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谌有一种感觉,虽说曹朋在海西,在河西,先后都是以推行屯田而打开局面。

    可是在南阳郡,他断然不会如此。

    因为,南阳郡的情况,和海西、河西,截然不同。

    曹朋并不是那种一招鲜,走天下的主儿。相反”刨艮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推行不同的政策。他在海西和河西,都曾推行过商业。但事实上,两地推行的手段,却不相同。

    在海西,是以民办为主,设立九大行会”以加强民间商业的竞争力。

    这是因为”海西坐于江淮地区,而江淮的商市,本就发达……可是再看他在河西郡的手段,却是以官方而进行推广。设立河西商会,几乎就是一个官方的组织。通过官方进行贸易,掌控”来加强河西郡的商业繁荣。两个地区,两种手段”也说明曹朋非是墨守常规的人。

    这种人,绝不能以常规的心态来对待。

    他在海西、河西推广屯田”却未必会在南阳推行,但是他的手段,究竟是什么?

    荀谌一时间,也无法猜测出来……

    可他没有办法当众说明,一来是照顾诸葛亮的面子;二来嘛,诸葛亮的主意”在短时间里”还是能够产生效果。所以”荀谌决定,暗中观察一下,对曹朋做出了解之后,再做打算。

    刘备问道:“那派何人前往?”

    荀谌想了想”“马孟常素有名望,而且能随机应变。

    可以使其出使舞阴,探听曹朋的深浅。嗯,还可以让子龙随行,也能给予孟常足够保护。”

    刘备闻听,欣然应允。!~!

    ..

第563章 隐忧(2/2)

    曹朋是谁?

    就在刘备开始为曹朋的到来而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整个南阳,甚至于荆州,都在谈论这个名字。

    年关将近,襄阳迎来一场大雪。

    刘表靠在床榻上,疑惑道:“孟德何以令小儿独当一面?”,言语中,透着万般的不屑。

    但是在床榻旁边的蒯越蒯良、蔡瑁张允”伊籍李珪等人,却知道刘表有些言不由衷。事实上,刘表的确是感到可惜!这曹朋,原本应该是属于他的手下!却不成想被黄射逼走,远赴许都。

    当年,黄射九女城逼反曹朋的事情,刘表怎可能没有听闻?

    他可至今仍记得,庞季兄弟跑到州廨当中,愤怒质问,令刘表哑口无言。只是当时刘表也没有在意。一个是微不足道的草民”另一个则是江夏黄氏子弟,他心腹爱将黄祖的儿子。孰近孰远,自然能一目了然。而庞季兄弟虽然对此不满,也仅仅是质问了一番,便没有下文。

    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不可能有结果。

    最终,庞季兵势,而庞德公入鹿门山隐居,从此不问世事。

    这井事也就慢慢平静下来。

    直到两年后,曹朋在东陵亭以一篇陋室铭而扬名时,才引起了刘表的关注。

    刘表对有文采的人,有着莫名的好感。他本身就是当时的八顾之一,在荆州更被称之为江夏八俊。治理荆襄,除了最早期的严苛铁血之外”基本上是以文而治。当他看罢陋室铭后”也不禁连连称赞。不过当他问过了身边人,这曹朋是何来历史后,便立刻抛在了脑后,再往后,曹朋做八百字文,要父成龙,为当时佳话。

    刘表再次对曹朋产生了兴趣,曾私下里对左右人言:可惜我有良才,却不得为我所用……

    直到那时候,他开始感到后悔。

    八百字文以后,曹朋一发不可收拾。

    三字经,弟子规两篇文章出世”得曹三篇之名。

    刘表若放在后世,绝对是那种文学青年的典范。看罢三字经后,忍不住扼腕长叹,深感可惜。

    那也是刘表第一次,对黄祖表示了不满。

    当然,黄祖那时候已径死了!

