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正在建垂钓中心。”郑金萍道,“另外还请专家规划了一下,准备从水坝引水,搞一片观赏水田,可以让游客坐小船游玩观赏。”

“那是不错,生态旅游农业也是个经济增长点。”潘宝山道,“而新乡镇建设,恰恰是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一个强力配合,刚才谈到了建设的规划,下面再说说建设的组织领导问题。”

潘宝山拿起茶杯,抿了口茶,看了看郑金萍,“其实就一点,一把手负责制,乡里要成立城镇建设指挥部,由郑书记你来任总指挥,至于下面分几个小组,你看着办。总之要把任务分解,责任落到人,出现问题就一抓到底。”

郑金萍很专注,对做会议记录的小秘书说好好记下来。吴强也在记,从始至终他都很认真。

最后,潘宝山还讲了建设资金的投入,要注意多元化,要适当引入商业投资,否则单靠政府有难度。对商业投资,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返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逐年返本返利,也可以用实物抵还。

潘宝山讲了不少,时间也不短,十点半钟才结束。

留下来吃午饭是肯定的,潘宝山见时间还早,提出来四处转转,因为对夹林的一草一木还都有感情。

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是必去的,得见见邓如美。近来一段时间,似乎快要把她给遗忘了,有点过意不去。

当然,这次见邓如美还为了丁薇的事。潘宝山说,现在正准备对赵铭下手,让丁薇能多抓就赶紧抓点,然后走人,以免到时脱身不及,落得个两手空空。

另外还有件事,潘宝山觉得特别重要,他希望邓如美能到市区去做事,靠得近些不说,关键是能有个彻底放松身心的地方。

邓如美没表态,只是说现在蘑菇生意不错,一年赚一两百万没问题,一时半会还舍不得。潘宝山听邓如美这么说,知道她主意未定,也不再多讲,讲了也没用。

潘宝山觉得,邓如美对经商的理念还没有认识到位,苦干实干,一年一两百万,确实也不错。但处于大好形势且又有便利条件的情况下,那实在又算不上什么,所以,得想个法子让邓如美认识到。

午餐时回到乡大院,潘宝山对郑金萍说,到时投资商过来投资,返利要大一些。

郑金萍能听出道道,说新乡镇建设是个大头,只是街道门面的修缮就要几百万,更不用说居住、工业、商业等功能区的建设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估计要几个亿,伸缩性很大。

潘宝山也不客气,说市里有个领导的亲戚手里有点小钱,也不知道运作,整天就游手好闲就想着钱真的能生钱。如果有机会的话就给点甜头,也算是帮他拉个关系。

“让他来投资好了,到时给他高返利。”郑金萍道,“有多少?”

“三百万吧。”潘宝山道,“对投资来说真的是小钱。”

“一年连本带利给他四百万。”郑金萍道,“五百万也行。”

“四百吧。”潘宝山不想把事情做过头,道:“什么活都不用干,就是白拿钱,给多了让那人吃到甜头不松口怎么办,到时我们可都会很难办的。”

“行,那就四百万。”郑金萍道,“不过为了事情好解决,最好钱能早点到位,那样话就好说了。”

“我尽快联系安排。”潘宝山点点头,恰好从窗户看到失落的周国防从外面走过,于是问道:“现在周国防是个什么情况?”

“党政办主任。”郑金萍道,“整天蔫了吧唧的没个精气神。”

潘宝山听了一笑,“郑书记你也真是,怎么让人家有精气神?想想当初他和你是同步起跑的,你现在是什么位置,他是什么位子,心里能好受嘛。”

“那是他不赶时候。”郑金萍道,“而且能力也确实一般,让他走上领导岗位也不行。”

“看看有没有闲差,副职的,能推荐就推荐一个。”潘宝山道,“该照顾的要照顾。”其实这事潘宝山找王法泰可以办,但他不愿意,碰到亲戚、朋友,找过去帮忙提拔一下可以,不能随便碰到个人就要求帮忙,那不合适,所以还是让郑金萍从底下想办法。

提到这种事,陪吃饭的老王乐得心里直泛甜水,他这个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当得可真叫舒服,他觉得实惠有了,面子也有了,很满足。

