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

    ..

第582章 活字印刷(1/2)

    第582章 活字印刷(1/2)

    中阳镇,曹府。

    一座巍峨府邸在中阳镇拔地而起,在阳光下透出雄浑气势。

    府邸依中阳山而建,几乎与整座中阳山,连为一体。房舍相连,亭台楼榭参差,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味。整座府邸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后宅的设计。与前院相连,却恰好位于山腰。坐在后宅凉亭,不禁能欣赏满山繁花似锦,更可以鸟瞰中阳镇,凸显出曹氏在中阳镇与众不同的地位。

    曹朋,就站在山亭之中,负手而立。

    邓艾一脸颓然,坐在他的身前,露出几分落寞之色。

    从棘阳回来,邓艾就显得无精打采。原本是想要帮助曹朋,却不想到最后,还是曹朋出手解决。

    若非白驼兵突然出现,弄不好连邓艾也要折在邓村。

    同时,曹朋在棘阳后期所展现出来的铁血手腕,也给邓艾带来了巨大的振动。

    整个邓村,凡是和邓威一支走近的宗房,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可以说,就算邓威不死,邓威这一支也没有出头之日。然则如此一来,邓村受到的影响,也就变得显而易见。

    邓芝私下里叹息,十年内,邓氏将无力压制岑氏。

    这其中固然有可惜,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无奈……到了眼前的富贵,视而不见,却为那虚幻的前程,而无视宗族利益。邓威一支,的确不适合再成为宗房。可是新的宗房,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建起。毕竟,宗房作为宗族的嫡支,所享受的利益固然惊人,却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威信。邓威一支,累世宗房,而今覆没,邓氏不可避免会遭遇混乱。

    新的宗房想要建立威信,还需要一个极为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本来,依着邓芝的意思,把邓稷推到宗房的位子上,最利于邓氏的休养生息。

    可是他的意见,却被曹朋否定。一方面是因为曹朋不希望邓稷和邓氏牵累太深,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邓稷一旦为宗房,定然会遭遇各种质疑。毕竟此前,曹朋诛杀了邓威一支,如果邓稷不为宗房,曹朋所做的一切还能用公事公办来解释,那么一旦邓稷成为宗房,势必把邓稷推到风口浪尖上。以邓稷的声望,想要对抗南阳宗族固有力量,尚有些不太充足。

    而那时候,曹朋可就是坐实了插手宗族事务的名头。

    所以,在举荐宗房的事情上,曹朋没有过问。

    而邓芝在反复思考之后,最终选定了人选。新任的邓村宗房之主,名叫邓迪。要说名声,并不是太显赫,而且也没有什么官位。不过他曾师从经学大家郑玄门下,早年间还举过茂才。从德行上而言,倒也无可挑剔。这邓迪,家中颇有资产,与荆襄世族,包括颍川世族,都有来往。人非常老实,是个忠厚的家伙。在邓村颇有名声,连邓威也不敢轻易得罪此人。

    最重要的,是邓迪一房,和邓稷,乃至于曹氏,有着密切的关联。

    邓巨业,也就是邓范的父亲,就出自邓迪一房。虽然邓巨业只是庶出庶子,却毕竟属于邓迪一房所出。有这么一个关系存在,也注定了邓迪一房,必然亲向曹朋。同时还能压制住邓村各种不满。就目前而言,把邓迪推到族长的位子上,是曹朋诸多选择中,最佳的方案。

    邓迪,还亲自到中阳镇,拜访了曹朋。

    他向曹朋表示,愿意让出邓氏在棘阳的一部分利益给岑氏。不过条件就是,希望能安排族人,入仕效力。他要求不高,只是小吏。曹朋在考虑了一下之后,便答应了邓迪的请求……

    邓威一死,邓村元气大伤。

    在短时间内,必然难以崛起,需要一些官府的保障,来维护他们的利益。

    这,似乎情有可原。

    总之,结果虽有些不尽人意,但至少还算是圆满。

    而对于南阳其他各家豪强的反应,早在曹朋下决心处死邓威的时候,便有了一些计较。

    只不过,时机尚不成熟,他不会轻举妄动。

    “小艾,为何不开心呢?”