    榻旁众人,皆以沉默来应对。

    曹朋真的是一介“小儿,?若真如是,他也不可能在西北灭马腾,定羌胡”为曹操谋取整个凉州。

    “玄德而今若何?”,“刘皇叔坐镇宛城,正秣兵历马。

    曹朋小儿若至”恐也讨不得好处,父亲无需担心”夏侯悙非玄德公对手,曹朋亦非对手。”

    说话的,是刘表从子,刘磐。

    “巨石,此言差矣。”

    巨石,是刘磐的表字。

    蔡瑁冷笑道:“我听冬说,夏侯元让性情刚烈,然曹友学则善于后发制人。此人绝非夏侯悙一介莽夫可比,况乎他本为南阳郡人,比之夏侯悙,有着极大优势”更能得当地豪强所重。

    刘备能胜夏侯悙,却未必是曹朋对手。”

    刘磐是刘表的从子,却是坚定的嫡长子党。所谓嫡长子,就是刘琦。

    刘磐和刘琦的关系,远非刘琮可比。他也是山阳旧部,而且手握兵权”出镇长沙。论权势,未必输于蔡弱等人。

    刘磐冷冷道:“那以将军之意,莫非束手就擒?”,“我……”,“德佳,巨石,你们休要争执。

    玄德驻扎南阳,也并非没有好处,至少可以为荆州守住门户。他是不是曹朋对手,暂不清楚,但我想,玄德定会有所试探。不过,单靠玄德”不免有些势单力孤“…………虎儿何在?”

    “侄儿在!”

    刘磐身后站出一个三旬男子,身高近九尺,生的膀阔腰圆,孔武有力。

    此人名叫刘虎”是刘表的侄儿。同样是山阳旧部,不过他虽与伊籍等人走的近,却更忠心于刘表。刘虎是一员悍将!早年驻守武陵”与五溪蛮交锋多次:后来又前往江夏,曾与削策搏杀。他也是刘表麾下,少有的骁勇悍将。刘表曾赞说:江东狮儿,亦难敌吾家猛虎。

    此前,刘虎出镇江陵,掌控整个荆襄的辐重粮草。

    刘表道:“巨岩可愿驻守章陵?”,章陵位于新野以东,与湖阳只隔一座襄乡县。同样也是荆州门户所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地方,需有心腹之人驻守。

    一方面可以协助刘备,牵制曹军湖阳兵马:另一方面,又能节制刘备,防止刘备在南阳做大。

    刘虎插手应命:“侄儿凭叔父调遣。”

    “文德!”

    “末将在。”

    “就由你坐镇朝阳”巨岩在章陵,还请你多多照拂。”

    文德,名李珪,是刘表幕官。所谓幕官”就是没有实权的幕僚,类似于后世的参谋职能。不过,李珪对刘表同样忠心,所以刘表委任他为朝阳守将。其目的和刘虎出镇章陵颇为相似。

    李珪想了想”道:“末将愿往朝阳……,不*宋将还希望,能向磐公子讨要一人,不知可否?”

    刘磐立刻露出警惕之色。

    “文德,你想要谁?

    我先说好,你若是讨要叔平,我断然不会同意。”

    叔平,名王威,官拜裨将军,也是刘表帐下一员颇有能力的将领。不过”王威是荆襄人士,所以属于刘琮一脉。

    但此人确实很有能力,刘磐出镇长沙,也不想和荆襄世族闹得太僵,所以让王威在他手下做事。

    李珪不由得笑了”“磐公子不必紧张,我知你重王叔平,并不欲讨要。

    我向公子所借之人,乃黄汉升。却不知公子能否割爱呢?”

    刘磐”不禁犹豫了!

    李珪所言的黄汉升”名黄忠”南阳郡人氏。此人极为骁勇,曾与刘磐共守攸县”并寇于艾、西安诸县。后来别策不得不分海昏、建昌为左右六县,并下令太枣慈为建昌都尉,才算是抵住了刘磐等人。此人亦为刘磐所重,只是年纪已长,所以相比较而言,刘磐更重视王威。

    可是”黄忠有万夫不挡之勇,借出去还是有些不舍。

    但李珪既然开。”而他之前又说了除王威之外都可以借调的话语,也不好反悔。

    “文德要借汉升亦可,不过却不能委屈了他。”

    李珪笑道:“巨石放心,汉升之勇,我很清楚。若磐公子愿意借给我”那我就再向主公讨要一裨将军之职,不知主公可否答应?”

