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五胡乱华-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袁耽张口结舌。脸面臊的通红。他的感觉。仿佛是骗了小孩子的钱财,然后家长找上门来讨要说法。

    众人全都面面相觎,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桓氏家境清贫,这一块金子恐怕是桓彝省吃简用若干年才勉强攒下的积蓄,如今被桓温图个痛快丢进了袁耽的赌场,不生气反倒不正常。

    荀崧苦笑道:“也怪老夫写的太匆忙,没与你说清。秦王已擢桓温暂代谢尚海门水军督三年,若是干的好,当会另有重用,与之相比,区区一块金子算得什么?你也莫要心疼,实在不行,老夫补给你,可不要为难小辈!”

    “呃?”桓彝脸上的怒容迅速敛去,隐现思索之色,他知道钟山脚下是云峰的军营所在。这一路上都在猜测荀崧召自已前来的意图,却没料到。会是如此结果,这也意味着,自已对今后的道路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必须要与云峰或是刘琨中的任一方划清界限。

    允许桓温出任海门水军督,等于倒向秦王一系,而与刘琨从此成为政敌,反之,则只能彻底转投刘琨怀抱,以求避祸。

    至于明里投靠云峰而暗里为刘琨效劳,这个念头从未升起过,当时没有无间道这一说法,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没那可能,凡是背主叛上者,均为士林所不齿,这也是桓氏隐瞒出身来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屈身事仇,总不是光彩事,会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所有人都在注视桓彝,尤其是桓温,更是紧张的死死咬住嘴唇,汴壸突然喝道:“茂伦,莫非你怕了?实不相瞒,老夫也把次子送入了秦王军中,明日桓温得朝庭诏令,将与之同赴海门历练!”

    荀崧也跟着劝道:“茂伦,丞相是何等样人你不会不知,依靠鲜卑奴,行踪诡秘不说,光是心机就令人生寒,老夫担心有朝一日,丞相会通过大将军把辽东鲜卑也给召来江东,这完全有可能,当秦王统一北方势不可阻挡之时,辽东哪会再有他慕容部的立足之地?不退来江东又有何处可去?数十万鲜卑人来此,对我江东军民来说,不吝于自孙吴立国以来的最大一场浩劫!如此危急时刻,你不支持秦王,莫非甘愿与胡虏为伍?”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荀崧几乎是喝骂出来,众人全都心头猛震!这不是没有可能,洛阳的鲜卑军卒既然能撤向江东,辽东鲜卑为何不能前来?

    而且由辽东至江东更加便捷,冬季趁着偏北大风,只要乘海船就能一路南下,顺顺当当的到达!

    几十万鲜卑人,必然要对江东的原有百姓形成冲击,江东尽管地域广袤,但除了吴郡、会稽,江荆二州及南越的大中型城池附近,多数都是未开发的穷山恶水,瘴气沼泽、毒虫猛兽,别说是适应高寒地区的鲜卑人,就是祖祖辈辈生存在南方的江淮百姓也是难以深入其中,短时间内,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这或许将会重演当年秦州流民进入巴蜀时的乱象,争夺良田、财货抢夺、斗殴杀人等各种纷争将会接踵而来,甚至更有过之,没办法,首先面临的是语言不通,没法交流,不是所有的鲜卑人都学过吴语或是洛阳官话,大部分中低层仍然操着本族土语,而且他们野蛮未开化,不尊礼数,白荡湖的惨相已是充分证明,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荀崧的推测属实,江东将从此陷入动荡当中。

    然而,辽东在名义上仍属于大晋的疆域,鲜卑人也是大晋子民,更何况还有个依凭鲜卑力量执政的刘琨,因此无论于理于法,都没有阻止鲜卑人南下的理由,云峰也只能命海门水军偷偷拦截,但在广袤无边的大海上,能起到多少效果着实难说。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唯有寄期望于云峰尽快统一北方,然后回师南下,灭杀刘琨!

    荀崧的话音刚刚落下,桓彝已是忍不住怒道:“老夫岂是不分轻重之辈,刚刚只是担心这孽子年龄太小不能胜任,你这老货既然把话说到这个地步,自今日起,我龙亢桓氏便唯秦王马首是瞻!”

