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保险业务,我就多上了点心,但是,农业保险的开展的确是顺应潮流的,而且在操作期间绝对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全都是按照他们保险公司的正常程序走的。要说好处,我一分钱都没拿,唯一的好处就是祁春蓓请我吃了顿饭。”

“我相信你。”徐光放点点头道,“小潘,有些话以前没跟你讲,现在可以说说了,再过段时间我就退二线,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徐市长,您请讲。”潘宝山此刻表现得极为恭谨,平常跟徐光放在一起一般都不用“您”字来称呼。

“钱,还是说钱的问题。”徐光放道,“现在不谈什么高风亮节,就讲现实,钱这东西大概没有人不喜欢,为官从政,想捞点钱有先天优势。我这么说,意思是当官也没必要两袖清风,该拿的也可以拿点,但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适度,不能太贪;二要隐蔽,注意安全。牢牢把握住这两方面,受益一生。”

“徐市长。”潘宝山听到这里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他没想到徐光放竟然会说这些,“我知道您的意思,放心吧,我会好好走下去的。”

“呵呵。”徐光放微叹一笑,“小潘,刚才那番话希望不要对你产生错误影响,你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也许根本就没想过那些事。”

“徐市长,说没想过那是明显是骗您的。”潘宝山笑道,“但我还真能摸着胸口说,我潘宝山到现在还没伸那个手,虽然在某些事上帮朋友提供了点方便,却也绝对没有收任何好处,来者通通拒绝,我只是做到纯粹是帮忙而已。”

“既然没伸过手,那就尽量不伸,能熬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越晚越好。伸手早了,胆子会越变越大,危险性也就高了。”徐光放道,“对了,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女色。看看那些落马的官员,几乎都离不开一个色字,女人啊,还是要躲着点,倒不是说女人是祸水,而是说女人是一把不容易掌控的双刃剑,玩来弄去,多是会伤了自己的。”

“徐市长,这一点您说得太对了,对女人的确要躲着,而且越远越好。”潘宝山道,“就像现在对付冯德锦和严景标,都是要从他们身边的女人下手,如果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好,就不会留什么机会给我,也算是他们的福气,我也认了。”

“嗯。”徐光放点点头道,“其实有些事你比我明白多了,年轻人嘛,头脑活络,理解问题能力强。”

“年轻有利也有弊,在考虑事情上容易欠周全。”潘宝山道,“不过幸好有徐市长在,很多事情可以向您请教。”

“你也别谦虚,现在除了能帮你联络下省里的某些路子,其他的还真帮不了什么。”徐光放摇头笑道,“在松阳这一块,以后恐怕你只有靠自己了,不过以你的实力,足够。”

“徐市长,你这是给我鼓劲吶。”潘宝山笑道,“这马上姚钢就来了,他一当上市长,和严景标困在一起,以后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天气情况。”

“难说,但不管怎样,都要做到风雨无阻。”徐光放说完顿了一下,继续道:“还有不到十天吧,两会就召开了,估计这几天就会有姚钢的动静,有两个程序要走呢,赶在人代会之前,他要搞定代市长的事情,以便在人代会上顺利当选。”

徐光放说的两个程序,第一个是党委口问题,姚钢要取代他成为市委副书记,算是切入。

三天后,这个动作便开始了。

松阳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松阳市委委员、候补委员,松阳市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松阳市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各县区、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瑞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也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当然,与会者感兴趣的是到会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方岩,在会上宣读的省委有关人事任免决定。

决定中说,由姚钢同志任松阳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徐光放同志不再担任松阳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决定一读完,会场静悄悄的,所有参会的人都很严肃,各自想着心事,大有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主持会议的严景标看上去异常兴奋,他讲话时脸上的表情极为夸张,像是在演舞台剧。尤其是在发言开始的时候,声音高亢得不行。开口前,他低头看了看发言稿,有力地咳嗽了两声,然后抬头巡视了一下会场,接着便铿锵有力地说道:

“刚才,省委组织部方岩副部长宣读了省委松阳市有关人事任免决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市政协,对省委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感谢省委对我们松阳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这里,我们对姚钢同志来松阳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也对徐光放同志对松阳社会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话音一落,台下掌声一片。这一段话,是严景标背下来的,讲得抑扬顿挫,颇有气势。但接下来,他便埋头苦读,像极了小学生读课文,只是中间偶尔多了几次抬头,与台下进行浅显的眼神交流。直到最后一段总结性的话语,他将发言稿朝桌子上果断一放,又抬起头来,神色庄严地背诵道:

“如今的松阳,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省委决定派姚钢同志到松阳来工作,并且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松阳发展一如既往地关怀和支持。我们相信,姚钢同志的到来,必将对松阳市带来新的作风、新的精神和新的活力,我希望,全市各级干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姚钢同志的工作,同心携手起来,创造出松阳更加美好的未来!”

严景标讲完后,掌声是必须的。

掌声过后,是姚钢发言,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长篇大论,越简洁越好。他先是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服从组织安排,然后又夸了严景标一番,说松阳在市委严景标书记的带领下,这几年发展很快,变化非常大,令人刮目相看,最后,算是一个表态,让省委放心,他将全力转变角色融入松阳的发展事业,尽力挑好担子,以实际的行动来赢得松阳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徐光放的讲话也是少不了的,不过很明显,徐光放看上去很没有精神,好像有点应付。他语气平缓,拿着秘书准备好的材料干巴巴地读着,一切都是老套路,先表示对省委决定的拥护,接着便向长期以来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他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市父老乡亲表示感谢。

感谢完了,徐光放也就收口了,其实按照讲话稿还有一个部分,是祝愿语,但他不愿意说。祝愿什么呢?祝愿严景标和姚钢?徐光放还真不干,反正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无所谓了。

的确无所谓,程序嘛,大的方面照顾好了,一些细节可以忽略。

~

第三百三十九章迂回了解

五天后,徐光放说的两大程序中第二个程序开始启动,是解决姚钢政府口方面的问题,他先要成为代市长。

这一天,也是松阳市人代会召开的前一天,松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会议。会议一开始补选了人大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通过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建议名单草案,接下来,便是最引人关心的,会议接受了徐光放辞去松阳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并报人代会备案,同时,决定任命姚钢为松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这是个铺垫,接下来的事没有任何悬念。为期三天的人代会结束后,姚钢顺利当选市长。

二把手易人,也算是领导层的大变,大部分人都有股莫名的兴奋,揣测着松阳政坛的格局会有如何变化。他们当中,只有极少人知道点内幕,新任市长姚钢是和严景标穿一条裤子的。但不管怎么说,换人也算是新气象,多少激出了些许活力。

不过对潘宝山来讲则不然,一定程度上讲,他的精神有点不振。徐光放看得出来,已经是政协主席的他找潘宝山谈话。

“姚钢的到来,看样对你影响还不小嘛。”徐光放很放松,拿着陶瓷杯盖慢慢地刮着杯口浮上来的茶叶。

“要说影响不小也对,不过不是对我心理上的打击,而是关系到以后处政方式的调整。”潘宝山道,“我觉得以后要高调一点。”

“高调?”徐光放微微一皱眉,“怎么个高调法?”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循规蹈矩了。”潘宝山道,“以前有您照应着,凡事按部就班不出差错,也能稳步前进,但现在情况变了,缺少照应,所以不能再闷不吭声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否则只会被悄无声息地溺死在松阳的政潭里。”

“缺少照应?”徐光放眉头一抬,呵呵笑了起来:“就算你说的是实情,那也是短暂的,毕竟省里还有关系嘛,稍微稳一稳,我跟你再到省里去转转,找焦自高聊聊,那不是更好的照应?”