    刘表笑而应允。

    只是,除了蒯越之外,谁也没有留意到,刘虎脸上闪过一抹不快之色。

    刘虎也不过是裨将军”而今一老卒,竟与他同阶?这让刘虎感到非常不高兴,甚至有一种受辱的想法。

    蒯越在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并未说话。

    商议一番之后”刘表感到很疲惫”于是便让集人退下。

    蒯越蒯良二人走出了州廨大门后,蒯良正要登上马车,却听蒯越道:“子柔”可愿与我同车而行?”

    蒯良一怔,笑道:“兄长既然相请,良岂敢不尊?”

    说罢,他示意家臣,赶着车马跟随身后。而他则登上了蒯越的马车,在车厢里坐下,舒展了一下身子。

    “兄长,你这车子,确是奢华。”

    蒯越好奢华,这是荆襄人士尽人皆知的事情。

    听了蒯良的感叹,蒯越笑道:“子柔若喜欢,待会儿就赠与子柔。”

    “那小弟可就却之不恭。”

    两兄弟关系很好,彼此间也没有什么客套。

    蒯良问:“兄长找我,可是有事情要说?”

    蒯越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子柔,以为曹公命曹友学任南阳太守,可有深意?”

    蒯良掀开了车窗窗帘,向外面看了看”轻声道:“曹友学其人,我亦有所了解。当初蒯正为棘阳令时”曾写信说那曹友学,不可等闲轻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竟然黄家子误事,使我等坐失良才。观曹公行事,每一步皆有深意。他命曹朋出镇南阳,恐是为日后谋划。河北之战已迫在眉睫,袁氏子绝非曹公对手。待曹公一同北方,则必出兵征伐荆襄。”

    “曹朋,能稳住南阳?”

    “不好说……但曹公用人,素来谨慎。

    连夏侯悙都不是刘玄德之对手”而曹公却以曹朋为南阳郡太守,想必是相信曹朋能敌住刘备。”

    “刘宴德,豺狼乎?

    若他坐稳南阳,只怕荆州不保。”

    蒯良深以为然”点头不语……

    “今日我留意到,李文德举荐黄汉升时,巨岩公子似有不快。

    想那黄汉升一介老卒,竟与巨岩公子同阶。我本想刚才劝阻,但是见主公似乎已经决意。若我猜的不错,若荆襄有失,则章陵必为破绽。刘备恐难阻曹朋,你我需为族人,谋一出路。”

    蒯越轻声说道,令蒯良神色一变。

    “那以兄长之见,我等当如何行事?”

    “明日,你就前往鹿门山,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德公。

    就说,他当年弟子,重返南阳。若不忍荆襄生灵涂炭,还请德公出山,代为向他的弟子说项。”

    很多人都知道,当初庞德公想要收曹朋为弟子。

    后来曹朋成名之后,庞德公不止一次在众人前说可惜。只是,谁也没想到,曹朋又拜了胡昭为师。这也是庞德公感到心灰意冷的一个原因。在那之后”黄承彦一去许都,再不复返,而庞季病故,最终使得庞德公逍入鹿门山,从此隐世不出。除少数人外,都不清楚他的下落。

    恰好,蒯良就是那少数人之一。

    “此外,曹友学初至南阳你让蒯正走一趟舞阴,探探曹友学的口风。

    我记得了阳而今赋闲在家,那就加他一个从事的官职,代你我走一趟,子柔以为如何?”!~!

    ..

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1/2)

    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1/2)

    早在颖阴的时候,杜畿、卢毓等人就和曹朋谈论过,关于他出任南阳太守后,将带来的影响。

    曹朋也估计到,他的到来,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想要不声不响的就任?

    可能性不是太大。

    在南阳这块地界上,有什么风吹草动,那些世家豪门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没办法,那是一群地头蛇!

    所以,曹朋也没有打算隐藏身份,在抵达吴房之后,便立刻高调起来。他命人通知舞阴贾诩,正式告之南阳的官员,他即将抵达舞阴。只不过,越过中阳山后,他并没有立刻前往舞阴县。而是带着庞德和杜畿,与黄月英夏侯真邓艾等人,一路赶赴中阳镇,并要在哪里留宿一晚。

    中阳镇,是他的老家。

    曹朋没有忘掉,出发前母亲对他的叮嘱。

    “到了南阳,记得把老家的祖屋和田产收回来。”

    于是,曹朋便直奔中阳镇。

    +++++++++++++++++++++++++++++++++++++++++++++++++++++++++++++

    一晃,十年。

    十年前的秋天,曹朋杀了成纪,与父母和王猛父子一起逃离中阳镇,前往棘阳避难。那天晚上,风雪交加……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曹朋一家的命运,注定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又能想到,当年镇上那不起眼,老实巴交的曹铁匠,而今竟成为凉州刺史?