饭间,趁着敬酒的机会,老王问潘宝山的副市长名分到底什么时候能下来。

这话一提,说快也快。

一个多月后,刚过正月十五没几天,松阳市人代会召开。

潘宝山毫无意外地当选松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随后的分工安排上也如预期所料,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利、防汛抗灾、粮食、供销等工作,还联系气象局、省农垦办和省属农场。

此刻,潘宝山才觉得真正是副厅级干部,有了名正言顺的副市长头衔,别人在喊他潘市长的时候,觉得自然多了。

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收到很多当面、电话贺喜。其中有一个人让潘宝山没怎么想到,是他帮忙提上去的富祥县交通局副局长曹建兴。

不过这刚好也正是个时候,因为潘宝山要用一个人。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开元请示,说新增的秘书处处长人选还没定,问他有没有合适人选推荐。

这个是惯例常规,每个副市长除有一个副秘书长跟班以外,还会有一个秘书处为其服务,设在政府办下面,由政府办统管。潘宝山成为副市长,秘书处自然要增设一个,所以赵开元要向他请示处长人选。一般情况下,领导喜欢用自己人。

秘书处是正科级建制,到哪里找个合适的科级干部?

就在这个时候,曹建兴冒了出来。于是潘宝山告诉赵开元,处长人选缓两天,他要权衡一下。

潘宝山准备利用去夹林视察城镇建设情况的机会,顺便解决此事。

第二百六十二章拿出气势

这一次到富祥,潘宝山是正儿八经的副市长身份,后面蛮跟了几个人。除了欧晓翔,还有两个秘书,媒体也有,但只是报社。电台电视台没有派记者,分管两台的关放鸣有过交待,副市长的活动要看重要程度,一般性的政务活动不用跟队采访。

这个潘宝山明白,也不是太在乎,现在才刚开始,不着急,该有的总归会有。

地方接待上,冯德锦竟然躲了,借口不在县城说陪不到。潘宝山也不在乎,有他在旁边还不清净,不来正好。

祁宏益是不用说的,他肯定要出面,而且极其热情,以前一直是这样。

迎了潘宝山后,众人到会议室座谈了一会,接着便是要去夹林。

出发前,潘宝山把祁宏益拦下来,说不用他陪,都是老熟人老套路,不讲那些。祁宏益说也好,那就保持近来一贯的不掺和,不过提出来让刘海燕陪,她毕竟是常务副县长。

潘宝山听了哈哈一笑,说那不是有点开玩笑嘛,大姨子陪妹夫下乡调研,话题太多。

说这笑话时,恰好刘海燕回来,她刚送走省文明办的巡视组前往市里。

听到潘宝山的笑话,刘海燕一点都没回避,场合上她举重若轻。

“怎么潘市长,是不是嫌我平常话说多了?”刘海燕呵呵一笑,转对祁宏益道:“祁书记,潘市长是从富祥走出来的,回富祥就自由些,不必讲什么规格套路。”

“也好,也好啊。”祁宏益笑道,“那这样,让法泰部长陪潘市长下去,怎么说地方上得有个人陪着,要不下面一看中间断档了可不好。”

祁宏益开始打电话给王法泰。刘海燕把潘宝山叫到一边,告诉他一件喜事:刘江燕有了。

潘宝山听了直眨眼,顿时身形一正,陡然觉得巍峨严正起来,要升级做父亲了,觉得很神圣而又有责任感。刘海燕也很高兴,似是也有些兴奋过头,她看到潘宝山的样子呵呵一笑,竟然破天荒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稳住。

这一下潘宝山可受惊不小,刘海燕拍肩膀的动作对他来说就是亲昵的举动,还从未有过,而且还是在半公共场合。

潘宝山的反应显然让刘海燕意识到了什么,她的脸暗暗一红,说她也高兴,因为要做姨妈了。

听了这话,潘宝山才明白刘海燕为何那么激动拍他肩膀,因为她一直没生育,做母亲的渴望可能一直困扰着她,只是平常不说而已。也因此,她可能会无意识地把刘江燕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自然免不了要兴奋。