    “好!明日朝会上,全靠咱们这三个老家伙来替秦王撑腰!”荀崧忍不住的叫起了好。

    “你不是辞官了吗?如何再上朝议事?”桓彝把诧异的目光递了过去。

    荀崧捋须微微笑道:“老夫已就职于秦国尚书令,目前暂留京中代表秦王与朝庭联系,身为王国二品,自然有资格入列朝会。”

    “哦!”桓彝点了点头,接着,就连声催促船夫快点划船。

    而始终未开声的云峰却是一阵热血涌上了心头,尽管刘琨的突如其来使他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境地,但并不是孤军作战。朝中,有汴壸、荀崧、桓彝,朝外,有郗鉴与他站在同一条战线,这些人既然已经当面表态,就绝不会有再有别的想法,士族的气节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其余态度暧昧的王导、庾亮等人可看作骑墙派,他们左右摇摆,与双方都不撕破面皮,在夹缝中生存观望,希望从两边都取得利益,云峰会给他们时间,会通过天下形势的变化来迫使他们做出最明智,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至于敌对势力,有刘琨、慕容廆、司马氏宗室与吴郡士族,在云峰眼里,后两者就是个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垃圾,他放在眼里的敌手,仅刘琨、慕容廆二人,事实上,还没有人知道,慕容廆已经偷偷潜往辽东了呢!

    “哈哈哈哈~~”云峰突然哈哈大笑道:“漂亮的话孤不多说,孤只说,咱们一起努力,共同开创一个新的纪元,他日桓常侍必不因今日的决定而有任何后悔!”说着,又转头唤道:“桓温你快起来,去把你父扶到岸上。”

    桓温一溜烟爬起身,套住正缓缓靠岸的船只,有些畏畏缩缩的伸手去扶他的父亲。

    这一次,桓彝并未板着脸,反而欣慰的看了看这个一直令他头痛的长子,在所有人的眼里,袁耽是不学无术的大典型,既便开的赌场日进斗金,但仍是上不得台面,而二典型则是桓温,如今有从军的机会,他自然面目有光。

    在东晋早期,士族子弟并不以为从军为耻,这是保证门楣壮大的先决条件,如王氏、庾氏、桓氏,都是拥强军坐镇江荆遥制朝庭,如果没有军权,别说执政地位,就连生存都要仰人鼻息。

    而到了中后期,特别是始自于咸和、咸康年间,由于王氏庾氏、与后期的桓氏谢氏的相互牵制,东晋渡过了几十年的相对和平时光,久安之下,奢糜之风渐盛,既便是手掌军权的大将军,在士族中也不受人待见,这也直接导致了共天下政治理念的破灭与家天下的重新倔起,具体反映在儒学渐渐压倒了玄学,晋孝武帝讲《孝经》,由谢安陪侍一旁则是标志**件,显示出皇权已再次凌驾于士族之上,到刘裕篡晋,终于宣告士族正式退出了政治舞台。

    “师公,各位世伯,饭食做好了,你们快来用膳吧!”桓彝的脚步才刚刚踏上岸,庾文君的招呼声就传了过来。

    “哎呀~~老夫这肚皮,可是饿扁了啊!”荀崧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之后,转头唤道:“茂伦,刚好咱们边吃边谈,把秦王的一些施政方要说给你听,包你大吃一惊!”

    出乎意料的是,桓彝竟面现为难之色,吞吞吐吐道:“你们。。。。自便即可,老夫听着就行!”

    “你!”一瞬间,荀崧有了种被愚弄的感觉,怒道:“你果然在家用了膳才来,刚刚是谁百般狡赖?”

    “这个。。。。书信送来时,老夫正在用膳,即然吃了还不吃完?”桓彝老脸微红,尴尬的笑道。

    汴壸也是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大怒道:“好你个老货,害咱们等你这么久!不行,绝不能饶过你,你吃过了还得吃!”说着,上前拉起桓彝,恨恨的向前走去!(未完待续。。)

第二**章 先干一炮

    ps:  多谢惘然问天的打赏~~~~~~~

    这一夜,推杯接盅,宾主尽欢,在云峰派亲卫把这几人分别送走之后,很快又是新的一天到来。

    沐浴在清晨阳光下的本昊殿,朝庭重臣们陆陆继继的迈步跨入,虽然都是笑呵呵的相互打着招呼,不过,每个人的笑容下,均隐含着一丝特殊的意味。

    他们都清楚,刘琨必然会拿谢辊之死做文章,可是那个人该如何拆招呢?他敢来吗?人都不来又能如何?一旦尚书台下达诏令,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迫接受,拱手让出军权,要么拒不承认,与朝庭公开决裂!

