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摇头笑道:“若仅如此,却把那曹友学想的简单了。

    据我所知他虽累世居住中阳镇,但并非人望出众家族。

    之前我还派人打听过,很多人甚至已经忘记了曹氏一家的存在。说实话,他与中阳镇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我却是不太相信。

    南阳,自光武皇帝中兴以来,便是乡党最为严重的地方。

    曹友学出镇南阳自需入乡随俗。依我看,他在中阳镇,并非是单纯衣锦还乡,只怕还有结乡党以立足心思在里面。如此倒也正合了南阳郡习俗,至少他在舞阴,可以有立足根本。”

    乡党,泛指家乡。

    古人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之为乡党。

    不过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乡党还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在其中…………南阳郡,是一个乡党之风极盛的地区。每一个地区,都会有乡党存在虽受制于官府,却又隐隐超脱于官府之外。

    就比如之前所提到的岑睡和成玛。

    岑瞌以功曹身份,而治南阳。成玛虽是朝廷命官,却无法控制南阳,反而要受制于岑瞌。

    其中,就有乡党的力量作粜换而言之这乡党颇类似于后世的本土主义。

    但凡在南阳立足,若无乡党的支持,就很难成功。曹朋虽是南阳人毕竟久离家乡,在南阳并无根基。所以他要立足南阳郡”就必须有乡党支持。而曹朋的乡党,就在那中阳瓴中阳镇,有人口三千七百余重。

    但这只是中阳镇本地的人口统计。事实上,从中阳镇走出,落户于舞阴县城,或者其他地方的中阳镇人,为数不少。这些人加起来,有近六七千人之多,算是舞阴县一个极大的力量。

    不过,由于中阳镇一直没有什么杰出的人物出现,所以如此众多的人口,却无法形成一股力量。这也使得中阳镇在舞阴县的地位,始终不高。当年成家可以在中阳镇横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成尧是舞阴县县令,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阳镇拿不出可以与成家抗衡的人物。

    也就是一个旗帜似的领袖。

    再举一个例子,众人皆知,南阳郡豪强林立。

    但这些豪强,多有乡党支持。比如棘阳的岑氏和邓氏。岑氏之所以能压制住邦氏一头,就是因为出了一个岑瞌。可不管岑氏如何强盛,却始终无法赶走郊家,却因为郊家的乡党力量。

    南阳,自东汉以来,有十大豪强。

    但不论是棘阳的郊氏和岑氏,穰城的宗家,新野来家等,身后都有着极为强大的乡党力量。

    之前夏侯慎在南阳,虽手握强兵,却始终无法融入南阳。究其原因,还是在这乡党二字之上。反观刘备,在出镇新野之后,大力招揽本地士人。寒士如张存王连,高士似马氏五常。再加上诸葛亮的居中调解,以及荀谌在一旁的辅助,所以还是得到了不少豪强的支持……

    而今,曹朋返回南阳,就必须要拥有足够强大的乡党力量支持。

    勿论是曹朋选择以舞阴作为郡治,还是在中阳镇的停留,无不流露出他要结乡党而自立的想法。

    贾诩隐隐约约猜出了曹朋的心思,也不禁暗自点头。

    曹朋无疑是通过中阳镇,而向整个南阳郡传递一个信息:我是南阳人,我当以南阳利益为重。“文长。”

    “末将在。”

    “曹太守开始布局,估计已有腹案。

    我想,接下来他一定还会有其他的动作。咱们就不要再等他了,你立刻返回叶县,随时等候命令。嘿嘿,这一下,南阳恐怕会要热闹起来。你回叶县之后,要小心提防刘备的举动。”

    魏延是个聪明人。

    历史上,他敢向刘备豪言:若曹操倾天下之兵,末将为主公拒之:若曹操统十万大军,末将为主公吞之。

    也许,会有人以为魏延是在吹牛。

    但能说出这样的言语也表明了魏延本身就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

    一个有能力的人,大都反应机敏。他或许开始有点不太明白,可是随之贾诩一句话之后他便反应过来。曹朋已经开始布局了吗?那么接下来,少不得就会有一场龙争虎斗,热闹要开始了!