    谁又能猜到,那个整日里病怏怏,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死掉的少年,如今却成了南阳太守。

    当飞驼开道,白驼簇拥车马来到中阳镇外的时候,整个中阳镇,也随之沸腾了!

    南阳太守!

    这也许是小小的中阳镇,自建镇以来,到访的最大官员。

    特别是舞阴还属于曹操的治下,中阳镇自然而言,也是朝廷所属。听说这位南阳太守,很了不得。而且很年轻,据说还不到二十五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做到了南阳太守的位子,一定是有大本事的人。不仅仅是百姓慌乱,镇上的里长三老,纷纷在中阳镇十里外,列队迎接。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位南阳郡太守,就是当年那个杀人逃亡的曹氏一家。

    十年光阴,物是人非。

    十年前的老中阳镇人,而今已不太多了。

    剩下的那些人,也有人还记得‘曹铁匠’。听说新任南阳太守叫做曹朋,他们不仅感到疑惑。

    “孩子他爸,这个南阳太守的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怎么了?”

    “你还记不记得,当初在镇西头的老曹家?”

    “你是说……曹铁匠吗?”

    “是啊!”一个村妇抱着孩子,压低声音说道:“我可是记得,曹铁匠的儿子,好像就是叫曹朋吧。”

    “嘘!”

    镇民甲,也就是村妇的丈夫连忙示意她闭嘴。

    “妇道人家,休要乱讲。

    曹铁匠而今是生是死,还不一定。再说了,曹家那病怏怏的小家伙,怎可能是太守大人?同名,不过同名而已。你可别乱说,万一被太守大人听到,说不定会治你一个胡言乱语的罪名。”

    村妇那经得恐吓,顿时闭上了嘴巴。

    只是夫妇二人并不知道,不止是他们,还有不少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当年那个老实巴交的曹铁匠一家。但谁也没有开口,因为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无法把堂堂太守,和曹铁匠联系在一起。

    十二月二十八,是一个好天气。

    一连好几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官道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在路旁的原野中,已开始透出一抹嫩绿的色彩。

    远远,一队车马行来。

    当先是一支骑军,大约二百人左右。

    清一色白色衣甲,胯下大宛良驹。长矛,大刀,在阳光下折射熠熠光辉,远远便可以看到。

    骑军后,则是一行车马。

    而在车马后方,还有一群骑着奇形怪兽的军卒。

    西域白驼,白衣白甲,大刀强弓,行进间透出一股莫名的肃杀之气。

    看到那些兵马,镇民们不由得发出连声惊呼。他们大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中阳山下,老实巴交的百姓,何曾见过如此诡异的动物。那白色的骆驼,披挂着白漆铁甲,只露出修长脖颈和头部。为首的三老,连忙回头呵斥。而后整了整衣衫,努力做出灿烂笑容,快步上前。

    “中阳三老张成,拜迎太守大人。”

    他诚惶诚恐,匍匐在路旁。

    三老一跪下来,其余人纷纷跪下。

    骑队戛然停止住,张成匍匐在地上,可以感受到那战马喷出来的灼热鼻息。

    紧跟着,有蹄声响起。

    “张老先生,请起。”

    抬头看去,张成就看到一个魁梧的青年,跨骑一匹高头大马,在他不远处停下来。不知为何,张成发现这青年,似乎有些眼熟。可是他又可以肯定,他没见过这个青年,所以非常陌生。

    心里不禁万分奇怪,不过张成却不敢怠慢。

    “太守大人亲临小镇,乃小镇的荣幸。

    小人代表这中阳镇三千七百口乡亲,准备了薄酒一杯,特为大人接风。”

    说话间,一个青年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摆着一只精美铜爵。青年双手高举过头,战战兢兢,走到了那匹较之寻常马匹,明显要高许多,大许多,强壮许多的狮虎兽跟前。他是张成的长孙,年二十二岁。为了这次敬酒,张成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才为他的长孙争取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