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却未留意到,典韦突然停止了破口大骂,而是饶有深意的看着曹朋。

    那双略显浑浊的黄睛,闪过一抹精芒。

    “如此说来,宛城已失?”

    “正是。”

    “那南阳郡,如今是何状况?”

    不等牛刚开口,就听典韦道:“不太安静。”

    “哦?”

    曹朋倒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脱口问道:“那颍川呢?”

    “颍川,倒是平静。”

    曹朋猛然抬头,向典韦看去。

    “叔父,你……”

    “呵呵呵,你这家伙,还真是聪慧。”典韦突然笑了,轻轻摇头道:“若是圆德有你十分之一的聪慧,我也就能放心了。”

    在曹朋的心目中,典韦一直是一个莽直之人。

    甚至连后世三国演义里,许多人喜欢典韦,就是因为他那种直爽。

    可如果你真的认为,典韦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可就是大错特错。能做到典韦这样的位子,而且依旧甚得曹操信任,若真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万万不可能……

    典韦是曹操的护卫,同时又是曹操身边,最后一道保障。

    谁又敢说,中南海保镖没有脑子?

    典韦充当的,就是这中南海保镖的头子。所以,更需要他胆大心细,并且有敏锐的直觉。

    宛城之战,他曾因贪酒误事,险些令曹操丧命。

    而后,典韦很少在办公时饮酒。能够控制住自己喜好的典韦,变得更加可怕。这也是曹操为什么手下那么多猛士,偏偏看重典韦的原因。盖因这个家伙外表粗豪,却有细腻的心思。

    “奉孝举荐,你为南阳太守。”

    “我?”

    典韦点点头,“元让是待罪之身,就算躲过这次,恐怕也要受到责罚。

    加之他身受重伤,司空已命华佗前往,不日将带他返还。如此一来,南阳郡太守出空,就成了一个问题。而今南阳郡,人心惶惶,需要有一个有手段,有胆略的人前往。奉孝向主公举荐你来接掌,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对此,主公也在犹豫,所以才让子丹把你接回来。”

    典韦给自己满上一爵酒,呵呵笑道:“若非有奉孝举荐,我和仲康又怎可能愿意圆德和老三,在这个时候,插足到那一滩浑水之中。如果是你前往南阳郡,我和仲康,都非常的放心。”

    南阳郡太守?

    曹朋这一次,可真的有些头昏了……RO!~!

    ..

第535章 江水如龙(2/3)

    第535章 江水如龙(2/3)

    入夜,禁时。

    许都的夜禁,从亥时开始,也就是大约晚上九点左右。

    整座城市都安静下来,不复白昼的喧嚣。长街上,回荡着执金吾的马蹄声,更伴随一阵阵脚步。

    许都,安静下来。

    至少从表面上看,它已经安静下来。

    典府后门大开,曹操从自家后宅的小门行出,横穿小巷,便走进了典府。

    曹朋和典韦恭敬相侯,典满许仪牛刚则分立两边。至于典存等人,则因为年龄的关系,没有在这里出现,早早的就被牛夫人赶去卧房歇息。典韦和曹朋紧走两步,躬身向曹操行礼。

    “恭迎主公。”

    曹操一笑,“君明,阿福,莫多礼。”

    他说着,微微侧身,露出站在他身后的一个少年。

    看年纪,这少年大约十四五的模样,生的眉清目秀,极有灵气。

    “曹植见过典将军,曹家哥哥。”

    他,是曹植?

    那个号称天下有才一石,子建独占八斗的曹子建吗?

    不过此时的曹植,尚为有那种极为出众的才学,但却让人觉得,灵气逼人。

    曹朋和曹植交道不多,上次见曹植的时候,还是四五年前。那时候曹植才十岁,却已有几分才学横溢之气。他看上去很聪灵,与曹冲的那种聪慧,颇有些不太一样。曹植的灵气,是在于他的才情上,但是却让人感觉大气不足,略显阴柔。曹丕死后,曹彰远在西北,曹操便把曹植带在身边,处理一些文牍杂务。但总体而言,曹操对曹植的评价,是略有轻浮……

    当然了,这也和曹植的年纪有关。

    今日来见曹朋,曹操本不想带任何人过来。

    却不知为何,曹植主动请求,让曹操也无法拒绝。是想要拉拢,亦或者是别有目的?

    曹操也说不准曹植的心思,只因这孩子,有时候思想太过于兔脱,即便是曹操也难以琢磨。

    曹朋微微一笑,“子建别来无恙。”

    而后,他向后退了一步,侧身让出一条路,“叔父,请。”

    曹操点头,迈步向前。

    曹朋和典韦分列左右,而曹植则与典满三人并行,一边走,一边好奇的打量着典韦这座府邸。

    别看两家离得挺近,但曹植却没有来过典府。

    他偷眼打量前方的曹朋背影,眼珠子滴溜溜打转,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行人来到厅堂,曹操坐在中央太师椅上,而曹植则恭敬的垂手,站在曹操的身后,也不言语。

    倒是曹朋和典韦,坐了下来。

    典满三人在屋外警戒,不需任何靠近。

    曹操嘬了一口绿豆汤,放下碗,对典韦笑道:“夫人这豆汤,确是一绝。

    里面好像加了蜜浆,好像甜了些。”

    典韦说:“拙荆也是听张先生说,暮夏气躁,当以蜜浆消解。只是把不住主公口味,所以……”

    “哈哈,下次少些就是,一半即可。”

    曹操和典韦说话,显得非常随意,大都是一些家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