潘宝山说了声是,望向李海燕笑着,点点头。

刚好这会祁宏益打完了电话,说已经联系到了王法泰,他马上就到。

潘宝山借此回过神来,把心思又转到了工作上,他觉得让王法泰陪同正好,可以说说曹建兴的事。

还没动身的时候,潘宝山见到王法泰先热乎了几句,从祁宏益受困说起。王法泰是祁宏益的老部下,不过因为是组织部长的关系,冯德锦还没对他怎么着。

“组织上的工作,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有时候也没办法。”王法泰道,“冯县长交办的事很多,却也不得不办。”

“钟新义、梁延发还有王涵,那几个我熟悉的都有位了。”潘宝山道,“不熟悉的可能就更多了。”

“各个局的局长、副局长换了好一批。”王法泰道,“最典型就是县广电局,非把排名最后的副局长丁方芳提了上去,当了一把手局长。”

“我听说丁方芳跟冯德锦有点关系。”潘宝山小声道。

“什么关系,不就是那点关系嘛。”王法泰笑笑,“潘市长,这个先不说了,真是摆不到台面上来。”

“嗯,好的。”潘宝山一点头,“那就准备出发吧,哦对了,还得叫上几个人,梁延发和王涵。新乡镇建设需要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而且跟农业局关联也很大,另外,县建设局负责人也要去。”

一旁的欧晓翔听了,马上对县政府办主任下指示,即刻联系。

很快,人员落实到位。梁延发和王涵赶了过来。建设局方面有点情况,局长出去考察了,由副局长丁方才跟队,随后就到。

潘宝山一听到丁方才的名字,呵地一笑,对王法泰道:“那不是丁方芳的弟弟嘛,怎么也升职了?”

“升了。”王法泰道,“不少想不到的都有所变动。”

“哦,说到变动,有个事还想请王部长搭个话。”潘宝山道,“市政府秘书处有个空位,我想让曹建兴过去,你跟他招呼一下,看他是否乐意。”

“这……”王法泰一愣,“这还用招呼?天降洪福的事,他曹建兴磕头还无门呢,怎么还用招呼!”

“那也难讲,人各有志嘛。”潘宝山道,“你问问看,如果他要是愿意,就走走程序,到时我让市政府办主任赵开元方面跟你接洽。”

“行,绝对没问题!”王法泰笑道,“我顺便也做个大好人!”

说笑间,人员已到齐。

一行人往夹林赶去。

郑金萍和吴强搭班配合得不错,有关新乡镇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做足,而且个别方面已经着手开工。

潘宝山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上,夹林有新村建设的“大陡岭村速度”。这一次,在新乡镇建设上,夹林也要为富祥创造一个“夹林速度”,做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排头兵。

此外,潘宝山还叮嘱郑金萍,大陡岭新村作为典型要抓好连贯性管理,始终保持作为典型先进性的一面。这一点郑金萍一直没丢下,她把大陡岭新村作为一个显耀点来擦亮。

“潘市长,在新乡镇建设项目上,王涵又找了过来,说要介绍承建商和投资商。”郑金萍抽了个空对潘宝山说。

“可以,哪怕他把夹林的城镇建设都包揽下来才好,我们的目的是建设。”潘宝山道,“大家各取所需,只要不过分就行。不要出现介绍过来的商人是个骗子,搂一把就跑,那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那个肯定不会。”郑金萍道,“都是知根知底的,不会出那种事,否则他王涵也承受不起。”

话一说完,郑金萍又想起上次潘宝山和她说过的事,忙问那三百万投资的事怎么样了。潘宝山说有数,就这两天能到位。

说到投资融资,潘宝山看了看在场的梁延发,他像根腌咸菜,看似软绵无力,其实暗藏筋道。

“梁局长。”潘宝山声音不大不小地喊了一句。

梁延发和王涵他们在一起,竟然还假装没听到。

此时,欧晓翔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他脖子一仰,脸一沉,“梁延发!潘市长叫你了!”