    尽管没有人提到云峰的名字,但他们的心里都在猜测,云峰会走哪一条路呢?

    当汴壸踏入殿中时,只是略微一扫,各色表情已是尽入眼底,他也不动声色,面带微微笑向相熟的同僚们拱了拱手,便寻到自已的位置坐下,眼观鼻,鼻观心,闭目养起了神。

    时间,随着沙漏里沙子的下泄而缓缓流逝,本昊殿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刘琨、吴郡三大家主、宗室诸王纷纷来到了殿里。

    “咦?那不是景猷兄吗?他怎会来此?”有眼尖的朝臣无意中看到了正与桓彝相携向殿内迈步的荀崧,当即惊呼出声。

    众人纷纷看了过去,南顿王宗忍不住一声冷哼:“本昊殿乃朝庭议事重地,荀崧!你一介白身岂能如此放肆?宫中守卫莫非都瞎了眼?出去,快出去!”边说着。还煞有介事的向外连连挥着衣袖。

    荀崧不紧不慢道:“老殿下恐有不知。老夫已于昨日就任秦国尚书令。暂留京城代秦王与朝庭议事,依本朝规矩,王国官吏除不授丞相与录尚书事,品秩等同朝庭,老夫又得秦王授权,全权代表于他,老殿下你说说看,老夫有没有资格列席大朝?”

    “你。。。。”南顿王宗一时哑口无言。刘琨则与吴郡三大家主交换了个警惕的眼神,其余重臣们却是眼前一亮,显然,荀崧的到来,说明云峰并不是俎上鱼肉,这朝堂里又要起争执了啊!

    刘琨接过腔,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无论出仕朝庭,还是就职秦国,皆我大晋臣子,景猷确有资格入列大朝。”随后向左右喝道:“来人。给秦国尚书令上座!”

    “多谢丞相!”荀崧施了一礼,待仆从摆好几案。一正衣冠,就坐于席上。

    荀崧刚刚坐下,南顿王宗已是刷的起身,猛的一指:“好!你既然全权代表秦王,那么孤问你,秦王为何把舰队开入后湖?莫非不知后湖属皇室所有?又或是觊觎宫城乎?”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纷纷伸长耳朵听去,荀崧却不慌不忙道:“老殿下请慎言,秦王怎会觊觎宫城?实为盛夏时节,大江水流湍急,不适于船只停靠,而后湖风平浪静,秦王又不是三两日就走,因此不泊于后湖还泊于何处?

    至于后湖如何会为皇室所有,这倒是奇哉怪也,老夫正要请教老殿下,后湖位于宫城之外,怎会属于皇室?莫非伸手指哪便是哪?那老夫及在坐各位的庄园山泽要不要?如果老殿下欲强据后湖,请拿出地契文书,这不是无理要求,当年白荡湖属陆氏所有,陆氏有完备文书,后来划分一半给瓦官寺,亦是办理了文书交割,再后来竺道人把瓦官寺及其附属一切都输给了秦王,也是交予了地契文书。陛下虽为天下之主,也要依守规矩,老殿下,可莫要给陛下抹黑啊!”

    “算你强辞夺理!”南顿王宗气的脸面通红,又怒道:“青州刺史韩雍受朝庭诏令坐镇青州,秦王为何发兵攻打?私自攻击同僚乃大逆之罪,莫非秦王欲谋反邪?”

    “哼!”荀崧也怒哼一声:“韩雍恶贯满盈,有多少沿海百姓被其荼害?只怕不少于数十万!而此人原为晋臣,后叛晋降石,甘为走狗爪牙,当见到石虎被秦王大破,羯赵大势已去,又叛石投晋,实为反复无常、卑鄙无耻之徒,此等恶贼,天地不容,人人得而诛之!秦王诛杀韩雍,实为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为朝庭搀回声誉!”

    “丞相,您听听?击杀同僚反倒有理了?孤请丞相立刻将此狂徒逐出大殿!”南顿王宗给驳的哑口无言,连忙向刘琨道起了苦。

    刘琨虽是恨不得把荀崧一巴掌打死,却只能忍住,没办法,他心里也有鬼啊,尽管没人清楚他这五年间干了什么,但与慕容廆搅在一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慕容廆叛晋降石,叛石投晋,与韩雍如出一辙,已身不正,如何斥责他人?

    强行压下恨意,刘琨不动声色道:“好了,此事暂且搁下,陛下随时会至,老殿下请稍安勿燥!”

