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五胡乱华-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峰也不多说,向边上挥手示意,几名老黄门立刻分散入殿内,在每人的几案上摆了一枚金币、一枚银币与一枚五铢钱。

    “这是。。。。?”众人纷纷拿起细细观察,议论声再次响起。

    “这是金子啊!还是足金!”一名官员把一枚金币放入嘴里咬了一口。

    “难道是钱币?做工挺精致的,但中间为何没有方孔?”又一名官员一手掂着一只,向相邻的同伴问道。

    旁听席上的百姓们,注意力迅速就被吸引过来,他们虽然不使用钱币,但也知道金银是个好东西,奈何殿中不允许他们交流,只得强压下想说话的**,而席中的大多数官员都不清楚云峰的意图,交流了小片刻之后,陆续把不解的目光投向了云峰,只有羊明与谯秀的目中现出了一丝了然。

    云峰迎上众人目光,问道:“这是孤前不久铸造出的金银币,诸位觉得成色如何,份量可足?”

    官员陆续点头称是,对于他们来说,用肉眼分辩金银的成色并非难事,黄金成色越足,色泽越深,重量也越重,硬度也越软,抛掷在几案上,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无弹力。而假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有余音,落地跳动剧烈。白银则洁白有光泽,徒手可以折弯,抛掷时弹跳不高,声音平稳。反之,跳的较高,声音尖亮者,为假或成色低的白银。

    裴宽拱了拱手:“不知大王铸造金银币做何用途?莫非是打算用于与商贾交易?”

    云峰点点头道:“并不仅止于此,三个月之后,王庭、京兆、各州城官吏的俸禄全部改为发放钱币,原本的米、布一律停发,以市价折合成钱币发放,包括年底的岁钱,也全部折合以钱币发放,而其余郡城县城,两年之内不作改动,仍是米、布、钱混搭,两年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改。”

    这话一出,众皆哗然,关中不必多说,向来不使钱,就连凉州出身的官员们也是大为诧异,他们都是钱、米、布混搭,从来没有只发钱的先例,不过,相比于关中官员,又要好上一些,毕竟钱币在秦凉二州是广范流通的。

    云峰双手一压,大声道:“诸位,都静一静,孤瞧你们似乎很抵触啊,难道这钱币是伪劣币?孤明白,关中地区曾经伪劣币泛滥,套取大量资财,害的诸多百姓倾家荡产,因而大家憎恨钱币,孤可以理解,但钱币用于流通,有米、布帛不可替代的优势,汉家江山四百年,钱币跟着使用四百年,从未发生事端,只是汉末战乱频起,伪劣币大行,才令钱币自败名声,不过,孤可以承诺,我秦国境内绝不允许有任何伪劣钱币流通,也不允许私筹钱币,一经发现,从严从重惩处,绝不姑息!好了,诸位有何想法,但请直言。”

    众人面面相觎,云峰都把话讲到这个地步,他们清楚,再反对,必然要引起他的不快,但心里总是有那么或多或少的不习惯。

    还是裴宽,向云峰问道:“臣明白大王的意思,按理说,如果真能以足值钱币流通,的确是件好事,只不过,仅以三月为期,是否操之过急?若是长安粮价暴涨又该如何?”

    羊明接过来道:“裴令尹多虑了,大王早考虑到了这一点,届时会准备大量的布帛、粮食,以供应市集需求,绝不会引起大的波动,而且前汉时期,长安为天下中心,商贾云集,市贸繁荣,可是你再看看如今的长安,街头可有人气?其衰败景象与我秦国的国力不符啊,大王投放足值金银币,将会促进商贸流通,而诸位,包括我秦国上下人等,皆可从中获利,这点凉州出身的官员最是感受良深,裴令尹若有暇,随意找人询问一二便知。另外还有一点,大王这也是在为了你关中百多坞堡着想。”

    “哦?”裴宽略有些愕然,这又与咱们坞堡有什么关系,只是为官这么多年,哪些话可以问,哪些不可以问,他还是清楚的,于是带着一头雾水向云峰施礼道:“臣多谢大王体谅!”

    云峰摇了摇头,这分明就是揣着糊涂当明白,不禁笑道:“孤与你关中大族有约,三年后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收购你们手里多余土地,其数额必然巨大,若是支付粮食布帛,稍有保存不慎,难免会受潮或是招来虫蛀,若果是如此,孤岂不得给埋怨死了?是以打算以金银币作为支付,既使你们窝在手上百八十年,也不必担心腐坏变质,如今你可明白了?”