    “舅舅,我是不是很没有用。”

    曹朋闻听,顿时笑了。

    邓艾的闷闷不乐,他已经猜出了端倪。

    只是邓艾一直不开口,他也不会主动询问。而今既然邓艾开口了,他也自然可以,顺水推舟。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过无数波折。

    曹朋自认,若非他重活一世,也许早就死在夕阳聚。而邓艾呢?根据邓芝所言,他当时的表现,并不算太差。

    “小艾如何这么说?”

    “我在邓村……”

    “诶,我当是什么事。

    邓村的事情,非你之过。连你邓芝叔父,不也差一点折在那里?人这一辈子啊,多一些磨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少年时太一帆风顺,长大后必然会有凶险。失败了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在于,你学到了什么。”

    曹朋坐下来,与邓艾促膝交谈。

    直到邓艾脸上重又露出了笑容,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小艾,这次返回舞阴之后,你就和小迪一起,在我身边做事吧。”

    邓艾闻听,不由得喜出望外。

    “舅舅,我可以留在你身边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你在我身边做事,少说,多听,多做……我不会给你什么指点。若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询问小迪。”

    “嗯!”

    邓艾点头应下。

    不过,他迟疑了一下,轻声道:“舅舅,那刘备你打算如何对付?”

    “刘备吗?”

    曹朋微微一笑,伸手揉了揉邓艾的脑袋,却没有回答。只是,那双眸子里,闪过一抹精芒。

    他撇了撇嘴,心中不由得一声冷笑。

    +++++++++++++++++++++++++++++++++++++++++++++++++++

    不是曹朋不想要对付刘备,而是因为,这时机尚未成熟。

    南阳就目前而言,需要稳定,不是动荡。

    刘表并不想要和曹操开战,而荆襄世族集团,同样不希望发生太大的冲突。若非如此,根本不必等曹朋就任,刘备早就向南阳用兵。只不过,受刘表的压制,刘备虽然攻占了涅阳宛城博望,却始终不敢再有动作。不是他不敢,而是担心动作太大,会引起刘表的警惕之心。

    曹朋在等!

    等待幽州的消息……

    不过,幽州的喜讯尚未传来,黄月英却告诉了曹朋一个好消息。

    她依照着曹朋所说的活字印刷术,完美的将其复制出来。从效果上来看,基本符合曹朋的要求。

    “阿福,这活字印刷成功,那岂不是说,我们可以进行书本刊印?”

    这年头的书籍,基本上是以拓印和手抄为主。

    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这书本刊印的费用昂贵……

    曹朋在工房里,拿起一张用活字印刷术刊印出来的八百字文范本,却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反对。

    活字印刷术,的确是一向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发明。

    但是就目前而言,时机尚不算成熟。

    书本,一直被世族豪强所垄断,若随随便便的刊印书籍,势必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开启民智,需要有一个过程。至少在最初的阶段,要避免刺激到那些门阀的神经,否则弊大于利。

    “不刊印书籍,又做什么用处?”

    黄月英忍不住疑惑问道。

    曹朋嘿嘿一笑,“从我赴任以来,刘玄德屡次发难,制造谣言。

    此次他更借由棘阳邓村的事情,挑唆各地豪强与我为难。我若不给他一点颜色,岂不被他小觑?”

    “你准备如何做?”

    曹朋脸上的笑容更盛,轻声道:“夫人莫问,只管看热闹便是。”RO!~!

    ..

第583章 斩草除根



第584章 南阳之争第一弹(2/2)



第585章 羊衜(1/3)



第586章 南就聚风云(2/3)



第587章 兄弟(3/3)



第588章 壮哉,傅将军(1/2)



第589章 不欲战,绝不畏战(2/2)



第590章 舞阴之危(1/2)给大家拜年,元旦快乐!



第591章 邓氏幼麟(2/2)



第592章 兵临城下(1/2)



第593章 连环计(2/2)



第594章 一枪三剑箭(1/2)



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长(2/2)



第596章 间隙(1/3)



第597章 曹家小贼今何在?(2/3)



第598章 反戈一击(3/3)



第599章 夺宛城(1/3)



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2/3)

    第600章大踏步撤退(2/3)

    不知不觉,已六百章了。

    庆祝一下,拜求!推荐票!