    夜了但中阳镇却张灯结彩,喧嚣热闹。

    整个城镇,到处可以看到松油火把,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在陈式住所门外的长街上,摆着一溜食案大大小小的足有几百桌。酒水源源不断的送来,几十个从舞阴县赶来的厨子,忙碌不止,烹煮好的菜肴,更是不停送来。所谓流水席,就是不间断的饮宴。你可以吃饱了回家,睡上一觉之后再接着过来吃,总之没有任何限制。

    一般来说,摆出流水席,都是有天大的喜事,更需金主出资。

    曹朋是一个大金主而对于中阳镇人而言,而今官拜南阳太守的曹朋,无疑将成为中阳镇人的骄傲。陈式家的条件不算太差,有一个挺大的院子,还有几间房舍。曹朋就在陈府的厅堂上,不停与众人邀酒。酒席宴上但见他谈笑风生。忽而与众人诉说当年在中阳镇的生活,忽而谈及中阳镇的未来。在不知不觉中,曹氏祖屋和王猛住所的修缮事宜就安排妥当。

    “张老!”

    曹朋端着酒盏,笑呵呵走到张成的身边。

    张成身为中阳镇三老虽说心里面惶恐不安,可是这酒宴却必须参加。

    见曹朋过来,他连忙起身,弓着身子,露出阿谀的笑容。

    “太守大人。”

    “诶,你我乡亲,休要用这种称呼,岂不是有些疏远。

    过往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而今南阳局势混乱,我初返家乡,还需要众位乡亲齐心协力,一起经营。咱南阳怎么说也是光武皇帝的陪都,总不成被一些外乡人占居,在这里作威作福,是不是?”

    “那是,那是!”

    不禁张成连连点头,大厅里的耆老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能坐在这厅堂里的人,多是中阳镇德高望重,有些能耐的主儿。曹朋见众人点头,脸上笑容夹盛。

    “刚才张老向我请辞三老之职,我同意了。

    张老这些年来,在中阳镇劳苦功高,也是时候颐养天年。只是,这新任三老的人选,还需要各位多多费心,给我一个人选才是。但不知,张老可有什么推荐?也好让小子能够明帮”

    张成人老成精。

    他很清楚,自己早年得罪了曹朋一家。

    而今,曹朋不会为难他,但并不代表着,他可以继续执掌中阳镇。

    中阳镇三老的人选,必然会有变动。曹朋的幕僚邓芝,之前也已经把话挑明,他不可能继续担任三老。所以,早在酒宴开始前,张成便来到陈式家中,向曹朋请罪,将三老之职辞去。

    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辞去三老之职,虽说会使得张成一家地位下降。

    但却可以将家族保全……而且,张成也很清楚,曹家的崛起,已注定了中阳镇的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从前,张成靠着左右逢源,靠着家产,可以坐稳三老的位子。可现在,已轮不到他继续坐下去。

    与其被曹朋赶下去,倒不如主动一点。

    很明显,曹朋对张成的知趣,也非常赞赏。

    所以酒宴开始以后,他对张成父子,也一直是和颜悦色。

    三老,属于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于后世乡长的职务。负责查证调停纠纷,进行教化,同时要保证税赋的足量征收。这种职务,一般是由长看来担任。其权利和任务,就好像一个宗族的族长。不过族长的对象,是宗族:而三老,则带有极为强烈的地域性质,负责一个地区。

    张成与厅堂上众耆老相视一眼,心中不由得暗自一声苦笑。

    从这一刻开始,中阳镇以往一盘散沙的局面,将会发生改变。从今以后,中阳镇将会打下浓重的曹氏烙印……!~!

    ..

第567章 南阳之大贤(2/2)

    第567章 南阳之大贤(2/2)

    状态好差好差……

    卡文卡的欲仙欲死!