“省里的关系,我总感觉有点鞭长莫及啊。”潘宝山微微叹道,“屋子虽大,可保暖的还是衣服。”

“呵呵。”徐光放仰头又是一笑,放下杯盖,认真地对潘宝山道,“小潘,这回你看问题怎么不透彻了?不是鞭长莫及,而是有个时间差。今年十月省委换届,刚好书记顾民生下,郁长丰省长上,那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换届也带来了政局调整,相对制衡还是有的。按照常规,郁省长升任书记,常务副省长段高航多是会顶上去做省长,而省委秘书长万少泉则很有可能成为常务副省长。段高航和万少泉是最铁的一对,也就是说,省委和省政府口之间的暗中较量还是会有的。不过没关系,毕竟我们这边是强势。”

“这么说,那焦自高秘书长也就很可能移步到省委那边做秘书长了?”潘宝山问。

“我想应该是。”徐光放道,“郁长丰肯定是要在身边拢一拨自己人的,焦自高只是其中一个,另外的布局我就猜不透了。不过那些说起来就有点远了,对你来说,从现在开始到省党代会召开的这段时间极为关键,要时刻提防严景标的小动作。”

“所以啊,徐主席,我必须得高调一点。”潘宝山道,“主动出击,不断给严景标制造麻烦,让他们无暇顾及对我做什么手脚。”

“你有打算了?”徐光放问。

“明暗两条线同时进行,尽可能大地给严景标他们来个震动。”潘宝山道,“明线无非是工作上的政令措施,目前来说我觉得有点可以入手,一是蓝天建设集团在百源新区的一系列开发动作,违规的地方不少。不过就像徐主席你说过的,想要真正在蓝天集团身上动手也不太可能,毕竟他们底子厚,要照顾面子,碰到事情差不多都能融通好关系罩住场子。但是,那起码能牵扯到严景标的一些精力,毕竟蓝天集团是他引来的;二是比较敏感的车改问题,车改早多少年就喊了,但各地都置若罔闻,我们松阳也是。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相比较而言,松阳的公车的确有点泛滥,可以拿来说事。”

“嗯,你说的不是不可以,多少是能掀起点小波澜,能转移严景标的部分视线。”徐光放道,“那么暗线呢,你说的暗线指什么?”

“私下调查和严景标关系密切的那个女人,崔怡梅。抽时间我去省里一趟,专门探她的消息,相信会有所发现,而且关键时刻故意让严景标知道我在摸她的底,那能让他惊心。另外,丁方芳方面也是个缺口,等我从省里回来后就去富祥,了解丁方芳还是很容易的,毕竟是在富祥,就那么大点地。”潘宝山笑道,“去富祥的时候,还得把冯德锦给兜上,他和一个叫丁泗杭的老板有扯不清的关系,我已经安排人去摸底了,到时看看是个什么情况再做定夺,如果合适的话,把冯德锦给放倒也是不错的,对严景标会是个不小的打击。”

“暗线这方面先下手,暗线嘛,暗箭伤人狠呐。”徐光放道,“如果要是能抓到点得力的证据,一切的问题将不会是问题。”

“问题多少会发现一点,但要想抓证据很难。”潘宝山道,“上次电话里跟谭进文聊了会,崔怡梅可是个比较有来头的人。”

“尽力吧,尽力就好。”徐光放道:“总之熬过这六七个月,往后的日子就会舒服了,不会再受严景标多大的气。”

潘宝山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其实他心里很不安,最近有种预感,严景标针对他搞手脚绝不是给点小鞋穿、弄点气受那么简单。在官场上,只要是交过手的双方,要么握手言和互敬互捧互惠互利,要么就一门心思想方设法把对方踩在脚下让其翻不了身。他和严景标之间,应该是属于后者。

有了这种危机感,潘宝山丝毫大意不得,两天后,就和曹建兴动身前往双临,找谭进文商议如何对崔怡梅进行一番更为深入地了解。

见面后,谭进文见潘宝山如此重视,也当成件大事来办,想来想去,还是得通过李国占,把三建公司市场部的副经理毕晓禹请出来,从他的口中得些消息。

“毕晓禹跟我们不熟,见了面也不会多说什么。”潘宝山道,“我看我就不用出面了,不过可以推荐一个人,松阳市环保局局长王一凡,他跟李国占有业务上的关系,一来二往也算是熟人了。上次你和李国占去松阳,王一凡就在矿泉浴那边进行了安排嘛,好像大家玩得都还行。”