    ++++++++++++++++++++++++++

    夜,深沉。

    从育水上游吹来的风,驱散了仲夏的炎热。

    对于宛城百姓而言,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入夜后,从城门口方向传来的喊杀声,响彻天地。虽未持续太久,却足以将人们的睡意驱散。紧跟着,长街上传来铁蹄声阵阵,令人胆战心惊。

    有那好事的人,想要打开一道门缝,查看外面的情况,却立刻被家人阻拦住。

    “休多事,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对那些世代居住于此的老宛城人而言,经历过百万黄巾围城之后,就神马都是浮云了!黄巾之乱后,一直到建安元年,整整十余年间,南阳郡虽然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可小战争却不止。先是剿匪,清剿黄巾余孽;而后诸侯相争,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再后来,刘表入主荆州,令南阳郡稳定了一段时间。可没过多久,张济张绣叔侄来到了南阳,又是一阵冲突。等张济张绣叔侄稳住了脚跟,曹操率部前来,而且一打就是三次,次次惨烈无比。

    宛城人总算是看出了端倪。

    若是盗匪山贼来袭,最好举家逃难。

    因为这些盗匪山贼毫无规矩可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可若是诸侯相争,只要不是太过于惨烈的战事,宛城告破之后,基本上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动dàng。

    这些诸侯,可都是要脸面的人。

    他们占领一个地方,首先要安抚民心。

    想当初,夏侯惇驻扎宛城,是三令五申,整顿军纪。

    而刘备占领了宛城后,更严令部曲秋毫不犯,甚至免去了一年税赋。

    曹朋和刘备对峙,宛城人心知肚明。这宛城究竟是姓曹还是姓刘,对他们而言,其实关系不大。

    最重要的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只要他们不去招惹是非,想必那些军士,也不会sāo扰他们。

    在经过片刻混乱之后,宛城便恢复了平静。那些降卒们,有条不紊的被押送到了校场看押,曹朋也没有对这些降卒,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反而在进入校场后,还送来粮食,让他们自行做饭。这样一来,降卒们自然也就不会去jī烈的反抗,宛城就这样,被曹朋轻而易举的夺得。

    回想起来,曹朋也是暗道侥幸。

    整个宛城守军不足两千,而且在曹朋偷袭时,军卒们大都在休息,根本没有做出任何防备。

    而宛城的守将麋芳,并非一个意志坚强之人。

    曹朋对他,说不上喜欢,但也算不得反感。麋芳的小心思太多,太注重个人的得失。历史上,此人和傅士仁因一己之sī,见死不救,而累得关羽败走麦城被杀。而后,担心被追究,投降了孙吴。sī心越重,就越是怕死。若宛城守将换一个人,或者那向宠的年纪长一些,有了足够的资历,恐怕曹朋再想偷袭,难度就随之增大。多亏了刘备,让麋芳驻守宛城。

    麋芳下令,宛城军卒停止抵抗,使曹朋兵不刃血,夺取了宛城。

    不过,随即而来的问题,却又使得曹朋犯难了……

    这宛城,该如何处理?

    曹朋此次偷袭,是轻装出动,麾下兵卒,不过八百人!

    偷袭,足够了!

    可要说想要占领宛城,难度太大。

    且不说这城中降卒的人数,是己方两倍有余。而今天黑,宛城军卒还没有觉察,若天亮后发现了曹朋兵力缺少,必然会出现。曹朋虽然有把握控制住宛城的局面,但是却没有信心,抵挡住刘备军的反扑。而今他算是孤军深入,外无援军,想要占领宛城,谈何容易?