    这么一说,裴宽心头豁然开朗,如果能保持币值稳定,的确对他们大族有百益而无一害,心头不禁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感激之情,发自内心的再施一礼:“臣明白了,臣代我关中诸姓谢过大王仁德。”

    云峰挥挥手道:“这是孤的份内之事,孤也从不抢夺民财,裴公不必多礼。”

    钱币的事情圆满解决,席中气氛也轻松了不少,在坐的大多数人都清楚,云峰所谓的“不抢夺民财”是怎么一回事,皆是现出了会心的笑容。

    裴宽却象是想到了什么,又问道:“臣请问大王,这金银币与五铢钱之间该如何兑换?”

    云峰淡淡笑道:“以武皇帝太康年间盛世为基准,一斤黄金兑十万钱作为计重单位,每斤黄金铸一百枚金币,每枚金币兑一千钱,而金银比价为一比五,一枚银币兑两百钱,这是王庭基准定价,但实际流通中肯定会略有浮动,因此孤拟设一职司,专门负责钱币铸作、发行、与监测,若是金银涨幅过大,该职司会大量投放金银币同时回收铜钱,若是金银贬值,则反向操作,把这三种钱币之间的比价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波动范围之内。”

    裴宽由衷的拱了拱手:“大王考虑的面面俱到,臣敢断言,如果能落到实处,民间将不会再排斥钱币。”

    云峰点点头道:“托你吉言!”说着,目光向下一扫,似在询问还有谁要上奏,今天这个朝会已经开了将近两个时辰,云峰也达到了自已的目地,如果再无他事,他将宣布散朝。(未完待续。)

第一五九章 日蚀将来

    “嗯?”云峰的目光定格住了诸葛显,他的脸上带着不明显的欲言又止之色,并时不时与谯秀做着眼神交流,当即问道:“诸葛门主,是否有话要说?”

    “这个。。。。”诸葛显眉头一皱,看上去有些为难,不自觉的再次望向谯秀,却见谯秀向自已略一点头,于是咬咬牙道:“禀大王,臣经过观测与推算,三日后巳时到巳时二刻之间(上午九点到十点),关中会有日蚀出现!”

    “这。。。。这怎么可能?怎可能会有日蚀出来?”

    “我秦国战无不胜,大王又行仁政,深得士民爱戴,日蚀该当出现在羯赵或是江东才对,钦天监正,你不会算错了吧?”

    “钦天监正,要不。。。。你再重新推演一遍?日蚀事关重大,可万万出不得分毫谬误啊!”

    一时之间,群臣包括百姓们均是面色骤变,嘈杂声四起,一股慌乱的气氛迅速蔓廷开来。

    古代士人认为日食是大凶之兆,天现日食,兆示着君王不道,政局紊乱,上天因此降下罪责,严重性远超诸如地震、洪涝旱灾、山陵崩裂等等重大灾害。民间则把日食看作天狗这类的恶神为祸人间,故意破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

    云峰却是暗暗叫好,数日前向民众开放的天文馆,并未引来百姓们关注的目光,令他颇有种一拳打在棉花堆里的感觉,而日食这种几十年乃至数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恰于此时出现,这正是个普及天文知识的绝佳时机。

    可是诸葛显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对于他来说。最引为自傲的既不是罕有敌手的武功。也不是天机门门主的身份,更不是诸葛菲为云峰诞下长子,而是他钻研了几十年的天文知识!

    尽管由于天文望远镜的出现,使他彻底颠覆了自已一贯禀持的宇宙观,但是诸葛显有自信,如果单论对天象的观测与推演,朝中除了谯秀这个老冤家,朝外除了朝庭钦天监正虞喜。世间再无人能入了得他的法眼,即使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每每于天文方面发表惊人见解的云峰也没这个资格。

    这样的人,却被一群不懂天象的家伙所质疑,这让诸葛显如何能忍受的了?

    诸葛显面色一沉,微微怒道:“不劳诸位操心,老夫有十成把握敢确定,三日后关中必现日蚀,是非曲直,届时自知!”

    “这该如何是好?日蚀乃天之惩诫啊!”

    “钦天监正,重算一遍又有何妨?谁能保证没个出错的时候?”