“记得记得。”谭进文道,“那你让王一凡来,然后让他告诉李国占,因受人所托,想多了解些崔怡梅的情况,能不能请毕晓禹一起吃个饭,顺便摸个底。到时场面就让王一凡和李国占两人参加,我也不去。”

“可即便是那样,当着王一凡的面,毕晓禹能讲些什么?毕竟王一凡是陌生人。”潘宝山担心毕晓禹顾忌人生耳杂,不愿讲什么。

“有李国占做中间人就没问题了。”谭进文道,“几杯酒一喝,气氛出来了,那就是天下皆朋友四海俱兄弟,更何况只是一个小酒桌了,行得通。再说,如果可以的话,干脆就让李国占单独跟毕晓禹谈,有什么情况回头再跟王一凡说就是。”

潘宝山听后觉得有道理,立马让曹建兴打电话召来了王一凡。

王一凡还行,定性够可以,就松阳现在这局势,他还是认准潘宝山。只不过他是属于卧底型的,表面上跟冯德锦、关放鸣、石白海还有高桂达他们走得很近。这不,他已经从市环保局副局长变成了正局长,也算是得到了重用。

当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王一凡就来到了双临,知道潘宝山要他做的事情很重要,所以见面就问有什么安排。潘宝山也开门见山,说有个叫崔怡梅的女人跟严景标关系非同一般,好像在松阳插手了不少项目,想了解她一下。

“崔怡梅跟省三建公司有一定联系,公司市场部副经理毕晓禹对她挺有了解。”潘宝山道,“刚好,毕晓禹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李国占关系不错,我想到你跟李国占不是有来往嘛,看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方式去沟通一下,摸摸情况。”

“那没问题。”王一凡很肯定地回答道,“自从上次李国占到松阳,我把他请到了阳光矿泉会所潇洒了一番,他几乎就不把我当外人了,话好说,事也好办。”

“嗯,挺好。”潘宝山点头笑道,“那你就抓紧时间跑一趟!”

王一凡一刻也不逗留,立马就去找李国占。

见了李国占,王一凡先试探着问了他一下,跟松阳市委书记严景标有没有什么拉秧关系。李国占听后迅即一摇头,说不沾边。

这一下,王一凡就放了心,直奔主题,把崔怡梅的事说了,想通过毕晓禹了解点情况。李国占听后呵呵一笑,小声问王一凡,是不是有人想办严景标的事。王一凡一愣,马上摇了摇头,他告诉李国占说,是商业关系,崔怡梅好像在松阳接了好几个项目,在工程项目上和人有冲突。

李国占对王一凡的话并不怀疑,因为事情本身对他来说无所谓,用不着敏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王一凡也看得出来,所以能开口催他,早点把事办了,也算了却个心事。李国占不是拖沓人,一听便抬手给毕晓禹打了个电话,说有个松阳的朋友来了,没事出来陪个酒,小喝几杯。

毕晓禹当然是不会拒绝的,满口答应,并且要做东。

电话打完,王一凡皱了下眉,对李国占说原本是想让他跟毕晓禹单独接触,有时候人少了好谈话,多了反而放不开。李国占说没事,他了解毕晓禹的性格,不妨碍。

~

第三百四十章家

李国占说得没错,王一凡在场的确不妨碍毕晓禹发挥。有时候,在场合上能说出些所谓的内幕,其实是一种炫耀。

尤其是像省城这种地方,对一个来自地方上的人,说起地方上的事来更是有噱头,那能显示出话语者的神通广大。况且,王一凡也不是一般人,好歹也是个地级市的环保局长,正处级干部,能在他面前吹嘘一通也是有面子的事。

酒桌上,毕晓禹讲了不少,王一凡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第一,崔怡梅和严景标的关系想都不用想,就是那么个关系;第二,崔怡梅前不久注册了一个公司,叫亿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崔怡梅有个姨表弟亲戚在松阳,是前几年跟严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