    +++++++++++++++++++++++++++++++++++

    曹朋在中阳镇结乡党,并非党锢的‘党’。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以曹氏为首的地区性群体。曹操也有乡党!谯县在曹操崛起之后,给予里极大的支持。在曹魏集团当中,有很多来自谯县的士人,担任着重要的职务。曹朋同样如此,他需要在南阳凝聚出一股巨大的乡党力量,来帮助他站稳脚跟,并对抗刘备的力量。

    三天流水线,眨眼过去。

    曹朋虽付出了大笔的钱帛,却也收获颇丰。

    黄月英和夏侯真决定,暂时留在中阳镇,监督祖屋的修缮事宜。

    既然曹朋要结乡党,那么这祖屋的修缮可就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依照曹朋的想法,就是还原早先的房舍。但黄月英和夏侯真都不同意。既然曹朋已经成为中阳镇的代表人物,那么曹氏祖屋,还有王氏宅邸,就必须要大兴土木,使其成为中阳镇,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建筑。

    如此一计算,这工程量可不小。

    必须要先购置土地,而后进行宅邸设计,而后在破土动工。

    购置土地?

    这并不困难……

    堂堂南阳郡太守,在老家置办宅邸,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至于宅邸设计,则由黄月英负责。

    同时,黄月英很喜欢中阳镇的环境。

    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而且颇为幽静和雅致。

    黄月英准备在中阳镇住下,着手一件极为重要的研究。

    对此,曹朋也没办法。黄月英是个很有主见的女人,她若是定下了决心,就很难做出改变。

    夏侯真则想在中阳镇陪伴黄月英,同时监督宅邸的修建。

    如此一来,当曹朋在正月初一启程离开中阳镇的时候,随行人员一下子减少了一半有余……

    蔡迪,被留在了中阳镇。

    还有一百多名仆从,也被留在了中阳镇。

    此外,尚有二百白驼兵,暂时驻留中阳镇,负责保护黄月英和夏侯真。不过曹朋在离开中阳镇的时候,也带走了几十名中阳镇的青年。其中,陈式作为牙将,和曹朋一同前往舞阴。

    陈式常年在中阳山狩猎,身手矫捷,力大过人。

    同时,他对舞阴县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给予曹朋极大的帮助。

    与黄月英二女依依不舍的道别,曹朋率领车马,直奔舞阴县而来。当天将晚时,车马抵达舞阴县城外。

    贾诩没有出面迎接。

    不过作为舞阴县县令的吕常,率领舞阴大小吏员,以及本地缙绅,在舞阴十里外的接官亭中,迎接曹朋的到来。

    贾诩,豫州刺史,太中大夫,都亭候。

    而曹朋呢,却只是南阳郡太守,领沔水校尉,武亭侯。

    除了爵位相等之外,曹朋的官职比之贾诩,相差甚多。自古以来,有贤君迎高士,却没有上官迎下官的说法。贾诩的官阶远比曹朋大,所以没有出来迎接,也在情理中,曹朋并不奇怪。

    吕常,南阳博望人,颇有声名。

    此前领雉县长,夏侯惇兵败宛城的时候,正是这吕常率本部兵马,死死抵住了刘备军的攻击,才使得曹军稳住了阵脚。贾诩接手之后,便把吕常从雉县调到了舞阴,拜舞阴令一职。

    虽说还是一县主官,但品阶上,却有提升。

    用贾诩的话说:元让驻守南阳两年,最大的政绩,就是发掘了吕常这个人才……

    由此可见,吕常确实不简单。

    曹朋在众人簇拥下,行入舞阴县。

    别看他是舞阴县人,可实际上,却没有来过舞阴。

    或者说,曹朋的前身曾来过,可是自他重生以后,却未曾进过舞阴县的城门。

    这舞阴县的格局,和大多数县城很很相似。面积虽然和荥阳县差不多,城墙坚厚,显然是经过精心修建。也不奇怪,建安二年,曹操兵败宛城之后,就驻扎于舞阴。当时为了抵御张绣的攻击,所以曹操下令重修舞阴县城的城墙,同时将舞阴县的面积,扩增了一倍有余。

    整个舞阴县,有人口七万余人,是一个大县。

    县城已五行格局而建,分为五个区域。正中央是县廨所在,以及一应公房建筑。

    西北角,是校场;西南角,则是市集……

    东北是贫民区,而东南居住的大都是本地富户,或者缙绅豪强。总之,这舞阴县的格局很简单,可以一目了然。曹朋一边走,一边聆听着吕常的讲解,同时在心里,对吕常暗自称赞。

    这吕常,倒也真是一个人才。

    他的思路很清晰,讲解的也非常流畅。

    对于一些数据,更是张口就来,显然是下过一番苦功。

    要知道,他来舞阴,也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便能有如此的了解,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有心人。

    曹朋暗自称奇。

    这应该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何故声名不显?