    可若是就此放弃,曹朋又感到可惜。

    好不容易夺取了宛城,就这么平白还给刘备,却非他所愿。

    坐在宛城府衙大堂之上,曹朋一手托着下巴,思忖着对应之策……

    “公子,这宛城还真是富裕。”

    陈式兴冲冲跑来,向曹朋汇报。

    他是在曹朋祖宅建好后,离开中阳镇,随曹朋一同来到舞yīn。曹朋发现,这个自己前身的好友,并非一个简单的人物。武艺不俗,已直逼一流高手的水准,在二流巅峰状态。只不过,陈式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比曹朋还要大两岁。而今再想突破,是万万不可能……虽然成不得真正一流武将,可是在曹朋而今的部曲当中,也算是抢眼。至少,可以担当一些重任。

    姜冏留在舞yīn,而庞德前往湖阳支援。

    曹朋顺理成章的把陈式提拔起来,让他暂领飞驼兵。

    “怎么说?”

    曹朋被打算了思路,却没有lù出不快。

    陈氏笑道:“刚才在西校场里,发现了三十囷粮草。

    据守卫粮仓的人说,是前些时候刘备从新野运送过来,准备充当军饷所用。乖乖,三十囷,看上去可真吓人。”

    “多少?”

    “三十囷。”

    曹朋立刻起身,“快带我过去看看。”

    没想到,刘备在宛城县里,囤积了这么多粮草。一囷是三千石,三十囷,可就是近十万斛。一斛一百二十斤,这三十囷粮食,差不多有一千万斤。刘备囤积这么多粮草有什么用处?

    答案呼之yù出!

    刘备早已有了计划,要和自己决一死战。

    三十囷,想来是倾刘备所有。他在新野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家底儿。而今他把这些家底儿都搬到了宛城,那目的不是非常明显?虽然曹朋不清楚新野而今还有多少粮食,可依稀能感觉到,刘备的家底儿,已不会太多……这些粮草,绝不能再留给那大耳贼……

    想到这里,曹朋突然心生一计。

    “子范,立刻派人通知城中百姓,每家出一人,前来领取粮食。

    每家勿论人口多少,可得五斗粮食,丑时之前,必须要分发完毕。剩余粮草,给我集中起来,一把火全都给我烧了。寅时之前,全军撤离宛城,在卯时必须渡过育水,进入南山,不得有误。”

    “啊?”

    陈式闻听,顿时一怔。

    “撤出宛城?

    友学,咱们才刚占领了宛城啊……”

    这就是陈式和庞德之间,最大的区别。

    若是庞德或者姜冏,曹朋发布命令之后,二人会在第一时间执行,而不是提出什么疑问来。

    而陈式,才由一个山民,转而成为军人。

    从骨子里,他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成为一个军人的觉悟。

    曹朋眼睛一瞪,陈式立刻闭上了嘴巴。

    他感到心疼!

    可是又无可奈何。

    宛城县户籍登记,有一万七千户人家。但实际居住在宛县县城里的,不过六千多户而已。现在距离丑时,还有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从时间上算,绰绰有余。六千多户,每家五斗,也不过百万斤粮食。也就是说,曹朋这一把火至少要焚掉九百万斤粮食……这对于在半年前,还要为温饱而努力的陈式而言,怎可能不感到心疼?可是,军令如山,他也没有办法。

    曹太守要分粮食?

    军卒敲着铜锣,沿街通知。

    许多人家听到了消息,全都呆愣住了!

    自古以来,只听说官府从百姓手里拿走粮食,而今居然要分发粮食,确实让人感到稀奇。

    不少人一开始并不相信,担心这是曹朋征兵的花招。

    毕竟,能拎得起六十斤粮食的人,肯定有一把子力气。你总不可能让一个连走都走不动的老头子,跑去领粮食吧。很多人心中存有怀疑,可毕竟有那胆子大的,忍不住yòuhuò,打开家门,跑去粮仓。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这些人拎着一袋子粮食回来,脸上lù出幸福的笑容。

    “真的要送粮食?”

    “那还有假!

    已经把粮食领回来的人,兴奋的说:“校场那边正在盛装,快点过去吧,丑时之后,就停止分发了。”

    众人闻听,顿时兴奋起来。

    于是,就看见一座座房舍打开门扉,人们推着小车,或是牵着骡马,往校场走去。粮仓校场上,灯火通明。陈式指挥军卒,将一袋袋粮食分发出去。看着百姓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曹朋顿时感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