    “哼!”南顿王宗重重一哼,满脸不愤的坐了下来。

    “陛下驾到!”南顿王宗刚刚坐好,尖鸭嗓子就当空响起,众人纷纷离席恭候于殿心。

    伴随着零碎的脚步声,司马绍出现在了大殿里,今天的司马绍,显得神彩熠熠,在他想来,海门水军督落入刘琨囊中已是铁板钉钉,这也是他乐于见到的结果,如今的云峰实力太强,斩石虎,灭韩雍,每一次消息传来,都令他惶惶不可终日,只有刘琨逐步壮大,才能有效的对抗云峰,在他的认知中,有云峰在,刘琨绝不敢下毒手谋害自已,这两个乱臣贼子,一居外朝,一居内朝,是相互牵制的关系,同样的道理,也只有刘琨变强,自已的皇位才能做的久,活的更长。

    带着愉快的心情,司马绍端坐于阶上,群臣纷纷躬身为礼:“臣等拜见陛下!”

    当了好几年的皇帝,司马绍已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他随意挥了挥手:“众卿免礼,请坐!”

    “谢过陛下!”一阵零碎的脚步声之后,一干重臣们各自回到座席就坐。

    司马绍又程序化的问道:“众卿,今日可有事奏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丞相品秩为特品,为百官之首,自然由刘琨第一个发言,于是,刘琨拱了拱手:“禀陛下,豫章太守谢鲲不日前斃于任上,豫章多毒虫瘴气,民风犷野,土地贫瘠,而谢辊一任数年未有任何怨言,当为我等楷模,因此臣请陛下善加优抚。”

    司马绍挤出了一丝悲痛之色,捋须叹道:“早年朕为太子时,曾于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太真亦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未完待续。。)

第二九零章 所有权

    一时之间,殿内响起了成片的惋惜声与唏嘘声,但这其中,究竟带有几分真情,那只有鬼知道了。

    司马绍挥了挥手,待殿内喧哗渐止,继续道:“当年谢幼舆的一言一语,朕仍是记忆尤新,不料,天下未定,故人竟已逝去,着实可悲可叹啊!”

    说着,司马绍眼皮一阵猛眨,使得稍稍湿润了些,又以衣袖擦拭了下,这才道:“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谢幼舆镇守豫章,境内安平,流匪不起,户皆禀实,当得一个康字!拟旨,追赠故豫章太守谢鲲为太常,谥曰康!”

    “陛下英明!”群臣纷纷施礼称赞,这倒没人与谢鲲过不去,毕竟谢鲲位列江左八达,还是有些名声的,而且他也没有明显的仇家,谁会犯浑去为难一个死人呢?

    待恭维声渐渐消散,南顿王宗立刻拱了拱手:“陛下,由于谢鲲亡故,依礼,谢尚须丁忧守孝三年,如此一来,海门水军督将暂时出现空缺,而海门为江海重镇,不可一日无主将,因此,老臣提议须重新议立一人以暂代之。”

    这话一出,荀崧、汴壸与桓彝均是心头一紧,但也不急于出面,而是要看看刘琨推出的会是谁,于是相互对视一眼之后,静心凝神,等待下文。

    司马绍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荀崧,点点头道:“老殿下言之有理,不知老殿下可有合适人选?”

    南顿王宗毫不迟疑。张口就道:“老臣推荐前尚书左仆射周顗之子周闵。其人刚厉忠直。颇有乃父之风,足以统率海门水军,请问大司徒意下如何?”说着,脸上挂上了一幅阴笑,捋须看向王导。

    王导不由一怔,原本他打定的主意是无论如何都不开声,免得与云峰生出不快,却没料到。刘琨竟然推出了周闵,就冲着对周顗怀有的那份内疚,自已想不表态也不行啊!

    ‘他娘的,竟算计上了老夫!’王导一丝恼怒涌上心头,却强行压下,向司马绍拱了拱手:“陛下,论起品性德才,周世侄足以胜任,不过,海门为当年秦王议立。为免惹来误会,还请朝庭事先与秦王沟通一下才好。也省了将来的无谓麻烦。”

    刘琨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这老家伙,果然深明明哲保身之道,既夸了周闵,又不忘点到云峰,当真是滑不溜手啊!

    刘琨又把目光投向了庾亮,庾亮也是一幅事不关已的模样,这让他意识到,王导、庾亮这类的中间派是不可能在此事上为自已出力了,那么,自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