    事实上,吕常并非曹朋所想的那样,是个不为人知的主儿。勿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里,吕常都有登场。不过,三国演义中,对吕常的描写很简单,更歪曲了事实。演义中说,吕常曾被关羽击败;可是在三国志中,吕常官拜横海将军,西鄂都乡侯。当时关羽犯境,吕常率部抵御,令关羽无功而返。在其有生之年,威慑江东。直至黄初二年正月,吕常享年六十一岁而卒,孙权才派遣部将陈邵占领襄阳。所惧者,也正是吕常……

    可惜,三国名将如云,实在是太多了。

    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和歪曲,使得吕常并不为人知。

    “子恒可知,这附近有什么隐士贤人?”

    在前往县廨的路上,曹朋随口询问。

    吕常想了想,“舞阴县的隐士贤人,要说起来也不少。

    只是以下官看来,却多是一些不合用的人……坐而论道,或许还成。可若是治理地方,练兵治军,恐怕不堪大用。不过,太守既然询问,下官倒也有一个人选,却不知能否合太守心意。”

    “哦?说来听听。”

    吕常想了想,轻声道:“舞阴主簿李严,宛城人,字正方,素以办事干练而著称。

    然则此人清高自矜,所以不为人所喜,故而在舞阴主簿的位子上已有三年,未曾有过升迁。

    此前,他本欲还乡,不成想刘备出兵,占领了宛城,才使他不得不留下来。

    下官就任以来,李正方出力甚巨。舞阴能有而今之平稳,非下官的功劳,全赖正方尽心竭力。”

    吕常没有留意到,当他提到李严的时候,曹朋脚下微微一顿。

    李严?

    他心里不由得感到惊讶,莫非就是那个在诸葛亮出兵祁山,他督运粮草不力而编造谎言,把诸葛亮偏回成都的李严吗?他也是南阳人?依稀记得,这家伙似乎是巴蜀的官员,在刘备进驻西川的时候,才归降了刘备。而今,他应该在刘璋的帐下效力,何故会在南阳舞阴?

    也难怪曹朋会有这样的误会。

    李严在三国演义中登场的时候,便是负责镇守绵竹。

    所以,曹朋一直在心下以为,李严是西川人。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南阳人,而且就在他的治下。

    可事实上,在建安十二年的时候,李严的确是在南阳就任官吏。

    建安十三年,他为秭归县令。因曹操兵犯荆州,而投奔巴蜀刘璋,被刘璋委任为成都县令……

    曹朋停下脚步,回头向身后看了一眼问道:“谁是李严?”

    吕常闻听,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尴尬之色,期期艾艾半晌后,才轻声道:“正方在三日前偶感风寒,所以一直告病在家,故而不在这里。”

    偶然风寒,告病在家?

    曹朋眉头微微一蹙。

    是真的偶感风寒?

    亦或者是是……

    吕常刚才说了,这李严清高自矜,说穿了就是有点自负,目中无人。三天前,若非曹朋前往中阳镇,应该已经抵达舞阴县。所以,曹朋觉得这李严没有出现,恐怕有更深层的含义。

    “那倒是可惜了,本来还想见识一下这位李正方。”

    曹朋突然一笑,便把这话题带过去。

    吕常心里,不由得暗自可惜。

    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若是李严在场的话,正好可以为他引介,从此飞黄腾达。

    只可惜,这家伙臭毛病太多,莫名其妙的就张狂起来。如此一来,却平白丢了一个大好机遇。

    一行人,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县廨。

    天色已晚,吕常让官吏和缙绅们先散去,而后陪着曹朋,走进了县廨的大门。

    贾诩,正坐在客厅里,看到曹朋进来,清癯的面容上,顿时闪过一抹笑容,“友学,何以迟来?”

    曹朋连忙上前行礼,却见贾诩站起来,将他拦住。

    “友学不必多礼,你我也算是老相识……退之在凉州,常书信与我,言友学对他多有照拂。

    一直想要当面道谢,却不想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