    群臣们又七嘴八舌的劝起了诸葛显。他们不相信日食是由云峰的失德所引来的,那么。唯一的结论是,诸葛显算错了。

    诸葛显的怒意愈发的明显,云峰暗暗摇了摇头,摆摆手道:“诸位请安静,日食虽难得一现,却属正常天象,与天之罪责又有何干?《史记、夏本纪》有载:仲康五年,夏国都有日食,白日如黑昼,民尽皆惧之!但日食过后,夏并未亡国,反而又传一十三王,至履癸(桀),因荒淫无道,才被商汤取而代之,而仲康本人亦非一无道之君,夏历太康之乱,国势本已衰微,却于他手重现中兴之象,诸如此类,史书中多有记载,孤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请诸位再想一想,历来日食降临,可有人因此身亡?又或是财物受损?没有罢?日食过后,该是如何还是如何,与黑夜的唯一分别,仅是时间极短而已,由此可判断,日食根本与上天的责罚无关,是以不必惊慌。”

    这么一说,殿中再度议论纷起,有人开始引经据典,支持云峰的观点,但也有抱着老黄历不放,非把日食与天意联系起来,渐渐地,群臣形成了两派,声音越来越大,有向着争吵的趋势发展。

    云峰观察了小片刻,他也清楚,抱缺守旧的还是大有人在,哪怕举出再多的例证,也没可能让这部分人在短时间内把脑筋给扭转过来,不过,这倒是给了他一个极好机会,恰可以借此来观察群臣对新思维的接受能力,如果固执的可怕,那就对不起了,云峰已生出了逐渐把他们替换掉的心思。

    暗中记下了十几个人名,云峰又双手一压,大声唤道:“日食究竟是否凶兆,已无须再辩,但日食乃难得一见之天象奇观,窝在家里躲避岂不可惜?”说着,向诸葛显问道:“诸葛门主,你门中可以清晰透光的琉璃片尚存多少?”

    诸葛显一口答道:“回大王,尚余一千二百片左右。”

    云峰接着问道:“日食的原理不知诸葛门主可清楚?”

    诸葛显黑须一捋,傲然道:“日食由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距离变化所产生。”

    云峰满意的笑道:“这就好,诸葛门主,孤交由你与门中弟子一个任务,用炭火把琉璃片烤成全黑分发给百姓,组织观看日食,并适时讲解日食产生的原理,以去恐惧之心。若是琉璃片不够分发,可让百姓打盆清水滴适量墨汁,借太阳的倒影看日食,但切记一点,绝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否则会灼伤眼睛,不知可有问题?”

    诸葛显拱了拱手:“请大王放心,呆会儿散了朝,老夫便着手于此事。”

    “有劳诸葛门主了!”云峰点了点头,又向群臣唤道:“诸位还有何事须奏?若再无他事,今日就此散朝,另外补充一点,日后招募百姓旁听为定制,军事机密除外。”

    众人相互看了看,无人开声说话,于是,云峰正准备下令散朝,却见一名亲卫飞奔而来,施礼道:“禀大王,有一大。。。。大。。。。”这名亲卫光是大大个不停,后面的话怎么也出不了口,令所有人都替他心急,而他自已的脸孔也憋的通红。

    云峰不禁大奇,问道:“孤知道你不磕巴,是否有难言之辞?有话直言便是,莫非孤还会与你计较?来,进来说。”

    “末将谢过大王!”亲卫口齿伶俐的应了声后,迈入殿内,再次施礼道:“大王,宫门外来了几名胡虏,自称是大。。。。大秦僧侣,受他家皇帝之托,来与我国通好。”

    云峰总算明白亲卫口吃的原因了,自已的国家是秦国,外国僧侣反而来自于大秦,这的确不好开口。(未完待续。)

第一六零章 基督教

    本来已打算各自回家的官员们,听说竟然有外邦僧侣前来朝见,不由大感兴趣,在他们的眼里,外邦使节是来朝见,而不是正常的外交往来。

    “这也太神奇了吧?我秦国立国不足一年,那。。。。那大秦如何得知于此?”

    “是啊,大秦远在西方万里之外,即使有细作潜伏于上邽,也没可能这么快就传递回去啊?”