梁延发小小地一愣,马上走了过来,“哟,潘市长,刚才没听到。”

“梁局长,你是我的老领导,以前扶住提携过工作,帮助成长,我很感谢。不过是我悟性不高,当时没有跟你多学点东西,结果后来要到市农业局当局长的时候,被人拿了块假手表把我给砸了下来,到现在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潘宝山边说边笑,不冷不热,“梁局长,刚才话扯长了,我只是说想感谢支持的事,这以后啊,还得需要你多支持。夹林的新乡镇建设工作是我抓的,很想做好,所以需要县财政的大力支持。”

“只要财政上允许,那当然是没问题的。”梁延发立马笑着说。

“嗯,其实工作是大家的,帮别人也就是帮自己。”潘宝山道,“做什么不都有个权衡在里面嘛。”

潘宝山的话很耐人寻味,大家都听得出来话里有话。

梁延发看上去是有些尴尬的,只是呵呵地点着头。郑金萍忙打个圆场,说夹林的新乡镇建设是全县、全市的事情,大家都得尽心出力才好。

王法泰也说不错,最近些年夹林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那都是上下各级领导班子关心的结果。现在赶上了新乡镇建设,要继续发扬优势,地方上自加压力使劲拼,县里和市里也会给予鼓励和支持,肯定会取得巨大成功。

场面又好看了起来,梁延发明显也服帖多了。

潘宝山就是要达到这目的,包括上次来跟冯德锦谈话,得拿出一定气势来,说实际点就要让对手有一定压力,否则不会被重视。

午餐前,《松阳日报》记者采访。

跟队采访的是宋双,她工作能力也够强,现在是政教部副主任,主要跑重要市领导活动。但沈欣丽当了副总编后让她专门负责潘宝山的活动,让她专心、充分地把有关潘宝山和他工作的宣传做足。

宋双是心知肚明的,对潘宝山的采访报道极其用心,她抓住“新乡镇建设”做文章,问了很多问题。

这让潘宝山想到了一个事情,那会在青干班时讲师曾跟他说以,可以就此写写论文。这事不能丢下,潘宝山决定要尽快抽个时间写一下,然后传给讲师看看,帮忙推荐发表。

还有件事更着急,就是找邓如美谈个事,让她从公司拿出三百万,投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上。当然,这事不能让邓如美出面,潘宝山会另外安排人操办。

但是现在找邓如美已经远不如以前方便,因公从市里下来,动辄身边就好几个人。

有些事是需要避嫌的,不能大意。

第二百六十三章科学发展官

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潘宝山只能打电话给邓如美把情况说了,问能不能抽出三百万投入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中,以获取些回报。邓如美说可以,现在公司流动资金差不多有五百万,能周转过来。

钱的事没问题,人的事还要多想想,这事不能出差错,让谁出面操办才能万无一失很重要。

潘宝山想来想去,还是让王三奎来经手。因为王三奎和他的关系郑金萍最清楚,他有事托王三奎办理很正常。况且郑金萍对王三奎也算熟识,交接起来会很顺畅。

事情定了下来,潘宝山准备吃过午饭后稍微歇息下就回去。不过还没坐上桌子,欧晓翔就来到潘宝山身边,说刚接到通知,下午两点半要召开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大会。

午饭没吃,潘宝山急着往回赶,这种情况可迟到不得。

回去的路上,潘宝山琢磨着会有什么大事要宣布,想来想去,估计多是严景标要推行他大搞城建的治市理念,现在差不多已经是时候了。

两点一刻潘宝山回到市里,稍微缓了一下便前往会议室。刚出办公室恰好碰到了徐光放,他问会议要研究什么问题,动静还不小。

果然不出所料,是严景标推行他所谓的“施政纲领”,松阳市城市建设发展五年规划。

会议开了一下午,严景标滔滔不绝讲的唾沫星子直冒。其实说到底也就是徐光放说的,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现在城区东侧紧临着一条环城河,叫清河。严景标说,五年后,将再造一个百源主城区,清河将由环城河变成穿城河,清河两岸将会俱繁荣共昌盛。

雄心总归是可以有的,不否认严景标的“壮志”。会后,潘宝山跟着徐光放来到他办公室说那是吹牛逼时,徐光放说能吹牛逼说明严景标还有牛逼,就看他怎么折腾了。

徐光放说,修路拉出城市大框架是第一步,规划局拿出方案后,接下来城建部门马上就会忙活起来。

“严景标已经把戴连山弄到城建局做局长了,刚好赶上步子。”潘宝山道,“应该很得力。”

“得力也得有方向,严景标多少要考虑发展的连贯性。”徐光放道,“否则一味贪大求洋,把松阳市区变成一个大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