    “不错,就算他有本事传递回去,又怎可能年内赶来朝见?的确是不可思议啊。”

    对于大秦僧侣来访一事,云峰也觉得挺是不解,但是耳中听着下面众人一口一个大秦,心里又感觉非常别扭。

    “咳咳~~”云峰清咳两声,待官员们停止了议论,这才道:“大秦一名,实是由于前汉张骞误记,乃至以谬传谬,大秦本名为罗马,自今日起,书册中记载及称呼应一律更正为罗马。”

    “呃?骡马?”众人面面相觎,大王不带这么侮辱人的吧?这是贬低人家当骡子当马啊!不过,他们本就持有大国上邦的心思,异族人为骡为马倒也没什么不妥,因而也无人开声反对,脸上却是纷纷现出了忍俊不止的表情。

    云峰可是万万料不到席中诸人已经曲解了他的原意,在他想来,或许是罗马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古怪的,众人才会有此反应,是以也没放在心上。

    云峰亦是莞尔一笑,向亲卫吩咐道:“请罗马僧侣入殿。”

    “遵命!”亲卫领命而去。

    不多时,“骡马僧侣觐见!”在老黄门的长长尖鸭嗓子拖音中。一行四人渐渐地现出了身影。

    云峰、群臣、旁听百姓。乃至宣室殿内的随侍人等。不由得腰背一挺,面容一肃!身为大国上邦,外国使节来朝,应有的威仪与姿态必须要表现出来。

    不多时,罗马僧侣及其随从已步入殿中,众人纷纷看去,领头的是一名披散着灰白卷发的老年人,高目深鼻、眼珠碧蓝、颧骨高突。金色短须覆盖住了大半片脸颊,身着一袭露出小臂的粗麻布外袍,外露的胳膊上,满布着细密的金黄颜色绒毛,而身后随从中,有两人与他外貌相似,只有一人是黑发黑眼,但也鼻子颧骨较为高突。

    席中诸人纷纷现出了讶色,在他们的眼里,羯人的长相已经够古怪了。但这一行人外貌之怪异,要远超于羯人。不过云峰、诸葛显等高手的目中却是现出了一丝凝重,领头老人那碧蓝的眼珠深邃似海,仿佛蕴含着夺人心魄的力量,似乎稍有把持不住,心神就会被吸入其中,而他的身上,又隐隐约约的散发出了一种庄严、温和、虔诚与慈悲等掺合在一起的复合性气质,使人会不自觉的生出顶礼膜拜之心。

    云峰暗暗凛然,他有十足十的把握可以确定,这名老人是一个基督教高手,基督教高手在前世曾有过交手,身上也带有类似的气质,只不过,很可能是受了现代社会名利熏染的缘由,那些高手的气质远不如这名老人来的正宗、来的醇厚。

    老人锐目快速一扫席中诸人,当看到云峰时,也是同样的现出了一丝诧异,或许是由于云峰的年龄,也或许是与云峰的功夫有关。

    老人随即单手抚胸,躬身一礼,嘴里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觎,谁都听不懂,包括云峰也是一头雾水,他前世只是略通英语,而且是中式英语,如今遇上了古罗马语言,他也没辙了。

    老人身后的黑发人踏前一步,向云峰施了一礼,以较为纯正的洛阳口音介绍道:“禀大王,小人乃龟兹人士,名为尸蜜波,是这位大秦教士塔克苏布。。。。”

    尸蜜波才刚刚介绍到老人,云峰就挥手打断道:“你给孤记住,大秦本名为罗马。”

    塔克苏布目中的讶异再次一闪,云峰说的什么,他虽是听不懂,但对于罗马二字,还是能大致猜出这就是自已国家的名称。其实他也挺郁闷的,这一路东来,自从出了萨珊王朝之后,所有人都不再称呼他是罗马人了,而是改称为大秦人,尽管塔克苏布曾尽力分辩过,奈何架不住人多啊,久而久之,也就默认了自已大秦人的身份,如今竟然听到云峰能叫出自已的国名,不禁多看了两眼。

    云峰淡淡一笑,也不解释,示意尸蜜波继续。

    尸蜜波接着道:“大王所说的小人记住了,这位是罗马教士塔克苏布,他受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之托,前来与大晋通好,这个。。。。”说着,有些不安的看了看云峰,这才咬咬牙道:“因罗马山高水远,君士坦丁皇帝与塔克苏布教士难免不清楚中土的变化,所以。。。。所以预备的国书是呈给大晋天子的,这位教士也是原准备前往建康,而小人在得知大王攻克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